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二十二回灯谜谜底隐喻
灯谜暗示及命运

        曹雪芹在构思《红楼梦》时,可谓匠心独运,在很多细节当中都暗中揭示了故事的结局和人物的命运。其中,第二十二回的元妃命众人设置谜语这一情节,更是把这一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今天就来看看这些谜语背后究竟有何深意。

       首先我们要简单了解一下灯谜这种形式,灯谜与偈语一样,也是一种“禅”的文字呈现形式,脂砚斋说:“写出猜谜人形景,看他偏于两次禅机后,写此机心机事,足见用意至深至远。”

       又说:“作者具菩提心,捉笔现身说法,每于言外警人,再三再四,而读者但以小说鼓词目之,则大罪过。”。

        贾环设了一个谜语:

       “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

        贾环的谜语语言极其通俗,谜底也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这个谜语的谜底是枕头和兽头。

       古代的枕头呈八角状。兽头“爱在房上蹲”是指房脊上的两角做成的兽头,细心的朋友在观察古代建筑的时候可能注意到过这一装饰。

       其实这一谜语也是暗中贴合了贾环的性格,“爱在床上蹲”说的是枕头,也更是贾环,其好吃懒做。“爱在房上蹲”则暗中指涉贾环爱攀高台,做人不实在这一性格。这个谜语无论是从文辞水平、指涉事物和事物的特点都极大地贴合贾环这一人物形象, 真是妙哉!

        贾母出的谜语:“猴子身轻站树梢”。脂砚斋点评:“所谓树倒猢狲散是也”。贾政其实早就猜到了是荔枝。

        “树倒猢狲散”最早出自秦可卿给凤姐的托梦。秦可卿早就明白“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这一道理,她已料到贾府在盛极一时之后必然走向衰败。猴子站在树梢上,并没有紧紧地攀援树枝,说明猴子已经有心事,所谓“猿心不定”,它正在观望远处,稍有风吹草动,猴子便可以感知。

        贾政的谜语是:“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

        其实这一谜语何尝不是贾政的自画像。众所周知,贾政代表的是一个传统儒家文人形象,他在为人做事上遵循孔孟礼教,循规蹈矩,思想也比较古板,不知变通,这也符合砚台的僵硬和方正。

        再看下句:“虽不能言,有言必应”。前一个“言”指的是贾政不会油嘴滑舌,语言枯燥,后一个“言”则指的是贾政恪守传统礼教的忠君思想,上有所言,下必从焉,无论对错,执行即可。这里的“上”实则是对最高权威的统称,不仅指皇帝,也包含贾母,更包含了传统的礼教思想。

灯谜谜底隐喻

         下面是元春的谜语,元春说道:“能使妖魔胆尽催,身如束帛气如雷。一身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上,就出过这个题目,当时的题目形式也是猜谜语。董卿念完题目之后,选手就不假思索地顺利回答——爆竹。

        其实仔细分析这个谜语,会发现它的政治性极强,它实际上包含了元春的用心和目的,也暗暗揭示了贾府的命运。

       当然,对这个谜语的解读也是众说纷纭,可谓是一个解不开的谜团,有人说元春其实是逝去的秦可卿的化身,作者塑造元春的目的,就是在艺术上用“元妃”这个表面包裹住一个反面人物。

        其实,对这个谜语的理解没有必要搞那么复杂,一响而散的爆竹正是元春的荣华富贵转瞬即逝的命运写照。在《红楼梦曲》中,贾元春曾以死为鉴,劝父亲赶快从官场当中“退步抽身”,以免最后的大祸临头。可见,元春的早死和她依仗的势力在皇室权贵内部各派的勾心斗角,以及自己在勾心斗角当中失利有着紧密的关联,而高鹗在续书当中则写元春因“圣眷隆重,身体发福”“偶染风寒”而去世的,这样的结果无疑把人物的命运简单化了,也不符合曹雪芹原来的构思。在元春入宫为妃时,贾府的敌对政治势力,即所谓的“妖魔”,因为贾府忽然得到皇亲为靠山,所以被震恐得“胆尽催”了,但是随着后来元春的失利,贾府也慢慢“化为灰烬“。

        宝玉的谜语:“南面而坐,北面而朝。象忧亦忧,象喜亦喜。”

        答案是镜子。对这个谜语的解读也是众说纷纭。我们可以从下几个角度理解:

         首先,这是指《红楼梦》的艺术特色,《红楼梦》也叫《风月宝鉴》,文章中,和尚曾经给被王熙凤害得病入膏肓的贾瑞照的“宝镜”,也就是艺术上的“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的意思。《红楼梦》这一面镜子面对社会广大观众,不同的读者会映照出不同的人生。

       其次,也是对当时以程朱理学为基础的君臣关系加以讽刺,皇帝面向南而坐,大臣们面向北而朝拜。皇帝怎么说,或喜或忧虑,大臣们就言听计从,完全遵循皇帝的意志而去塑造自己的形象。

        再次,人照镜时,人与镜中影的方向相反,一个面向南,一个面朝北。有人解释道贾宝玉婚后面对薛宝钗而心怀林黛玉。这个典故最早出自《孟子·万章上》:“舜南面而立,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这是孟子的学生在问到传说中尧让帝位给舜一事时说的。这一解释可供我们参考。

        最后,镜子里面的一切都是虚幻,贾宝玉可能在经历了人世巨变之后,最终领悟到人生的一切都是一场虚幻,没有什么是真正靠得住的,这也可能是他最后遁入空门的一个解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品读《红楼梦》之二十三
元宵丨红楼里的灯谜谶语
《彻解红楼》〔113〕:灯谜,一一谶言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以“灯谜”寓“命运”
解味《红楼梦》故事20
红楼梦中不可忽视的猴, 湘云灯谜谜底是“被耍的猴儿”,他是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