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辨治疑难病10 法
辨治疑难病10 法

翡医生


 (一)从瘀着手。中医自古就有“久病多瘀”之说,清代叶天士明确提出“初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久病血瘀”、“瘀生怪病”等理论。后人通过血液流变学测定等方法,证实血瘀是许多“怪病”的致病因素之一。常见的与血瘀有关的疑难病有各种疼痛、肿瘤、积聚、肿胀、黄疸、疮疡、皮肤病、厥证、痉证、中风、血证、消渴、夜游症、月经不调等。即使在这些疑难病辨证中没有血瘀的特征表现,也不能排除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兼夹瘀血的可能。在治疗“久病顽疾”中,既要考虑到气血不足的一面,更应注意从瘀着手。
  (二)从痰论治。疑难病的痰多为广义之痰,即无形之痰,有“变幻百端”的特点。朱丹溪曾说“病似邪鬼,导去滞痰,病乃可安”,故又有“百病兼痰”、“怪病多痰”之说。临床上,咳喘、呕吐、眩晕、胸痹、中风、痹证、积聚、梅核气、痰核、癫狂、厥证、原因不明的发热、某些皮肤病、疮疡、妇女不孕症等,从痰入手,常有效验。治痰之法很多,正如俞昌所说,“治痰之法,曰驱、曰导、曰涤、曰化、曰理、曰降火、曰行气”。
  (三)痰瘀同治。中医素有“痰瘀同源”、“痰瘀同病”之说,二者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同为津液所化,互生互助,相互影响。痰瘀同治是针对疑难病证的一条重要途径。如小活络丹治痹证(《和剂局方》)、癫狂梦醒汤治癫狂(《医林改错》)等就是这一治法的代表。
  (四)从虚考虑。就久病、顽疾、怪症而言,气血虚损更为多见。在病机表现中,虚证主要表现为伤阴或伤阳两个方面,即阳气虚、阴血虚。简而言之,从虚考虑是以补益气血为主的施治措施。
  (五)运用反治。即所谓“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等。如内伤发热用温补法、呕逆用利水法、闭经、便秘用补益气血法等。
  (六)守方徐图。对于某些久治不愈之病,通过守方徐图,可达到缓缓收功的效果,否则“欲速则不达”。
  (七)情志疗法。情志可直接致病,继而影响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如癫狂、肝病、高血压、冠心病、癌症等,情志影响因素尤为显著。临床上要详细观察和了解患者的精神状况,通过语言、表情、态度、行为的影响,改变病人的感受、认识、情绪和行为,从而减轻或消除其痛苦。
  (八)内外合治。内治法通过脾胃之运化而输布全身,外治法直达病所或通过肌肤、筋脉发挥疗效。常用的外治法有灸、熏洗、敷、兜肚、药枕等。在吴师机的《理瀹骈文》中,外治法有数十种,用方达数千首之多,遍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科,有待进一步发掘、整理和提高。
  (九)应用单方、验方。近年来,单味大黄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青蒿治疗疟疾等都是单方、验方治病的成功范例。
  (十)消除特殊病因。如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中油漆家具过敏案就是典型例子。在询问病史中,要注意保持客观性,不要暗示病人,不先入为主,尽量避免思路狭窄和固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临床无从下手时、百思不解,可从瘀血入手
朱良春诊治疑难病诀窍探求
UC头条:颜德馨针对瘀血证创立“衡法”治则
久病多瘀 怪病多痰 难病多毒 疑病多郁
疑难病治法:(四)疑难久病须扶正
衡法治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