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肾炎蛋白尿辨治五法

肾炎蛋白尿辨治五法

健行中医康复养生------2011-01-14 
 
     [摘要]本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肾炎蛋白尿,根据不同阶段和不同的临床症状,将肾炎蛋白尿分为热毒壅盛型、湿热蕴结型、肾虚脾亏型、气阴两虚型、瘀血阻络型。拟清热利咽、解毒祛邪法,清利湿热、分清泌浊法,益气健脾、补肾固精法,滋养肾阴、阴阳双补法,活血化瘀、益肾通络法。
  关键词:肾炎 蛋白尿 中医药治疗


  肾炎蛋白尿属祖国医学“尿浊”、“虚劳”、“水肿”等病范畴,稽其病机不外湿、热、虚、瘀四端。其病之初,多责之风热毒邪侵袭咽喉,循经下行,伤及于肾。若病久不廖,必致脾肾亏虚,瘀血内阻。是以此病之治。病初轻浅,其证多实,当以清热利咽、解毒祛邪为主;若病久缠绵,病深而重,其证多瘀、多虚,唯益气、健脾、补肾固精,活血化瘀诸法,其证可愈。今不揣浅陋,略列证治五法如下。
  
  1 清热利咽、解毒祛邪法
  
  肺主一身之气,为五脏之华盖,倘若素体禀赋不足,肺卫失固,腠理失于疏密,外感风热毒邪侵及机体,每致肺失清肃、风热壅滞,邪客咽喉,循经下行,伤及于肾,而发其疾。证见:乳蛾肿痛,发热口苦,舌红苔黄,脉滑数,眼睑浮肿,尿蛋白阳性。其治者当清热利咽,解毒祛邪。清热利咽汤用之每获捷效。方中金银花、连翘、板蓝根清热解毒;豆根消肺利咽,为解咽喉肿痛第一要药;桔梗善治少阴病咽痛,若肾家邪热循经而上,肺为热壅,非桔梗升提肺气莫能收效;升麻解毒,能升其阴而散其热,可使邪从外解;浊自内清;蝉蜕散风透热,据报道治疗蛋白尿有较好地临床疗效。若浮肿者加白茅根、益母草,以利水消肿;血尿加旱莲草、小蓟、丹皮,凉血止血;恶寒发热者加荆芥,防风散风解表。如王某,男,16岁,1995年5月20日诊。患者一周前因发热咽痛,眼睑浮肿来我院内科就诊,经检查诊为“急性肾小球肾炎”予抗菌素治疗,效果欠佳。乃求中医诊治,查其双侧扁桃体ⅡO肿大,咽部充血明显,眼睑轻度浮肿,舌质淡苔薄黄,脉滑数。化验尿常规:蛋白(+++)红细胞(++)查血WBC13.5x109/LN80%L20%,此乃外感热邪客咽,循经伤肾,予清热利咽汤加白茅根、益母草、白僵蚕、旱莲草,水煎服,每日一剂。加减治疗1个月,尿常规逐渐转阴,血常规正常,诸证皆瘥。数月后因劳累过度,复加外感又发蛋白尿,又给清热利咽汤治疗,服药10余剂,蛋白尿转阴,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2 清利湿热,分清泌浊法
  
  长夏太阴湿土当今,湿热交蒸,感受湿热之邪,或过食肥甘,或嗜酒太过,伤及脾胃,脾失健运,内酿湿热,每致三焦升降功能失常,气不化湿,阳不化浊,或湿从热化,湿流下焦,伤及于肾,肾气不固,清浊不分,精脂下流。证见胸闷纳呆,下肢浮肿,身重尿浊,大便溏泻,舌质红,苔厚腻,脉濡或滑,尿中大量蛋白尿,其治者,当清利湿热,分清泌浊,程氏萆薢分清饮(《医学心悟》)可谓对证之方,若湿热内蕴,弥漫三焦,可予三仁汤加茯苓、萆薢、苍术芳香化浊,苦温燥湿,淡渗分利。如张某,男,1996年7月8号就诊。患者平时嗜酒太过,近日因腰疼、眼睑浮肿来诊。证见:胸闷纳呆,食少便溏,小便混浊,身重乏力,舌质红,苔厚腻,脉濡数,尿常规:蛋白(+++)白细胞(++)颗粒管型O—2,四诊合参,症属湿热内蕴,下注伤肾,湿流下焦,清浊不分,治宜程氏萆薢分清饮清热利湿,分清化浊,加减服用2个月诸证消失,尿蛋白转阴。
  
  3 益气健脾、补肾固精法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肾主封藏。脾气旺则运化正常,肾气充则精关得固。倘若脾气虚弱,肾精失养,每致肾气不足,封藏失权,精关不固,精脂下流,精微外泄。症见: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肢体浮肿,脘腹胀满,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尿蛋白持续阳性。其治者,当益气健脾,补肾固精,健脾补肾方每获显效。方中黄芪、白术、党参、金缨子、芡实、山药益肾固涩,脾肾双补;白茅根、益母草利水消肿。若病久兼瘀者加丹参、水蛭活血祛瘀。如田某,男,患慢性肾炎3年余,近日因外感诱发,全身浮肿,下肢为甚,汗出恶风,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舌质淡,苔薄白,尿常规:尿蛋白(++++)白细胞(+)红细胞少许,治宜先益气祛风,健脾利水消肿,白防已黄芪汤加味(黄芪、白术、防己、云苓、桂枝、车前子),服药6剂,浮肿大减,仍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身倦乏力,尿蛋白(+++),改用健脾补肾方加减出入治疗3个月,尿蛋白转阴。诸证皆廖。一年后随访,未复发。


    4 滋养肾阴、阴阳双补法
  
  肾主封藏,肾气亏虚,精关不固,封藏失权,每精脂下流,精微外泄,(蛋白属精微部分)精微属阴精,流失过多,每致阴损及阳,终致阴阳两虚之证。证见:面色晄白,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精疲乏力,头晕目眩,口咽干燥,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脉细数无力,蛋白尿持续不降。此时之治“热之不热”、“寒之不寒”,当“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阴阳双补”,予参芪肾气汤常可获效。方中六味地黄汤滋养肾阴;肉桂、附子温补肾阳;人参、黄芪益气固元;芡实、菟丝子、金缨子补肾固精;鹿角胶、龟板胶血肉有情之品补肾阳,益阴血,阴阳双补。如苏某,男,40岁,患慢性肾炎5年余,曾用激素、抗菌素及中药治疗症状缓解,每因感冒、劳累,浮肿及蛋白尿加重。近日又因外感发病。刻诊:脸睑及全身浮肿,下肢为甚,按之凹陷,畏寒肢冷,脘胀便溏,五心燥热,身倦乏力,舌质淡,净无苔,脉沉滑,查尿常规:蛋白(++++),白细胞(++),红细胞少许,四诊合参,病属肾病日久,脾肾亏虚,水湿泛滥。当先治水,拟决水汤(《辩证奇闻》)加味,茯苓、车前子、肉桂、王不留、赤小豆、附子,服药一周,病人尿量增多,浮肿腹胀大减,但仍腰膝酸软、,畏寒肢冷,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脉沉细,此乃肾气亏虚,阴阳俱虚之证,改用参芪肾气汤加减,出入服用3个月,尿蛋白转阴,诸证消失,改配作丸剂,继服以固疗效。一年随访,病未复发。
  
  5 活血化瘀、益肾通络法
  
  久病入血入络,肾病日久不愈,必有瘀证,所以然者,责之于肾气失固,阴津亏耗,血脉空虚,津枯血燥,或肾阳不足,温煦推动无力,或阳虚生寒,寒凝血滞,以致血流缓慢,血滞脉络,瘀血内阻。症见:面色晦暗,肌肤甲错,腰痛固定不移,口干不欲饮,舌质暗,或有瘀斑,脉细涩,尿蛋白久治不愈。其治者,当活血化瘀,益肾通络,益肾汤当可用之。(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丁、板蓝根、白茅根、丹参、益母草、金银花)全方配伍,即可活血化瘀,益肾通络,又可清热解毒,然其致瘀之因不一,症状各异,故临证中。或合于益气,或兼于温阳,或并于养阴。观其脉证,随证治之。如于某,男,45岁,患慢性肾炎蛋白尿3年余,近月来腰痛加重,形体消瘦,面色不华,神疲乏力,口干但欲饮水不欲咽,查其舌质紫暗,脉弦细涩,尿常规:尿蛋白(++++)白细胞(+)红细胞(+)血尿素氮12.8mmol/L,四诊合参,病属脾气亏虚,瘀血内阻,予益肾汤活血化瘀、益肾通络加黄芪、党参益气健脾,加减出入治疗2个月,诸证皆廖,尿蛋白转阴。
  按:肾炎蛋白尿属本虚标实之证,肾虚不固是蛋白尿发生的主要病机。健脾补肾涩精法可以为其治本之法,其他治法可根据临床辩证选用,现代医学认为,感染是急性肾炎蛋白尿发病的主要因素,运用清热解毒法可以清除感染病灶,抑制免疫反应。活血化瘀法可以改善微循环,抑制抗体产生和血小板凝集,增加纤维蛋白的溶解活性,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对肾炎蛋白尿的治疗与肾衰的预防均用良好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中医治疗十法
周仲瑛教授诊治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临证经验
慢性肾炎论治■田中明
慢性肾炎蛋白尿
肾炎尿蛋白高怎么治疗?中医“六个方法三个角度”辨证施治
中医五法辨证治疗蛋白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