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作的七个阶段(家长和老师先自检)

有很多朋友曾向我请教如何写文章,仓促之间我也没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请教之事也就不了了之。但这并不代表我对为文之法毫无心得,也不代表我吝啬不肯解囊相授。凭着这些年走过的写作之路,以及站在我目前的水平上窥得的写作的更高境界,我把从不会写作到伟大作家之间的这个过程,以文字为基础大致分为以下七个阶段,或七个境界,以供大家参考。这七个阶段仅供躺枪定位,不作方法之论。第一阶段,句法阶段。

这一阶段,应该在小学毕业时就要达标。小学毕业语文考试要求写三五百字的作文,就是要求初步具有从话语表达到书面表达的能力。继而升到初中,对句子成分作深入分析,掌握各种词汇的作用及用法,能扩句,能缩句,能挑出句子的主干,理解诸如定语、状语、补语等成分的作用及用法,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等,并运用到实际写作实践中去,熟练地把话语表达转化为书面表达。于当今教育的普及程度来说,若还不能把一句话写舒展,个人认为可称之为“文盲”,当然这里的文盲仅就写作而言,无关识字多少,也无关见识多寡。然而现在的“文盲”却多如牛毛,甚至高级知识分子中都不乏其人,这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第一大失败!

第二阶段,凑字数阶段。

过了第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的人往往呈现出两个倾向,一是写不出来,二是写得很多。第一种情况,虽然知道怎么去写作,平时话语表达也是滔滔不绝,但提笔就是写不出来,不知从哪方面去写,苦思冥想憋出几句话也显得言不由衷、画蛇添足。第二种情况是有说不完的话,这也想说,那也想说,索性都说出来,语言多为口语化,也就是口水话,又臭又长。这个阶段的写作,其表达多显尴尬,言不对义,跑题,读之乏味。有时为了完成写作任务,写不出来的就凑字数,写出来的也是废品。通俗地说就是叫他写,还不如叫他说。处于这个阶段的人,在整体人群中占大多数。

第三阶段,拙作阶段。

如果进入了这个阶段,可谓之为“爱上了写作”,有的人为了附庸风雅,也可说“爱上了文学”。拙作,也可作“做作”,由此可知此阶段的写作心理了。作者们往往谦称自己的文章为“拙作”,就是说自己的文章是“拙”出来的,没有什么独特之处,便是此谓。总的来说,处于这个阶段的写作,其文字有以下特点:善于模仿,修饰痕迹明显;从口水话过渡到书面化,进而优美化;多描写主观情感或个人之见;内容不能引起读着的共鸣;无病呻吟,言过其实,甚至深陷不能自拔;为写作而有意地多积词汇;写作目的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为了抒发而过度抒发……这在“爱好文学”的女生中最为多见,也是大多数人的写作水平进入更高境界的必经阶段。

第四阶段,精简阶段。

此前两个阶段,多是想把文章和句子往长里写,而至此,终于还是意识到了某些话是多余的,某些内容、情节也是多余的,甚至某些词语或修饰都是多余的,从而把文章往短里写,把句子往简约里写,仔细推敲,删繁就简,表述力求精准,以变化多端语言形式,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当然这里的“短”是相对意义上的短,故我用“精简”二字概之。鲁迅说过,写文章是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更多的含义,便是这“精简阶段”了。汉赋华而不实,所以唐朝有古文运动。个人认为,把又臭又长、又无多少内涵的文章拿给读者读,就是浪费人的生命。自然,这样的文章一般人也只读个开头,便会扔下。人一生需要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谁会愿意跟你罗里吧嗦呢?就是消遣时光,也得找个他感兴趣的消遣吧。如果你想做一个写手,这一关是不得不达到的。能否达到或超越这一阶段,也是判断你是否具有写作天赋的标准。

第五阶段,主题阶段。

这个阶段,用何凯文的话来说,就是“主题为王”。处于这个阶段的写手,便已脱离了文字的束缚,认识到了文章不应在文字上下过多的功夫,从而也真正达到了驾驭文字的能力,写文章不再纠结于表述。认识到了真正优秀的文章,不在于文采,而在于主题,也就是你所表达的是什么,你的观点新颖独到与否,全面与否,读者读后能否收获他需要的东西,能否引起读者精神上的共鸣。前两个阶段都在“拙”文采,而这个阶段返璞归真,回到口语化、简约表达上来了,但句句都是精华,句句都为主题服务,文字成了写文章的真正的“工具”,信手拈来,不囿于胸。而“灵感”一说,到此才算真正派上用场,也就是你在阅读、观察、思考的生活中是否能够把握住你所要表达的主题的瞬间,主题把握住了,文章自成。而在此前的阶段中写不出文章来,多是由于语文水平或写作时的心情所致。

第六阶段,思想阶段。

如果达到了前一个阶段,便可称“写手”,那么达到这一阶段就可称“作家”了。真正伟大的作家,必然是思想家。很多人达到第三第四阶段,就妄称自己是作家了,岂不可笑?充其量也不过是会写文章而已。这里所说的“思想”,包括作者的世界观、知识广度、人格、想象能力、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对时代的把握等,从他们的作品里就能反映出一个世界、一种思想、一种好恶、一种灵魂,能够引领一个社会形态、意识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步伐。

第七阶段,文体阶段。

如果一个人可堪称“作家”了,那么他的作品及他本人,都是社会和时代的执耳者了。但若要使这些“对社会有用”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则还要上升到“文体”的阶段,而这个阶段要比“思想阶段”更难达到。这里的“文体”不是体裁的意思,通俗地讲,文体就是作者为文的艺术个性。举例来说,如鲁迅一针见血的批判,沈从文的乡村唯美,老舍的京味,林清玄的佛性,莫言的魔幻等,都是独具个性的“文体”。其决定着作者是否能够留名于文学史,而其作品作为传世之作。

我作为处于第四阶段和第五阶段之间的一个写作者,对最后一阶段的说法或有偏颇,也只能在不断的进取中去体悟了。至于前几个几段,可算是经验之谈。不仅我自己的写作之路,而且我观察其他人的写作状况,也大都呈这样一个前后相继的阶段顺序。当然也有例外,或相互混杂,或不经某一阶段,大家不必过于苛责。写作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而要达到高境界,则需要天赋。由以上七个阶段可知,在文字上下功夫,可谙为文之道,但若囿于文字,却难精进。要想成为作家,文字是第一步,但作家的境界又不在于文字。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知晓自己所处阶段是必要的,然后方可根据一些具体的方法不断进阶,在此不论。

(文/大漠)

来源于网络

第20届现代与经典

全国小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报名中

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班主任、儿童阅读等

了解详情与报名请点击左下“阅读原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品推荐】黄叶斌:写作的境界
叶圣陶潜在作文观窥测
【作文教学】刘锡庆:作文教学的八个关系
推荐7本写作的书,看完再不会写,你就放弃吧
进入写作境界也是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
课题申请书填写范例参考 >> 正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