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俗文学史论(唐
中国俗文学史论(唐—金元部分)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俗文学史 俗文学 说唱文学 金元曲艺 古代文学
分类号: I206.2
形 态: 共 174 页 约 113,970 个字 约 5.452 M内容
阅 读:获取全文
内容摘要
《中国俗文学史论唐—金元部分》共分五个专题,对每一专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
第一专题《唐前俗文学概况》,系统考察和总结了唐前俗文学的产生和形式特点及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重点论述了瞽朦说唱和《成相篇》是我国说唱文学的源头,汉代以来徘优的活动对俗赋、笑话的产生有直接的影响,或可以认为汉魏时期的“徘优小说”是古代白话小说的滥筋。
追溯了从上古神话、先秦两汉杂史杂传到六朝小说的发展过程,总结了小说不断世俗化、与大众日常生活日益亲近的发展趋势。
对唐前俗文学的韵文形式—歌谣歌辞,重点论述了从《诗经》时代为观风俗而采诗到南朝为声色消费而进行歌辞创作,文人与民间的互动、雅俗的转化过程。
第二专题《宗教世俗化与敦煌说唱文学》,论述了六朝“唱导”到唐代寺院“俗讲”佛教世俗化的过程,总结了俗讲经文、变文、词文、话本、故事赋、因缘等保存在敦煌写卷中的说唱文学文体种类的篇目及大致内容,重点论述了敦煌或唐代说唱文学的题材和主题、叙事观点、叙事套语和表现方法,得出以变文为主的唐代说唱文学是中国讲唱源流小说的主要源头的结论。
第三专题《张姗和他的《游仙窟》》,以唐代第一篇以爱情故事为题材的小说《游仙窟》为研究对象,联系它的作者张蔫积极入世而又离经叛道的个性和其他作品的旨趣和风格,探讨《游仙窟》作为“有趣的爱情小说”的内容、特点和通俗化艺术手法,其受到民间风俗和民间文学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第四专题《唐传奇的俗化》,研究探讨以往唐传奇研究中被忽略的问题—唐传奇中是否“俗小说”,这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原因和具体表现是多方面的。
笔者从考察唐传奇的创作过程和小说的受众的关系入手,揭示了唐传奇创作取材的传闻性与传播的俗行性,唐人阅读期待的好奇心理与俗文学的娱乐功能的契合。
重点论述了唐传奇题材的世俗化及对后世俗文学的影响,分为婚恋故事、佛道故事、公案故事、侠义故事、商人故事、神怪法术故事等六类分别论述,总结唐传奇中形成的并对后世小说、戏曲产生久远影响的情节模式如士妓恋模式、才子佳人恋模式、异类恋模式、因果报应模式、学道失败模式、胡商识宝模式以及“神仙会”模式等等。
第五专题《金元曲艺与俗文学》,曲艺是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的说说唱唱的表演艺术,它与俗文学的联系密切。
本专题所论金元曲艺和俗文学沿承宋代而发展,并受到金元社会很大影响,呈现稳定而变化的特点。
论述了金元诸宫调的发展和演变,重点分析论述了金代俗文学的巅峰之作《董西厢》所取得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论述金元散曲的兴盛和特点,侧重于叙事的散曲,考察探讨了从宋代到元代盛行的有关双渐苏卿故事的散曲和诸宫调作品。
本专题总结了元代讲史和元刊全相平话所取得的成就,还论述了在元代戏曲中保留的曲艺形式词话、货郎}和笑乐院本。
总结了胡抵通“九美说,,在曲艺表演理论上的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廖可斌 | 俗文学研究的百年回顾与前瞻
[郜冬萍]“说唱”概念的历史沿革及学术定位——兼论其与“曲艺”及“说唱艺术”之关系
苗怀明:《国外学者论中华曲艺》
“俗文学”研究与中国文学史书写
纪德君:建构中国叙事文化学,培植新的学术生长点
韵文学专题 第十六讲:说唱文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