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4自驾晋陕25司马迁祠墓
(2015-04-16 19:27:27)

9月29日,三原东走阎良,路边卖到的白石榴。关中柿子、石榴有名。柿子未熟,石榴当时。相对红石榴,白石榴更为可口,相对稀少。


830,关中北环线阎良收费站,5元。

阎良地处三原、富平、渭南、临潼之间,是著名的中国航空城。早年常来,变化挺大,差点不认路。虽然“旅游护照”减免飞行体验馆、科技馆门票,兴趣不大。开车市区转一圈,加油7.14/L250元。

935,阎良西,上G5京昆高速3272公里。

 

进陕西12天,阴雨霏霏。要离开陕西,天到晴了。


1100,高速韩城芝川出口,3421公里,60元。

韩城,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古迹众多。此行只打算看看司马迁祠墓党家村黄河龙门


沿G108国道,东北行几百米,转旅游路,平坦的大地呈现一个巨大的断谷,便到了司马迁祠墓的南侧。

断谷体现了黄土塬的地貌特征,断面如,实为下切台地:亿万年的澽水,将黄土塬切开,东入黄河。站立的南台称芝塬村,韩城市区在北塬台上。

G5京昆高速的高架桥,连通南北。桥面位置,隐约可见黄河1937年,新改编的八路军,由此东渡黄河抗日。右侧三柱,便是八路军东渡黄河纪念碑

司马迁祠墓,就在左侧坡上,松柏密集,略露殿脊。


盘旋入谷,绕到北侧景区大门3427公里,门票80元,不参加优惠活动,停车5元。

司马迁祠墓已远在南侧坡上,还是逆光。


导游图。

前段称祭祀大道,害得游客多走1公里路程。


大道两侧,雕刻《史记》中人物的花岗岩巨像,算是对司马迁的纪念。

其中的汉武帝刘彻群雕司马迁是汉武帝刘彻时期人,虽被刘彻处以宫刑,却不能否定刘彻的伟大。


大道南端,有司马迁立像。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中国最重要的两部史书。

两位司马氏相差1千多年,分别葬于黄河两岸的陕晋境内,相距不远。司马光祠墓在运城东北,见《晋陕3》,因到达时间晚了,未能进入。


回看走过的祭祀大道。


东转前行,有民国修建的芝秀古桥连通祠墓区,远为京昆高速高桥。

这里曾为历史古道,东通黄河渡口,南上塬顶,连长安要道。明代桥梁已毁,杨虎城邵力子重修。


桥下小河,古称陶渠水,因汉武帝在此采得灵芝,易名芝水;来自西南,东汇澽水黄河

对岸塬坡上,便是司马光祠墓


过桥看桥侧。五孔石拱桥,长110米,宽5.2米。拱孔雕以龙头,栏板望柱饰以瓜果造型。


回望芝秀古桥


前行,便到司马迁祠墓区域,门向东北;而其祠墓在西侧高处。


一座古朴简易的木牌坊清代重建,上书“汉太史司马祠”,民国十二1923夏四月谷旦题。


大门不古,启功题“汉太史司马迁祠墓”。


门枕石,图案奇特。


进门,古道沿坡而上,转东西走向

这条古道,比司马迁还早一千多年,原称韩奕坡。《韩奕》,《诗经》中赞美韩侯的先秦诗歌。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带为晋国魏国的河西属地。这条古道,西接长安,东到黄河古渡,北通韩城、龙门,是当之无愧的交通要冲。后因司马迁祠,改称司马坡司马古道。现在的京昆高速、G108国道,在其左右。


古道中穿景区。路北崖边有座无名亭阁建筑,导游图标太公庙


崖边西望,经加固过的悬崖之上,便是司马迁祠墓,坐西朝东,巍峨挺拔。


古道南侧几处平台,陈列着韩城黄河边迁来的几座古建碑石。一曰抢救保护,二曰扩大司马迁祠规模。

第一台地,左侧石马一匹,面对古道,可能是原有石刻。


这些碑石,没有介绍,不能一一拜读。


南侧碑亭里,陈立着宋徽宗时期的《河渎碑》。原在韩城市区东侧黄河边的河渎村1982年迁来。

黄河常年浑浊,难得清澈,便有“圣人出黄河清”之说,也就有了河清海晏的理想。


该碑记载宋徽宗时期,黄河接连三次变清,功在皇帝圣明:“猃狁来王氐羌入贡黔中岭表龙水播川遗酋群丑解辫屈膝,而愿为臣妾者,盖不可以数计”。

然而,可笑的是立碑仅过十多年,宋徽宗及子钦宗被金兵掳走,北宋灭亡。碑额敕修河渎灵源王庙碑


碑文:“敕修同州韩城县河渎灵源王庙碑

宣德郎知京兆府高陵县事管句学事管句劝农公事兼兵马司监押臣陈振撰,宣德郎充提辖措置陕西川路坑冶铸钱司催促搬运铸钱物料勾当臣王毖书并篆额。皇帝(宋徽宗)临御十有三年,典章文物,炳然一新。正郊丘以辨两仪,广宗庙以严九室。兴明堂以备配侑之典,祠太一以答灵贶之符。明德卹祀,咸秩无文,肸蠁骏奔,罔不祇慓。神祇祖考既已安乐之矣,而复以声制律而乐和,以身立度而礼节。琢玉以成宝而文采彰,铸金以象物而基本固。前世之所废而不讲,后人之所忽而不问。发明诞告,悉出宸翰,诏令一下,不日而成。于是,卿云呈祥灵光荐休膏露零滋朱果腾色嘉禾之秀,羽物之翔,凡旷古之所未尝记者,连章累牍,奏之阙下,颂声洋溢,周于四遐。猃狁来王氐羌入贡黔中岭表龙水播川遗酋群丑解辫屈膝,而愿为臣妾者,盖不可以数计。古之所谓天不爱其道,地不爱其宝,人不爱其财者,具见于兹。故一事之举,一物之来,类皆付之史官。刊之琬琰,铭之鼎彝,纪之以编简,载之以竹帛。自尧舜三代,典谟训诰之书,未有若此时之盛者也

惟此洪河(黄河),自大观(宋徽宗年号,1107起)以来,变浊为清者,略有三焉:乾宁(河北青县)保平(河南陕县),率以累日;惟1108冬,见于同州之韩城郃阳,其袤百里,其久弥月。诏遣尚书郎臣张劢,持祝往祭,既抵其野,访故祠,得破屋一区,风凌雨剥,颓圯殆甚,俱不足以尊显灵德,上副一人诚报之意。故已事而还,请新庙貌诏可其奏。既赐币券,以经其用,又出大农之钱,以助其不足。鸠工饬材,一不在民,庀事政和元1111秋八月之壬寅,落成于二1112春正月之甲子。凡为屋之楹三十有四,堂崇以延,门严以闶,有庑如掖,有屏如植。笾豆之设有位,待卫之列有所,轮奂丹艧,俨无不肃,乃赐灵源为号。因命择词臣而记其事,部使者猥以属臣振,臣振不敢以荒斐辞。

窃惟洪范之数,兆于五行。五行之证,原于五事。自视听貌言思之近,推而广之,至五福六极休咎所报之远,若符契然,岂人力也哉。夫尧以水土未平,吁谟而命禹;禹以百姓未安,廑其身而告成。九年而洚水,平土作乂,考其绩用,固非人力而所为者,可不归之天乎?使百姓戴天而居,履地而行,力农而食,日用而不知,可不谓之神乎?涧溪潢潦之卑,朝盈而暮竭,有欲澄之者,犹不能清,况昆仑万里之势,数千年之久,敢自期于身尝而目见之乎?非有作之圣人,其孰能与于此?今皇帝道德之妙,蟠极上下,精诚之微,昭格幽显。凡所以施设注措,一出于独智,百辟卿士,曾不足以探识其奥,而四方万里,鼓舞震动,化贷成就,亦罔知帝力之所加,岂天之神与禹之智,举在是欤?福物之报,固有由尔,顾一河之清,恶足以尽之,而倦倦不忘者,亦以昭景命、领纯嘏,奉上帝之锡羡而已。

窃尝以传记考之,河千岁一清,其应在人君寿考天下治安今接岁三清,应益昭著,自非睿圣抚运,溥博渊泉,通乎高深,何以及此。是宜有以铺张闳休,扬历伟迹,而昭乎无穷也。如臣蛙蟺之陋,顾安能识咸英之太和而调达之。姑以区区之见,述其万一而预荣焉。臣谨拜手稽首而为之颂曰:

皇帝临御,十有三年,礼制乐作,典章粲然。道德之妙,格于皇天,景星庆云,膏露醴泉。诸福之物,克臻其全,大观之初,浊河三清。乾宁保平,郃阳韩城,有泓其澄,有光其荣。诏遣臣劢,报祭惟精,乃新其宫,灵源其名。郡县奔走,累月而成,神歆其类,既安且宁。皇帝有道,山川受职,珍符来贶,惟神之锡。皇帝有道,受福无疆,神之听之,德音不忘。簿领臣振,预荣厘事,作为声诗,垂千万禩。

降授奉议郎权发遣陕府西路计度转运判官公事借绯鱼袋臣郭伦,

降授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发遣陕府西路计度转运副使公事兼劝农使赐紫金鱼袋臣赵□,

降授朝散郎直龙图阁权发遣陕府西路计度转运使公事兼劝农使赐紫金鱼袋臣陈□”。


背阴后人题刻。其中有“道人芦得真”题刻的“大明国嘉靖三十五1556,为地震倒毁无存,本村卜同、卜尚信……请到三灵山飞虚观道士芦得真重修……”。

这就是前文提过的那次毁灭普救寺塔蒲州古城西岳庙嘉靖关中大地震,应是嘉靖三十四年底。


南侧坐南朝北的是元代禹王庙献殿,原位于党家村东、黄河边的昝村,1978年迁此。

前檐四柱三间,柱顶置一根粗大通长的原木梁枋,壮实雄奇;梁枋设五组斗拱,说明其内部实开四间。没有介绍,关门,据说为史记名言陈列。


返回古道。现存石条,铺于北宋,尚存数百米,车辙清晰

坡度不小,行车不易,这就是古代的国道


道北分岔,通高处的司马迁祠

岔口简朴木牌坊,据说为元明建筑,上书高山仰止。司马迁德高如山,世人敬仰。


牌坊背书既景廼岗,同前额,民国时期题刻。


登祠神道,中低边高,临崖而建,如行鱼脊,地势陡峻。确实体会到“高山仰止”的境界。


半途,砖木牌坊,保存完整。上书“史笔昭世”,今人题书。


司马迁祠,如一座城堡,矗立在高处。


砖砌牌坊,额“河山之阳”,砖联“圣人光道统,汉史竟经文”。


其上,砖砌平台,便是司马迁祠

司马迁(前145-87),韩城人,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记载了轩辕黄帝到汉武帝间的三千年历史。

祠墓记载,可追溯到西晋。《水经注》载:“(黄河)水又南,右合陶渠水(芝水)……又东南迳司马子长墓北,墓前有庙庙前有碑永嘉四310汉阳太守殷济瞻仰遗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树桓”。历朝都对司马迁祠墓进行修葺,尤以北宋、清为主。


登台东望,芝水澽水交汇后,东入黄河;京昆高桥飞架,连通南北。“河山之阳”贴切。


山门为宋代建筑,木门斑驳。门额“太史祠”,据说是清末县令题书。


进门,祠院不大,古树苍郁,建筑简朴,坐西朝东。


献殿六柱五间,陈列历代碑石,与寝殿相邻。


献殿司马后裔、政府、团体祭祀司马迁之地。碑石林立。

中设石供桌,刻有琴棋书画、二龙戏珠。上悬匾额文史祖宗民国三十五1946,“徐村(西6公里)裔孙同叩”。柱联“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则是1981年裔孙刻悬。

寝殿四柱三间,新匾“史圣千秋”。


许多碑石已不清晰。


其中,乾隆十四1749光绪十三1887重修碑记,文字最完整。


康熙时期,县令修祠墓后的诗碑。


寝宫门前,《重修汉太史司马祠记》是通元碑。抄录:

重修汉太史司马祠记

延安路儒学正段彝撰,

永昌路儒学教授段循书丹题额。

治城之南里,仅一舍有镇号芝川,镇之阳道之右有,曰太史司马迁也。内树贞珉,历更劫火,年祀绵远,辞翰剥落弗可考也后存巨冢互嵌山石,刻诸新诗雄文,乃宋金巨人魁士之作也。按史记自序,司马氏世典周史,(周)惠襄之间,去。后随会,而司马氏少梁。先生之祖,授汉五大夫;生,尝为太史。以是推之,西河犹先生乡也。葬于此者,似有由焉。宣差罗里(达鲁花赤,掌印)从仕,爱贤好古,延祐甲寅(元仁宗,1314来监是邑,构其祠,俾韩民以奉祀。事后自求予以记之。予应之曰:先生之出处,载在史传,昭然可见。若蔓其□,则□□□。因□□而歌之:

梁山西倚叠翠光,河水南下霜练长。汉家作德感彼苍,钟于俊彦弼武皇。先生挺出坐玉堂,以直秉笔称贤良。河山英秀天复偿,一丘黄壤埋芝阳。岁华绵远几星霜,因讹准谬成荒唐。我公奉命来帝乡,下车都此心弗惶。构祠洁尔修蒸尝,荐新黍稷惟馨香。它山伐石勒铭章,告子厥后俾勿忘。

…郎韩城县达鲁花赤□□本县诸军奥鲁劝农事罗里

…年岁次丁巳1317)中秋日立石。奉元路石匠提□马通刊”。


介绍称,寝宫建于北宋末年的宣和七1125

繁复的精雕门板


寝殿不能进入,正中清代木制阁龛内,供奉着北宋塑造司马迁坐像。隔着玻璃,可见其长须飘拂,两眉入鬓,宽长博带,左臂弯曲,右臂下垂。

上书“穆然清风”,不古,反映了司马迁的刚正不阿的品质。


寝殿之后台地,便是司马迁墓。高3米,周长18米。青砖砌就,圆形。墓顶古柏一株,枝干苍劲。东侧立碑。


碑刻汉太史司马公墓,还是清乾隆年间的陕西巡抚毕沅题书。

陕西之行,毕沅陪伴一路。


墓壁周嵌八卦花卉图案砖雕,故称“八卦墓”。


水经注记,该墓始建于西晋永嘉四310。历代修葺。现墓冢形如蒙古包,传为忽必烈敕命修建。

元碑,当为元仁宗时期地方政府重修。若是忽必烈,元碑当提及。


墓顶古柏苍郁,树分五枝,南三北二,盘若蛟龙,当有多少岁月?俗称五子登科柏


墓北北望,新建的祭祀大道、景区大门,展示脚下。

这里为澽水芝水交汇三角河谷,是东西水路交通的枢纽。周平王古梁国所在地,尚存少梁城遗址;秦惠文王更名夏阳,是韩城的前身。历史上的秦晋秦魏之战,多发生于此。


祠院北侧,有恢复的古道,铺以磨盘,通向塬顶。


登高,再次东望。可见,京昆高桥飞架南北,黄河苍茫。

司马迁祠墓居于黄土塬东端的突出岔冈,下为古道,右为绕行而来的旅游公路。在深感司马迁祠墓地处险地的同时,也感到黄土塬不是那么脆弱,这段地貌应存在了数千年了吧,还要今人倍加珍惜、保护。


景区西端上部崖壁开有窑洞,称三官洞。

其上是塬顶,据说尚存历史久远的魏长城,开车路过时没有注意。春秋战国,河西这片土地曾属晋魏国,魏长城向南延伸到华山脚下。


沿古道下行。南侧为来时走过的旅游公路,在脚下转了个大弯。所以开车看不见司马迁祠墓


东侧的八路军东渡黄河纪念碑京昆高桥

黄河苍茫,山西大地更是看不清楚了。


沿南侧小道下行,崖边有新建的史圣济世经展馆。


其北,称守望家园展馆,为太史公现在后裔生活风俗展。


下行台地,有个院落,包括一座山门两座殿宇,坐南朝北。这是原来位于党家村东、黄河边、昝村镇薛村的三圣庙,建于元至元十1273,为刘关张三义庙。1982年迁来。

 

前建筑铁笔著春秋馆,为三圣庙献殿。同前文的禹王庙献殿,前檐四柱三间,柱顶置一根粗大通长的原木梁枋,梁枋设六组斗拱,说明其内部暗开五间,古朴雄伟。


巨著惠万代馆,为三圣庙寝殿,正常的四柱三间,没有暗五

元代建筑,作为重要文物,迁移改变用途姑且不论,没有了原有碑石、额匾以及相应资料,就会逐渐迷失,当作斟酌。


院门前的紫藤苍老,不知原生,还是移来。


古道主路通往两古建的台阶。


台阶侧还有座古建,额千秋太史公

1977年迁来的彰耀寺献殿,原在韩城市区西部,为元代赵氏为彰耀先祖功勋而修建的家庙。四柱三间,梁枋上设五组斗拱,单檐歇山琉璃顶,相对奢华。


现景区迁来的四座元代建筑,都用作司马迁事迹、字画展,难免重复;而且缺乏介绍资料,这样就会逐渐淡忘了其本身的文物价值。

 

其侧台下,便是司马古道的“高山仰止”牌坊岔口。

西望司马迁祠墓,巍峨古朴。风追司马,已两千多年。


古道下行,蔚为壮观。

G108国道,穿左侧的芝川镇,北上右侧的韩城市区。


1250,离开司马迁祠墓,沿G108,穿韩城市区,去城北的党家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韩城# #2020韩城过大年# 【司马...
--【发现陕西】史记韩城,风追司马
韩城司马迁祠导游词
耿朔:陟彼高冈 瞻其遗风——司马迁墓祠访古
“华夏史笔惟司马,关中文物最韩城”——祭司马迁及韩城古迹
韩城观光——司马迁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