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临床一症一方(6)
 
 中医临床一症一方(6)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方方剂组成:
鹿角胶12g,巴戟天10g,熟地15g,仙灵脾15g,仙茅10g,肉苁蓉12g,山萸肉10g,枸杞子15g,当归10g,阿胶12g,治黄芪30g,砂仁2g。
主治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出现症状:
头昏,心悸乏力,面色萎黄,腰酸膝软,胃寒肢凉。
方剂用法:
日1剂,水煎服。
方剂疗效:
1例治愈。
典型病例:
袁某,女,44岁。2年前牙龈,皮肤出血,确诊为“再障”,经西医治疗病情稳定。近因操劳过度病复发。症见:头昏,心悸,乏力,面色萎黄,腰酸膝软,红细胞1.8×10n9/L,血红蛋白5.0g/L,血小板48×10n9/L。予本治疗服药6个月,血常规各项指标恢复至正常范围。后予右归丸治疗2月余,随访3年一切正常。
血友病

血友病治疗方
方剂组成:
黄芪12g,当归10g,太子参10g,茯苓9g,炒白术9g,白芍9g,黄精9g,女贞子9g,旱莲草9g,桑枝9g,鸡血藤9g,秦艽9g,生地9g。
主治疾病:
血友病
出现症状:
皮肤破损后出血不止,膝关节肿胀。青紫,面萎身瘦。
方剂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典型病例:
朱某,男,5岁。患者自幼皮肤破损即出血不止,膝踝关节周围青紫,肿胀,功能障碍,局部有压痛。予上方内服,6剂后症状缓解,继用12剂,诸症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血小板增多症

活血破瘀方
方剂组成:
桃仁20g,红花20g,赤芍20g,三棱20g,莪术20g,水蛭5g。
主治疾病:
血小板增多症
出现症状:
阵发性腹痛。伴有闭经,小腹痛,脉沉有力。
具体体征:
气滞血瘀。
方剂用法:
每日一剂,水煎服。
方剂功效:
活血破瘀。
典型病例:
汤某某,女,23岁。因突然阵发性腹痛而入院检查,血白细胞27万/立方毫米,血小板92.4万/立方毫米,经骨髓穿刺诊断为慢粒。服马列兰治疗13日后,血小板上升至106万/立方毫米,伴有闭经,小腹痛,脉沉有力。属气滞血瘀。用活血破瘀。服用上方3剂后血小板下降至46.8立方毫米,但出现头晕,疲乏无力,脉沉细无力的气虚症状,按上方加黄芪30克,党参20克,玄参15克,又服5剂,血小板逐渐下降至正常缓解出院。

血小板减少症

犀角地黄汤
方剂组成:
水牛角粉吞3g,干生地、侧柏炭、绵黄芪各15g,京赤芍、粉丹皮、当归身、血余炭各10g,仙鹤草30g,陈皮5g,参三七研末吞2g,粉甘草3g。
主治疾病:
血小板减少症
出现症状:
患者遍体瘀点,瘀斑,融合成片者如鸽蛋,口腔,牙龈和舌体均有大小不等出血点和血泡,难以进食,发音欠清,尿血,大便潜血试验阳性。不发热,舌红,脉细数。血小板计数3.9万/^8,B超提示:脾大。血证重症,血热妄行。
具体体征:
血证重症,血热妄行。
方剂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典型病例:
徐某某,女,36岁,因血小板减少症,全身皮肤出现大量瘀点,瘀斑,伴牙龈出血入院。入院1周,予以激素治疗,输血2次计800ml。因出血不止,左膝部又出现新的大量出血点,血尿,病家惊慌,于1989年9月2日邀中医会诊。诊的患者遍体瘀点,瘀斑,融合成片者如鸽蛋,口腔,牙龈和舌体均有大小不等出血点和血泡,难以进食,发音欠清,尿血,大便潜血试验阳性。不发热,舌红,脉细数。血小板计数3.9万/^8,B超提示:脾大。血证重症,血热妄行。1剂后,皮肤瘀点,瘀斑未增多,血尿似淡,口腔出血减少,喜出望外,虚服2剂,全身 出血停止,血症消失。调养一旬,康复出院。追访至今,未发血证。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清肝凉血方
方剂组成:
青嵩6g,郁金9g,夏枯草15g,黄芩10g,白头翁15g,大青叶15g,茅根20g,藕节12g,丹皮10g。
主治疾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出现症状:
全身点状或斑块出血,伴关节酸痛,鼻衄,齿衄,月经过多。
方剂用法:
急性发作期用本方清肝凉血方,后期用4-11.ZJF00154.2清肝养血方,日1剂水煎服。
典型病例:
张某,女,32岁,骨髓涂片诊为“慢性ITP”,反复齿衄,皮肤紫癜,日经量多,口干苦,纳差,血小板,32×10n9/L,曾用强的松治疗效差,清肝凉血方10剂后,淤斑明显减少,齿衄止,改用清肝养血方,50剂诸症消失,血小板94×10n9/L。

巨幼红细胞贫血

归脾汤加味
方剂组成:
党参30g,焦术20g,黄芪30g,当归20g,炙甘草15g,龙眼肉、茯苓各20g,远志10g,枣仁、木香各20g,生姜、大枣、砂仁各15g。
主治疾病:
巨幼红细胞贫血
出现症状:
精神不振,逐渐自觉头晕,心悸,食欲减退,乏力,浮肿。畏寒,嗜睡,大便溏,四肢萎软。背入病室,气短言微,精神萎靡,消瘦,面色苍白,重度贫血貌,舌质淡润无苔。
具体体征:
心脾两虚。
方剂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方剂功效:
补益心脾。
典型病例:
陈某,男,58岁。1986年5月10日入院。精神不振,逐渐自觉头晕,心悸,食欲减退,乏力,浮肿。畏寒,嗜睡,大便溏,四肢萎软。背入病室,气短言微,精神萎靡,消瘦,面色苍白,重度贫血貌,舌质淡润无苔。骨髓穿刺涂片结果: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四诊合参:此证属心脾两虚虚劳。治以补益心脾。方选归脾汤加味。上方连服3周,病情明显好转,患者体力培增,行走自如,面色红润,语声有力,双下肢浮肿消退,二便正常,无明显不适。痊愈出院,随访2年未复发。

肌衄

一贯煎加减
方剂组成:
沙参12g,麦冬12g,当归12g,生地15g,丹皮15g,紫草15g,生地榆15g,茜草10g,丹参10g,棕榈炭10g,川楝子5g,三七(冲)5g。
主治疾病:
肌衄
出现症状:
躯干,四肢瘀斑,出血点,压之不褪色。
方剂用法:
日1剂,水煎服。
典型病例:
雷某,女,27岁,躯干,四肢散在淤斑,胸背密集暗紫色出血点,压之不褪色,伴胸胁胀痛,咽干口燥,白细胞13×10n9/L,血小板45×10n9/L,血红蛋白80g/L,诊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治不效。上方17剂诸症消失,原方配成蜜丸连服3个月,复查白细胞7.5×10n9/L,血红蛋白120g/L,临床治愈。

红细胞增多证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方
方剂组成:
钩藤15g,杭菊炭9g,虎杖15g,生山楂15g,丹皮9g,桑叶9g,薄荷4.5g,白薇9g,地骨皮9g,赤芍、白芍各9g,川楝子9g,麦冬9g,枸杞子9g,黑山栀9g,黄芩9g。
主治疾病: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出现症状:
眩晕每发则面部潮红,有灼热感,头胀如裹,口干欲饮。
具体体征:
舌紫红、苔薄腻,脉细涩。
方剂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典型病例:
梅某某,男,40岁。眩晕年余。迭经医治罔效。眩晕每发则面部潮红,有灼热感,头胀如裹,口干欲饮。舌紫红、苔薄腻,脉细涩。服本方14剂后头晕逐渐减轻,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均有下降倾向。面部潮红依然,舌红口苦,脉弦。继服2方14剂后,眩晕、面部赤热均除,实验室检查已正常。

过敏性紫癜

血府逐瘀汤加减方
方剂组成:
柴胡10g,枳壳10g,白芍10g,甘草10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生地10g,川芎10g,桔梗10g,防风10g,牛膝20g,乌梅20g。
主治疾病:
过敏性紫癜
出现症状:
胸腹胀痛,烦躁易怒,双下肢瘀点,四肢不温。
具体体征:
舌淡红,脉弦紧。
方剂用法:
水煎服。
方剂疗效:
1例,显效1例。
典型病例:
徐某,女,23岁,工人,腹痛,尿血,双下肢青紫一周,服药6剂后,腹痛减轻,无肉眼血尿,双下肢瘀点减少,四肢转暖;继服10剂痊愈。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益肾滋阴解毒汤
方剂组成:
葛根24g,生龙骨、生牡蛎各45g,黄精24g,生地30g,丹皮18g,赤芍15g,蒲公英12g,白花蛇舌草24g,紫草12g,枸杞24g,五味子12g,黄芪30g,猪苓24g,小蓟15g,砂仁12g,女贞子15g,炒莱菔子18g。
主治疾病: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出现症状:
乏力、倦怠、心悸怔忡、短气不足以息、纳呆、眠差多梦、小便短少、大便略干(2天1次)。
方剂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典型病例:
李某,女,18岁。乏力10月余。在操持家务时,突然昏倒,未经救治,5分钟后苏醒,自觉周身乏力,伴自汗、易感冒。乏力、倦怠、心悸怔忡、短气不足以息、纳呆、眠差多梦、小便短少、大便略干(2天1次)。服本方1周后受凉致纳呆加重,体温2高达38.7℃,伴皮下广泛出血,唇周及舌上生疮,原方加黄连12g,栀子9g。连服70余剂后,乏力、心悸、气短、自汗诸症明显减轻;未再出血。出院后朝服归脾丸2丸,暮服六味地黄丸2丸,k 午间断服六神丸,每次30-45粒,日1次。连续应用2年后,复查血象、骨髓象大致正常。已生存10余年,结婚生一男。

蚕豆黄

清营汤加减
方剂组成:
犀角4.5g,生地15g,丹参9g,银花12g,连翘9g,麦冬9g,甘草4.5g,玄参9g,茵陈12g,水竹茹布包12g。
主治疾病:
蚕豆黄
出现症状:
急性贫血面容,巩膜及全身均黄染,神疲,心烦不安,脉细数,舌红少津,壮热(41℃)无汗。
方剂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典型病例:
陈某,男,4岁,1965年5月14日10时就诊。患儿昨日下午在外食蚕豆约5-7粒,晚间即呕吐致腹痛,今早腹痛减轻,时作干呕,全身发黄,小便如浓茶样。诊见急性贫血面容,巩膜及全身均黄染,神疲,心烦不安,脉细数,舌红少津,壮热(41℃)无汗。诊为蚕豆黄。上方急进2剂。次日上午复诊:热退、呕吐,神静,黄染大减,小便转清,但觉精神不振,食欲欠佳,舌红有津,脉细数。转以二方善后。服二方3剂后痊愈。

白血病


方剂组成:
葛根13g,连翘20g,银花20g,蝉蜕 10g,瓜萎16g,枳壳6g,桔梗9g,川贝母9g,薏苡仁25g,冬瓜子25g,麦冬15g,甘草6g,芦根15g,犀角10g。
主治疾病:
白血病
出现症状:
病人高热,口干咽痛,面色苍白,食欲不振,齿龈肿痛出血,舌淡而苔黄腻,脉弦数。
具体体征:
温热病毒侵袭机体,损伤营卫气血,故高热不退,精神疲倦;血色不荣于皮肤故面色苍白;肺胃郁热上蒸故咽痛、龈肿痛。
方剂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方剂功效:
清热解毒,佐以滋阴养血
典型病例:
李某某,女性,31岁,1975年12月9日诊。患者出现头痛,发冷发热,咳嗽,咯白色泡沫痰,胸闷憋气,少寐多梦,食欲不振。即在某医院就诊,以外感病治疗,投以解热剂无效,高热不退且出现齿龈出血肿痛,入院后体检:体温38.9℃,脉搏104次/分,血压16/10.7kPa。重病容貌,神志清醒,颌下有蚕豆大小淋巴结2个,舌淡苔黄腻,心肺未见异常,肝脾触诊可及边、质软。报告为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诊见:病人高热,口干咽痛,面色苍白,食欲不振,齿龈肿痛出血,舌淡而苔黄腻,脉弦数。证辨证属温热病毒侵袭机体,损伤营卫气血,故高热不退,精神疲倦;血色不荣于皮肤故面色苍白;肺胃郁热上蒸故咽痛、龈肿痛。治以清热解毒为主,佐以滋阴养血之品。二诊:上方连服7剂后,体温降至正常,精神食欲好转。有时两胁疼痛,偶有食后恶心,系肝气不所致,遂予滋阴凉血清肝之剂。服药后病情渐有好转,体温正常。后即以前方随症加减,以巩固疗效。共住院165天,病情基本稳定而出院。

白细胞减少症

黄芪桂枝五物汤
方剂组成:
黄芪60g,桂枝10g,白术10g,白芍10g,防风10g,生姜10g,大枣10g。
主治疾病:
白细胞减少症
出现症状:
头晕、神疲、纳食不佳,白细胞计数2.8×10^9/L。
方剂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方剂疗效:
1例。痊愈。
典型病例:
王某,男,30岁。头晕、神疲。白细胞计数2.8×10^9/L。诊断为“白细胞减少症”。曾服用中西药治疗,疗效不稳定。方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服药5剂,精神转佳,饮食正常,汗出恶风除。继服15剂,头晕消失,化验白细胞正常。随访一年,白细胞计数维持在5.4×10^9/L-7.5×10^9/L之间。

肥胖病

防已茯苓汤加味方
方剂组成:
防已、桂枝、红花各10g,茯苓、黄芪、马鞭草各30g,炙甘草5g。
主治疾病:
肥胖病
出现症状:
身体奇胖,伴有倦惰,头昏,胸闷稍劳则喘,行动艰难,经闭。脉象弦滑,舌淡边有齿痕,苔白滑。
具体体征:
脾阳虚衰,水焦血闭。
方剂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方剂功效:
益气利水,兼通血分。
典型病例:
丁某,女,46岁,1979年3月16日诊。自诉近年来身体奇胖,伴有倦惰,头昏,胸闷稍劳则喘,行动艰难,经闭。脉象弦滑,舌淡边有齿痕,苔白滑。此属脾阳虚衰,水焦血闭。治宜益气利水,兼通血分。服用上方10剂,遇劳则喘闷减,月事通,头昏及倦惰亦有好转。原方减红花、马鞭草,加荷叶、泽泻、陈皮/各10g,服30剂,腹壁柔软,体重及血压均有下降,症状基本消失。继以原方每周服5剂,约半年共服药180余剂,诸症悉除,体重下降至72公斤,血压稳定在120/9毫米汞柱,身体轻便,行动自如,停药观察2年,疗效巩固。

咽干口干口粘

真武汤加减、
方剂组成:
制附片、白芍、干姜各10g,白术12g,茯苓、牡蛎各20g。喉痈

喉痈方
方剂组成:
黄连3g,黄芩、丹皮、赤芍、桔梗、蒲黄、牛蒡子、皂角刺各10g,银花、连翘各12g,生地、瓜蒌各30g。
主治疾病:
喉痈
出现症状:
咽部左侧焮红肿胀,悬雍垂红肿,被推向右侧,头痛如劈,形寒发热,左耳内攻痛,大便不畅。
具体体征:
苔薄糙腻,脉弦。
方剂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典型病例:
陈某,1984年2月初诊。咽痛5天,吞咽困难,牙关拘急。咽部左侧焮红肿胀,悬雍垂红肿,被推向右侧,头痛如劈,形寒发热,左耳内攻痛,大便不畅,苔薄糙腻,脉弦。服本方3剂后肿痛渐减,大便通调;继服3剂,肿消痛除。喉瘫

通窍活血汤
方剂组成:
赤芍9g,川芎6g,桃仁6g,红花9g,枳壳6g,桔梗6g,牛蒡6g,元参10g,葱须10g,神曲10g。
主治疾病:
喉瘫
出现症状:
神志清醒,但不语流涎,无法吞咽,鼻饲进食,二便如恒。表情苦楚,形容憔悴,撬口察舌,质紫苔薄白,脉涩。
具体体征:
咽嗌络脉瘀血痹阻。
方剂用法:
水酒各半煎二次分服。
方剂功效:
通窍活血,利咽通痹。
典型病例:
黄某某,男,32岁,1986年11月16日住院。患者头部右侧被木头击伤,左侧肢体瘫痪,处昏迷状态。入院行右侧颞部硬膜外血肿手术,二天后[更生]醒,左瘫渐复,一周后功能正常,神志清醒,但不语流涎,无法吞咽,鼻饲进食,二便如恒。表情苦楚,形容憔悴,撬口察舌,质紫苔薄白,脉涩。咽嗌络脉瘀血痹阻,导致喉瘫。治以通窍活血,利咽通痹。服上方二剂后能喃喃发语,口水自咽,续服一剂,能自行进食,发音清晰。

咽异感症

消核散结汤
方剂组成:
半夏10g,厚朴10g,苏梗10g,柴胡10g,川楝子10g,白芥子10g,桔梗10g,陈皮12g,香附12g,莱菔子12g,远志6g。
主治疾病:
咽异感症
出现症状:
咽喉部有异物,堵塞,痰粘着或不适等异常感觉。
方剂用法:
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方剂禁忌:
忌烟酒,生冷油腻,保持心情舒畅。配合膻中刺血拔罐治疗。
加减条件:
脾虚湿重加白术12g,砂仁6g;心神不安加酸枣仁12g,朱茯神12g,陈胆星6g;心悸失眠加磁石30g,煅龙骨20g,酥色板20g,菖蒲10g。

癔病性失音

逍遥散加减方
方剂组成:
柴胡15g,当归12g,白芍15g,薄荷8g,香附15g,栀子15g,苏梗15g,桔梗15g,丹皮10g。
主治疾病:
癔病性失音
出现症状:
失音,自觉咽中梗塞,口干咽燥,渴欲饮水,胸闷胁胀,心烦失眠。
方剂用法:
水煎服,日1剂。
典型病例:
张某,女,24岁。暴怒后失音3天,诊为癔病性失音,以上方内服,2剂后能发音,但低弱;又进3剂后诸症消失,语言流利而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咽喉病

咽喉病自拟方
方剂组成:
土牛膝40g,川贝母20g,胆南星10g,盐霜柏、云茯苓、蒲公英、大枣各30g,僵蚕、蝉蜕、玄参各12g,夏枯草、白芍、白菊花各15g。
主治疾病:
咽喉病
出现症状:
咳嗽、咽痛、声嘶、头痛、发热,口苦,纳呆、大便溏,舌淡胖,边有齿印,脉滑。
方剂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典型病例:
叶某某,女,25岁,咳嗽、咽痛、声嘶、头痛、发热4天,曾静脉滴注青霉素,口服先锋霉素Ⅳ、喉舒宁片等,热虽退,但余症未减,伴口苦,纳呆、大便溏,舌淡胖,边有齿印,脉滑。服药3剂后,诸症明显减轻,查:咽充血《+〈,继服3剂诸症消失。

声哑

越婢汤
方剂组成:
麻黄8g,生石膏50g,杏仁、桔梗、赤苓、甘草各10g,射干15g,生姜3片,大枣2枚。
主治疾病:
声哑
出现症状:
微烧、咽干痛,声哑,晨起面肿,咳嗽,唾痰内粘稠。脉浮,舌苔薄黄。
具体体征:
外感风温,浊痰内壅。
方剂用法:
每日一剂,水煎服。
方剂功效:
解表清里,佐以理肺祛痰。
典型病例:
庞某,女,17岁。微烧、咽干痛,声哑,晨起面肿,咳嗽,唾痰内粘稠。脉浮,舌苔薄黄。证属外感风温,浊痰内壅。治以解表清里,佐以理肺祛痰。服用上方6剂,咳嗽痰少,声哑亦瘥,续服6剂,诸症皆除。
主治疾病:
至夜咽干
出现症状:
至夜咽干,睡中醒来,难以入寐,四末欠温,口干漱水不欲咽,大便干结,小便清长,腭咽部鲜红,舌淡、苔白水润,六脉沉细。
方剂用法:
每日一剂,水煎服。
方剂功效:
温肾暖脾,回阳镇水。
典型病例:
刁某,男,61岁,1989年6月20日初诊。约半年来,至夜咽干,睡中醒来,难以入寐,用桂附地黄汤,猪肤汤,均告无效。刻诊:四末欠温,口干漱水不欲咽,大便干结,小便清长,腭咽部鲜红,舌淡、苔白水润,六脉沉细。治宜温肾暖脾,回阳镇水。方用真武汤加减。迭进十日,病情有转机,仍守前方,去牡蛎,每日三次服药时,各加猪胆汁10滴于煎剂中口服。间五日复诊,自述咽干与日递减,共服药15剂,诸症消失。随访一年未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临床一症一方(5)
失眠或是阴虚血少,7种失眠配套疗法
中医临床一症一方(4)
【失眠7疗法】
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中药方剂
两则中药验方适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虚劳)病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