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余昌宇的艺术探索及其意义
userphoto

2022.06.15 北京

关注
分享
2022-05-02 18:00·博林谈艺术
在当代花鸟画坛,年逾七十鹤发银须的余昌宇先生处在极为特殊的位置上。他以他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力,以他对自然造化的深度体验,创造性地开拓了写意花鸟画的宏大景观,形成自己“大景写意花鸟”的独特绘画语言,来表达个人真实的审美感受。他的这些气象博大、骨力雄强、意蕴深邃且给人以震撼的作品,频频入选全国性各类展事并多次获得奖项,受到业界名流专家的一致赞许,甚至肯定他是一位具有推动中国写意花鸟画发展的代表性人物。
《金风送爽》高240cm×宽120cm
只要读一读余昌宇先生的作品,同他作一短暂的交谈,我们就不难发现,这位多年致力于艺术创新的花鸟画家已深深地意识到,文人画的价值趋向以及那辉煌无比的艺术成就,都是由当时的社会和历史情境造成的。作为当代艺术家,要想亦步亦趋地追踪往昔大师所达到的艺术高度,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何况我们不可能面临与古人相同的文化情境,即中国画以往赖以生存的文化条件。
此外,中国画的价值标准是有时间性的,它也会发生变化的。如果当代花鸟画家始终遵循传统文人画的价值标准,却不根据当下文化的需要提出新的价值观念,花鸟画肯定难以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化,艺术史也无法显现出新的面貌。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余昌宇先生的作品不再满足于前人描绘过的名花珍禽,也不再满足于经过剪裁的折枝或脱离环境的盆供,画家的视野从庭院、室内已走向了山野,走向了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南国情》高136cm×宽68cm
面对大自然的蓬勃景象,余昌宇先生心中涌动着一种“大花鸟”的意识,他的作品已变写小情小趣为构筑宏阔的意境,追求的是总体精神与气势,表现的是那生生不息的宇宙精神,以传达天机天趣之大美。即使他画的小景,也会有大寄托。他不再局囿于一花半叶之趣,也不再沉迷于一石一鸟之情,而是放眼于山野的花如海洋,让禽鸟在宇宙中融入融出,与自然共生共荣,让花鸟作为人类生存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生态,展现出无限生机,成为与现代中国人感情生活和审美体验更密切的对象。
《合美图》高136cm×宽68cm
余昌宇先生有自己追求的艺术目标,即在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找到一个融入点,以便创造出一种既有东方文化色泽,又有现代风采的新型花鸟画。这意味着画家再也不是在传统文人画这一封闭的体系内进行艺术探索,而是十分自觉地把自己放在了中西文化的交汇点上,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花鸟画艺术探索的方向与角度,打破了花鸟画长期难以自我更新的历史性窘境。
《阳光灿烂》高136cm×宽68cm
余昌宇先生的具体做法表现在:如何将东方的线与西方的面融合在一起,如何将东方的墨与西方的色融合在一起,如何将水墨画中的章法与西画的结构方式融合在一起,以此创造一个具有强大气势和力度的艺术格局。他认为,如果实现这样的艺术目标,既可能开拓水墨花鸟发展的新空间,以适应新的审美需要,同时又可能改变水墨花鸟很难与外界交流沟通的现状,以扩大水墨花鸟在世界范围的影响。或许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余昌宇先生全身心地投入艺术创造,并使他将触角伸向现实生活的四面八方,以求觅得可行的实施方案去抵达更加宏大的目标。
《清泉浴竹》高136cm×宽68cm
余昌宇先生所画的写意花鸟画,有立轴、斗方,也有条屏,更以巨幅花鸟画创作取胜。但无论什么形制,他都使用了多种画法,表现为写意形态的多种面貌:或在饱满的构图中,以双勾、点厾、泼墨、破墨、泼彩、皴擦相辅相成的画法表现花与禽鸟、与环境的组合,气势磅礴而丰厚;或以满幅的线描为支撑,辅以干笔焦墨皴擦,衬以充满水分的淡墨淡色作底,把花叶、花梗与鸟禽表现得淋漓俊爽。此外还有以没骨法的泼墨泼彩为主,在明艳清丽的底色上,浮现出细笔淡色的花叶田田、花朵簇簇,效果含蓄典雅,大有出水芙蓉之意趣。
《和合图》高136cm×宽68cm
遍览这些多姿多彩的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标新立异不落俗套。画家分明广泛地吸收了前人的经验,但又显然不让前人的成法束住自己的手脚。他不是“以景就法”,不是把自己所见所感削足适履地纳入前人的程式中,而是深信“法由景生”。他想方设法地用西画的“面”冲击传统中国画的线性结构,以便创造一个由点、线、面构成的团块结构。他在实践中发现,所谓“面”如同水墨画家惯用的点和线一样,是十分重要的造型手段,它所具有的视觉冲击力,不是点和线可以取代的。也正因为余昌宇先生借用了西方的“面”,所以他的画离开了文人画的以留白代替环境描写的传统套路,不厌其烦地画出花鸟生存的自然环境,给鸟鸣花放衬以山石、云水,借以扩大画中风物的可感度,强化视觉感受,渲染情感氛围。构成了一种全新的画面关系。
《乐园》高136cm×宽68cm
为了遵循书法化的笔墨原则,突出水墨淋漓的韵味,历代水墨画家一向忽视色彩在水墨画中的运用。到了近代,虽有不少画家尝试将西画中的用色技巧融入水墨画创作中,但大多归于失败,始终没有超越传统的敷色方法。余昌宇先生认为,色彩是使中国水墨画臻于完美的一个重要因素。既可以借助色彩表现某种神韵,更能在色彩世界的驰骋中,使之成为表现艺术个性和形式风格的元素,体现画家与万物心照神交的情怀。由此,他将西画着色方法引入他的花鸟画中。
但他也清醒地认识到,五彩缤纷的色彩世界虽然给绘画艺术带来革命,但也有削弱传统笔墨的风险。如何调和这两者间的矛盾。余昌宇先生解题的方案是,有意识地强化线型结构,以水晕墨彰为主,在奔突混沌的墨海中,乘水墨将干未干之时,撞进一些粉色,使之墨与色自然交融,浑然一体。这种“撞墨撞粉”法不仅解决了色彩进入水墨的难题。而且使画面出现了一种既富有变化又有韵味的肌理效果。用它来处理画面,显然突破了“色不碍墨”这一传统禁区,拓宽了水墨画的表现范围。不仅于此,余昌宇先生还发展出一套全新的着色方法,如墨色并置法、墨色重叠法、墨色相破法、墨色错位法、以色带墨法等等,这诸多方法相互组合,其出现的效果就难以数计了。
《合美图》高136cm×宽68cm
值得注意的是,出于对中国画精神的独到认识,余昌宇先生十分强调让墨色与墨线控制画面。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利用黑色这个极色来协调色与色的关系,保持画面的统一性,又可在不伤害水墨特征的前提下改变以往图式。在这一原则下,即使要让画面突出某个色调,画家也一定要用不同明度的淡墨调和色彩。进行层层罩染或干擦,其结果是将西方的色彩不露痕迹地融进了水墨神韵之中,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传统水墨的程式和规范,体现了水墨画十分强烈的现代感。
《花为媒》高68cm×宽68cm
《荷塘雅趣》高68cm×宽68cm
为了尽力创造一种具有强大气势且充溢着阳刚之美的写意花鸟画新格局,余昌宇先生还有效地将传统的笔墨图式融合了西方平面构成的大开大合构图,把吸引眼球的设计意识与情随笔走的书写意识结合起来,强化了笔墨的表现力。从表面上看,他十分重视引进西方构成意识,注意形体大的对比与大的冲突,往往具有摄人心魄的张力,但认真解读不难看出他的构成意识恰恰与传统布局中的“势”及“开合起伏”巧妙地结合起来,所谓势实际是指运动取向,而“开合起伏”的节奏又加强了势的表现。正是由于他把构成对形体的强化与表现自然运动、感情运动的“势”融合为一,所以他的作品表现了大自然永恒的活力和对时代脉搏的独特感受。
《螳螂》高68cm×宽68cm
《春华秋实》高68cm×宽68cm
综上所述,余昌宇先生的写意花鸟画所以独特感人,在于他“立于前人之外”的超越,更在于他创造了不与人同的意境,大景花鸟,雄秀神奇,灵动幽秘,开发了花鸟画新的表现领域,而且在不断地精进,不断地突破与不断地完善。无疑,余昌宇先生自成面貌的艺术,已经在如今名家辈出的花鸟画坛卓然而立。
余昌宇先生已经从艺术的图像意义、风格规范、技法表现这三个方面大跨度地超越了传统写意画的创作框架,其艺术追求也一定能进入一个更高更新的境界,是金子总会放出光明,是渣滓总会沉入水底。
《花开富贵》高68cm×宽68cm
《年年有余》高68cm×宽68cm
画家简介
余昌宇,1942年生于湖北省仙桃市,字鲸,号渔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职业画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国画院画家,湖北省书法创作研究员,深圳福田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余昌宇工作室导师。
出版画册有《渔翁水墨》《余昌宇花鸟画精 品集》等。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鲁迅美术馆、徐悲鸿纪念馆、陕西省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阮礼荣|水墨之界—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
著名花鸟画家——颜泉大写意花鸟作品选 
笔精墨妙|谢运南水墨写意花鸟画
周午生 | 花鸟友于——当代青年水墨画家提名展·70后花鸟篇
国画的分类
陈志才花鸟画作品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