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梗三项(CTNI,CKMBmass,MYO)检测的临床意义

    肌红蛋白MYO  主要存在于心肌及骨骼肌,在骨骼肌及心肌受损(急性心肌梗塞)、过度运动及肌肉疾病时,肌红蛋白释放到血液中。急性心肌梗塞时,由于心肌组织障碍导致血清中肌红蛋白浓度在心痛初期2-3小时内脱离正常值,6-9小时达到最高,24小时左右又恢复正常值。血液中肌红蛋白浓度对监视急性心梗的诊断和治疗是有效的,并且,也可以作为血栓溶解疗法的冠脉再疏通情况的指标,在疏通30分钟-2小时后肌红蛋白浓度达到最高。肌红蛋白浓度可以作为心肌梗塞的早期诊断指标。

    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在诊断急性心肌梗塞上是一种很有效的指标。 若患者具有CK—MB活性升高和下降的序列性变化,且峰值超过参考值上限2倍,又无其他原因可解释时,应考虑AMI。CKMB质量(CK-MB mass)用于心梗的诊断时,所用诊断界值推荐为正常人参考数值上限的99%分位。CK-MB mass胸痛发作3小时后的诊断AMI阳性率可达50%。6小时的诊断阳性率可达到80%。AMI发作后如未进行溶栓治疗,CK-MB通常在3~8小时出现升高,达峰时在发病后9~30小时,于48~72小时恢复至正常水平。与总CK测定比较,CK-MB的峰时稍有提前,且消失也较快。由于诊断窗较窄,无法对发病较长时间的AMI进行诊断。临床上也可利用这一点对再梗死进行诊断。溶栓治疗时,CK-MB早期升高及短时间内达峰是AMI的征兆。下壁AMI在治疗2小时后CK-MB增加2.2倍以上,前壁AMI在治疗2小时后增加2.5倍以上,均提示心肌出现再灌注,上述标准的敏感度为85%,敏感度为100%。

    肌钙蛋白是由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C和肌钙蛋白I三种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肌钙蛋白的主要作用是抑制横纹肌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另外,肌钙蛋白是肌动蛋白肌球蛋白ATP酶的抑制物。肌钙蛋白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形式,肌钙蛋白I仅仅存在于心脏组织。应用抗cTnI单克隆抗体可以实现cTnI的特异性检测,所以cTnI已经作为急性心肌梗塞的标准诊断方法,特别是当心电图检测无异常时,可以用cTnI指标作为诊断手段。已有报道指出,在诊断AMI、心挫伤、不稳定型狭心症患者的心肌特异性障碍性疾病时,检测cTnI浓度是非常有效。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时,在4-8小时以内cTnI由于心肌受到障碍被释放到血液中,因此其浓度脱离健康人的浓度范围。通常,AMI发病后12-18小时后,cTnI浓度达到最高,并且维持5-10日。对于AMI患者,cTnI浓度在治疗过程中的增减情况与CKMBmass是类似的。但是,最近的研究发现在检测心肌障碍、特别是骨骼肌障碍上,cTnI指标比CK-MB更有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心梗三项看心肌受损
心脏标志物发展历史、临床应用大盘点!
早读 | 解读心梗三项
【心梗三项】心脏标志物cTnI/Myo/CK-MB三项联用的临床意义
心脏标志物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上的应用 - 论文资源 - 大家论坛
三大心肌损伤标志物——心梗三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