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孩子有所不“懂”
  
  唐晓敏
  
  爱因斯坦小时候,他的父亲送给他一个罗盘,告诉他罗盘的指南性。爱因斯坦被罗盘迷住了,罗盘确实是指向南方的,他对罗盘进行了反反复复的测试,无论罗盘放在什么地方,它的一个指针总是指向南方。但罗盘为什么总是指向南方,他不懂得,于是,他设想了种种原因来说明它为什么指向南方,还曾设想,罗盘中有一个小人儿把握着它的指向。
  海德格尔17岁时,读到奥地利哲学家弗朗茨?布伦塔诺的一篇论文,题为《论“存在”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的多重含义》。什么是“存在”?他不懂,正因为不懂,它始终作为一个首要的问题萦绕在他的脑海里,驱赶着他去思索。这就是他“笨拙地去试着钻研哲学的开始”。这个问题对于海德格尔来说,竟如此重要,乃至成为他一生之思的核心和背景。
  中国宋代文学家、学问家欧阳修10岁时,在邻居家看到一本残缺的《韩昌黎集》,他看不太懂,“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这本看不太懂的书,引发他强烈的阅读兴趣,以至于他用一生的时间来反复韩愈的文章,最终成为和韩愈同样杰出的散文家。
  今天,我们的教育的常常是把让孩子“懂”作为目标。而实际上,孩子在学习中更需要的,恐怕是有所不懂。有所不懂,才有思考和想像的必要。这种思考和想像是不是“对”,是次要的。爱因斯坦不明白罗盘为什么总是指南,他设想罗盘里大概有一个小人儿把握着方向,这当然不对,但这没有什么关系。重要的是,孩子在猜想、探究问题答案的过程中,自己的思考、想像被调动起来了,慢慢地,思考和想像就成为了习惯。如果所接触的一切,教师都能够很容易地让学生“懂”,而学生也很快都“懂”了,思考和想像也就没有必要了。用进废退,长期不去思考和想像,孩子自然就缺乏思考和想像的能力。
  好的教材,应该是有深度的,其深度应达到让学习者有所懂也有所不懂。这懂的,构成了他脚下的土地,为他提供支撑;而那些不懂的,是天边的云霞,在吸引着他,向他发出召唤。而有发展潜力的孩子,也正是有所不“懂”的孩子。什么都“懂”,并不是好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爱因斯坦成长故事20则
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
天才的思维方式
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3) 管斌全著
学习成绩取决于思维习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