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 方 今 方 与 古 方 新 用

甘草

       方剂是用于治病的***,临床医师一般都要运用这个***,才能达到克邪疗病的目的。如何掌握运用这个***,其中大有学问。所谓古方新用,就是内涵较广的一大命题。为了深入理解古方今用,使他更好的为临床服务,现就其有关的一些问题,略作如下讨沦。

  1 古方与今方

  何谓古方?何谓今方?均寓有特定的含义。古方又称经方,是以仲景的方剂为代表。《金匮心典·徐序》说:"惟仲景则祖经方,而集其大成,惟此两书(按:指《伤寒论》、《金匮要略》),真所谓经方之祖。"今方又叫时方,是以宋代的方剂为中心。陈修国的《时方歌括》称:"经方尚矣,唐宋以后始有通行之时方。"

  从古方发展到今方,本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可是金、元以来,有一些医家对方剂的发展缺乏正确的观点,或是崇古非今,或是尊今非古,各执一偏,而产生了今方与时方两大派别的争论。如徐大椿说:仲景的方剂"集千圣之大成……万世不能出其之范围,此之谓古方。"而"唐时诸公,用药虽博,已乏化机,至于宋人并不知药,其方亦板实肤浅……则可法可传者绝少。"(《医学源流论》)但罗太无却认为,以古方治今病,好比"拆旧屋,对新屋"。其实,经方组织严谨,确有疗效,古时可以用,现在和将来也还可以用。不但时方发展了经方,而且其中有许多奇方妙法补充了经方所未备。

  2 古方新义

  当今所谓古方,是部分医者泛指历代先贤之方,已经给古方赋予新的含义。这虽然是一种没有文献根据的说法,但在许多基层临床医师之间,已成为约定俗成的认识。姑且称之为"古方新义"。此说确当与否,祈请高明学者批评。

  近贤关幼波教授说:"《奇效良方集成》作者精研方剂,深究其理,独具匠心,使所集之三千七百余首方剂行之有效,不失'奇效良方'之美名,同时还将近代经验方加以现代科学检查及诊断,衷中参西,珠联璧合,以供西学中同道参考,进一步丰富了中医辨证论治,为古方今用、医方新解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根据。"(《奇效良方集成·序》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这里所提及的"古方今用",已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古方(经方),要不,对书中"所集之三千七百余首方剂"笼统称之为"古方今用"如何理解?

  个人以为,只要立方达到"熟察病情,详审用药,味味与病针锋相对,适至其所(《存存斋医话稿》)的境界,不论其方出于哪一朝、哪一代,不论其方是古是今,皆可谓之良方。就这个意义说,古方与今方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已故任应秋教授说得好:"若以(为)古方都比后世方好,《素问》、《灵枢》里仅存的十二方,除半夏汤尚有一定效用外,其余诸方,功效均不甚著,因此,以古今分方剂之良否,是没有现实意义的。"

  3 古方新用

  不管是从精专的仲景所研制的古方(即经方)讲,或是就世俗相传成说的泛指的古代医家所研制的古方而论,古方新用是一大课题。古方如何新用?其内涵与形式是圆活变通的。并非迂拘于呆板的执方。

  3·1 扩大应用范围
古代医家所说的方剂,都是有一定的适应症候,及至后人采用时,往往根据原方组成机理扩大使用范围。清·吴鞠通对温病"邪在阳明久羁"而真阴耗损,症见"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至齿黑唇裂……脉虚大,手足心热甚至手足背者"(《温病条辨·下焦篇》),以仲景治"脉结代,心动悸"的复脉汤去桂枝、人参,加白芍而成的"加减复脉汤"治之,显然是因症制宜略作加减而不失原方***,则又扩大了它的适应范围。

  3·2 充实方剂内涵

  补中益气汤是大家最熟悉的一首方剂,也是临床最常用的一首方剂。然而究其功用,原来主要围绕于"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八个大字做文章,可是当今临床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采用异病同治的原则,并可用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治疗许多现代疾病。应当说,时代在发展,疾病谱也随之改变,尤其是采用高科技手段研究中医药学的成果,给中医药学增添了许多新的内涵,给古方新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同时也给方剂学倾注了前所未有的新含义。

  3·3 酌情加减变通

  用徐大椿的话说,"其病大端相同,而所见之症或不同,则不必更立一方,即于是方之内,因其现症之异,而为之加减。如《伤寒论》中治太阳病用桂枝汤,若见项背强者,则用桂枝加葛根汤……"。抑或病情与古方相较而又见兼症者,则"将古方所用之药,而去取增损之",使方药与症候相合。这里必须要特别注意的是,方剂加减应该谨守法度。就仲景方为例,桂枝汤加黄芪,名桂枝加黄芪汤,用于益气助阳达邪;但若桂枝汤加饴糖,便不能称桂枝加饴糖汤,而实是小建中汤,用于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再就朱丹溪治六郁的越鞠丸说,因川芎即《左传》鞠穷,山栀本草一名越桃,方中以此二者为主药,故各取一字为方名。今之临床应用,有弃其主药而仍名越鞠者,殊多失之原意。

  4、结语

  归根结底,古方今方在时代断上确有区别,然而二者之间存在着继承性和互补性的关系,这几乎是历代治方剂学者的共同认识。说到古方新义,而将历代医家的方剂统称古方,乃是俗以为习的口头称谓,也是许多基层临床医师的一种认识。鄙意似可充之。清·程芝田在论述仲景古方古法时,曾说:"推而广之,补气不外四君,补血不外四物,化痰不离二陈,解郁不离越鞠。如薛氏医案,方不满百,其因症用方,左右咸宜,出神入化,何莫非加减之妙哉!"(《医法心传》)文字隐约表明,方剂不论古今,贵在守法心传,这给后学以很大的启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方证相应说黄煌
经方原方剂量应用临床体会:药物剂量是取得临床良好疗效的关键
中西医结合学报免费全文
方剂加减的本质是什么?要怎么做?
古方今解10则:【奇效简便良方等】
《伤寒论》药物剂量的古今换算及其历史演变(第三稿)(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