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惠言《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掞赏析和意境解读

春日赋示杨生子掞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

闲来阅遍花影,唯有月钩斜。

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彻玉城霞。

清影渺难即,飞絮满天涯。


飘然去,吾与汝,泛云槎。

东皇一笑相语:芳意在谁家?

难道春花开落,更是春风来去,便了却韶华?

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


        《水调歌头》五首是张惠言的代表作,历来评价很高。谭献说: “胸襟学问,酝酿喷薄而出; 赋手文心,开倚声家未有之境。”(《箧中词》卷三)

        陈廷焯说: “皋文《水调歌头》五章,既沉郁,又疏快,最是高境。……热肠郁思,若断仍连,全自风、骚变出。” (《白雨斋词话》卷四)都是评得很恰当的。

        词题为“春日赋示杨生子掞”,这就说明是写春天,以春天为主题的。

        杨子掞是张氏的学生,是一个张氏认为“可与适道”的青年人。这五首词,作于清嘉庆元年(1769)。当时作者三十六岁,尚未成进士,在政治上还处于 “未遇”的阶段,但在词学研究与词的创作上已到成熟的时期了。

        这五首词可以称为“春的组诗”。关于写“春”的诗词,古人集中已属屡见不鲜,伤春、惜春、怀春……之类几乎成为陈腔滥调。如何赋予新意、别开生面並非易事。但另一方面,“春”的内涵非常丰富,除了确实写时序的“春”、自然的“春”外,还可赋予它以各种象征意义。如象征青春,象征爱情,象征欢乐,象征希望,象征蓬勃的生机、美好的生活、幸福的时光和灿烂的前景……总之是人们非常向往、努力追求的东西。这样就使尽管是古老、陈旧的题目,却可以寄托新鲜、深刻的意蕴。张氏这组《水调歌头》,便是绝好的例子。我们称它们为“组诗”,那是因为这五首词既独立成篇,又相互联系,所谓“若断仍连”,有着完整而缜密的构思。它们主要用赋体,但也有比兴,是寄托着封建社会一些有理想、有抱负、有学识、有才华的知识分子共同的希望与追求的一组抒情诗。

        分开来看,第一首写“迎春”、第二首写“留春”、第三首写“忆春”,第四首写“惜春”、第五首写“酿春”。合起来看,便是“春的组诗”,或曰“春的赞歌”。

        第一首上片开头就说: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 始则说“无一事”,再则说“妆出”,对现实的不满之情,隐然可见。清王朝“太平盛世”的繁荣景象,经此轻轻一卢,使人看到不过是虚假的点缀,任是花团锦簇,算什么真正的春天呢!因此紧承两句,说有闲来“阅遍花影”的,只是那天边斜月,冷落之状不言而喻。

        下面却是一转:“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彻玉城霞。”表示抱负不凡,有志用世。朱熹的《铁笛亭诗序》谈到武夷山有个隐者,善吹铁笛,有穿云裂石之声。侍郎胡明仲与游,赠诗“更烦横铁笛,吹与众仙听。”这里显用其意。“香雪”和“玉城霞”都是指的花。

        前结又一转:“清影渺难即,飞絮满天涯。”原来上面的倚 “雪”吹“霞”,还只是美好的愿望,实际上真正的花影却是渺然难近;而转眼间却将“飞絮天涯”,春天要过去了。这就是说虽有抱负,无从实现,机缘难得,时不我予……真所谓“热肠郁思”,却全用象征手法写出。

        下片转入浪漫主义想象,带着乐观情调,写与杨生子掞一起共泛云槎,访问东皇(春神),颇有《离骚》叩帝阍、求佚女、问灵氛的味道。“东皇一笑相语”以下,一直贯到此词后结,都是东皇含有好意的话。可以分为三层: 一是问——“芳意在谁家?”即问你们属意于何处,打算怎么办?二是慰——“难道春花开落,更是春风来去,便了却韶华。”用反问来示意:不要认为春花开落、春风来去就韶光过尽了,希望还是存在的。三是告——“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意即春天还在,春来的路并没有被芳草遮断,还是应该努力追求,去寻觅,迎接真正的春天。其实,“东皇”的话,正是词人自己的话。我们说第一首是写的“迎春”,就是基于上面的理解。表现上的曲折,反映情感的回荡,思潮的起伏。通篇意境优美,风格深挚而兼明快,确有旷远、高浑之致。

百年复几许?慷慨一何多!

子当为我击筑,我为子高歌。

招手海边鸥鸟,看我胸中云梦,蒂芥近如何? 楚越等闲耳,

肝胆有风波。

生平事,天付与,且婆娑。

几人尘外相视,一笑醉颜酡。

看到浮云过了,又恐堂堂岁月,一掷去如梭。劝子且秉烛,

为驻好春过。

  【译文】

        百年之中,一个人有多少忧患。你若为我敲击筑乐,我便为你放声高歌。向海边的鸥鸟招手,把云梦吞在胸中,而小小的蒂芥,却奈何不了。如果从相同点去看,楚越都可以同,都可以包容,从不同点去看,自己的肝胆就会斗争起来。

        人生的一切,都是上天赋予的,况且要从容地,悠游地看待。又有几个人能超越尘世,把功利置之度外,一笑了之呢。看到浮云飘过,又恐怕岁月像梭子一样一掷而过。劝你还是乘着持有烛光的时候,好好的把握这美好的时光。

赏析】

  《春日赋示杨生子棪》一组词共五首,此其二。结句云“劝子且秉烛,为驻好春过”,可见是表现及时游赏春光的思想。此种秉烛夜游,为乐及时的说法,由来已久,影响甚深。汉代《古诗十九首》谓“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园序》中,表示了对这种人生观的由衷信奉:“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张惠言无疑也是赞同为乐及时的观念的。但他在这首词里所反映的,却并不是古人的行乐观的翻版,篇中融注进了慷慨之音,沉郁之意,成为自立新场的春感之作。

      “百年复几许,慷慨一何多”复几许,又能几许?一何多,何其多!词一开篇,便以人生百年之短与慷慨意气之多,对比成文,突兀写来,示现胸中块磊起伏难平的强烈情绪,这股感情的潜流一旦显露,立即呈现为苍凉激楚的音调:“子当为我击筑,我为子高歌。”(子,指杨子棪,击筑高歌,暗用荆柯,高渐离事,《史记·刺客列传》):“荆柯即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柯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柯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燕市歌哭,旁若无人,表达了遇合可悲而又豪气震荡的心态。此种情绪继续延伸,更发为旷逸绝尘之想。“招手海边鸥鸟”句,用《列子·黄帝》事而反其意,说明自身已无机心,故鸥鸟不疑,可以招来共语;“看我胸中云梦,蒂芥近如何。楚越等闲耳,肝胆有风波”,则将世事阅历、现实感受及生活认识,以极概括深微的笔墨,和盘托出。胸中云梦,原出司马相如《子虚赋》:“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云梦,泽名,在今湖北。蒂芥,微细芒刺;曾不蒂芥,言不觉其有。)意谓近来经事益多,已有胸有波澜,气吞云梦,纤微芥蒂已不在念中。此即陆放翁所谓“看尽江湖千万峰,不嫌云梦芥吾胸”(《六月十四日宿东林寺》)。楚越肝胆,语出《庄子·德充符》:“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意谓自“同”的角度看来,远如楚与越,两国的距离也不过区区等闲而已;从“异”的角度而,近如肝与胆,其间的差别却足以引出绝大的风波。云梦蒂芥、楚越肝胆,二事合用,大可见出作者的处世胸襟与阅世睿智。世事纷纭,生活复杂,有了丰富的阅历、深刻的体验,才能做到视有如无,认同作异、在自己的笔下表述如此精微的人生哲理。而此惟有相招海鸥共语,则“难与俗人言”的寂寞心期亦可想而知。

      下片,漾开笔墨,咏歌随缘自适之怀,倡言载酒游春之乐。这是作者胸怀的另一侧面。“沉饮聊自适,放歌破愁绝”(杜甫《咏怀五百字》),本是世事十年看烂熟之后的姑以自遣,是岁月流逝、有志莫骋之余的聊以解嘲。“生平事,天付与,且婆娑。”平生志业总任由天公安排,实际是指世事不堪问、人力无可为,姑且婆娑起舞,忘怀一切吧。尘世难逢开口笑。醉乡中有消忧处,所以说“几人尘外相视,一笑醉颜酡”(《楚辞·招魂》:“美人既醉,朱颜酡些。”酡,酒晕上颊,面色微红。)由舞态,说到醉颜,再归结到及时行乐,莫负春光,看到的是烟云过眼,感到的是光景如梭,岁月无情,弃人以去(唐薛能诗:“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堂堂,形容岁月公然无情而去之状)。这就不能不令人产生“今日不作乐,当待何时”(汉乐府《西门行》)的紧迫意识,发出“劝子且秉烛,为驻好春过”的留春暂住、心情游赏的热情呼告。“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之四)前人评老杜此诗“是达生语,亦是遣愁语”(《杜诗详注》引《杜臆》),然则张惠言此词除达生、遣愁而外,尚须加一句“是慷慨语”。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游春载酒,郁感热肠。故《白雨斋词话》谓张氏“《水调歌头》五章,即沉郁,又疏快,最是高境。陈(维崧)、朱(彝尊)虽工词,究曾到此地步否?”会心之论,虽不中亦不远矣。

                          三

疏帘卷春晓,胡蝶忽飞来。

游丝飞絮无绪,乱点碧云钗。

肠断江南春思,黏著天涯残梦,剩有首重回。银蒜且深押,

疏影任徘徊。

罗帷卷,明月入,似人开。

一尊属月起舞,流影入谁怀?

迎得一钩月到,送得三更月去,莺燕不相猜。但莫凭栏久,

重露湿苍苔。

                       四

今日非昨日,明日复何如?

朅来真悔何事,不读十年书。

为问东风吹老,几度枫江兰径,千里转平芜。寂寞斜阳外,

渺渺正愁予!

千古意,君知否?只斯须。

名山料理身后,也算古人愚。

一夜庭前绿遍,三月雨中红透,天地入吾庐。容易众芳歇,

莫听子规呼。

                          五

长鑱白木柄,劚破一庭寒。

三枝两枝生绿,位置小窗前。

要使花颜四面,和着草心千朵,向我十分妍。何必兰与菊,

生意总欣然。

晓来风,夜来雨,晚来烟。

是他酿就春色,又断送流年。

便欲诛茅江上,只恐空林衰草,憔悴不堪怜。歌罢且更酌,

与子绕花间。

【赏析】

  “胸襟学问,酝酿喷薄而出”(谭献《箧中词》评语),小草幽花,自成高境,上片赋迎春赏花自得之乐,先从闭户种花说起。“长鑱白木柄”,用杜诗成句而出语天然(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之二:“长鑱长鑱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长鑱,长柄锄)、“劚破一庭寒”,则新词自铸,造语极工。鑱本破土,此云“破寒”,“寒”可“破”,具有质感;一庭之气假与境地顿改,春意遂可感知。移得花枝,迎来一片生趣。“三枝两枝生绿”,写枝叶新绿欲滴;“位置小窗前”,写种花人意匠经营,一如绘画者之考虑构图布景,为窗前新卉特色最佳位置。“要使”以下三句,是想象语,词人遐思浮想中,已觉幽花依草,掩映生姿。四面花颜笑春红(王韶之《太清记》:“笑开星眼,花媚玉颜”),千朵草心纷缀绿(韦应物《春游南亭》:“南亭草心绿,春塘泉脉动”),供室中人独赏幽芳妍秀,正所谓花花草草随人恋(《牡丹亭》语)。试与庾信《梁东宫行雨山铭》一段咏花草文字对读:“树入床前,花来镜里。草色衫同,花红面似。”同工异曲,庾文华瞻冶艳,张词清疏朗炼,而词之情韵绵牵,自然本色,显胜于铭。词人之以上中,草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幽花小草为“我”而妍,且妍至“十分”素心堪慰,又何需春兰共占春光、秋菊平分秋色!“何必兰与菊,生意总欣然”语气,大有视菊兰为皂隶、教桃李作與台之意。

        下片专写惜余春心绪,先就风雨烟光落笔。晓风、夜雨、暮烟,几乎是耳熟能详的诗家常用语,未必引起读者特别注意,但下句“是他酿就春色”,便自出奇制胜,写浓如酒的春色即是雨丝、风片、烟霭沉浸浓郁之酿成品;“又断送流年”,突然重笔逆折,急转直下,无边春色方来,过眼烟云已去。又是那风风雨雨,断送春光。恰恰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龙榆生谓《水调歌头》此句当作上二下三,而张惠言此句“又断送流年”却作上一下四,故“此句句律误”(见《近三百年名家词选》)。实则龙氏此说过于拘执句律,未惬人意。张惠方言岂是不谙声律者,特此处“又”“断送流年”。文情语气自然顿挫,化为上一下四之句,殊难削足适履,强分二、三,如此遣词造语,实亦似东坡之为词豪纵,“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历代诗余》引陆游语)。“便欲”以下三句,又转入虚写。诛茅,锄去茅草。后多用作筑室卜居以谋隐遁之意。(《楚辞·卜居》:“宁诛锄草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此处“诛茅”,又与上片“长鑱”遥遥相应,句意谓纵使远游江上,隐逸寻春,也史恐春然将阑,空林蓑草,憔悴花颜,徒使人不胜怜惜而已。“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张炎《高阳台》),更何况一片空林,连天蓑草,“憔悴不堪怜”之怅感,又进一层,最后以“歌罢且更酌,与子绕花间”作结,情思无限。惜春之曲歌罢,洗盏更酌(重新斟酒),静绕芳丛,以遣余情。

        第二首结束写“劝子且秉烛,为驻好春过”,劝杨生秉烛夜游,那是东坡式的“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旷达赏游;这一首的歌罢更酌、花间徘徊,则近于宋祁式的“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的深情绵邈。日向花间留晚照,人持杯酒惜余春。传神的形象,写尽一往情深、徘徊不去的心态。

      常州派词论家周济,曾批评张炎的词“积谷作米,把缆放船,无开阔手段”,并指出“近人喜学玉田(张炎),亦为修饰字句易,换意难”(《介存斋论词杂著》)。若反过来看张惠言作品的特征,正是长于换意,具有开阔手段。以雅士骚人传统的审美标准而言,咏花木最先当数梅兰竹菊一流,其次亦为秾桃艳杏之辈,而此词完全不取,“何必兰与菊,生意总欣然”,只属意那不知名的、不入时人眼的幽花数枝、草心千朵,可谓赏心人别有怀抱。以诗家词客笔下的意象氛围而言,历来多写风雨晚烟断送春光、催换年华、如“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之铸就闲愁;而此首却别开生面,先写千家烟雨、十里东风酿做一天春色,然后再写“断送流年”,全换旧意,自立新场。词中若干句式,读者感到似曾相识,“何必兰与菊”二句,可联想“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左思《招隐》诗);“便欲诛茅江上”三句,亦可忆起“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但作者绝非积谷作米、把缆放船,他使出了开阔手段,于旧风格中熔铸新意境,旧句法中开拓新蹊径。“恻隐盱愉,感物而发,触类条鬯,各有所归,非苟为雕琢曼辞而已”(张惠言《词选序》),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他实践了自己的评词准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诗词阅读语言题之“炼篇”(赏析语言风格)
调笑令·边草原文、翻译及赏析
《中华诗词导刊》169期【导案赏析】(47)
致橡树赏析
【导案赏析】(47)
2007年全国共19套高考题诗歌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