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文:穴位埋线治疗痤疮30例---中大网校临床医学论文网

穴位埋线治疗痤疮30例

 

发表时间:2013年6月1日22:58:55

 【关键词】 痤疮 穴位埋线
痤疮是一种以颜面、胸、背等处生丘疹如刺,可挤出白色碎米粉样粉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皮肤病,穴位埋线技术是应用微创技术将生物可降解线体埋置入人体的特定经络穴位,通过线体长期刺激经穴进行治疗疾病的一种创新治疗方法。我们自2008年11月到今,应用穴位埋线技术治疗痤疮患者30例,并与红霉素酊外用治疗本病进行对比,经随访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来自门诊,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8例,女22例。年龄16~36岁,平均(25±2.4);病程3个月到2年。对照组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18~37岁,平均(26±2.6);病程1个月到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①初起在毛囊口,呈现小米粒大小的红色丘疹,亦可演变为脓疱,此后可形成硬结样白色粉刺或黑头粉刺,严重病例可形成硬结性囊肿;②多发于男女青春期面部或胸背部,常伴有皮脂溢出;③多有饮食不洁,过食肥甘厚味,或感外邪等诱发;④青春期过后,多可自然减轻;⑤妇女多伴有月经不调。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者;②年龄16~37岁;③临床症状发作期;④近两个月未用过治疗痤疮的中西药物及其他疗法者。
1.4 排除标准
①属于酒糟鼻丘疹期表现为米粒大小丘疹或掺杂小脓疱者;②长期或大量服用糖皮质激素引起之痤疮;③白塞氏病并发之痤疮。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器具和材料
埋线针:采用北京天医成医学埋线研究中心任晓艳博士的专利产品一次性无创埋线针,(专利号批准号:98252138.3)。
线体:生物可降解线体。
其他器材:碘酒,医用纱布,胶贴,剪刀,镊子,一次性口腔治疗盘。
2.1.2 体位
仰卧位:适宜取腹部的腧穴和上、下肢的的部分腧穴。
伏卧位:适宜取项、背、腰部腧穴和上、下肢的部分腧穴。
2.1.3 穴位埋线的技术操作方法
选择拟埋线穴位,用碘酒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将针芯后拉2cm,捏一段医用可吸收线,放置在埋线针管的前端。用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提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刺入所需深度。当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线体填埋在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出针后局部可以用75%的酒精棉球或干棉球压迫片刻,以防出血,引起血肿,然后用输液贴贴住进针点,防止感染,埋线后出现红肿要做抗感染处理,或用清凉消肿膏涂抹即可。无创埋线后的常见正常反应有局部肿胀,疼痛,硬结。或埋线后4-24小时内体温上升,或周身不适,无须特殊处理 。
2.1.4 辩证选穴
(一) 肺经风热型 丘疹色红,可有痒痛,或有脓疱;伴有口渴喜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
治则:疏风清肺
主穴:肺俞,天枢,大肠俞。
配穴:合谷,大椎,曲池。(二) 胃肠湿热型 颜面、胸背部皮肤油腻,皮疹红肿疼痛,或有脓疱;伴口臭、便秘、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清胃通腑
主穴:胃俞,天枢,,中脘,大肠俞。
配穴:上巨虚,内庭,足三里,丰隆,曲池,合谷。
(三)痰湿瘀阻型 皮疹颜色暗红,以结节、脓肿、疤痕为主,或见窦道,经久难愈;伴纳呆腹胀;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则:除湿散瘀
主穴:脾俞,膈俞,血海。
配穴:足三里,气海,阴陵泉。
综合经验取穴 每次以5-10穴为最宜,兼见食欲旺:加梁丘,中脘,内关,公孙;便秘:加大肠俞,气海,下巨虚,支沟;月经不调:加太冲,三阴交,关元。
2.1.5疗程规定
疗程规定是根据疾病的性质、程度而决定,一般15日埋线一次,3-5次为一疗程,一疗程完毕后可间隔7-10天再进行下一个疗程。
2.2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患处外用红霉素酊,每日3次,1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临床疗效评定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皮肤损害消退,自觉症状消失。好转: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皮损消退30%以上。无效:皮损及症状均无变化或消退不足30%。
3.2 两组疗效比较
表1示,两组临床治愈率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
表 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治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30 12(40.0) 16(53.3) 2(6.7) 28(93.3)
对照组 30 5(16.7) 21(70.0) 4(13.3) 26(86.7)
4 讨论
穴位埋线是针灸的延伸,其主要方法是利用一次性穴位埋线针将医用羊肠线埋入穴位,利用线体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来协调脏腑,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临床技术。是在留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也具备留针的作用,保持和加强针灸的持续作用,增强治疗效果。埋线后,线体将会在人体内软化、分解、液化和吸收,对穴位产生的生理、物理及生化刺激可长达15至30天或更久,使人体局部微循环在这种良性刺激下不断得以调整和修复。线体埋植于穴位内,起到长期刺激穴位的目的,埋一次线,穴位刺激时间长达半个月左右,节省了患者的时间,缩短了疗程,提高了临床疗效。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主要为体内雄激素水平过高引起。中医认为该病主要与肺胃蕴热有关。穴位埋线是一种具有综合效应的穴位刺激疗法,它通过肠线在穴位内慢慢软化、分解、吸收,对穴位产生持续的物理和化学刺激以及针具刺激产生的针刺效应等作用,发挥泄热消肿、活血祛瘀、调理经气的作用,促进毛囊的脂质代谢,能改变经络中气血运行不畅的病理变化,从而达到调整脏腑、经络、气血功能的目的。大椎为督脉经穴,是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交会穴,为泻热之要穴,把线埋于大椎,具有清热泻火作用;肺主皮毛,肺俞为肺之背俞穴,《图翼》云其“主泻五脏之热也”,埋线于肺俞,能清泻肺热;埋线于膈俞活血化瘀,埋线于脾俞健脾化;埋线于胃俞清泻胃热。面部为手足阳明经之分布区域,故取针刺合谷、内庭等疏通阳明经气,清泄肺胃蕴热;曲池、血海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兼月经不调者,加三阴交调理冲任;足三里清热化湿。上法合用,“通其精脉,调其气血”,从而达到治愈痤疮的目的。该技术操作简单、疗效持久、经济实用,做为适宜技术容易在基层医院普及和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4.282
[2]刘辅仁.实用皮肤科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05:829-832
[3]燕金芳. 针刺治疗治疗寻常痤疮36例.[J]中国针灸,1997,(3):185

(责任编辑:shurenadmi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针刀治疗青年痤疮
'痘痘'也可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寻常痤疮临床概况(全文)
针灸,白癜风中医疗法,“万能”的中医治疗白癜风依然得心应手
关于穴位注射治疗喉源性咳嗽的实例 - 中医论文网
荨麻疹中医外治法概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