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北水城的日志 ---家乡
家乡(376) 只看标题
 清康熙十二年修《阳谷县志》载:“阳谷北境有宓城,太皓伏羲氏之城也”,故宓城传言为伏羲城。伏羲或谓宓羲,而很多处宓字也作“密”,叫做密羲,总之就像太昊和太皓一样,“宓”字和“密”字也是不大区分的。

   有人根据这句话推论,宓城应该在现在阳谷北境安乐镇附近,但好像没有实际证据。因为这个说法没有弄清时间,既然写县志的时候是在康熙年间,那么找宓城就应该找清代的阳谷的范围,这里“阳谷北境”指的是当时的阳谷县的北境,而不是现在。那么当时的阳谷北境在哪呢?通过地图发现,当时的阳谷北境原来在东昌府区境内。请看清代东昌府地区地图:

分类:家乡| 阅读(610)| 评论(1)

关于古城改造的建议

2011-05-29 16:38

既然是古城改造,要复原明清的东昌古城,打造中华水上古城,我觉得既然要做,也都拆迁了,老古城的风貌已经消失了,那就应该借此机会来一次彻底的全面的改造。古城研究了几年,想现在关于古城改造提一些具体的建议。
   
    1.全面恢复古城原有的老街巷格局,要按照明清的街巷格局进行历史的复原。因为在拆迁前有一些老街巷并没有记录在门牌上,还有的刚刚被调查出来,但随后就已经拆掉了,这些老街巷并不被熟知,但却是古城区的肌理,也是事实存在的,如果在古城改造时没有恢复这些老街巷,那么就做不到复原明清古城的原貌。这些老街巷基本有:井胡同、影壁胡同、郭家胡同、老火神庙街、观胡同等。还有一些老街巷在建国后的不断建设中被民居、单位挤占并消失掉了,这些老街巷也应当进行恢复。这些老街巷基本有:冤枉胡同、西顺

分类:家乡| 阅读(482)| 评论(4)

   

考古人员发掘出的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古窑。

发掘现场。

    从去年11月开始,考古人员来到临清市戴湾河隈张庄村东南的麦田里,开始进行考古发掘。这片麦田位于古运河北岸,绿油油的麦田下到底藏有什么宝贝呢?
    当考古人员挖到几十厘米深时,一座座残存的古代“官窑”展现在人们面前。这些“官窑”正是烧制贡砖的地方。
   

分类:家乡| 阅读(304)| 评论(1)

七级古码头出土的精美粉彩瓷片。 于新贵 摄影

     3月16日,山东省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住进了七级镇,对七级古码头进行发掘。
    经过考古人员四十多天的努力,一座保存相当完整的古码头展现在人们面前。同时,在七级古码头发掘现场出土了《重修渡口石磴碑记》石碑一通。碑文记载,七级古码头石阶在清朝乾隆十年(1745年)曾经进行过重修,是一些民间商人为方便装卸货物而进行的。
    在古码头南侧运河东岸的排水设施清理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六通石碑和一些碑座、碑首。在古码头两侧还出土了大量的陶片、瓷片和铜器。
    孙淮生介绍说,这些陶片、瓷片最早的为金元时期的遗物,瓷片以青花瓷、青瓷为主,另外还有少量的白瓷、蓝釉瓷、粉彩瓷、陶砚台和少量铜钱。

分类:家乡| 阅读(348)| 评论(0)

1960年的《聊城日报》

2011-05-01 10:11

  

    4月26日,冠县桑阿镇油坊村81岁的侯喜云老人向我们展示1960年的《聊城日报》报道集。他说,作为主流党报,聊城日报经过多年的发展,越来越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成为农民群众喜爱的传播媒体。

分类:家乡| 阅读(267)| 评论(0)

聊城境内卫运河寻踪

2011-05-01 09:46

随着梁水镇运河古船闸的面世,运河聊城段一时又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而在人们把目光聚焦于隶属于元代开凿的会通河这段运河时候,却在不经意之间忽视了对流经聊城西北部的另一段历史更为久远,与会通河有着承继关系的运河的关注,那就是人们通常称之为的卫运河。
    来到位于山东与河北接壤之处的冠县北馆陶镇之前,我们没有想到,这段古运河依然水流畅通,而正是这段古运河,分界了山东与河北的辖区。两岸高高的大堤十分开阔,堤上生长着层层的树木让我们想到,如果是炎热的夏季,这里定是一个避暑的好地方。
    自小在北馆陶镇长大,目前在镇政府工作的戴敬仁对家乡的历史文化颇有研究。据他介绍,卫运河历史悠久,它在战国时称为清河或清水,汉时为屯氏河。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黄河决于馆陶,分出屯氏河一支流。据唐《元和郡县志》载,屯氏河在馆陶县西二里。而

分类:家乡| 阅读(296)| 评论(0)

 

    众所周知,京杭大运河从聊城穿城而过。事实上,聊城境内并非只有这一条运河,还有一条京杭大运河。聊城有两条京杭大运河?冠县北陶镇的戴敬仁经过常年研究,发现流经冠县、临清的卫运河就是当年隋炀帝开凿的运河。27日,戴敬仁讲述了他有关隋朝大运河的发现之旅。


    发现:卫运河就是当年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

    戴敬仁是北陶镇一名普通的乡镇干部,他喜欢研究历史文化。十几年前,流经冠县北陶镇的卫运河引起了他的兴趣。他翻阅了大量历史文献,最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卫运河就是当年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卫运河是由漳河、卫河在冠县秤钩湾汇合而成的一条河,在聊城内长74.5公里。

分类:家乡| 阅读(455)| 评论(1)

    近日,阳谷县七级镇在城镇改造过程,在运河河畔发现了十七级台阶和古石板路。山东省文物局相关专家初步断定,这是古运河渡口遗址,可能建于元代,被掩埋至少百年以上了。

分类:家乡| 阅读(213)| 评论(0)

“聊城”由来溯源

2010-12-03 13:43

在公众当今的文化诉求日益强烈之时,古城保护与改造,使聊城人对传统文化、地方史的热情燃得更旺。对传统追根溯源,让精神找到归属,成为很多人潜在的心理需求。弄清家乡地名的由来,就是这种寻求中一个小的侧面;然而,数千年的历史沧桑,使得聊城地名的由来变得扑朔迷离。  

    
于史有据的最早“根由” 

    远古时期,聊城一带就有人类活动。“聊城”之名最早是何时出现的呢?多年以来,在民间流传着聊城“因河得名”和“因国得名”两种说法;但这两种说法都无法找到确凿的史料凭据。
    检索文献,有关聊城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于《左氏春秋·昭公二十年》:“聊、摄以东,姑、尤以西,其为人也多矣。”《左氏春秋》,是对《春秋》的诠释之作。《春秋

分类:家乡| 阅读(477)| 评论(1)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 38 下一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之东 运之河(游记)
【“记录美丽聊城”征稿作品展播】山东冠县∣齐庆伟:水之恋(三首)
聊城新编板话
夏末旅行|深入聊城四日游,感受别样的聊城美
张秋镇历史
对隋大运河永济渠的研究,为何必须由冀、鲁两省共同进行才可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