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糖尿病诊断新标准:糖化血红蛋白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诊断标准更新了一条新标准,糖化血红蛋白(HbA1c)首次被纳入糖尿病诊断标准项目中。复习下传统糖尿病诊断:


1、典型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

2、典型糖尿病症状+空腹血糖≥7.0mmol/L;

3、典型糖尿病症状+葡萄糖负荷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l/L;

说明:典型糖尿病症状是指三多一少,即烦渴多饮、多食、多尿、不明原因体重下降

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糖尿病诊断标准新加:典型糖尿病症状+糖化血红蛋白≥6.5%。

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血清中的糖类相结合的产物,通过缓慢、持续及不可逆的糖化反应形成。人体红细胞寿命约为120天,所以糖化血红蛋白反映人体过去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是反应糖尿病控制情况的金标准。而传统血糖监测只是反应抽血那个时间点的血糖情况,只能作为血糖控制的瞬时指标。

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

1、糖化血红蛋白作为患者血糖长期监测的一项指标,有利于了解糖尿病血糖控制情况,辅助诊断糖尿病,同时也可作为应激性高血糖的鉴别。

2、糖化血红蛋白不受运动和饮食的影响,与3个月内红细胞寿命和期间血糖的平均浓度相关。

3、根据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医师可以清楚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并根据此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基于此,糖化血红蛋白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评估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控制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

4、糖化血红蛋白也可以指导我们及时发现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早期并发症。可预测慢性并发症。糖化血红蛋白越高,患者发生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危险就越大,降低 糖化血红蛋白能显著减少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5、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指导降糖治疗策略。

当糖化血红蛋白<7.3%时,餐后血糖对糖化血红蛋白的贡献较大,治疗时应侧重控制餐后高血糖;

当糖化血红蛋白>8.4%时,则空腹血糖对糖化血红蛋白的贡献较大,治疗时应侧重控制空腹高血糖;

当糖化血红蛋白在7.3%-8.4%时,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对糖化血红蛋白的贡献基本相当,在控制血糖时,应两方面并重。

糖化血红蛋白分层控制目标

HbA1c<6.5%:适合于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无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前提是无低血糖或其他不良反应。

HbA1c<7%:适合于大多数非妊娠成年 2 型糖尿病患者。

HbA1c<8.0%:适合于有严重低血糖史、预期寿命较短、有显著的微血管或大血管并发症,或有严重合并症、糖尿病病程很长,尽管进行了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适当的血糖监测、接受有效剂量的多种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治疗,仍很难达到常规治疗目标的患者。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建议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是<7.0%;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以及中国糖尿病学会(CDA)建议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是<6.5%。但对于有严重低血糖反复发作史、预期寿命有限(如晚期肿瘤患者)、有严重微血管或大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放宽HbA1c控制目标(如<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血糖控制在什么范围属于正常?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和餐后血糖哪个更加重要?答案在这
最新出炉:2022年版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这10点总结不要错过了
血糖控制得好不好,这几个数值很关键!
走近糖化血红蛋白,还得考虑这些问题!
糖尿病诊治进展(广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