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诗征画”,一次合乎时宜的回归
东方早报 2016-01-06 04:51

萧海春唐人诗意山水

乐震文唐人诗意画

丁一鸣唐人诗意山水画

车鹏飞山水画

中国画家不懂诗甚至不会题跋在当下早已司空见惯,然而在漫长的中国绘画史上,诗书画多意境相通。上海书画出版社在1990年代初曾举办过“以诗征画”活动,影响广泛,但这样的活动在上海断档已有20多年,前不久,上海书画院再次向全国以诗征画。相关学者认为,以诗征画的活动,是合乎时宜的文脉回归,其意义也是在启示世人,其实还有另外一种美术形式。

中国画家不懂诗甚至不会题跋在当下早已司空见惯,然而这在漫长的中国绘画史上,诗书画多意境相通。上海书画出版社在1990年代初曾经举办过“以诗征画”活动,影响广泛,然而这样的活动在上海断档已有20多年,前不久,上海书画院再次向全国征集以李白《九日》、韦应物《滁州西涧》等诗作创作的画作,这一活动初选绘画作品来自全国各地,经过评委会评选,确定入选作品并在上海图书馆展出。

“绘画要有意境,有诗情和神韵,更需画外功。”知名山水画家评委萧海春认为,这样的“命题”式的创作,意义更在活动之外。评委车鹏飞则认为,以诗征画的活动,是合乎时宜的回归,其意义不在于活动本身,而是启示世人,还有另外一种美术形式。

顾村言(《东方早报·艺术评论》执行主编):以诗征画或者说命题作画在历史上很多,印象深的有宋代画院曾经命题作画,老舍曾经以诗句向齐白石求画,都是一时美谈。从这个角度看以诗征画,其实已经在走向中国画的核心处。这次与上海书画院邀请几位老师来就“以诗征画”这样的话题做一个小型座谈会。毕竟,在上海,除了上海书画出版社曾于1990年代初举办过“以诗征画”活动,这一活动“断档”有二三十年了, 这次活动与展览,在我个人看来,对中国画的梳理与海上书画有很多话题可以讨论。我想先请上海书画院执行院长乐震文谈一下,怎么想到做这样一个展览,你自己对这一活动如何评价?

乐震文(上海书画院执行院长):我想我先要感谢萧海春、车鹏飞老师,他们是这次参与评审的评委,对我们的工作给了很大的支持,其实在上海我对这两位画家是很崇敬的,因为他们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走得很好,且没有功利心,这是最重要的。

至于这个“诗情画意”活动的想法其实早就有了,我一直在想书画院办一个与上海其他美术机构办的不同的展览,如果相同的话也没多大意思。另外我觉得上海画家对各自的画风似乎都很熟悉了,一个展览只要报一下名字,大家就知道这个展览是什么样的,作品是什么样的,我觉得这很没意思。所以就跟很多朋友一起商量了很长时间。我们还是尊崇宋人做过的事,比如命题做画,像考试一样。当初本意是只拿一首诗出来,后来想想还是给画家一点空间,所以选四首唐诗,向全国开始征画。

酝酿了半年多,真正做也是半年多时间,由于萧海春、车鹏飞两位老师的加盟,我们底气就足了。因为书画院从来没做过这样的展览,最初是很担心,是否征得到稿,征到画稿的质量怎么样,后来还好,收到稿件400多件,评委从中选了130多件,后来补充了一些书法家的书法,再补充几张画,最后评奖。整个展览给我的感觉画得好的很好,画得差的很差,这与初评时提供的作品照片有关。所以从我的心里感觉这次展览算是成功的,但这个分数就是六七十分。更重要的是我觉得通过这个展览,上海不是一直说要走出去和外地画家交流嘛,我觉得这是一个打上海品牌最好的牌,因为这次参展的外地画家非常多,大概有60%,最远的是内蒙古。

顾村言:其实也是对上海作为书画高地的期待,海派书画在晚清以来本来就是中国书画的高地,但上海似乎这些年自己逐步有意无意地削弱或者放弃了。

萧海春(知名山水画家):是可惜,现在外面的比重越来越大,我们本地的画家有危机感,应该是这样。

乐震文: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刚才说展览六七十分,但总体的分数可以打到九十分,因为它有这么多的内涵在里面。这次展览到最后一天原本提早关门都关不掉,不得不延长,因为很多观众来参观。

车鹏飞(画家、原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其实刚才乐院长讲得很实在,我觉得这是一次很合时宜的回归,作为“以诗征画”这一类的活动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书与画》杂志也搞过一次。后来为什么不搞了,因为那个时候还要拆信,工作量太大了。上海书画院这次举办这样的活动,事前如果再大力宣传,那影响更大,估计起码有一千件以上的征稿。这一次活动,和现在中央提倡的文化主旋律是一致的,主旋律并不是你搞一些政治宣传就是主旋律,主旋律是弘扬自己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这个就是最好的弘扬,我们现在很多画家都参加过很多的展览,比如过分强调的大型展览,其中有很多傻大黑粗的产品,有画家也许认为其中有什么震撼力,其实就是一晃而过,甚至很多不到位。

我认为现在部分专业美术单位,对中央现有的文艺政策有误解,以为及时的应景就是在弘扬主旋律,把这种很多专业单位的功能削弱、低化了,低级化了,变成以前很多工厂的宣传一样。有的配合主题宣传的作品,根本没经过认真的提炼、琢磨,很粗糙地就出炉了。

我觉得现在换一种形式,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潜移默化的,我相信其深层意义是更远。美术作品有一类过于强调所谓的硬冲击力,其实没什么内容;而软冲击,慢慢的感动你,你看我们很多古代的优秀作品都是这样的。

顾村言:“润物细无声”,其实是寓教于乐,并不是机械式的教育。

车鹏飞:比如现在很多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会教育小孩子背唐诗,绝对不会叫他学着喊口号!所以现在个活动,我觉得以诗征画的活动,它当然不是首创,但它是很合时宜的回归,接地气,它的意义不是及格不及格,而是启示了大家,还有另外一种美术形式。

顾村言:一方面,艺术要回归人心,回归日常,而不是那种离大家很远的东西,另一方面,还是要强调画中的诗意,强调文气,强调对中国文脉的重新发现与回归,这对当下的中国画应当是重要的。

车鹏飞:所以这样的展览就比较有意义,当然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发动时宣传面要广一点,发动的时候再细化一点,效果更好。我觉得开了这个好头就要坚持下去。

顾村言:以后我觉得可以再往纵深发展,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鼓励画家自己作诗题跋,即使打油诗也是好的,鼓励从文化上来观照中国画,毕竟,中国水墨画在后来大多是还是文人画一脉。

丁一鸣(上海书画院副院长):其实以诗征画确实符合中国画创作的规律,所以刚才车老师讲的,有的作品表面上很具有冲击力的,但最终没内容。而与诗结合就更符合中国画。刚才大家也在谈我们曾经经历过的事情,但到最后发现这可能不是中国画家该做的事,比如说我们以前没有一个人能把军舰用中国画的方式画好,或者说它本身就不是中国画表达的内容,有时候很生硬的去套,我觉得没有必要这样做。刚才车老师也讲了,作为主题,这就是主题,像我们现在传统文化和人文关怀等等,这个是对社会很有积极性的一个东西。我倒是希望一年一年做下去,因为有这么一个积累,好多事情怎么做有了积累。如果今年做的话我倒是希望现在就可以启动了,我可能与各领域画家接触比较多一点,发现有些画家比较浮躁,想着参加展览的目的是什么,比较现实,功利性强。像我们这个活动,如果在一定层面上加大宣传,可能会有一些改观,要改变思路。

萧海春:我认为“和”就是中国文化最核心的一点。我们不要以为红色创作主题比别的高一点,而强调诗性的画作弱了,我从来不这样认为。

车鹏飞:萧老师讲得很好,我插一句。但有的人会利用所谓的主题,排斥另外一种优秀的艺术样式,比如上海美术界一知名人物曾经讲“书法不是艺术”,还讲过如果不会画人物,只画山水花鸟都不算主题性。其实绘画很简单,不管画什么都可以,你画政治人物也可以,但要画好。现在有很多所谓的画主题,从艺术角度上考量根本没有画好,很多是没有到位。

萧海春:这是一个美术生态的问题,你这里长得很茂盛,那里不长,一大块的地方都荒掉了,都是杂草丛生,看不到前途,看不到光景,这是不对的。我认为最好的就是长久的,慢慢来,别着急。如果中国人不搞属于自己的文化,这个民族就没有了,所以我认为,强调中国民族的也是主旋律,也是很大的一部分。这次展览还有一些遗憾是有部分参赛者“吃不透”题目,因而“不切题”的大有人在。

总的来说,书画院这样的活动应该说是成功的,今后可以再组织起来,往纵深里发展。我们题目还叫“以诗征画”,但后面的小题目可以换一下,比如“走进宋元”,或者后年办一个以诗征画“走进明清”。宋诗元曲都可以的。

丁一鸣:海派绘画虽说是海派无派,但却是在一个传统的基础上,如果承认这一个传统的积淀,那就说明海派还是有一个凝聚力的。所以我认为人家不知道海派艺术并非要紧,关键是我们自己把自己的功夫练好。我最近接触了一些北方的画家,他们认为海派对笔墨线条的理解更精道。

萧海春:他们没有这个感觉。

顾村言:因为中国画从南宋以后,其实主要是江浙沪这一带,比如像这次上海博物馆的吴湖帆大展,他是标准的海派,收藏、鉴赏,填词,创作。再看现在上海的老画家里,很多都有自己的师承的,有自己的文脉,这种文脉有时是隐性的,不一定是显性的,这可能是其他地方所难比的。

乐震文:是的,还有刚才萧老师说了,比如“走进宋元”,什么叫走进宋元?三个方面,一个可以临摹的,一个可以根据宋元里面的元素重新组合,根据这个原画来重新创作。第三个就是根据自己理解的这张画进行创作。

顾村言:如果这样一做的话,可能这次以诗征画只是一个起步,后面整个的大戏就拉起了,其实是做两块。萧老师刚才讲一个是文脉,对诗词的理解,对文学的理解;另外是笔墨,比如宋元的笔墨,和明清的笔墨是不一样的。

萧海春:首先第一个是笔墨问题,有的画家不要,但我们必须要!把这个笔墨先梳理出来,然后再加上文学的,感受的东西,再慢慢做大,这个原点先抓起;从宋元主要大家,一个一个专题来,同时可以展开,哪一个成熟哪一个先开,这样我们可以做一些专题讲座,可以谈创作,可以谈古画,这实际上是一个大普及。另一方面,艺术就在身边,只不过我们自己不关注。这个与文化自信有关。

乐震文:现在很多人都在讲与世界对接,我就说中国画不要跟世界对接,得让世界跟我们对接。

萧海春:还有,回归的话题不等于反对创新,其实自古以来中国就没有反对创新的。不创新是个伪命题,这个前提不存在,谁反对过创新?

顾村言:古人喜欢讲借古而开新,也就是说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而不是刻意地创新,创新是自然而然的。

车鹏飞:是的,上海的艺术界,现在这个时期理应有更好发展。我们以前大家都知道,建国初期,成立北京、上海两家画院,长江以南就是以上海画院为主的,傅抱石都是上海画院的。对比现在呢?现在上海美术到底是什么样的水准,我可以说全国真正知道的很少,原因何在?

录入编辑:王建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推荐】四大画僧的书画世界,这才是中国画
萧海春画家《以画为乐 敬畏自然》
海派“异数”萧海春
当下中国山水画教育的问题何在
【经典】虚室生白·董其昌学术研讨会(叁)
萧海春先生和他的中国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