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突发心脏病、淹溺和触电等的极简、正确和有效反应
阅读提要
最近,不断有患者因突发心脏病去世的报道。
从旁观者或家属正确反应的角度,把突发心脏病分两类情况,两类情况的及时正确反应是完全不一样的:
第一类,突发性心脏病导致的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SCD)或心脏骤停(Sudden Cardiac Arrest, SCA),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无呼吸或呼吸明显异常。对这类情况,唯一正确的、生死攸关的反应是就地或就近安全地方行及时有效的心脏按压、心肺复苏(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和初级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使生命得以延续,为后续的高级生命支持赢得宝贵的时间,其它,比如等待急救车、转送患者等,是看着生命坠入深渊、流逝,都是完全错误的;
第二类,其它,突发心脏病,不属于上面第一类情况的,正确的反应应该是积极寻求及时的评估和治疗......
本文强调第一类情况,即突发心脏病导致心脏骤停发生后,目击者实施持续、不间断、有效心脏按压的生死攸关性。

本文对心脏性猝死(SCD)和心脏骤停(SCA),心脏按压、心肺复苏(CPR)和初级生命支持(BLS)等术语和概念,不做严格区分。

开篇极简小视频
开门见山,下面是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推荐的一个1分11秒极简、有效的救人小视频。希望大家都用不上其中的方法,但生活中有需要它的时候,希望那天我们自己需要的时候,有旁观者能用到我们自己身上——我助人人,人人助我。
请大家牢记并转发:
突发心脏病的第一类情况:心脏骤停的正确反应,立即现场心脏按压、心肺复苏
突发心脏病最多见、最极端、最严重情况是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SCD)或心脏骤停(Sudden Cardiac Arrest, SCA)。
洗澡、游泳中突发心脏病、淹溺和触电等这些灾难性事件发生后,并不少见的、最严重的、最极端的问题也是心脏骤停(SCA)。
心脏骤停(SCA)的表现是突然跌倒或突发意识丧失,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朋友迅速坠入深渊、死亡的主要方式之一。
对个人而言,心脏骤停(SCA)是个突发的、生死攸关的最严重的生存危机,患者能否得以生还,取决于现场目击者是否及时有效和持续的施救,即是否及时开始有效的、持续的心脏按压以及后续的生存链其它各个环节环环扣紧的心肺复苏(CPR)、初高级生命支持(BLS)。
心脏骤停(SCA)所需要的初始施救技术,很简单,就是持续、有效的徒手心脏按压——中学生经15分钟培训就能掌握的技术。这技术就是上面开篇视频中的所介绍的心脏按压,强调:“持续”、“不间断”和“有效”。
对心脏骤停(SCA),因为生死攸关的事就是及时有效的心脏按压、心肺复苏(CPR),因此,上述视频把如何判断心脏骤停(SCA)也省略了。实际培训中,看见有人突然倒下或突发意识丧失后,确保环境安全的前提下,还是要用下面“两步法”,先判断:
是不是心脏骤停?需不需要、何时开始心脏按压?
在按照上面1分钟视频做以前,先进行快速判断:
第一步,立即拍打、高声呼叫患者,看患者有无反应(如下图):
第二,观察患者有无呼吸或呼吸是否明显有异常(见下图):

上述两个动作,要求在10秒钟内完成。
如果患者无反应,无呼吸或呼吸明显异常(比如喘息样呼吸),判定患者为心脏骤停,
立即:
在安全的环境中按照美国心脏协会(AHA)推荐的1分钟中视频里的简单方法即进行徒手心脏按压(接近患者后、在打电话呼救前我建议插入上面的“看患者有无反应,有无呼吸或呼吸是否明显异常”两步判定方法,10秒钟),是最有效、最简洁、能挽救生命的、唯一正确的反应:
——因为简单又生死攸关,下面再将视频重复贴一次!
为什么?
心脏骤停(SCA)发生后,为什么必须要立即开始心脏按压、进入心肺复苏(CPR)程序?
此时此刻,遇难者犹如一架在高空已经完全没有燃油的飞机,因为没有燃油,正从万米高空以平均每分钟1,000米的速度加速下坠,此时果断上面视频中的简单动作即持续、不间断和有效的心脏按压,这就相当于你在为患者实施非常有效的“空中加油”,能挽救生命!
病历生理方面,心脏骤停(SCA)发生后,有效血液循环即血液动力学归零,全身组织水平的血液灌注停止。脑组织对缺血、缺氧极其敏感、最敏感,能耐受完全缺血、缺氧的时间只有4分钟左右,超过4分钟,将进入不可逆性脑损伤阶段,心肺复苏(CPR)的成功率呈现进行性下降(见下图):
——这个“黄金4分钟”,就是上天给所有遇难者的、平等的“第二次生还机会”。
——超过“黄金4分钟”,甚至10分钟,通过上述视频中有效的心脏按压和后续的“救命神器”AED除颤(相当于飞机在空中发动机突然停机后重新点火、或者相当电脑死机后“重启 Win 98”),也有部分患者可以恢复心跳,这叫心肺复苏(CPR)的现场成功,但患者后续的神经功能完整性恢复的成功率,和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一样,也明显降低。神经功能完整性恢复的概率,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患者思维、思路和语言恢复、自己最终能走出医院的概率,再换句话说,开始心肺复苏(CPR)的时间拖得越长,患者走不出医院、走不出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可能性越大。
——“时间就是生还机会、时间就是神经功能”。在心脏骤停(SCA)和生还机会面前,无论患者是总经理还是副总经理,都是这个理。
再转帖另外一幅图,说明及时心脏按压的重要性(但救治时间与心肺复苏成功之间的关系,也不那么绝对,刚超过10分钟,也应努力试试看):
非专业人员实施心肺复苏过程中,为什么无需“口对口人工呼吸”
突发心脏病心脏骤停(SCA)的成年人,外呼吸道气体交换不足是次要的。
救治过程中,非专业技术人员,不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中断了持续、有效的心脏按压,降低了心肺复苏(SCA)的质量,南辕北辙(见下图):

新冠还没有离去,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还在流行,大多数人也不会进行这种“口对口人工呼吸”(见下图):

为什么一个简单的、心脏按压可以续命、救人?
下面这个小视频说明,简单的、持续的、有效的心脏按压,保证了心和脑两大器官的血液灌注和肺部的气体交换,所以能续命救人,也说明了对于非专业技术人员施救者而言,上图中的“口对口人工呼吸”是没有必要的:
同样,心跳骤停(SCA)发生后,最大的失误或错误,就是下图中的情况:一群“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旁观者,消极等待急救人员到场而不果断实施上面视频中简约到极致的、中学生都可以简单实施的徒手心脏按压、心肺复苏(CPR)——白白浪费掉上天给的“黄金4分钟”生还机会、睁眼看着一条生命坠入深渊、流逝(见下图)......

突发心脏病的其它情况:正确的反应
突发心脏病发生后,除外意识突然丧失、无呼吸或呼吸明显不规律即心脏骤停(SCA)、突然“断片”这种最极端的情况外,还有很多症状或表现,比如,胸痛、心悸等,属于前面说的的“第二类”情况,发生在室内或者家里的情况居多,发生在户外的情况少。
此时的正确、有效反应应该是:
  1. 帮助患者处于患者自己感到舒适的位置;平常就有心衰的患者,坐位;
  2. 立即拨打120,积极寻求专业的医疗救助;
  3.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和呼吸,随时处理随时可能发生的意识突然丧失即心脏骤停(SCA)情况;
  4. 在等待120期间,可帮助患者服用心内科医生先前开的药等。
特殊情况
淹溺和突发心脏病
游泳过程中,淹溺和突发心脏病,这个情况大家已经比较熟悉。但大多数非专业急救人员或一般医生,对其机制不太熟悉。
“河中淹死会水将”。会游泳的成人溺亡或淹溺后触发心脏病导致心脏骤停(SCA)死亡,占淹溺死亡者相当大的一部分构成比。
分两种情况:
第一,有基础心脏病且基础心脏病未能良好控制者,游泳过程中先出现基础心脏病突然发作,因运动能力严重受限,被淹溺;
第二,无论有无基础心脏病,游泳过程中没有注意突然先呛了水,引发突然的神经反射,直接导致心动过缓或心脏骤停。有基础心脏病的人,呛水后情况更严重,预后凶险、恶劣。
两种情况,最极端最危险的情况也就是心脏骤停(SCA)。
此时的正确反应是:'快速让患者脱离水中后,快速清除患者可能的口鼻腔中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同时把患者置于头低俯卧位,拍打背部让肺部的水流出——动作要快,不能超过1分钟'。然后开始10秒钟的“两步法”,如果患者无意识、无呼吸或呼吸明显不规律,判断为心脏骤停(SCA),立即就地开始前面视频中的心脏按压、心肺复苏(CPR)——任何情况下,心脏骤停都是需要就地立即急救的最先、最高等级。在患者没有意识和呼吸的情况下,转送患者,是错误的。
判断没有心脏骤停或心脏骤停恢复心跳后,再处理淹溺并发的其它情况。
游泳队所有队员,都需要定期进行心肺复苏、初级生命支持培训,否则,一群“乌合之众”、“猪队友”。
触电和心脏骤停
触电或遭雷击,最容易、最危险最极端的情况也是心脏骤停(SCA)。
电压越高、危险越大;交流电比直流电的危害更大。
本文多次反复提到“环境安全”,就是急救必须在安全的地方进行,或者必须先把患者快速移动安全的地方后,才能进行进行。
怀疑患者是因为触电而倒下,一时无法立即判定患者已经脱离和电流接触的情况下,首先是拉闸断电——环境安全,别在慌乱之中把施救者自己也电倒了,让其他人又来救你!
救治的核心也是首先根据前述的“两步法”首先最快判定患者有无心脏骤停。有,就地或快速移动患者到安全的地方立即开始心脏按压、心肺复苏(CPR).......;没有,处理触电后并发的其它情况。
再次,希望各位永远不要用到本文的内容,但需要用到它的时候,请及时果断伸出你有力的双手......
祝各位身体健康!
请感兴趣的朋友按下面图中的二维码或红桃......

   周鹏 ,男,临床医学博士、哲学博士,留美博士后、研究员、心血管疾病专家、美国心脏病学院院士(FACC)。京东方科技集团(BOE)医工事务重要研发项目首席临床专家,北京明德医院内科主诊医生、心脏中心主任、资深二级专家/高级经理等同职级。

       周鹏医生是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心肺复苏学组第九届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心电与心功能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志愿者协会中西医结合专家委员会心血管内科专业组 委员、海峡两岸医学交流协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高警示药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心脏协会会员,美国生理学会会员,美国心脏骤停基金会义务教员,美国科研协会会员,国际心电学会官方杂志Journal of Electrocardiology 和欧洲心脏协会官方杂志Cardiovascular Research等国际专业期刊的论文评阅人,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esearch(JCDR)总编辑、美国华裔心脏协会(CNAHA)终生会员、学术/教育委员会主席(2012-2018)、公共健康教育部部长(2018-2020)。

      从2007年以来,52篇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和共同作者科研摘要被美国心脏协会(AHA)科学年会接受并已发表在美国的Circulation杂志增刊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健康】心肺复苏别乱用 来看看判断标准
心脏病可用心肺复苏来急救吗?
你善良的转发可能会害人:突发胸痛这样做,是错的!
新版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监控下的暖心救援:同事目击心脏骤停,立即呼救,高质量CPR,急救人员到达接管,23分钟后恢复心跳,再活一次大概需要这样流畅的操作
39岁快递员猝死大街,你知道心源性猝死是什么吗?-急诊夜鹰的回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