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解读第五十三回提到的“慧娘”和她的绣品“慧纹”?

        慧纹段落隐写洪升剧作《回文锦》,就是红楼梦作者的签名。

        第五十三回,贾母设宴之夜,作者很突兀地插叙了下面这一桥段:

        这边贾母花厅之上共摆十来席。每一席旁边设一几,几上设炉瓶三事,焚着御赐百合宫香。......一色皆是紫檀透雕,嵌着大红纱透绣花卉并草字诗词的璎珞。原来绣这璎珞的也是个姑苏女子,名唤慧娘。因他亦是书香宦门之家,他原精于书画,不过偶然绣一两件针线作耍,并非市卖之物。......每一枝花侧皆用古人题此花之旧句,或诗词歌赋不一,皆用黑绒绣出草字来,且字迹勾踢、转折、轻重、连断皆与笔草无异,亦不比市绣字迹板强可恨。......当今便称为“慧绣”。......有那一干翰林文魔先生们,因深惜“慧绣”之佳,便说这“绣”字不能尽其妙,这样笔迹说一“绣”字,反似乎唐突了,便大家商议了,将“绣”字便隐去,换了一个“纹”字,所以如今都称为“慧纹”。......

        仔细推敲这一段介绍,似乎与作者的叙事习惯不符,也与此夜的景色、氛围无关,查遍苏绣史上的人名和作品,更无慧娘及慧纹的记载,完全是作者的杜撰;连那位“好事”感叹的脂砚在本回也鸦雀无声,不作点评,着实奇怪;作者花了冗长的一段笔墨,郑重其事地介绍这璎珞的来历,百多年来,没有人对这段文字作过有说服力的解析,连探佚索隐者的解谜也付之阙如。难道这是作者的一段无关痛痒的废话吗?这么伟大的作家,也有如此不堪的赘笔?这究竟是为什么?

        其实,这段介绍,就是告诉了读者,这部作品的真正作者是谁。作者煞费苦心地用他习惯的谐音、借代的手法,将他与他妻子再熟悉不过的典故和作品融 化在这段文字里,从而再一次警告那些企图夺走他的著作权的人,你们放手吧,你们是没有脸来冒充《红楼梦》的作者的,而只有我,洪升,才是唯一的著作权人!

        这段介绍,就是借喻了《回文锦》(又叫《织锦记》)的主要故事,洪升曾著有杂剧《织锦记》,这有确凿的史料记载,洪升写此剧还与他妻子黄蕙有关,有关这方面的介绍可参阅土默热教授的文章。那么笔者说这段文字就是借指《回文锦》,有什么根据吗?请看事实:

        一,先简略介绍一下《回文锦》的故事来历:前秦时姑娘苏蕙,陈留县令苏道质的三女儿。传说苏蕙三岁学画,四岁作诗,五岁抚琴,九岁便学会了织锦。十岁刚过,即可描龙绣凤,琴棋书画的神韵,全被她运用到了织锦之中。远近乡邻将她的超人之才,传成了神话。后嫁于右将军窦真之孙窦滔。窦滔因厌战不从军令,被革职发配到流沙(今甘肃敦煌),又娶歌妓赵阳台作了偏房。后来,窦滔奉命出镇襄阳,本欲携妻妾同往,可苏蕙为赵妾之事赌气不从,窦滔只带着赵阳台赴任。苏蕙独守长安空闺,日子稍长,便感寂寞难耐。思念之情却是刻骨铭心,不由得悔恨当初的负气。悔恨之余,她便用吟诗作文来排遣孤寂的时光。后突发奇想,又经反复推敲构思,将所写诗词编排整理暗藏在29行、29列的文字里。把诗词织在八寸锦缎上。苏蕙把这副锦缎命名为“璇玑图”。当然了,“璇玑图”即“回文锦”。

        洪升用“璎珞”借代“璇玑”,理由有三:

        1,璎珞与璇玑都是“王”字边旁,字体相近;

        2,璎珞的本意是美玉,后来才指用珠玉串成的颈饰;璇玑本来就是玉器名,即“琮”的别名;

        3,璎珞的形状大多是圈形的,而“璇”在“琮”中表示圆圏的部分(旋即转圈的意思)。用璎珞代指璇玑是再恰当不过的。

        二,蕙与慧,读音完全相同。

        三,苏蕙当然不是姑苏女子,这不要紧,洪升从她的姓上赋予她苏州籍贯。

        四,苏蕙出身陈留县令之家,当然称得上“书香宦门”之家。

        五,苏蕙把诗词织在八寸锦缎上,慧娘“皆用古人题此花之旧句,或诗词歌赋不一,皆用黑绒绣出草字来”,将诗词织在锦缎上的传说,唯有苏蕙。

        六,“且字迹勾踢、转折、轻重、连断皆与笔草无异”,这句话的解释就是回文。

        七,璎珞一般是圈形的,或串有下坠的珠宝等物,在上面绣诗词,不是回文也是回文,奥妙就在这里。璎珞本是饰品,书中却描写成摆件,“紫檀透雕,嵌着大红纱透绣花卉并草字诗词的璎珞”,还“共有十六扇”,这种反常规的描写是有意的安排,与书中诸多反季节反常态描写的深意是同步而一致的(此话题笔者另文表述)。

        八,生生将“慧绣”刻意改成“慧纹”,白纸黑字、耀眼醒目,没有别的目的,就是谐音“回文”,这还能假吗?

        这八条理由还不够充分吗?难道偏要作者写成“璇玑”、“回文”才是证据吗?清朝人只有洪升写过杂剧《织锦记》,难道是“曹雪芹”要越俎代庖去隐写这段故事吗?

        脂砚读到此处,唯有缄默不语,要不说什么都有可能露馅。这就是“慧纹”的真实由来,也是洪升著作权的铁证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奇巧回文诗 《璇玑图》里的文学奇迹(图)
【分享】苏蕙·《璇玑图》 - 国际在线论坛
孔广林杂剧、传奇赏析
翟永明:回文无尽是璇玑
她绣出了文学史上的“终极八卦阵”
红楼梦:贾母收藏的至宝,皇帝都没有,最终留给林黛玉做了嫁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