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郑州1952


1


1952年8月5日,河南省委和省政府终于发出了那份酝酿已久的文件。


这是一份请示文件,文件全文抄录如下:


我省省会原驻开封,鉴于位置偏于全省东部,指导全省工作多方不便。郑州市则为中原交通枢纽,为全省经济中心,将来建设前途尤大,如省会迁往郑州,对全省工作指导及上下联系均甚便利,对该市发展也大有裨益。

当否,请批示。此致。

1952年,8月21日,直接领导中南军政委复函同意“河南省会由开封迁移郑州市”

1952年,9月19日,最高领导北京中央人民政府复函表示“经核同意”

从此,河南的命运被改写;

从此,郑州的命运也被改写;

当然,开封的命运更是被改写。


2


想说清楚郑州是如何获得省会地位的,就要先说明白开封是怎么失去省会地位的。

开封,古称东京,公元960年宋朝定都于此,这是开封历史上最辉煌的岁月200年。

1127年,靖康之变,开封失去了国都的地位,然而仍然是中国北方举足轻重的大城市,700年来一直是河南省的中心城市。

然而,这个省会不保,还要从我们熟悉的一个人开始说起——李自成。

1642年,闯王李自成兵围开封六个月,始终无法攻破,有人出主意打算以水代兵,水淹开封,于是掘开城西17里的朱家寨,引水灌城。(有记载是明政府为了水淹起义军而掘堤)

当时有人记录水患的情景。


——相国寺迦释巨像,裁露肩肘(大相国寺的佛像,才漏出来肩头)。

——过开封文庙,泥沙不埋者,为屋檐有二鸱吻出地(开封文庙只有两个屋檐上的鸱吻露出水面)


居民被淹死者十之三四,剩余的被迫外迁。

所有政府机关,被迫迁往外地,如最重要的巡抚衙门直到20年后康熙年间才迁回来。

可以想象当时的洪水比郑州720水患要大许多。

城区如此,郊区更惨,整个开封河防体系完全摧毁,大堤虽然勉强合拢,但是已经非常脆弱,基本一冲就塌。

今后的300年差不多每年都有险情,而险情一旦出现,马上大家立刻就会想到,省政府(当时叫河南总督或巡抚衙门)是不是要外迁避险。


电视剧《雍正王朝》田文镜守堤就很写实的表现了这一情景。

开封的厄运从此开始,因为防洪不行,民间和官方的投资都不敢往这里投。

关于京汉铁路选址的问题,大家都听说过,从郑州经过而不从省会开封经过,主要原因就是安全性的考虑。

毕竟主持修建的张之洞是湖广总督,省钱又安全才是第一考虑,至于会给开封带来什么不利影响,应该这个湖广总督不会考虑。


民间也不敢在开封多设厂,截止到1949年,当年河南最富有应该是洛阳,然后是许昌,就是因为民间投资也需要考虑安全。


3


河南省需要一个新省会,在建国初期已经是所有高层的共识。

然而新省会选在哪里,意见却不统一,有人说是洛阳,有人说是许昌,当然还有其他说法。

然而,两件事的发生终于将郑州筹码加到了最大。

第一件,平原撤省。

1949年,由于形势需要,当时中央政府决定成立平原省,以新乡为中心。


这个话题不展开,又是一篇大文章。

然而,随着全国统一,这个平原省似乎作用不大,于是很快被撤销,而原来隶属于平原省的新乡、安阳等地,归于河南。

于是,我们这个黄河南岸的河南就变成跨河的河南而郑州就由边界地市变成了中心偏北的地市,从地理来看虽然不是河南省的几何地理中心,然而距离中心却也相差不远。

第二件,156工程

中苏同盟期间,曾经援建我国156个大型工业项目,其中河南确定10个。


然而这10个并不是平均分到河南各个地市,而主要集中在五个城市,洛阳、郑州、焦作、平顶山以及三门峡。

大家可以看到,基本上就是集中在豫西、豫北和豫中,豫南和豫东一个也没有。

为什么,不是省委偏心,因为河南省主要煤铁矿藏都在豫西,豫北,而工业最重要的地方就是要矿,因矿设厂当然是最佳选择。

而以上五个城市的相对中心看下来,郑州更是不二选择。


4


还有一个原因,虽然不是重点,但是也需要提一下,就是交通方便,尤其是方便省委对于全省的领导。当时的省委管理层,常年坚持三三制工作原则——每年四个月到北京开会,四个月省会布置工作,四个月下到各个地市基层视察。

然而,当陇海铁路和京广铁路开通之后,河南省80%以上的重要城市都在这两条线路上,而上北京郑州更是要靠京广铁路。

根据当时省委老同志的回忆,在迁郑之前,每次北京开会路上都得花两天,因为要在郑州转火车,而迁郑之后,只用一个晚上就能到北京汇报工作。

于是,这件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不过,还想提一句当时的领导的小细节。

当时省委主要两个领导,书记叫张玺,省长叫吴芝圃,张玺是河北平山人,所以省会在哪里他无所谓。


而对于吴芝圃,他则是开封杞县人,长期生活在豫东,大家都知道省会对于自己家乡的好处,但是此人还是力主省会迁郑,并做了许多开封籍省委高层的说服工作。

当然吴省长历史上名声并不是那么好,但是这件事的大局观是很值得点赞的。


4


当然,省会迁移,不是我们普通人搬家,长则一周,短则一天,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工程。

1952年,中央同意。

1953年,郑州建设,省委开工,机关开工,配套开工;

1954年,主要机关搬迁。

所以,有种说法是郑州是1954年变成省会的,当然也有一定道理。

在省会的建设方面,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主管建设副市长王均智。

后来这位王副市长成了我市建国后第二任市长,老人家很长寿,2020年105岁还能接受记者的采访

图:2020年大河报消息

图:来自于大河报采访稿,一位省会卸任市长

家中也不过如此,的确值得尊敬。

作为省会城市,建设之前必须治沙。

而治沙选什么树种就是关键,原来大家选的是国槐,而且在当时的德化街和二七路种了一批,但是郑州地下水位太高,不合适耐旱的国槐生活,长不快。


这时候另一个副市长史隆甫提议改种法桐,于是两位副市长专门去上海去看法桐,树冠大,长得快,耐盐碱,一下就被大家相中了,于是就有了郑州主城满大街的法桐树。

图:留法副市长史隆甫

说一句这个史隆甫,这个人解放前是南阳寨面粉厂的老板,留学法国学公共工程,所以对法桐很熟悉。

关于郑州的建设,前一段我写过一篇《那年,郑州抄错了作业》这里不再详细说了。

有了城市,有了道路,有了绿化,就该起路名了。

当时,除了市中心大同路,德化街等少数道路有名,其他都还没有路名。

本来,市政府准备学习上海、青岛等地用全国地名命名,比如上海南京路。

但是偏巧另一个领导出身邮政,他告诉大家,用地名命名最大问题就是邮政寄信的时候很容易搞错,因为人工分拣信封很容易把这些地名路误认为是去别的城市。

建议用山和河的名称命名郑州西郊的道路。


于是有了南北走向的嵩山路,桐柏路,秦岭路,有了东西走向的伊河路,黄河路汝河路。

实际上当年农业路想给它命名为“海河路”,但是农大和农科院先把路名定下了,就不再改了。

对于金水区,后来王市长考察了济南,看见济南行政区以经纬命名也挺好,所以准备借鉴。

所以就有了郑州省委区域,南北道路为经,东西道路为纬的命名,直观形象。


6


今年是2022年,当年是1952年,弹指一挥间,70年已经过去。

郑州早就从那个车站县城变成举足轻重的河南第一城和国家中心城市。

这其中,有几辈郑州人的努力,更是包括河南全省人民的支持。

然而,更为重要的是,近现代国家的铁路化,新中国工业化促成了郑州城运的转折。

现在有句话很重要——个人的努力固然重要,但是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对于个人是这样。

对于一个城市,更是如此。
今天是除夕,先给大家拜个年吧。除夕者,除一年之旧岁也,也是除一年的不吉。

大家都知道,去年郑州着实不容易,水灾,疫情,政策改变,让整个城市和每个郑州人都不容易,借着这篇文章《郑州,1952》,祝愿我们这座城市,否极泰来,迎来好运,就像70年前被定为新省会一样,迎来好运气,碰上好福气

注:本文部分内容引自论文《河南省省会变迁研究》和《河南省省会迁郑始末》,部分照片来自网上,谢谢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郑州市区道路为啥以山河命名?
“八朝古都”开封为什么做不了河南的省会?
解放后河南为什么要换省会?真相被揭开,让人不敢相信
河南省将要合并的两座城市,欲成为中原第一大城市,前途不可估量
河南唯一跨越式升级的城市,从县城升为省会,跻身国家中心城市
河南唯一断崖式降级的城市,从首都变省会,最终沦为省内倒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