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全会议年年开,事故还是屡禁不止,安全工作为啥成了摆设?

导  语 

上车后的第一件事永远是系好安全带(不分前后排);
不使用的笔尖永远向内;
停车一定是车头向外;
员工出差一定会选择公司的合约酒店,选择比较低的楼层;
出差入住旅馆后第一件事就是主动寻找安全通道,并实际走一遍;
住旅馆时,手电筒、护照等重要物品放在可以随手拿到的地方。



每年元旦春节前,总有一份重要文件要下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其中必有“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基于这一背景,笔者受到邀请参加一个安全管理讲座。参会的集团及各集团下辖重点企业与安全管理相关的干部来了一百余人,会场设在国有投资的大酒店。


讲座从“三现”(现场、现时、现物)切入,连上三份“见面礼”。


第一份,尽管参会的都是安全管理专业人员,但会前并未向所有参会者指示现场的逃生通道,此功课其他的会提倡做而安全会则必须做。


第二份,与会人员多数驾车过来,但围停车场绕行一周,停车并不规矩,车头也并不一致向外。万一有事,众多车根本开不出去,完全有可能成为爆炸物的集合体。

第三份,酒店的救生门,有三处皆被锁死。向酒店经理打听,原来是为了防止闲散人等上楼,门皆被智能化锁定,一旦灾害来临,控制室将打开所有楼层的各扇门。解释是通的,但与安全管理冲突。

紧急情况下,多增加一个小环节就多一份大风险。有人会说,哪有那么巧,不可能开安全会就正好出安全问题。这就是“安全带原理”。正因为人们的安全意识太差,都心存侥幸,安全管理的难度才特别大。


讲座间隙,有一家企业的安全总监提出他的困惑。
他所在的企业旗下有一些老旧企业,经营不好但地段好,部分楼房腾出来改做廉租房,要想确保几千租户的安全,管理难度陡然加大。


我给这位一筹莫展的总监开出的处方有以下几味药:

第一味,与廉租房住户签署的协议必须增加甲乙双方安全互动和安全强制执行标准的条款。虽然,增加的条款并非为了区分责任,但多一点努力就少一分威胁。

第二味,激励和强制相结合,展开社区安全培训。即使收取用户的租金是低廉的,但毕竟是用户,出租方有服务之责。无论是小恩小惠吸引住户参加安全管理互动,还是适当强制地拉进来培训,教育手段必须跟上。社会顾不上,社区当尽责。

第三味,每栋楼都增设安全值班小组。社区的物业管理当然包括安全管理,但事实上绝对不能等同。要实实在在地安排几个人员常驻出租楼,教育居民、检查隐患、拾遗补缺和应急指挥。哈佛大学就有校长在男生宿舍楼办公的传统,包括很是尴尬的女校长都维护这一制度。

第四味,制定《廉租房安全管理手册》。把与住户相关的安全问题穷举列出,并一一指出解决办法和处置措施。如同质量管理有控制点一样,安全管理也有关键控制点,尤其是盲区和死角更要重点提出。对于相关人员的责任和义务都必须明确,包含实施细则的手册必须细化到边边角角。如果甲方因为专业的不足做不好手册,可以请专家协助完成,至于思考的路线可以参照网上的《菲佣手册》。手册的作用,可以看看神舟九号飞船“太空穿针”式的交会对接。刘洋经过两年多的航天员专业训练,除了学习大量的理论知识还要进行极具挑战的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最后经过非常严格的“零失误零差错”的技能考核。尽管针对这个动作在地面模拟训练了1500多次,实际交会对接时,刘洋照样把《飞行手册》《交会对接手册》《故障处置手册》《飞船操作指南》4本一寸多厚的手册准备在身边。

第五味,应急处理方案。既然是应急,必须达到紧急预案启动不需要临时召开会议的标准。方案不需要那么多“正确的废话”,不需要那么多关于为什么的说明。

现实中,安全管理往往强调管理者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强调操作者的小心谨慎,而对系统方案、科学防灾以及切实的可操作性的方法关注太少。

我们的企业是怎么做的?

笔者曾任职于一家港资化工企业,一位普通员工在操作中不小心被传送皮带卷倒,万幸的是很快脱开没有拖到机器里面。公司自然紧急召集干部开会讨论,生产部长和车间主任提出的“解决办法”不过是处罚当事员工,附加建议是重新大张旗鼓地展开安全教育活动。

没有一个员工想把自己的命丢给机器,受到如此惊吓已经是一种惩罚;倒是干部应该考虑自己的责任,一线责任人应该是现场管理的专家,不用多提口号,必须想出具体办法来解决问题。然而,最终会议还是没有提出具有操作性的措施。

 后来,请来的日资企业专家给了我们三条建议:

其一,传送带两侧做护板,全面防护;

其二,必须留出传送带边上的操作缺口,设置绕行进入的栏杆,让操作工不能匆忙进入操作;

其三,在岗女工必须带工作帽,并把长发塞进帽檐内。专家还对我们其他部分存在的安全问题列出了清单。

时至今日,管理学界已经在系统研究“本质安全”,而我们还只是强调“安全生产”,殊不知安全管理是多维度的,安全不止针对生产,安全问题贯穿在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每一处缝隙中。


杜邦是怎么做的?

著名的以火药生产起家的杜邦公司很早就提出安全管理标准:力争工伤事故、环境事故、职业道德操守违规事件、职业病发生、对待员工不公平的事件发生均为零。杜邦把员工在工作8小时之外的交通事故、运动伤害都纳入了安全管理范围,只要导致不能上班或者对工作有影响的事都要报告,此类被称为“与工作相关的工余事故”。

杜邦的安全管理文件规定都很具体,条款都可以操作。厂长每天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巡视工厂:

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有没有不符合规程的操作;
员工走路是否在安全区域内;
员工是否佩戴头盔、防护眼镜、耳塞;
任何一道新的工序在没有经过杜邦家庭成员实验以前,其他员工不得进行操作。

一些安全管理细节不避琐碎之嫌:

上车后的第一件事永远是系好安全带(不分前后排);
不使用的笔尖永远向内;
停车一定是车头向外;
员工出差一定会选择公司的合约酒店,选择比较低的楼层;
出差入住旅馆后第一件事就是主动寻找安全通道,并实际走一遍;
住旅馆时,手电筒、护照等重要物品放在可以随手拿到的地方。

我们的安全管理,还是太务虚了。每次灾难后仅仅是再大力宣传一次“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实际上只是避责的需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安全警言
史上最全杜邦安全管理手册
PPT!最全杜邦安全管理手册
杜邦布拉德利曲线
杜邦安全管理的十大基本理念① 所有事故都是可以防止的;② 各级管
解析杜邦公司的安全管理模式(84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