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规划方法研究
要素特征进行分析, 进而通过要素叠加对其内部不同地块发展各类服务业的适宜性大小进 行定量评价;最后,根据适宜性评价结果制定出张家港城区服务业发展 的空间布局构架。相对而言,这种编制流程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现有服务 业布局规划的技术水平, 可以为我国其他城市编制类似的服务业布局规 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 空间布局 适宜性评价 张家港 现代服务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以及低能耗的特点,已成为 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加快发展现代服 务业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体现,更是 进一步驱动城市经济发展、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1,2]。然而,当下各城市在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却经常面临 这样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制定一部有说服力的服务业空间布局规划。这 是因为尽管近年来学术界对服务业区位的研究论著越来越多, 但是目前 关于城市内部服务业空间布局的规划方法仍以统计描述和定性判断为 主,较少应用定量和模型化的方法[3]。鉴于这一背景,本文欲以张家 港城区为例, 在简要梳理国内外服务业区位选择理论的基础上, 采用 GIS 空间建模手段对实证区域内部不同地块发展各类服务业的适宜性大小 进行定量评价, 然后再依据评价结果制定出一个相对科学合理的服务业 空间布局构架。 1 服务业布局理论 1.1 经典区位论

关于市场机制作用下的服务业区位选择, 学术界有四个公认的经典 理论,分别是:中心地理论、地租理论、集聚理论、公平性与效率性兼 顾。具体如下: (1)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从地理学角度研究经济活动布局的区位论, 主要适用 于研究城市体系、零售业、集市和以个人为对象的服务业[4]。对于一 些大企业的事务所来说, 一般总部和支社与城市的等级序列相对应而布 局。城市内部的事务所区位布局也同样具有上述特征,一般在核心区集 聚着一些大企业的总部和高级行政管理职能,而在外缘区分店、营业所 和具体事务部门分布则较多。换言之,服务业的事务所和办公机构与其 它中心性职能一样,存在着等级性,不同等级的事务所和办公机构布局 于不同等级的中心地, 如各银行的总行和各支行的区位布局就具有这一 特征。 (2)竞租理论 竞租理论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经济活动布局的理论[5]。城市内部 各种经济活动的区位主要决定于它对中心位置接近性的追求程度和地 租支付能力, 也就是说各种活动是按照距离摩擦抵抗最小化原则决定各 自的区位选择。企业管理职能的事务所一般都布局在城市中心位置,原 因至少有以下两点: 一是这种区位选择可以使情报和信息的输送和收 集的距离摩擦费用最小化,二是这类服务业能够支付高额的地租。一般 来说,距离摩擦费用最小的区域往往又是地租最高的区域,这使得各企 业和部门的区位竞争的基础是它们支付地租的能力。金融、保险、证券 等行业以及大企业管理总部具有较高的地租支付能力,因此,CBD 自然 也就成为它们的集聚区。 (3)集聚理论 集聚理论是解释工业企业布局的理论,也适用于服务业[6]。多数 情况下服务业在空间上也形成一个服务业集聚区, 有些服务业类型的集 聚趋势比工业生产活动还要明显。服务业企业集聚的动机主要有:便于 与外部组织的接触,接近于顾客和依赖人,接近于关联企业,接近于其

它服务业,接近于政府机关等。这种空间集聚既存在于服务业的同种行 业之间,也存在于相关联的异种行业之间。对于咨询服务、商务服务等 行业来说, 准确和迅速地掌握同行业和相关行业的情报信息是它们发展 的关键,这使得它们在空间上成特定的商务集聚区。科技研发和创意设 计等行业的发展需要高质量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支撑, 故多围绕着高校和 大型科研机构来布局。 而物流企业和批发商也往往围绕某个交通节点聚 成一团,从而可以共享一些公共性基础设施。 (4)公平性与效率性兼顾 公平性和效率性兼顾是研究公共服务布局的决策理论[7]。由于有 些服务业还具有公共服务的功能, 因而其设施的布局就不仅要考虑可能 的利用效率, 同时也应该考虑所有的公民都能均等地享受到公共服务的 权利,即公平性。在一定的预算制约下,根据消费者的平均移动距离来 决定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规模。如果追求公民享受的平等性,就采用 小规模分散布局的模式;如果追求设施的利用效率和服务的多样化,则 采用大规模、集中式的布局模式。但后者的消费者到设施的总移动距离 要加大, 且由于国家或地方预算的制约以及客观上存在的空间距离衰减 作用,公共设施完全公平地布局是不可能的。对于政府而言,既要考虑 每个消费者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和期望值, 同时也要照顾到所有消费 者的需求。因此,一般追求效率性的布局类型多以居民到公共服务设施 的总移动费用最小或总移动距离最短为目的; 追求公平性的布局类型是 远离公共服务设施居住的居民数最少或从各居民点到最近设施的最大 距离最小化为目的。 1.2 两大依赖性 任何城市都不是一张均匀的白纸,其内部各区域都是有差异的,因 而服务业布局有时不能只顾上述理论。参考已有的相关研究[8-11],本 文认为服务业布局还需考虑如下两大依赖性: (1)要素依赖性 服务业企业运营也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生产要素, 而这些生产要素是 分层次的,有的高端,主要指各种高级专业人才、信息资源、大型设施

等;有的低端,主要指土地、小型设备、非专业化劳动力等资源。一般 来说,高端资源不易移动,具有较高的联系成本,故依赖高端资源的服 务业多倾向于聚集在这些高端资源要素周围; 而低端资源的联系成本较 低, 对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也就不是太大。 随着分工演进和资本深化, 从依赖高端资源的服务业中还会分离出标准化、 常规化的以低端资源为 主的经济活动,这些业务会倾向于分散化布局。因此,生产者服务业中 对劳动力素质和信息要求较高的执行核心功能的高端部门须保留在 CBD,而执行常规化任务的低端部门可以向郊区扩散。 (2)路径依赖性 路径依赖是指由于规模经济( Economies of scale) 、学习效应 (Learning Effect) 、协调效应(Coordination Effect)以及适应性预 期(Adaptive Effect)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很多经济活动布局都具有类 似物理学中的惯性,往往会沿着既定的路径不断得以自我强化。服务业 布局也存着这种现象,一旦某个地段集聚某类服务业机构,它很可能就 会形成一种集聚优势,使得它能够吸引更多新的服务业企业进入,这样 它的区位就可以延续下去; 还有就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大型服务设 施,如标志性建筑、车站、码头、古老的大学等,它们往往具有比较持 久的生命力,而且一经建成再改造的成本也很高,这就使得它们的区位 不得不得以延续。因此,服务业布局必须考虑现状服务业分布,尽量使 现状服务业发达的地段延续它们的区位。 1.3 布局规律总结 综上,市场机制作用下现代服务业往往呈现多层次集中分布的特 征,同时不同的服务业部门又有其自身独特的区位特征:商贸零售业需 要有足够的消费人群支持,因而多布局在人口密集、交通便捷、商贸设 施齐全的城市中心区或者是发展前景良好的城市新区;金融、保险、证 券、商务、咨询等高端服务业需要频繁地与雇主或者其他伙伴之进行会 面,以便进行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因而多布局在相关服务业企业 密集的城市 CBD 或者有着良好生产企业支持的产业区中心地段;科技、 创意等知识性服务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支持, 因而多布局在科教资源密

集、人才资源丰富的区域,特别是高校和科研院所所在地或者科技局、 文化局等政府机关附近; 物流企业的发展需要跟货源地和市场之间有便 捷的运输通道,因而多布局在对外交通便利的城市建成区边缘,或者是 有良好产业支撑的开发区; 而公共性和社区服务业都有一个服务范围上 限,多从公平性和效率兼顾的角度出发根据消费者分布进行均衡布局 (见表 1)。

表 1 不同服务业类型的布局特征及其理论基础
现代服务业类型 布局特征 多布局在人口密集的市 商贸零售服务 中心和城市新区 金融、保险、证券、商务、 多集中在 CBD 地区或企业 咨询等高端服务业 总部附近 集聚理论等 业 形成集聚区 在对外交通便捷的城市 现代物流、专业市场 边缘和开发区旁边形成 集聚区 公共性服务业和社区服 务业 根据消费者分布进行均 衡布局 公平性与效率性兼顾等 集聚理论等 竞租理论等 科技、创意等知识性服务 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周围 中心地理论等 理论基础

2 实证城市概况及区位特征分析 张家港市位于我国首位经济区——长江三角洲腹地, 是苏锡常都市 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大中城市环列四 周,距上海 98 公里、苏州 58 公里、无锡 40 公里、常州 70 公里、南京 200 公里。境内交通发达,由沿江高速公路、锡张高速公路,204 国道、 S338、S340 等主干线构筑起畅通、便捷的城市交通网。张家港城区位于 张家港市杨舍镇, 总面积为 152.8 平方公里, 下辖 4 个城区街道办事处、

5 个城郊办事处、 51 个行政村, 常住户籍人口 25.5 万, 流动人口 15 万。 城区内部拥有两个特色工业园区, 分别位于北部和南部; 还有一个新区, 位于城区西部。 2.1 重要服务业载体分布 规划高于现状,但绝不能脱离现状。服务业载体分布现状是城市发 展自然演化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也是未来服务业发展的基 础,是服务业规划布局的重要约束条件。从图 1、图 2 上看,张家港城 区的服务业载体主要分布在城市核心区和城市环路两侧,其中,金融、 保险、证券、商务以及一部分大型商贸业都主要分布在城市核心区;现 代物流企业主要沿城市东南部的二环线和金港大道两侧分布;科技研 发、创意设计、信息服务等知识型服务业则集聚在城市北部,主要分布 在 S338 两侧。 2.2 服务业发展资源分布 服务业的发展依赖于其他相关的资源要素条件。 生产性服务业的服 务对象多是各类制造业企业,往往依赖于某些大型制造企业;以知识密 集为特性的创意服务业往往需要丰富的人才资源和良好的工作氛围, 与 科研院校的关系密切;而文化休闲类服务业需要图书馆、体育馆、大型 公园、城市广场的支撑;此外,很多服务业的发展还离不开政府部门的 指导。从图 3、图 4 上看,大型制造业企业都分布城市环路以外,其中, 重型装备和纺织服装类企业多分布在城市东南部, 锅炉设备类企业多分 布在城市东南部;政府部门、科研院校和大部分文体休闲设施都分布在 城市核心区;此外,城市北部有三个重要的高新技术企业基地,分别是 留学人员创业园、民营科教园和国泰科技园。 2.3 交通可达性条件分析 交通可达性指的是利用特定的交通系统, 从某一区位到达指定活动 区位的便捷程度,是评价区域交通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也是运输成 本的主要决定因素。目前,张家港城区已经形成了以公路为主体的交通 网络。下面,将以现有的公路网为基础,分别计算城区内不同地段到城 市中心及到区外大城市的交通可达性。

(1)到城市中心的可达性 到城市中心的可达性主要反映城区内各单元到城市中心的便利程 度,其值越小表示该地理单元到市中心的时间越短。从图 5 上看,到城 市中心的可达性基本呈同心圆状分布,由老城区向外逐级递减,但是城 市西部和北部的递减趋势要明显缓于东南方向, 表示这两个方向到市中 心要相对便捷一些。 (2)到区外大城市的可达性 到区外大城市的可达性主要反映城区内各单元到周边大城市的便 利程度,本研究选取了与张家港经济社会联系比较密切的上海、苏州、 无锡、常州和南京 5 个大城市(上海的权重为 0.4,南京和苏州的权重 为 0.2,无锡和常州的权重为 0.1)。从图 6 上看,到区外大城市的可 达性是位于最南端的金港大道和沿江高速交叉处最优, 金港大道和南二 环路两侧次优,再次是东二环路两侧,西北部最差。 3 服务业空间布局适宜性评价 根据服务业区位选择理论和不同业态的布局规律, 通过将重要服务 业载体的现状分布、服务业资源要素分布、到城市中心的可达性和到区 外大城市的可达性四项要素进行空间叠加, 就可以对张家港城区内部不 同区域发展物流、商贸、商务和创意四类现代服务业的适宜性大小进行 评价。 3.1 现代物流业 关于现代物流业布局的适宜性分布,本研究选择物流企业现状分 布、制造业企业分布及到区外大城市的可达性 3 项指标进行均权叠加, 得出张家港城区内最适宜布局现代物流业的区域是: 金港大道—南二环 路—东二环路—省道 S338 沿线两侧,尤以金港大道和南二环路的交汇 处最好。 3.2 现代商贸业 关于现代商贸业布局的适宜性分布,本研究选择商贸机构现状分 布、广场和公园分布及到城市中心的可达性 3 项指标进行均权叠加,得 出城市核心区(指由东横河、新市河、南苑西路、港城大道合围而成的

区域)是张家港城区中心地段是最适宜布局现代商贸业的区域,其次是 西部的城市新区和东南部的二环路两侧区域。 3.3 商务服务业 关于商务服务业布局的适宜性分布,本研究选择商务机构现状分 布、 大型制造业企业分布及到城市中心的可达性 3 项指标进行均权叠加, 得出城市核心地段是张家港城区内部最适宜布局商务服务业的区域, 其 次是城市南部的金港大道两侧。 3.4 创意服务业 关于商务服务业布局的适宜性分布, 本研究选择研发设计机构现状 分布、 科教文化资源分布和政府科技及文化机关分布等指标进行均权叠 加,得出城城区核心地段及其北部的省道 S338 两侧是张家港城区内部 最适宜布局创意服务业的区域。4 服务业空间布局总体规划 基于上文中的服务业空间布局适宜性评价结果, 结合城市空间结构 及未来发展方向,按照科学布局、统筹分工、空间集聚和突出特色的原 则,本研究拟提出“一核、一环、五节点”的服务业空间布局构架。 4.1 一“核”——现代商务、商贸发展的集聚核

城市中心区(这里指由东横河、新市河、南苑西路、港城大道合围 而成的区域)毫无疑问应该是张家港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核心。规划 期内除了继续提升本区域的金融、商贸等传统优势服务功能外,还要加 快发展法律、咨询、中介、广告、管理等现代商务服务业,进一步增强 该区域的综合服务能力,力争把它打造成一个功能齐全、业态先进、辐 射广泛的中央商务区和中心商业区。 图 11 张家港城区服务业空间布局构架

4.2 一“环”——串连外围服务业载体的发展轴 城市外围目前已经集聚了不少服务业发展载体, 如城北的科技创业 园、城西的购物公园、城南的现代物流园、城东的东方新天地等,它们 均分布在城市二环线和 S338 所构成的城市环路两侧。受发展门槛的限

制,这些载体的功能相对单一,不具备提供综合服务的能力。但是如果 把城市二环线和 S338 规划为一条服务业发展轴,就可以通过这条环状 发展轴将它们串连起来,使它们在功能上实现互补,成为有机整体,从 而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功能,进一步扩大它们的服务空间,在更大范围 上服务生活和生产,提升城市整体的服务能力。 4.3 五“节点”——特色服务业发展的集聚区 为了弥补核心区的服务范围限制, 充分发挥外围区域的特有资源优 势,规划在城市外围重点打造五个特色服务业集聚区,包括城北的科技 创业集聚区、软件动漫集聚区,城西的现代商贸集聚区,城南的现代物 流集聚区和城东的现代商务集聚区。 五个节点依托各自的优势资源和地 域特色,做大做强最适宜在本地区发展的某一特色服务业,配套发展相 关服务业,力争形成产业特色鲜明、空间相对集中、竞争力相对较强的 现代服务业集聚功能区。 5 结论与讨论 本文的这种编制流程较好地应用了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理论, 并且 引入 GIS 空间建模手段进行定量化处理, 显然比单纯的统计描述和定性 判断方法进步了很多, 可为我国其他城市编制类似的服务业布局规划提 供一定的参考。 无可否认, 本文为了操作的方便还忽略了很多地理要素, 有些要素的选择也不是特别的适合, 这些都可能会造成一些意料之外的 缺陷,故而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欧新黔.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服务业[J].宏观经济管 理. 2004,6:11-14. 张庭伟. 制造业、服务业和上海发展的发展战略. 城市规划汇刊, 2005,(3):2-8. 方远平. 大都市服务业区位理论与实证研究[M].中山大学博士论 文. 2004 年.

Christaller W. Central Places in Southern Germany[M].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1966. Alonso William. Location and Land use[M].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阿尔弗雷德· 韦伯. 李刚剑、 陈志人、 张英保(译). 工业区位论[M]. 北 京:商务印书馆.1997. Samuelson P A.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4,(36):387-389. 张文忠. 大城市服务业区位理论及其实证研究[J].地理研究.1999, 9(18): 274-281. 孙华平.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及演化[J].浙江树人大学学 报.2009, 5(9): 51-56. 陈前虎、徐鑫、帅慧敏. 杭州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演变研究[J].城市 规划.2008, 8(32): 48-53. 邵晖. 北京市生产者服务业聚集特征[J].地理学报. 2008, 12(63): 1289-1298.

【作者简介】 秦贤宏 博士生,江苏省工程咨询中心规划咨询处,工程师,中国 地理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是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中的模型应用。 王 进 江苏省工程咨询中心规划咨询处副处长,经济师,注册 咨询工程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30
门户城市
在高密度城市中集聚,正成为创新企业区位选择的新趋势!
普陀曹立强:用好土地资源和区位优势,使之发挥最大效益
温州瓯江口会步杭州湾楼市的后尘吗?
上海、江苏建设服务业集聚区的做法值得借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