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三十二讲:孩子的求爱本能与家庭教育

孩子的求爱本能与家庭教育


时间:2021年5月7日
参与者:广州市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学生家长
地点:广州市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公众号
主题:孩子求爱的本能与家庭教育
主讲:刘良华
 
各位,家庭教育星期五例会,现在开始。

上一讲我们讨论了“孩子的求生本能与家庭教育”。今天我们重点讨论“孩子的求爱本能与家庭教育”。

前面提示,每个人都渴望爱,可简称“求爱”的本能。成人的求爱是寻求性伙伴,寻找伴侣。但广义的求爱是渴望爱与归属。人渴望爱他人,也渴望被他人爱。人渴望被他人认可、接受和承认。求爱与归属的本能构成了人的情感的本原。在人的情感中,主要有亲情、友情和爱情。友情很重要,因为它涉及社会性情感。

如果说求生的本能是怕死,那么求爱的本能是怕孤独。人需要过独立的生活,但没有人愿意过孤独的生活。只有皇上出于职业的需要才“称孤道寡”。皇帝会说“孤登基以来”或“寡人不同意”,因为皇帝需要与臣民保持距离,让臣民敬畏。皇帝必须一碗水端平,皇帝不能有朋友。但对于一般人而言,人需要过爱与归属的生活。求生的本能让人怕死。求爱与归属的本能让人怕孤独。求生的本能让人好吃,不吃东西,人会死。求爱与归属的本能让人好交往。没有情感交往,人也会死的。

到目前为止,至少有三个心理学家为“求爱与归属的本能”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一是美国学者华生(J. Watson)。二是美国学者哈洛(H. Harlow)。三是英国学者鲍比(J. Bowlby)。

一、华生的婴儿心理学及其后果

华生是美国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风云人物,但是,他的家庭教育理论却让美国众多家庭受到伤害,同时也伤及自己的孩子。在1928年出版的《婴儿与儿童的心理学关怀》中,华生对亲子之间的亲密关系提出警告:父母永远不要拥抱和亲吻儿童,永远不要让他们坐在你的膝盖上。如果必须这样的话,那么,当他们说晚安的时候亲吻他们的额头一下。早晨起床后和他们握握手。如果他们出色地完成了一项极为困难的工作,就在头上亲拍一下,以示赞扬。这样一来,你就会发现你可以多么轻松客观地对待他们,同时又不失你的慈爱。你会为以往那种令人作呕、多愁善感的养育方式而感到彻底的羞愧。

由于华生是著名的心理学家,他的家庭教育理论在美国社会迅速传播。整整一代美国儿童包括华生自己的孩子,都受华生家庭教育理论的影响。华生的儿子回忆说,他的父亲从未对他和他的兄弟表达过爱的情感。

儿子对华生的描述是:“没有同情心,在情感上无法沟通,从不表达自己的任何感受和情感”的人。他对父亲的家庭教育表达了愤怒:“我认为,他不自觉地剥夺了我和我兄弟的任何一种感情的基础。他深深地相信,任何柔情和爱心的表达都会对我们产生不利的影响。他严格地贯彻着他作为行为主义者的那种基本哲学理念。他从未亲吻过我们,或者把我们当成儿童看待。”

华生的孩子从没有想过要在身体上亲近父母,因为他们都知道,那是一个禁忌。后来,华生的两个儿子从青春期开始就得了严重的抑郁症。一个儿子自杀,另一个儿子则精神崩溃,一直在与自杀冲动作斗争。华生的女儿多次自杀未遂。华生的孙女后来也自杀身亡,华生外孙女则患有抑郁症,酗酒,且常有自杀的念头。

二、鲍比的依恋理论

英国心理学家鲍比出身贵族,但从小由保姆带大,后来进入寄宿学校,主修医学,后来成为一名精神分析师。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他从军中退役后,回到英国,到一家医院负责儿童门诊。当时,欧洲正面临人类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亲子分离问题。战争留下了大量的孤儿。世界卫生组织委托鲍比调查儿童问题。鲍比走访了各家医院和孤儿院。在研究了孤儿院的孩子时,鲍比最初也感到很困惑:孤儿院的孩子吃的不错,穿的也不错,但还是成片地死去。为什么?

鲍比提出一个假设:人除了有求生的本能,还有求爱与归属的本能。孤儿院的婴儿之所以大量死去,是因为孤儿院的护士频繁更换,孩子没法与护士建立亲密的情感依恋关系。没有建立亲密的情感依恋关系,孩子就会死。1951年,鲍比发表了研究报告:《母子关系的本质》(The Nature of Child’s Tie to His Mother)。在这篇文章中,鲍比提出了著名的“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如果儿童无法拥有一种稳定持久的依恋关系,他就很肯能一辈子都会因此痛苦不安。他可能变成冷漠孤独的人。针对那些强调让孩子独立并由此认为依恋是坏事的观点,鲍比表达了他的愤怒。他担心,如果太早地把孩子推向独立,会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不能建立依恋关系。不仅儿童的依恋是自然的,也是正常的,而且成人也有依恋的需要。

鲍比的这个发现后来在哈洛实验中得到印证。1957年,鲍比得知哈洛在做有关“铁妈和布妈”的研究,他立即写信给哈洛,给哈洛寄送了他正在撰写的《母子关系的本质》论文手稿,并亲自前往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造访哈洛。两人一见订交。鲍比的“依恋理论”与哈洛的实验研究一起推进了亲子关系的研究并使之出现一个重要的新进展。

三、“哈洛猴”与柔软的情感陪伴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用猴子(简称“哈洛猴”)做了多个有关情感心理学的实验,其中至少有四个“铁系列”实验,涉及人的情感发展:

一是“铁锁实验”,证明猴子喜欢玩解题游戏,而并非行为主义心理学所想象的那样仅仅受强化的影响。这个研究说明,人有求知的本能或游戏的本能。

二是“铁妈与布妈实验”。这个实验证明“有奶便是娘”是错误的。除了奶,小猴子更需要温柔的拥抱和爱抚。

三是“铁娘子实验”,即便铁妈折磨小猴子,小猴子依然深爱着这个铁妈。这个研究显示,无论母猴如何虐待自己的小猴子,小猴子依然会爱自己的母亲。

四是“铁架子实验”。即便哈洛用“铁架子”(强暴架)让猴子人工怀孕,猴子也对孩子没有情感。这个研究证明猴子小时候需要有真实的亲情陪伴,否则,猴子长大之后会没有正常的感情。

其中,最著名的是“铁妈与布妈实验”。年幼的“哈洛猴”被带到实验室。实验室里有两个“代理母亲”。一个布妈,一个铁妈(见图1-1)。布妈由木头做成,圆柱状的身体,圆圆的脑袋,笑脸。布妈的身上包着有弹性的海绵橡胶,外面包上棕褐色的毛巾布,背后有一个发热的灯泡。铁妈也是圆柱形身体,背后也有发热的灯泡,但铁妈的脸是扁扁的,方形,表情冷漠阴沉,眼睛是两个黑洞,身体表面覆盖了铁丝网。这个铁丝网适合攀爬,但不适合拥抱。可以想象,这里的布妈象征母亲;铁妈象征父亲。

图1 铁妈和布妈
当时流行的主流心理学观点是:婴儿不爱自己的父母,也不需要父母。他们之间唯一的关系是喂养关系。这个观点现在听起来很愚蠢,但当时不少人却相信这个观念。哈洛的实验对这个观点提出挑战。哈洛的研究结果显示,铁妈虽然一身奶水,但幼猴并不喜欢她。

幼猴喜欢跟没有奶水的布妈在一起。猴子几乎将所有的时间献给了布妈。即便到铁妈那里吃奶,也会快速完成,然后回到布妈身边,抱着布妈,或者睡在布妈的身上。如果受到惊吓,小猴子会飞奔到布妈的身边,紧紧地抱着布妈。在哈洛和他的研究团队看来,食物虽然是必须的,但温暖的拥抱才是生活本来的样子。

此前的实验似乎显示,即便亲妈不在身边,代理母亲也能让孩子得到爱和安全感。哈洛所在的威斯康辛大学甚至发表声明,宣称母亲养育子女的天职论,已经过时了。

但是,接下来的实验让哈洛很沮丧。小猴子长大之后,被送回猴群之中。结果发现,那些长期由代理妈妈陪伴的猴子对同伴以及异性缺乏兴趣。即便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怀孕,这些“哈洛猴”也对自己的孩子没有母爱,甚至虐待、撕咬自己的孩子。

哈洛等人的研究证明,幼猴或幼童的生长需要情感的发展,而且,情感的发展是有关键期的。孩子需要基本的触碰和抚摸以及“肌肤相亲”的快乐,并由此建立情感依恋关系和相关的学习技能。一旦错过关键期,孩子的情感发展就成为严重的问题并由此带来学习的困难。

哈洛等人的研究也说明,吃奶虽然也是孩子生存的基本条件,但是,孩子并不认为“有奶便是娘”。对于孩子来说,还有比奶更重要的生存条件。孩子除了需要奶,更需要情感依恋和自由的游戏。

如果孩子小时候缺乏足够的肌肤相亲、拥抱,如果孩子小时候缺少母亲的陪伴以及与之相关的母爱,那么,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会遇到种种障碍和困难。他可能四肢健全,但情绪不稳定。他可能呆呆地望天,或者傻傻地瞪着地面某个地方。他会放弃与他人交往,对任何异性都缺乏兴趣。由于缺乏正常的情感发展,其智力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有人做过有关“抚摸”的实验研究。实验研究人员在育婴室对婴儿进行抚摸。一天三次,每次15分钟。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抚摸的婴儿比其他婴儿成长快50%。他们也更清醒、更活跃。在一年之后的认知与动作能力测试中,接受抚摸的婴儿比没有接触抚摸的婴儿长得也更结实、更聪明。后来,研究人员将抚摸用于成人的治疗。抚摸有助于睡眠,也有益于控制焦虑和免疫系统并由此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在哈洛研究之前,洛伦茨及其老师海因洛特已经发现了类似的现象及其问题。如果采用人工的方式喂养鹌鹑,那么,鹌鹑就会对其同类失去兴趣而更可能爱上人类的“养母”。如果破坏了大自然安排的进程,人的成长尤其是情感的发展就会受到伤害。

华生、鲍比、哈洛等人的研究显示,儿童不仅有求生的本能,而且有求爱与归属的本能。求生本能使人强大,父母应该尽可能放手,让孩子自己探索,在尝试错误中学习。相反,求爱的本能使人脆弱,父母应该尽可能亲自陪伴孩子,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并由此发展出正常的情感。

本次家庭教育星期五例会就到这里。再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个无比残忍的科学实验却拯救了无数家庭,母亲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恒河猴母爱剥夺实验:推翻一套坑人的育儿法,拯救无数儿童
婴儿哭闹请马上抱起来安抚
家长必须了解的两个人,看完一定会有收获
这个无比残忍的实验,拯救了千万家庭,却毁掉几代生命……
残忍的恒河猴实验给了我们哪些警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