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崔应珉:大医精诚仁者心誉满杏林结硕果

崔应珉:大医精诚仁者心 誉满杏林结硕果

(cjhyp的博客)

人物档案:应珉者,崔姓,老子故乡鹿邑县人,河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出身医学世家,潜心于中医数十年,以其高超医术、仁爱之心治愈患者无数。而其以行事为人,淡泊低调,则更为众所称道。孙思邈在其名著《千金要方》中写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做良医,不仅为应珉毕生之志,更为对弟子们之期望。


言传身教树师德

一九七三年,文革后期,国事稍显安定。应珉时年不及弱冠,于乡公社卫生所做乡村医生。应珉之父,于乡村行医数年,仁德医术享誉八方。父亲为患者望闻问切,应珉立于旁,观其病因,心下暗自应对。而后与父亲讨教诊治之术。

应珉于耳闻目染中,竟也粗通医理。受父亲潜移默化,对乡民生存之贫困,患疾之绝望,深感痛彻。遂,立下誓言:“顷尽毕生之力,修得医学之真经,以仁术、爱心救助病人!”

应珉虽年少,已涉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千金要方》、《本草纲目》等中国古医经典之作。做乡村医生后,每日身背药箱,或于田间地头,或于乡亲陋室,针对各种疑难杂症,潜心揣摩中西医疗效之差别。

此间所积累之丰富西医临床经验,为其日后中医教学、科研、著书打下坚实基础。

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应珉于乡间闻之,大喜。心无二用,复习待考科目,一试而中,考入河南中医学院。敏而好学,不日则游刃有余。于校内上下而闻名。

毕业前一年,为应珉人生之分岔路口。因其善思善辩,惊动省内高层,派人与之对话,考量,顿首,曰:“真乃奇才也。”遂,校方下发红头文件:该生留校,分至行政科室。

应珉闻之,自问:“学医是己夙愿,更为父亲之殷殷期望,若无精妙医术,用以救死扶伤,此为何来?”校方虽许以应珉毕业留校后,任职政工干部,直升正科级为重利,并挟以红头文件为政令。应珉历经深思,则坚决不从。唯愿做普通教师,于一线教学中,深入研究医术,以期把古老中医发扬光大。

此后经年,应珉虽有数次踏向仕途之机会,但心中谨记父亲教诲,视救治芸芸患者病痛为己任。应珉以行医,育人朴素之心,潜心于科研领域,开拓新天地,日久倒也收获颇丰。

应珉自毕业留校为人师,于临床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既医病、又医人;既调体、又调心,以达到医患和谐、事半功倍之效果。

其生动有趣,深入浅出,激情四溢之教学风格,每每吸引众多学生纷涌而来,投于应珉门下拜师。学生在课堂上打瞌睡之现象,绝无发生。倒是自教室中,时而传出学生们阵阵笑声,成为河南中医学院教学一景。

校内有好事者所评“中医学院四大名嘴”,应珉位列之首。学生们私下道:“吾校若多几个崔教授这样的老师,实乃大好之事也。”

应珉获得学院首届教学大奖赛第一名;师德建设十佳标兵;河南省工会优秀教师奖;还连续两届(共两届),被学生评为“我心目中最喜欢的教师”,皆为众望所归。

应珉言,“医生要有医德。”正如孙思邈《千金要方》中所述:大医精诚。精,为医术精湛;诚,为医德高尚。此曰,只有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之人,方可称之为大医。而其中尤以医德高尚为重。若此医生,才当得起大医之名。

“而师德,更要言传身教。教师要为学生做好榜样,于潜移默化中,树立其医者高尚的品德修养,育出品德医术具优的学生。”应珉虽因繁忙教学,身体困顿疲劳,但对找他看病的清洁工人,亦耐心,细致有加,不断叮嘱事关疾病之若干注意事项,并于他日偶遇时,关切询问其症之近况。

2007年,美国哈佛大学亚当医学院向中国寻求国医妙手,以期学中医之精髓。应珉该时已闻名国内中医界,编撰出版医学专著四十余部,亲传弟子更是桃李满天下。对方闻之,当下派出两名学生赶往河南,向应珉拜师学习。此为首位中国医生,获得美国哈佛大学亚当医学院之认可,并引起国际医学界广泛关注。

2008年11月,在由中国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主持开展的“全国医学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中,全国医学院校中有12名一线教师被授予“师德师风风范奖”。河南中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崔应珉,成为此项荣誉我省唯一获得者。

 

怀救死扶伤之仁心,铸精益求精之仁术

应珉不仅教书育人,亦坐诊接治病人。逢周二、六日,挂应珉之医号患者排起长龙。应珉自早八点,不休息,不吃饭至午两点后。

患者皆言:“崔教授不仅医术精妙,为人亦谦和,全无名医之架子。”众多患者中,上至达官,下至寻常百姓,应珉皆一视同仁,视病人之烦恼,为己之烦恼。对患者之关切溢于言表,以真诚之心救护病人。

应珉常对患者言:“药调不如神调,神易静养,不易躁扰。静则养神。”诸多身体之疾病,盖因心理问题所致。

某女性患者,四十有余。夫于两年前在异乡心梗而逝。此女闻之大悲,终日以泪洗面。蕴于腑脏之精气神,因久哀伤渐涣散。肝郁脾虚,导致内分泌紊乱,精神疲倦。其面色萎黄,暗斑密布。远视如老妪。

该女听人口碑相传,寻至应珉,盼为其调养日渐萎靡之形体。应珉以指端为其搭脉,视该女面部,舌苔,听其语言气息。经询问得知,该女生活曾遭遇变故,至今无法释怀。“然则心病导致心神已乱,故调养形体之同时,亦需打开心结。调心,是为形体安康之本源。”

该女恍然。始尝试走出往日之阴霾,坦然接受命运之变故。于他人交往中,忙碌工作中,渐修内心之创伤。“放下,实乃难事也,但也只此一法,方才神安。时光流逝,万物终会恢复生机。”这是应珉对该女之良方,但放之四海而皆准。

每逢应珉坐诊日,众多患者必蜂拥挤踏门内,甚至于五更之时,尚有患者家属静候。“在此候上半天,让崔大夫瞧一瞧,也是值得。”面对众患者乞盼目光,应珉不敢多喝水,只怕多几次如厕,就让患者多些等待。

有知晓应珉居于何处,慕名而来之患者,则索性蹲候于楼下,等应珉出现,为其诊断。应珉此时虽已疲倦至极,但遇病人,倦意顿消,认真望闻问切,应珉视己之责任。

若有重症患者行动不便,应珉则亲自上门诊断,患者家属要给出诊费,应珉一概拒收。“不能败坏行医规范,”应珉态度之坚决,令患者由不可置信,至心生感动。

应珉将一老年肿瘤患者治愈后,其子于众人前,双泪长流,向救命恩人应珉下跪。应珉摆手道:“救死扶伤,是为家训,亦是医者之本分。”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应珉从事医疗、教学、科研三十余载,不仅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于脾胃病治疗之处,亦有独到见解。

著书:《中华名医名方薪传》(共十二册)、《中医名家胃肠病论治笔录》、《名医方证真传》、《痛证名家要方》(共五册)、《肝胆疾病古今效方》、《脏象学说临证指南》、《病因病机学说临证指南》、《气血理论临证指南》、《中药临床新用》、《医学应试题库丛书》等。

2008年12月,应珉参加“首届国际中医基础理论北京论坛”,其中亦有诸多享誉海内外之大牌中医教授,专家。应珉为特邀嘉宾,与另两位国医泰斗同台学术演讲。

应珉对所研究的:“肿瘤及肿瘤转移”课题,自临床至理论,旁引博证,侃侃而谈,一个小时之演讲,竟被台下掌声打断数次。

应珉所著《脏象理论临症指南》,于临床实践中,总结经验。以理论指导临床,强化对疑难杂症的诊断。此书被业内誉为临床理论之高屋建瓴。

中医祖传秘方,素来为中医师看家之法宝,秘不宣人。应珉却以己所开处方为案例,向弟子讲授药理,医理。

问曰:“若有弟子超出于你,该当何如?”

答曰:“中医药学乃中华民族之魁宝,若无后弘扬光大,只怕没落矣。研读中医学术,惟滴水穿石,坚韧毅力,持之以恒之功力,更要熟知各个学科之精髓,融会贯通,方能有所成。若只知皮毛,追名逐利,更甚而心术不正,医德败坏者,纵知晓天下秘方,又有何用?”

应珉曾研修过西医,余认为,西药治在局部,是重在病之标也;中医用药求病因,是重在病之本也。究之,标本原应相兼顾,若遇难治之证,以西药治其标,中药治其本,则奏效必速。

“要避免中西医门户之见,学习以西医为主及其他多学科知识,利用思辨之法,借鉴西医理论。结合整体观念,辩证论治,提高中医临床诊断水平。”

学院每次评奖,应珉都甘退其后。不图虚名,做良医,才真正为应珉毕生之追求。

“立身苦被浮名累,涉世无如本色难”,此为鲍丈清所著《启功杂忆》开篇第一句。曰,真人也,行本乎性,悲乐从于形神。喜恶悲欢何为不形于色?率情纵意,是谓本色也!这亦是应珉之好友对其为人率真风骨所评。

应珉虽为患者尊敬,弟子爱戴,每日忙碌,身体疲乏。但生活仍是淡泊质朴,心境平和宁静,“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此为应珉其人最佳注脚。

杏林深处施仁心。处于危殆之众患者,总使应珉怀莫大悲悯。“医者,需先具仁慈之心,亦勤修医术,方才合格,”若论应珉几十年之成就何来,应珉如是说。此也为循循善诱众弟子之箴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汉三大神医,最没名气的道士神医定义了中医界
访邓氏杏林第七代传人邓飞虹老中医
为什么中医被称为杏林?
《大医精诚刘绍武,俯首甘为患者牛》第一讲:高风亮节,杏林楷模
人们为何称医生为“杏林中人”?原因来自于这个典故!
老北京医寓 药铺匾额拾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