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苗寻踪
空间管理您的位置: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 吴晓东的吊脚楼 ? 日志
红苗寻踪  2009-08-25 19:06:08
历史苗族被按服饰划分为红苗、黑苗、白苗、青苗、花苗等许多不同种类,其中红苗是指分布于湖南湘西以及黔东北一带的苗族,说苗语东部方言,与其他苗族不能通话。
说不清是一种什么心理,自从2005年在贵州榕江的乌略村拍摄吃鼓藏时邂逅了计划乡摆王村的红苗之后,便有了一种莫名的冲动:追寻远离湘西以及黔东北红苗主体的零落红苗人群。他们何时飘落他乡?蹒跚于怎样的山间小路?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在哪一棵枫树下坐下稍作歇息?曾饮过路边的哪一口山泉?哪一位老人在路上倒下永不再起?沿途遭受了他人怎样的欺凌?如今他们是否依然乡音未改?如今他们是否依然膜拜他们的先祖?
载着满脑零零碎碎的问题,2006年8月我开始了红苗寻踪的第一步,那一次我去了贵州的晴隆,那是因为我在一家网站上发现那里有一个村子被说是红苗村。在台江完成了调查后,我便一路直奔晴隆,结果发现那个村子不仅不是从湘西迁徙而去,“红苗”之说也是作者的笔误。2006年11月2日到11月18日,笔者首先在越南的山区穿梭,证实了越南的红苗属于西部方言区的红苗而非东部方言区的红苗之后,从友谊关出境,顺道浏览了一下慕名已久的花山壁画之后,坐夜班车直奔贵州望谟,在民委打探未果,后偶然在他们的一本关于服饰的书中发现了一个叫淞团的村寨,说是从贵州松桃迁徙而来的苗族,于是坐农用车去到那里,终于遇见了渴望已久的红苗。在淞团只稍住了一夜,便取道广西的都安县,在都安的下坳乡也见到了一些依然能与我通话的红苗。
这些飘零他乡的红苗,目前我能确定下来的有:贵州望谟县石屯镇淞团村的上寨、牛滚塘、水龙坪、下寨等,交界村的交令寨、和平村的排沙寨,紫云县纳容乡火烘村的大坪寨。荔波佳荣乡的水维村。榕江计划乡的摆王村、水尾乡的滚塘寨(八开乡也有一个村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下坳乡隆石村的龙眼屯、花红屯、隆石屯、大洞屯、坝牙屯;永安乡的八达村。南丹县的大厂镇观山村。河池县的百香村。环江也有,但忘记是哪一个村寨了。湖北红苗我没有再去调查,因为已有《湖北苗族》一书出版。
在网上轻轻点击一下,就可搜索到一些关于贵州榕江县计划乡摆王村红苗的信息,就在2008年,依然有文章振振有词地说他们是来自湘西的土家族,迁徙于明朝云云。历史的真相,往往易于笼罩在云雾之中。通过语言的交流,摆王人为红苗已无疑问,不过苗语东部方言区范围依然很大,他们到底具体来自哪些村寨?2008年,湖南《湖湘地理》的两位记者根据摆王村污恰寨吴华武家的家谱所记载的“茶洞南太村”,带了摆王的六位苗族回到了那里。可惜的是,摆王的红苗与南太苗族的语言有一些差异,据摆王村污讲小学的麻土云老师说,他们很多话都听不懂,后来干脆说普通话。因此我想,那个家谱应该没有错,只是从那里迁徙而来的人数可能很少,大多数的人应该从其他地方来的。为此,我从语言词汇、歌曲曲调、古老话等着手来考证他们的来源地。
从语言词汇来看,他们所说的话与我的几乎一样,但也一些词汇的差别,我能肯定他们不是从我小时候生活过的那个村子迁徙来的。我说的苗语是湖南凤凰县勾良村的土语,他们说,我的话他们句句都懂。在水尾乡有一位红苗叫麻忠必,他的母亲来自贵州的铜仁。他母亲说的话,摆王村的红苗普遍反映听起来比较费劲,他们每次与我聊天都向我说起这事,说她的话听不懂,我的话每句都懂。这可能是他们很少听到过不同的口音的原因,但从这也可以判定,他们大多数人的老家既不是贵州的铜仁,也不是湖南花垣县,那就可能是湖南的凤凰县,是离我曾经生活过那个村寨不远的一些地方。
用歌曲曲调来判断摆王村红苗来源应该是很有效的。摆王村的红苗特别喜欢唱歌,我录了不少。可惜我3到了农村11岁又离开了那里,回到了县城,加上以前只关心文本的搜集,很少留意湘西苗族的民间音乐,因此对湘西苗歌的曲调并不是很了解。在调查的时候,我就想打个电话让谁听听我所录的曲调,可是想不到一个合适的人。好在调查之后我去昆明参加第十六届国际人类学民族学大会,会上邂逅了我中学时的校长龙文玉,他对湘西苗族了如指掌,我利用会议休息的时候放唱歌的录像给他看,他听了不到一分钟,就非常明确地告诉我,这是湘西黑蹄苗苗歌曲调中的仙娘调,比较古老,分布在湖南凤凰县的禾库、两林、腊尔山以及花垣县的雅酉等地。所谓黑蹄苗,是一种直译,当地苗语称为xiongb(苗) ghueb(黑) zheat(蹄),因为他们所戴的头帕上有黑蹄印的花样,可能与狗图腾或盘瓠崇拜有关。黑蹄苗所唱的歌曲曲调,当地成为黑蹄调(sead gheb zheat)。从曲调来考证,摆王村大部分红苗的来源地基本可以被框定这一地带。
在调查期间,我录了一首摆王村的古老话《亲言戚语(dut qub dut lanl)》,里面分别叙述了各姓氏曾生活过的地方的具体名称,这里摘录一小点:
Deb hlongbdoul nib dad hangd
(吴姓住在洞禾)
doul jiongt dad pangt,
(住在达邦)
Wul zhad niangt daol njout lol
Wul zhad niangt was njout lol.
Niangt daol jid jiangt wul daol mix,
Niangt was jid jiangt wul daol shed.
Ghab npad jid chat chud qub
Ghab nit jid chat chud lanl.
Max nend beub chad jid chat chud qub,
Jid chat chud lanl.
Deb khad doul jiongt
Leb deb khad nend doul nib ghad bob jid xianb,
Doul jiongt ghab dongs ghad njeud.
……
Deb ghueas doul nib mil naox,
(石姓住在米脑)
Doul jiongt dongs jiad
(住在洞嘉)
……
Deb lioldoul nib daol liob,
(龙姓住在垛廖)
Doul jiongt daol xid.
(住在垛西)
……
其中洞禾在禾库镇一带,而垛西是腊尔山的苗语称呼。这些名称与摆王村苗歌曲调也可以相互印证,摆王村红苗的来源地基本明朗起来。
摆王村的红苗先民们沿着怎样一条屈曲的山路来到这里?我总是希望结合其他散居的红苗来求得这个答案。我原来到广西都安县下坳乡调查的时候,一位叫吴光明的老人给我看了一本他们的家谱,这本家谱由龙汉发、龙秀业、龙兴铺、龙昌廷编写,叫《苗族龙氏宗族史》,这部家谱记载了这样的迁徙路线:盘布营、大兴、穿洞、茶甸、田坪、大垅、玉屏、镇远、黄平、都匀、丹寨、三都、荔波、环江、下坳(都安县)。
荔波红苗的分布是在佳荣镇的水维村,与榕江的月亮山区的红苗非常接近,我开始有这样一个假设,即摆王的红苗与都安县下坳的红苗很可能是一起南迁的,只不过月亮山的红苗到了荔波之后,不再南下,而是往东到了月亮山区。
这一假设后来有些动摇。月亮山的红苗说自己是从湖南迁徙来的,而不是从贵州迁来的,其来源不一致。我在网上还搜索到这样的信息,说荔波县水维村的红苗传说他们是自从江的宰便乡这边迁徙而来,这与广西红苗家谱所记载的路线有一些出入。还有,我在摆王调查的时候,摆王的红苗还说水维的苗族是从摆王这边迁徙过去的,这让我无所适从。
更关键的是,摆王的红苗有一堂叫qod naox(还傩愿)的仪式,里面遗留有他们迁徙的路线。这一仪式属于红苗里面的汉巫系统,所以其唱词都是用的汉语:
开山出门不管家,
摇摇摆摆走长沙。
长沙留在后头坐,
常德不远面前生。
常德留在后头坐,
行阴不远面前生。
行阴留在后头坐,
行阳不远面前生。
行阳留在后头坐,
行九不远面前生。
行九留在后头坐,
江西(可能是湘西)不远面前生。
江西留在后头坐,
鱼塘不远面前生。
鱼塘留在后头坐,
湖广不远面前生。
湖广留在后头坐,
贵州不远面前生。
贵州留在后头坐,
铜仁不远面前生。
铜仁留在后头坐,
太公不远面前生。
太公留在后头坐,
包公不远面前生。
包公留在后头坐,
清江不远面前生。
来到清江好地方,
两边打银闹怏怏。
清江留在后头坐,
黎平不远面前生。
黎平留在后头坐,
寨蒿不远面前生。
寨蒿留在后头坐,
古州不远面前生。
来到古州好地方,
四十八官闹怏怏。
古州留在后头坐,
腊酉不远面前生。
腊酉留在后头坐,
牛场不远面前生。
牛场留在后头坐,
摆拉不远面前生。
来到摆拉小地方,
车不停来马布站。
这里要说明一下,这段唱词并不完整,巫师吴华武在给我念的时候省了不少。不过当时我也只要其中的路线。从这里所显示的迁徙路线来看,摆王的苗族先民们经过了清水江一带,当时看到了打银的热闹场面,他们从雷公山一带下来,到黎平,再到榕江古州镇,然后似乎就直接南下到离他们很近的摆拉一带,再到目前所居住的摆王一带。这条路线不经过荔波的地段,似乎与广西都安的红苗不是一路来的,并非我一开始预设的那样,即到了荔波之后,一部分南下去广西,一部分往东到了月亮山区。难道他们是殊途同归吗?
当然,我们也有理由怀疑广西都安县下坳乡的那本家谱,那毕竟是不久前的产物,并非迁徙时的实时记载。我仍然有点不甘心放弃原来的预设,他们怎么会不约而同地走到如此毗邻的两个地方来的呢?
因为什么来到这里?什么时候来到这里?
这是两个目前还难以回答的问题。从湘西迁徙来到月亮山,是一直就走到这里,还是在路途中居住过,住不下去才继续往前寻找居住地?
从服饰来看,摆王村的红苗已经不穿裙子,这很容易让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他们是清朝时期苗民乾嘉起义以后来到这里的,因为在乾嘉起义之前,湘西的苗族尚穿裙子。如果乾嘉起义之前就来了这里,而周边的黑苗都穿裙子,他们没有变化的理由。乾嘉起义的时间是1795年一1797年,那么,红苗迁徙来摆王的上限时间是211年。
摆王苗族是否就是因为乾嘉起义呢?诚然,战争造成的迁徙很多,可惜摆王关于迁徙的原因中没有发现战争的因素,我只是听到一种说法,说是害怕被抓丁才跑来的。这似乎有了一点战争的影子,但我们需要更多关于乾嘉起义的资料,证实当时是否有起义军抓丁的现象。
从当地人的传说我们知道,首先来了一批人,但由于人数少,受他人欺负,或找不到媳妇,又有人回湖南去骗一些人来这里居住。当地流传这样一首民歌,说当时那位骗他们来的人是这样唱的:
Ab leb jib dangt oub leb nghod,
Jid leb jid shangt jid leb lol;
Ghab ndut benx shed deud mix huab,
Ghab hleat yib xiud seat jiant guab.
这是一首一二句相互押韵与三四句相互押韵的山歌,这里意译成一二四句押韵的汉语诗歌:
一个铜钱两个粑,
谁快谁能得到它;
蒿菜根儿棉花开,
葛藤根儿结黄瓜。
回去的人把摆王一带描述成了天堂一般,其实这里生活异常艰苦。这一点撇开不论,我思索的是,湖南老家的人为什么要骗才肯来呢?这是否暗示了,在湖南老家的人当时并不急于躲避战事,并不急于离开故土。他们之所以来摆王,是出于憧憬“蒿菜根儿棉花开,葛藤根儿结黄瓜”的天堂般生活。如果真是是这样,摆王红苗迁徙的时间更是难以考证了。当然,也可能前期迁徙时因为战争,而后期来的,仅仅是为了寻求美好的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代留故事会之《 刺一枪刀背篼》
十个最值得去的中国小镇
湖南湘西美丽的苗族姑娘
NBEIT DAND XUB DEB 梦回童年
从东庄到王村
雷艳《离别辞》,一首完全用湘西苗语演唱的离别“迁徙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