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桃花源记》课堂教学艺术镜头

  谜语切入趣味多

                 苏州市立达中学  蒋祖霞  

 《桃花源记》文句简明,语多双关,教师可以根据文句设计谜语,引导学生感知陶文语句,进而可以步入文本,咀嚼真意。

“刚才我们一起通读了全文,现在请根据我出示的谜面,从文中寻找相关语句,当成谜底。”听到是猜谜语,大家兴致很高。

“第一题,谜面是‘花谢花飞飞满天’,谜底四个字。”

“落英缤纷。”一学生很快说出谜底,并作解释,“英,就是花,花谢就是花落,落花自然就是落英。”

我说:“是的,我们常用‘含英咀华’来比喻品味诗文中所包含的精华。这里的‘英’就是‘花’。再听题,谜面是‘洋装西服’,谜底八个字。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几个人异口同声。

“为什么?”

“男男女女的穿着,全部像外国人,这不就是洋装西服?”

我说:“照此理解,武陵渔人的衣着与桃花源中人的衣着肯定不一样了,是吗?”

大家讨论。

一小组代表回答:“我们认为‘外人’不是指‘外国人’,武陵渔人的衣着与桃花源中人的衣着是一样的。渔人进入桃花源,看到的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些中国式的农村风景,‘设酒杀鸡作食’的款待都是普通农家的特点,他们的穿着也不应该是外国人那样的特异样子。书下的注释也很清楚,‘外人’是‘指桃花源以外的人’,所以,我们认为,桃花源中人的衣着与武陵渔人的衣着是一样的。”

另一小组反驳:“请注意陶渊明的叙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什么意思?原来他们的祖先是作为难民,躲避秦时战乱而进入桃花源的,因为与外界隔绝,‘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所以桃花源中人们穿的仍然是秦时服饰。误入桃花源的武陵人是东晋人,武陵人穿的是东晋时的衣服。也正因为此,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不是‘惊’,是‘大惊’,为什么?太奇怪了,这个人的衣着与他们相差了快六个世纪,不惊讶才怪。

又一小组发言:“我们也认同‘外人’是‘另一个世界的人’的观点。六百年了,‘食’、‘住’可以是中国式的农村场景,但不能据此判定‘穿’也没有变化。刚才老师介绍的《桃花源诗》中也有一句‘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就是说衣服‘没有新的样式’,从另一面说明,衣服与外界是不一样的。”

大家看《桃花源诗》,果然。

“其实,关于‘外人’的争论学术界一直没有停止过。我个人感觉服饰应该是不同的,‘外人’是‘另一个世界的人’。当然,与结论相比,我觉得这个学习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我略作总结。“在你们争论‘外人’的时候,我想到一个谜面:小姑居处本无郎。请打一个五字谜底。”

满座寂然。

“不要提醒,让我们想。”看到我做解释状,有学生急了。

“郎者汉也,无郎就是无汉,乃不知有汉啊。对不对?”一机灵鬼拍桌大嚷。

“是的,课文中的‘汉’是汉朝之汉,这里我们可以谐音理解为男子汉的汉。太对了。”众人向他投以敬佩的目光

“老师,这个制谜我也会。我这里也有两个谜面:一个谜面是女儿国……”

“哈哈,不就是刚才的‘乃不知有汉’?”说谜面的同学话还没有说完,有学生就开始抢答,教室里笑声一片。

“还有还有,家丑,谜底是什么?”

邻座答:“家丑不可外扬,不值得向外面的人说,应该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接着我推出剩下的几个谜面:记者招待会,谜底是四个字。学生回答出“咸来问讯”。然后梳理出文章中表示“都”的几个意义相关的词。

    还有“大举伐木”(谜底四个字)、“坐观垂钓者”(谜底三个字)、“偶然行到玄都观”( 谜底五个字),学生找到“林尽水源”和“见渔人”。“偶然行到玄都观”,提示刘禹锡有“玄都观里桃千树”句,于是“豁然开朗”——“忽逢桃花林”。

好像是李卫东老师说过,好的课堂导入应该就是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过程,“异”——“复前行”——“欲穷其林”,需要激发学生的心理期待和探究动机,这样的教学才有意思。这一段教学,师生交流非常愉快,现在笔录,恍如昨日。

 

 好一个“外人”

                             山东莱芜市实验中学  杨富志 

师:在《桃花源记》中,“外人”出现了三次。请同学们找到这三处?

学生阅读文章,寻找“外人”。

生:第一次是在“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一句中。

生:第二次是在“遂与外人间隔”一句中。

生:第三次是在“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中。

师:课文有没有对“外人”一词作出解释?

生:注释14告诉我们,“外人”的意思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师:注释14告诉的仅仅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一句中的外人的意思。

生:注释14后面的“下同”告诉我们,下面两处的含义也是这个意思。

师:也就是说,这三处的意思一样的,对吧?真的一样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探讨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四人一组,不急于下结论,思索一下,看看有没有疑惑。

生:第二、三句中可以把“外人”解释为“桃花源以外的人”。但在“悉如外人”一句中,也把它理解为“桃花源以外的人”感觉有些怪异。

师:有疑惑,请大胆提出来。

生:难道与世隔绝了几个朝代的人,男男女女的穿着还能与时俱进般的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这可能吗?

师:那大家一块讨论一下,有没有这种可能?

生:不可能!

师:既然不可能,那翻译也许有问题。那这个“外人”又该怎么理解呢?不着急,拿出《古汉语常用词典》来,查一查就明白了。

学生查词典。

生:查到了。

师:义项很多,我们一个一个的探究。

生:词典是这样解释的:“外,远也。”那“外人”是不是就可以理解为“远处的人,远方的人”呢?

师:那把这种猜测放到文中就可以理解为“桃源里面的男男女女的穿着,完全像是远方的人”,这样翻译合适吗?

生:不太合适,“远方的人”仍然是“桃花源以外的人”。

师:看来这种解释不行。

生:它还有“外国,外乡”之意。

师:那把这种猜测放到文中就可以理解为“桃源里面的男男女女的穿着,完全像是外国人或外乡人”。这样翻译合适吗?

生:不合适,怎么会是外国人啊?

师:对啊!怎么是外国人啊?是不是外国人,文中有一个地方告诉我们了。找一找。

生:在后文中渔者为了谋取私利而食言相告官府:“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倘若是“外国的人”的话,一个太守没有通关文牒,不可以浩浩荡荡的派遣官兵去找寻的。

师:“外乡人”就不用说了,更属于“桃花源以外的人”。

生:还有一个义项是“从前,以往”。

师:那把这种猜测放到文中就可以理解为“桃源里面的男男女女的穿着,完全像是从前的人”,这样翻译合适吗?

生:合适。

师:我也觉的合适。不过我们还可以把“从前,以往”换成一个字?

生:古。

师:放进去看看。

生:“桃源里面的男男女女的穿着,完全像古人。”

师:这样来解释,就显得更为合情合理了。还有义项吗?

生:“不是自己这方面的”。

师:那把这种猜测放到文中就可以理解为“桃源里面的男男女女的穿着,完全像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太拗口,谁来改一改?

生:桃源里面的男男女女的穿着,完全不像自己所生活的这个时代、这个地方的人的打扮。

师:不像自己所生活的这个时代、这个地方的人的打扮,那像谁呢?

生:像“古人”的打扮。

师:我们来总结一下:文中的“外人”其实是两个词。“悉如外人”的“外人”作“不是自己(渔者)生活的时代、地方的人”,也就是“古人”的意思;“遂于外人间隔”的“外人”作“外界的人”亦可理解为“桃花源以外的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外人”同“遂与外人间隔”的“外人”意。

 

 

桃源村哪去了

                               江西南丰二中  付胜芳

疏通完课文第四、五自然段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渔人带着人去寻找桃源村,为什么找不到呢?

    生:找不到桃源村是因为我们桃源村外的人很蠢。

师:有什么依据吗?

生:课文中说渔人说如此,渔人把自己在桃源村的经历详细地讲给了太守听,太守也一定会被打动的,非常向往桃源村,所以就会派人一起去找我想,他派去寻找的人肯定是很多的。可没找到,这不就说明了这些人很蠢吗?

师:你说太守非常向往桃源村,又有什么依据呢?

生:太守即遣人随其往”,“立即、马上”的,说明太守寻找桃源村的心情是很急切的。

生:我要说的另一个依据是,渔人“处处志之”,在路上还做了许多标记可是村外的人在有标记的情况下,花了很多时间竟然还是没有找到桃源村,这就不聪明了。

师:何以见得花的时间很多?

生:遂迷,不复得路”,“字是终于的意思是说这件事很难完成,做的过程也是较长的。

师:找的人多,花的时间又长,况且还做了标记。那么,渔人做的标记哪去了呢?怎么就没有发挥应的作用呢?

生:老师,我看渔人做的标记,有可能被桃源村的人给破坏掉了。不足为外人道也就是依据。它其实表明了桃源村的人早就有预感,渔人可能会说出去,所以他们早有防备的。

生:应该是当渔人走出桃源村后,村里就派人偷偷地跟在后面,监视着渔人的一举一动。他们发现了渔人一路上在做去自己村子的路标便毫不犹豫地把那些标记给统统地除掉了。这些渔人一点都没有发现。

师:照你这样说,桃源村外的人还不讲信用咯。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生:我同意。村人曾嘱咐过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我也相信当时渔人是答应。可走出来后,渔人就出尔反尔地做标记。这难道是讲信用之人所为吗?

师:那么是什么心态促使渔人做出不守信用之举呢?大家想想。

生:是贪婪之心造成的。渔人在桃花村待了一段时间,已充分感受到了那里的美好,就想到那里长期居住。所以走出桃源村后,就急着去太守那告密。他想啊,说不定由于自己的告密有功,太守还会委任他担任桃源村的村长呢。那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了。

生:桃源村找不到的根本原因,我看不是那些人愚蠢,而是他们心术不正、品行不端,不是不讲信用,就是贪得无厌。

师:换句话说,只有心清如水、心无杂念的人才可以找到桃源村的。

生:老师,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那为什么这位品德高尚的太守也找不到呢?

师:是呀,为什么他也找不到桃源村呢?桃源村它到底哪去了?

生:桃源村就根本不存在,是作者虚构出来的。社会太完美了,这样的社会我看就是在今天也是不可能有的。

生:既然那个美好的世外桃源根本不存在,那陶渊明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笔墨去描述呢?

生:桃源村这个与当时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的社会,是作者与当时的老百姓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理想,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生:凭什么就说,陶渊明有这样高的思想境界呢?

师:作者陶渊明年轻时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东晋王朝极端腐败,赋税繁重,民不聊生。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最后他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这就又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师:桃源村到底去哪儿?它真的消失了吗?如果它没有消失,它会在哪儿呢?想想看。

生:桃源村并没有消失,它在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中,在文人墨客的美文佳作里。

生:桃源村并没有消失,它已在人们人生奋斗的梦想中。

生:桃源村并没有消失,它在我们的“中国梦”里。

……

 

     “化译为说”觅桃源

                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   桑苗 

 

  师:同学们,文章写到渔人回来后“诣太守,说如此”大家觉渔人会对太守说什么?贴合文本,用句式“那里          ,真是个            的地方”说话。

生:那里有弯弯曲曲的小路,整齐的房屋,上好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柳树青葱茂密,真是个美丽如画的地方。

师:确实很美,不过弯弯曲曲的小路是你想象的的结果吧?

生(摇头):阡陌交通就是田间小路交错相通的意思。

师:不错,可是你说的柳树何来之有?

生(不好意思):课本上说“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就是“类”的意思,桑树竹子之类,我就想到了柳树!

师:这位同学读书读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妙!其他同学继续

生:那里桃花灼灼,一阵风过,落花纷飞,就像下了一场场红雨,真是个自然诗意的地方。

生:那里人们安居乐业,老人和孩子脸上都带着笑容的,那里真是个幸福的地方。

师(笑):我怎么没有看到老人和孩子呢?

生:“黄发垂髫”就指的是老人和孩子。

师:“黄发”老人高寿头发会由白变黄,所以称“黄发”;“垂髫”古时童子没成年时头发是垂着的。大家看没有直接说老人小孩而是说他们的特征“黄发垂髫”,这么说是不是就更形象生动?这种修辞叫借代。好,我们继续

生:那里人们热情,对于我这个突然到来的人没有驱赶反而邀请到家里做客,真是个民风淳朴的地方。

师:文中表示 “邀请”的意思词除了“要”通“邀”,还有个字也是邀请的意思?

生(齐):“延”字。

师:你怎么知道这个字是“邀请”的意思呢?

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拿饭拿酒那不是“邀请”到家吗?

生:前面写到“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后面写到“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尤其“延”前面还有个“复”字,“复”是“又”的意思,很显然“延”与前面的“要”意思相同。

师:我们继续刚才的学习环节,谁再来说说。

生:我顺着前面的同学的话说,那里的家家户户都来邀请渔人这个“不速之客”,真是充满信任的地方。

生:那里人们友善诚恳,真是个温暖祥和的地方。

生:那里鸡犬相闻真是个太平安宁的地方。因为“鸡犬相闻”让我想到“鸡犬不宁”所以我觉得那是个太平的地方!

师:同学们,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生(齐):晋朝太元中,东晋时期

PPT出示社会背景,加深理解。

师:渔人还会怎么说?

生:那里没有战争,没有欺骗,真是个理想的地方。

生:那里与外界隔绝可以避“秦时乱”,真是个躲避战乱的好地方。

生:那里还有一片桃花林掩映,芳草鲜美,真是个神秘的地方,让人神往的地方。

生:那里景美,生活美,人心更美,真是个世外桃源!

  师:渔人说了这么多,太守有何反应?

生(齐):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师:哪个词表现了太守的迫切?

生(齐):”字。

师:迫切的心情更加让我们体会到现实的不堪。可最后“处处志之,为何还会迷路?“欣然规往”的高尚士刘子骥,也是同样没有结果,为什么呢?

生(七嘴八舌):因为那个地方隐蔽呗!难找呗!

师:是吗?如此美丽诗意淳朴友善真诚温暖幸福祥和完美的地方为啥就找不到了呢?

生:越是找不到,就越神秘,越是让人向往。

生(恍然大悟):如此完美并不存在,是世外桃源!

生:桃花源是生活在东晋那个动荡年代里的人民的美好的愿望。

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师总结:桃花源,多么美丽的名字,远离人寰,隔绝尘世,那片诗意灵动的地方是身处乱世的人们最伟大也最朴素的愿望,它也是厌倦了喧嚣和纷争的人们的精神避难所,它更是每个人心中永远的圣土。

 

在诵读中走进属于自己的“桃花源”

                     浙江省温州市绣山中学  师延峰  

师:反复诵读文章第一自然段,仔细琢磨你诵读时在节奏上有怎样的变化?

生:好像越来越快了。

生:我感觉在读到“渔人甚异之”一句时,稍微会慢下来一点。

师:能否说一下你感觉会慢下来一点的理由。

生:因为这个句子是作者向读者交代渔人的心情,比较客观,因此读起来就慢悠悠的。

生:我补充一下,渔人感到惊奇的是因为看到桃林呀、落花呀那些不同寻常的景色,正因为太惊奇了,“甚”是“很、非常”的意思,所以他就想急着找到这片桃林的尽头,那么他的心情肯定是急切的,所以读“复前行,欲穷其林”一句时又要加快,而“渔人甚异之”一句的慢是为这一句的加快铺垫。

师: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其实就是蓄势

生:我整段说一下。第一句“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是时间、地点和身份的交代,所以按正常的舒缓的节奏朗读。到了“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时,我的朗读节奏还是缓着的,因为我想象着渔人是沿着那条溪走啊走,慢悠悠的,以至于他走了多少路都忘了,他或许是悠闲的,不用太急,所以读起来也不能快。可到“忽逢桃花林”一句是,一个“忽”字,让我惊觉起来,出现什么特殊状况了吗?有点好奇。读下去果然,这桃林越来越让人好奇,越是好奇越想看个究竟,我觉得渔人的步伐也加紧了,我读的节奏在情不自禁中也越来越快了。

师:你的感觉真的非常好,能够在文字中敏感地体会出人物心理的变化,也会想象出相关的场景画面,然后通过朗读的节奏体现出来。“渔人甚异之”,应该怎么读?

生:是作者的叙述,只是交代渔人的情况,所以让节奏回到正常。后面,他的脚步肯定是越来越快,急切想找到这片桃林的尽头,他根本停不下来,所以要快。

师:那你们有没有发现,朗读节奏的变化与句式有没有一定的关系呢?

生:是不是读起来舒缓一点的都是相对长一点的句子,像“武陵人捕鱼为业”“忘路之远近”“渔人甚异之”,而短句都会读得急切一些,甚至会越来越快。

师:你似乎对自己的发现还不够自信,其实,你的感受能力是很强的,不但从句式的长短上有所发现,更发现了这两种句式不同的朗读节奏与所反映出的人物心理。

生:我还发现,这几个读起来越来越快的句子,都很工整。

师:能否说得具体一点

生:就是“忽逢桃花林”和“夹岸数百步”都是五个字,然后接下去“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是三个四字短语,很工整。

师:这几个句子很工整,句子中的桃林会是怎么样的呢?

生:桃林也工整。“夹岸数百步”的桃林中,没有其它种类的树,好像是有人管理的,不像是荒郊野外自然生长的

师:你的想象很有意思。按你的思路,我想大家也能更深刻理解“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纯粹与美幻了。更难得的是,你是从这种整齐的短句中读来的。是的,长的句子读得相对舒缓一些,具体情境中的节奏也是缓慢的,而短的句子读起来要急促一些,所表现人物的内心也会更加好奇不断或者更急切些。

生:可是,第二句中“缘溪行”是三个字,它夹在两个相对舒缓的长句中间,读的时候也要读得急迫吗?

师:你很会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大家在读这个短句时是怎么处理的,说说当时渔人的状态。

生:“缘溪行”,就是说渔人沿着小溪行走,这其实是这个故事的开头。当时渔人不论是在寻找可捕鱼的地方还是在漫无目的地走,没什么新奇的令人惊喜的发现,所以就一直走着

师:所以要读出比较客观的陈述的语气虽然是短句,但不需要多么急促。渔人的好奇应该是从“忽逢桃花林”开始的,那时的心理变化会更明显些。大家读读看。

师:读这段文字,你们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凡是写渔人的所见所闻的,都应该读得急切一些,

师:对,这一段文字,其实是两种不同的叙述角度,从“忽逢桃花林”到“落英缤纷”,和最后一句“复前行,欲穷其林”是渔人的视角,是他的所见和所想,眼里好奇,心理激动,所以读起来会急切些。其他句子呢?

生:其它句子是作者对读者的交代

师:对了,这是客观的叙述,所以朗读的节奏都比较舒缓。我们再来读读看。

学生再读。

师:我们也因此发现,朗读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其语速的快慢舒缓,跟言语的形式有关,也与内容本身的节奏有关,同时也可能与叙述视角有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陶渊明: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七个老师】丁向红: 叙述,按节起舞才迷人
穿越者 • 同时空的异地「近距」穿越
桃花源图与桃花源记(图册)
《桃花源记》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