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士人脉象

士人脉象

 

同窗大都称乌衣为诗人或书法家,狷狂诗人王钢说:是堪与高原硕儒王文泸先生比拟的儒者。青海批评家马钧称其为南凉古都的“秘密武器”,但审视其生平著述,笔者觉得这些称谓仅描述了其表层气象,并未道破其核心的精神品质。掂量再三,笔者还是觉得称其为士人更为贴切,因为他学富五车、志存高远、不骄不媚,具备士人所应有的学养和操守,他不同于那些只有笔头技巧,而无精神经纬,只会写帮闲文章,而无经世智慧的谋生文人。回顾其少年旧事,批阅其箧积诗文,笔者惊异地发现,四十年来,其思想脉络经历了从侠士到儒士、从儒士到隐士、从隐士到“志士”(即现代人文知识分子,笔者为了叙述的方便,在这里借用旧词赋此新意)的三次流变,其人正可谓“间儒间道间诗家,亦狂亦侠亦温文”(除其句出自古人外,下文未注明并加引号者均出自乌衣诗文),所以很有探究的价值和意趣。
学生时代,乌衣受《少林寺》、《霍元甲》等影视作品及金庸武侠小说的感染,崇武尚侠,扶危济困,声名曾享誉故里,说起老鸦城大名鼎鼎的“谢老四”,桑梓谁人不知、哪个不晓?用他现在自嘲的话说“以顽劣著称,是反派的名人,不时在全武行里出演主角”。其帮助过的同窗故旧至今还念念不忘,有显达者曾多次打电话宴请,以报当年滴水沾溉之恩,笔者也曾借他的光蹭过几餐。席间大家说起霜堤起舞、雪中送炭之事,乌衣无不自豪。但路见不平,“出拳”相助的侠客行径,在讲究依法治国的当代社会不存在发展的合理性,所以乌衣的行侠之举,随着学生时代的结束而宣告终结。但令笔者欣喜的是,其志学之年埋下的这些侠文化基因,为他日后成为“志士”,以“笔墨”代替“拳脚”行侠仗义,实现知识分子的志业追求,打下了初始的思想基础。
走出象牙塔之后,乌衣便开始偃武修文,遍临诸家书体,吟颂唐诗宋词,对《史记》、《古文观止》、秦汉石经、颜柳碑版均有研究,对历代书家的生平事迹烂熟于心,并作《诗赞历代书家》组诗十一首予以歌咏评点,对中国历史上的忠诚义士“心仪”有加,心灵的祭坛上供奉着“悬睛看城破”的伟烈丈夫。其诗文感叹“士风不古”,关心“现代人离唐诗有多远?”担心“但云失操守,及书遭诟讽”,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儒者。从此他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自命,诗词歌赋和书法艺术齐头研进,兴之所至还要操铁笔刊印以自娱,俨然是现代传媒和家私间,打开的一本古朴而有典雅的线装书。如此稀世珍品,自然会得到开明上司的垂青,当高级幕宾自然是迟早的事情。而羽扇纶巾,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正是乌衣实现“修齐治平”抱负梦寐以求的事情:
男儿投寸毫,志在张弓刀。
请缨苦无路,谁人识萧曹?
(《五言即兴之三》)
电射尘埃千枝箭,雨打水泊万点帆。
正合青梅煮酒日,君吾哪个似曹瞒?
(《雷雨得闲偶作》)
天驹独与群马殊,神气凛凛不他顾。
缎色皮毛略无杂,眼似铜铃耳如笋。
四体颀长匀且健,头颅高昂鬃毛扬。
腾跃如风蹄声泼,站立如松走似电。
日行千里夜八百,驽马十驾犹不及。
(《天驹吟》节选)
器大者声宏,志高者意远。踌躇满志的乌衣,将历史上的名相萧何、曹参、汉末靖平天下的曹孟德视为自己效法的楷模,并以天驹自况,在下文中进而抒发了“应侍君王巡方舆,应助将军临阵前,应随侠客行万里,应伴名士游九州”的壮志豪情。但好景不长,因为中国文官制度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彻底根绝羸牛咀谷豆、蹇驴鸣华堂的现象:“悲夫天驹降世间,蹉跎未见寸功建。漫言世间九方皋,尔曹谁得相术传。饿死槽枥无人问,千金谁肯收骏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壮志难酬成了前朝士人和今朝乌衣很难逃脱的宿命。与此同时,不肯趋炎附势、不愿蝇营狗苟的乌衣,不久也厌倦了“养就韬晦学泥胎,洒尽浪墨纂公文”,“八方征逐酒令催,即醺还尽盘中杯”的幕僚和仕宦生活。
中国士人的至理名言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历史上不管是“饿死槽枥无人问”的士人,还是“小憩茶棚感栖惶”的谪臣,这时候必然会将案头治理天下的孔孟之道锁进书橱,转身将枕头底下藏掖的庄周哲学抽出来,凑近灯烛,以麻醉和抚慰受伤的灵魂。偏爱传统文化的乌衣也不例外,此时也不考虑时代变迁,竟然又做起了“泛舟效朱陶”、“野村亦武陵”的隐士梦,企图归园田居,咏哦山水以离骚、操觚素笺以畅意、铁笔刊石以寄情、纹枰手谈以忘忧,藉此释怀顿挫、快慰生命,因此在《鸦巢吟草》中乌衣的隐逸诗稿几乎占到了三分之一:
山隈结草庐,竹床被葛衣。
石阶错芒鞋,素壁挂焦琴。
除却营营事,还我闲散身。
挚好一二子,妻孥同相携。
山泉烹新茶,古松纳凉荫。
樵苏问风物,老僧求禅机。
由来兹意久,安得遂所愿。
(《古风·游兴》)
笑看病松恼风惹,惯听石苔水作歌。
愿合村野傍林泉,留得清心付楮(chu)墨。
(《无题之一》)
幽草莽林独行迷,汩汩声里循小溪。
蛙落水中惊人声,蒺藜丛中细端倪。
农家村舍傍残垣,稍系细柴作篱樊。
鸡鸣犬吠野雀逐,半绝市井似桃园。
(《田园即兴之八》)
品之,活脱脱如庄周再世、陶潜重生。但乌衣清楚地知道历史上如庄周、似陶潜这样的真隐士的确没有几个,出没于神州青山秀水之间的更多的是沽名钓誉、走终南捷径的假隐士,就连君欲熏天的袁世凯也曾乔装渔翁,在洹水边蓑衣垂钓。
据考证,陶渊明之所以能倦鸟知返、寄情田园,是因为前有祖上的庇荫,后有仕宦朋友的“赞助”,凡俗如我辈者能否离开赖以生存的“月供”而啸吟山林呢?“雏李如豆杏如丸,芍药初绽泪未干”的农村,又无时不要挟着我们这些跳出农门不久的学子,故里那位老农妇的悲鸣,同时还像梦魇一样萦绕在乌衣隐逸诗稿的纸背:
婆母岁已迈,儿女在幼年。
灶前无帮厨,垄边谁并肩。
齿多粮未济,邻家扣门环。
前债未得还,新债累旧欠。
披星去刈(yi)麦,戴月来灌田。
风雨欺我羸,星月顾我怜。
事事受煎熬,日日度如年。
数间蒿(hao)草屋,半畹(wan)贫瘠田。
莘(shen)莘十数年,晨昏未得闲。
形容成枯槁,风霜满鬓间。
(《老妇辞》节选)
乌衣的《老妇辞》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叙述了农民的艰辛和农村生活的艰难,不管是谁,面对这样的情景,都会潸然泪下,望而却步。何况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陶渊明踩出的那条乡间小道,早已被纵横如织的铁路和公路拦腰切断。所以乌衣没有其伯祖父谢铭“未满一年即辞职还乡,别图生计”的果敢和决绝,而是怀着“窃愧未及祖,坟前各怀惭”的心情,吟颂着“洗眼莫若洗俗心,凡根难登范蠡船”的诗句,转身以仕代农像王维那样选择了“朝隐”。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选择“朝隐”之后的乌衣,又无时无刻不处于精神追求和现实困境的煎熬之中:
漫道四十不惑身,半生混沌未厘清。
犹看世事雾罩镜,任付前程浪逐萍。
旧友应须酒食陪,醉客还费桑拿蒸。
夜阑四散走飞鸿,掬濯自照面目憎。
(《自嘲》)
年年课徒君执鞭,遍种桃李声名炫。
蹉跎如我未足说,半似商贾半似官。
(《杂感·寄同窗友》)
一别二十载,相逢惊初见。
沧海如一夕,同窗老容颜。
我益形自秽,肥硕见肚腩。
遥举手中杯,谈笑忆旧年。执手诉衷肠,舞榭笙歌还。
功名付逝波,青春不恋栈。
再过二十年,侪(chai)辈入衰残。
抑或隔黄泉,抑或形影单。
苟能复今日,相聚同此筵。
(《古风·同窗旧友相聚有寄》)
乌衣迷失于理想、现实和道德操守三个点划出的同心圆中,不能自拔。他伤感岁月流逝,哀叹功名未遂,除了自嘲自己萎靡的精神状态和不伦不类的社会角色外,诗中再也看不到一点生机和活力,青年时那“何以天公独惠我,雾雨阴晴一时演”的达观,那“怎堪山高风势急,幸喜天凉脚步轻”的豪迈,不复见于诗赋,有的只是“偏教良士走泉路,肯使衰媪经暑寒”的萧残。
乌衣钟爱的传统文化像不能拯救天朝的崩溃一样,也无法遏制他的颓废,生活需要一种新文化和新思想来治疗“倏忽青春质衰朽”的乌衣。凑巧这时笔者拎着以高原耐寒青稞和“西洋参”为主要成分、兼配台湾囚徒柏杨李敖人文精神的“青稞男子汉”招摇过市,在省垣意外遭遇“不做人奴做酒徒”的乌衣。脉势虚涩的乌衣品尝之后,盛赞曰:“卓荦,时间会调整其高度!”渐成莫逆。笔者见其脉象沉迟,知道他是饮食过期霉变“食品”过多所致(鲁迅和李敖都曾告诫我们少看或不看中国书),故建议他买些原装的“敖”牌烈酒,定量饮用,阳火不畅、虚寒沉滞之症必见好转。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年之后乌衣面色红润、目光如炬,果见奇效。乌衣的诗文开始有了新的气象,他也逐渐认识到了“从来儒冠多误身”之实,并经常“搔首常叹旧事非”,有了“终以赤胆度余子,岂为青袍误此身”的顿悟,“但求文章传后世,不辞策杖老东山”的腐儒理想变成了“此生襟抱同屈贾,伤时忧生到白头”的“志士”追求,诗文中开始有了民主、自由等现代理念:
也曾自夸明珠好,而今明珠何处在。
有日寻得明珠来,照彻五湖与四海。
(《明珠》)
不同鹦鹉弄巧舌,生就一副喑哑嗓。
不羡孔雀俏梳妆,总著一身皂衣裳。
鹦鹉居家金丝笼,某家筑巢枯枝上。
忍饥耐寒走大荒,百物翻检充肚肠。
满腹委屈谁与言,欲吐辛酸口难张。
且与同族结伴行,何患他日无宿粮。
但爱自由自在身,岂以就食剪翅膀。
(《老鸦》)
明珠者,民主也,其诗以谐音“明珠”为隐喻,表达了乌衣更新了的社会理想,与笔者《我看楚王不“明烛”治罪》中的“明烛”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老鸦》一诗与李敖恩师、新文化运动大将胡适在上世纪初写的白话诗《老鸦》题旨如出一辙,仅形式有别而已,更让笔者吃惊的是,一贯“抱残守缺”的乌衣,居然选择了新文化运动的纪年1919做了自己的电话号码。与此同时,他还撰写了《历史的倒影》、《士之殇》、《农民的文化残存》、《名将之死》、《小人》、《毛笔》、《开会》、《足球》等杂谈,或呼唤公平正义,或抨击时政流弊,或反思历史文化,或忧患失去束捆制约的权力,脉象开始正常,从容和缓,流利有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新近写的《孙中山与袁世凯》与笔者所撰《帝王演员的华丽转身》如一母袍泽,文中他借李泽厚先生的话说:“中国这一百年还没有完成思想启蒙”。继而抒发个人的忧患:“现在我们反刍辛亥革命的政治主张和建国思想,我们是不是该有那么一点点的思考——我们是否无愧于革命先知的一生殚劳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碧血?”自此,乌衣变成了一个真正与笔者道义契合的“志士”,开始有了扮演魔鬼辩护士、查找传统文化病灶、追随当代群“先”、造一副通向公民社会梯子的志业追求。
纵观乌衣四十年来的精神血统,察看其脉象变化,笔者认为乌衣及其诗文既有其绚丽的光彩,也有其必须进一步疗理的明显硬伤:
光彩一:逆风好古,填词作赋,承继了古代汉语凝练典雅之长。诗文惜墨如金、言之有物、感情真挚、气象宏阔。其丽句描写形象传神,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互助北山》:“野雀啾啾同旧识,草地茸茸出新染。清溪拘时凝碧玉,山岩峭处挂珠帘。”其理句异军突起,往往让人始料未及,如《互助北山》白描完自然风光之后,笔锋一转写到“荣利营营皆俗客,到此也疑半作仙。”温婉地讽喻了当代“游客”。诗文也不乏幽默,如《山道逢猴》中,以猴子的口吻写道:“何方处士踞道旁,本是顽猴逞强梁。贡来美食莫悭(qian)吝,休与山人论短长。”诗文因此妙趣横生。另外乌衣的诗文不仅炼句炼意,还炼字,如《探春花开》“不见杨柳一枝绿,探春先偷几点红”中的“偷”字,又如《天驹吟》“腾跃如风蹄声泼,站立如松走似电”中的“泼”字,均可与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相媲美。其语言功力,不知列位看官感觉如何,笔者则佩服得五体投地,羡慕得近乎嫉妒。
光彩二:熟悉中国历史典籍,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伤时忧生、珍爱生命、热爱自由、追求正义、兼爱非攻等优秀的思想资源。《鸦巢宿墨录》中对方孝孺“死则死耳,诏不可草!最后引来十族之祸,无辜磔(zhe)死八百七十余人”的历史事实,提出了“其忠虽盈余,而智术未足,于仁则阙漏矣”的批评,该批评和《巴蜀纪游·都江堰》一诗中“将军血洗缨,功成冢(zhong)如麻。此功不兴兵,军功犹莫比”,一起集中反映了乌衣承继的“仁爱”和“非攻”思想。
硬伤一:沉溺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缺少清醒的批判意识(穆旦之所以能以现代性眼光审视传统,就是因为他对古代经典的彻底无知)。其中前期诗文对传统文化只有“玉镜可曾照梳妆”的宠爱,而无其伯祖父谢新三(取新三民主义之意)“谁能击破水中天”的叛逆。对儒学的教义一味褒扬,不清楚其指向之谬误(其指向是君权而非人权),它的忠孝使人变成了权势的奴婢,它的智勇只为君王张目,它的谦恭却使小人一再得志。正如符杰祥教授所指出的那样:道德教化在中国历史上培养出了无数像伯夷、叔齐那样为君王殉节的道德榜样,而很少出现像苏格拉底、布鲁诺这样为真理献身的英雄。对儒家教义为封建生态提供温床的实事没有幡然悔悟,其《鸦巢宿墨录·肺腑之声》中对为君王殉节的南明诗人张煌言、夏完淳(chun)“恩爱”有加,没有批判,还给予了“素言诗必盛唐,词必两宋,如是泣血为诗者宁有几许!”的评价。不能及时占据时代精神的制高点,仅想立足废弃的殿宇、负荷在丧权辱国条约上优雅地签过字的毛笔安身立命,焉能不颓?焉能不败?其结果表现在个人生态上就是“孑然半偃似枯木”,表现在诗文中语言精准有余,而思想锋芒不足。需要忠告乌衣的是:在政治家激进疯狂的乱世,文艺家要想活命就必须中庸圆融;在政治家中庸圆融的治世,如果文艺家要想出彩、要想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那就一定得剑走偏锋。
硬伤二:文化思想偏倾东土,对文艺复兴以来的西学涉足不深,对卢梭、孟德斯鸠、爱默生等著述视而不见,没有依靠现代思想激活传统文化中休眠的优秀基因的自觉,以至于其中前期诗文,一直走不出儒、道、墨三家前贤绘制的文化版图。虽清楚“诗歌随时变,无日不趋新”,但真如乌衣自己所感“在故纸堆里自得其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横卧在新世纪灿烂的晨曦里,像转世的青牛(该青牛曾在南宋投胎入世成为豪放派词人)一样反刍古人苦吟了3000年的情志,的确让人有“食”人牙慧、大煞风景之感。当然笔者并不反对用“旧瓶子”装“新酒”,诗界革命的主将梁任公,早在100年前就说过:革命者当革其精神,而非革命其形式。如果乌衣今后的古诗词能像他的《鸦巢杂谈》一样革其精神,则无负于时代矣。
(作者单位:青海省地方税务局《青海税报》编辑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影与诗之五《教》
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赏析
鸿雁老鸦[七绝]
试论六朝隐逸现象及隐逸诗
宋代文化与文学研究(隐士居士篇)
寒素诗人陶渊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