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街 · 老院 · 老情怀(二十三)上海路

上海有条青岛路,短短百余米,而青岛有条上海路,却有长长百年史。虽然随着城市的发展,这里渐渐归于沉寂,然而这却是一条理应让岛城人引以为豪的老街。本期就让我们沿着老街一路步行,领略一下上海路曾经的风采。


早年大鲍岛东山之上,原是一片荒岭,德占青岛后,在山梁上修了上海路,与俾斯麦街(江苏路)相衔接,西行通过胶济铁路至港口。

这一带曾经是学校集中的地区,早在上世纪初,这了便先后开设了礼贤、德华学校、淑范女校、文德女中、东文书院、尚德小学等学校。解放后这片地区的学校就更多了,有过四中、八中,九中,十中,十一中,上海路小学,上海支小学,武定路小学,临清路小学,陵县路小学,还曾有甘肃路民办小学等十几所学校。上海路及紧邻的几条路已被列为文化街区。过去岛城人也自然地其称为文化街。

上海路东端的路口处有一块牌子,上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曾是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代立下的宏伟志向。它激励着我们和正在读书的莘莘学子奋发努力、不断进取,时刻谨记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的责任与使命。

位于上海路阳信路路口的青岛九中南校区,原先是青岛十一中。2008年11月,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青岛市教育局进行布局调整,将原青岛十一中并入青岛九中。青岛十一中的前身则是崇德中学。1911年,基督教美国长老会在青岛创办了一所明德学堂。第一座校舍取名为思聂楼,是美国长老会的夫人纪念失去的爱子聂侯而命名。学校地址在阳信路2号。 由于参与五四运动中,日本守备军查封明德学堂。1920年,明德学堂重返青岛,改为明德中学。1922年12月10日,中国收回青岛主权,崇德中学改变教会学校的性质,转变为普通的中学。

历史上青岛惟一的五四游行,是崇德中学制造。五四运动在全国爆发后,青岛本地却不见什么动静。崇德中学师生在校长王守清带领下,高举自制的横幅、旗帜上街游行,从胶州路一直到山东路(中山路),师生们还向沿途围观的中国同胞宣传反对二十一条,号召抵制日货,许多中国百姓跟着高呼口号,在全市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这是“五四”爱国运动中,青岛惟一的一次游行。这次活动之后,日本守备军司令部立即下令查封了明德学堂。

这所青岛百年老校,从1911年创校开始,历经风雨,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记。1939年,崇德中学学生徐文洵,从解放区来青岛开展工作,在校内发起成立了“大众解放中华抗日先锋纵队”,积极宣传抗日。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教育部颁布“甄审条例”,甄审伪教员和伪学生(在日伪统治下任职及读过书的),全市半数以上的教员被列入撤换名册,崇德中学校长王玫生也在列。崇德中学发起罢课运动,领导学生进行“反甄审”运动。
1949年春夏之交,武装护校活动在学生赵炳豪的直接领导下进行。 6月2日凌晨,枪声四起,国民党开始撤退。赵炳豪等学生不顾家庭的劝阻,冒着生命危险来到学校,组织同学护校。在地下工作人员司马耕的推动下,学生们拿出校内的枪支,并轻取两挺机枪以及四五十支步枪。佩戴红布、红袖章,学生们在胶州路、热河路、江苏路交叉口路中心碉堡上架设了机枪,维持市内的秩序。青岛解放时,学生们成为首批入市解放军的向导。
提起坐落在上海路南端的第三公园,四十岁以上的青岛人都知道。建国前,青岛市有几大公园,分别是文登路28号的第一公园(现中山公园) 、德平路3号的第二公园(现第二体育场)、上海路6号的第三公园(现工人文化宫所在地)、曲阜路银行所在地的第四公园、第五公园在沧口、第六公园即现安徽路老舍公园。
追溯第三公园的历史,将有百年了。19世纪末德占青岛时,这一带叫“大鲍岛东山”。20世纪初日本第一次占领青岛,日侨多住在聊城路一带,日本当局便在大鲍岛东山依其地势,修建了公园,栽花种树,还建了一个人工湖,供日本侨民观赏游玩,名叫“新町公园”,也叫“新市区公园”。1922年,中国政府从日本人手中收回了青岛,把日本人在沧口路、胶州路、上海路、馆陶路一带建的新町公园改成了第三公园。当时周围仍然居住着日本人,直到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在青岛的日本人被遣送回国。这里成为了一处市场,有卖各种商品的小贩和民间艺人表演,十分热闹,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就曾在这里演出过。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在第三公园北部建了“山东每日新闻报社”,后改为“兴亚报社”,南部建了“日本陆军俱乐部”。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接管,将“兴亚报社”改为“民言报社”;将“日本陆军俱乐部”改为“胶澳盐务管理处”。从上个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第三公园是群众娱乐休闲场所,打拳的、唱戏的、说相声的、拉洋片的、跑马戏的等等,还有各种小吃,真是无所不有。

1949年6月,青岛解放,民间艺人组成的大众游艺社开始在这里圈地建了一个演出场地,每天演出各种曲艺。普集路市场建成后,百货摊贩移了过来。新成立的青岛文联文工团没有演出场地,于是在第三公园西部建了一座露天的简易剧场,四周围拢起来,可容纳七八百个观众。文工团京剧队有荀派著名花旦徐翰英和著名小生演员刘雪涛领衔,观众很多。由于设备简易,所以票价比戏院便宜很多。1958年,某杂技团在第三公园演出了大型杂技,一连数日观众如潮。1983年,吴桥马戏团也在这里演出了数日。

雨点(网名)老师回忆说:“当年的我们也是追星的,为了去看王丹凤、上官云珠等(当时来青演出《雷雨》等话剧话剧),许多年轻人晚上早早就在文化宫,青岛剧院门外等着,焦急地在剧场门口走来走去。我们姊妹也去等过,但都没等到看到过。”

解放后,由于青岛市工人文化宫坐落此地,“第三公园”更加发挥了它的“体育文化中心”地位。历年的全市职工工人文艺汇、大合唱、歌舞、话剧和小品比赛,也都是在这里举行。除了这些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外,这里还经常举行全市性的大型集会和各种体育比赛。如这里还时不时地举办一些由工厂和社区组织的报告会、各种球赛、小型特色运动会等等。如今的工人文化宫已经是一座平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而第三公园已成记忆。


上海路上最早的建筑是礼贤书院。当时德国传教士Richard Wilhelm来青岛后,学习中国文化,深深敬佩之下,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尉礼贤,字希圣,自称山东人,信儒教。1900年他创办了一所学校,以自己汉文名字命名叫礼贤书院,设在胶州路上自己家中。1901年开始在上海路兴建校舍,是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后较早出现的中学。后叫礼贤中学,一度又叫礼贤商业学校,后恢复中学,高中部分普科、德文科、土木工程科等。1947年曾申请升格为青岛礼贤土木工程专科学校及附属中学,教育部迟迟未批。解放后改为青岛九中,是全国现存的“百年老校”之一。

1912年尉礼贤又在学校之旁成立了尊孔文社,以联系在青岛的知识分子,聘逊清学部侍郎兼京师大学堂总监劳乃宣来青主持社务。劳乃宣出身翰苑,精通典籍,又是语言文字学家,曾致力提倡汉语拼音化、汉语统一化、汉字简化。在青岛他新创了一种汉语拼音方案,曾在旧中国通用几十年。1914年尉礼贤又建尊孔文社藏书楼,藏书里中、德文书籍各半。尉礼贤独立将《论语》、《礼记》等几十种典籍译成了德文;又在劳乃宣的帮助下将《周易》译成了德文。他的译著中有几种被转译为英文,为中国文化传播向世界作出了贡献。尉礼贤成为了国际著名汉学家,著名诗人徐志摩曾写诗以赠。


建校百年以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有两院资深院士、“两弹一星”功勋王大珩,中国科学院院士曲钦岳、解思深、朱兆良,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秉聪、高从堦、谢立信、戚颖敏等科技栋梁,还有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逄先知、原航空航天部部长林宗棠、北京军区副司令兼北京军区空军司令李永金、国家田径管理中心总教练阚福林、著名书法家高小岩、著名诗人纪宇、著名电影演员崔嵬、国际象棋国际特级大师卜祥志等一大批党政军各级领导、理论家、军事家、运动专家和艺术家。在青岛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贡献,素有“学在九中、院士摇篮”之美誉。

这里也是青岛红十字会旧址。1914年8月,日德战争爆发,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吕海寰组建中国红十字会青岛分会,救治伤兵,安置灾民。德国传教士、礼贤书院创办人尉礼贤任第一任会长,会址设在礼贤书院。


与礼贤中学(九中)一墙之隔的上海路小学,前身是青岛市中华基督教长老刘寿山于1920年创立的教会学校,后改为'胶澳商埠中华基督教私立尚德小学校'。为取“启迪民智尚志,涵养民心仁德”之意,简称“尚德小学”,学校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十分重视师德事业责任感的涵养,强调“小学教员的作用是启迪后进之要素,乃地方兴盛之所关。”要求教师“以身作则对学生视之如良友,爱之如子弟,循循善诱,不厌不倦。”“尚志·养德”的育人理念自此开始树立。


1938年4月15日,受“卢沟桥事变”影响的尚德重新复校,在日伪时期,尚德小学没有屈服于汉奸当局的淫威,始终坚持不设日语课,直至抗战胜利。战后,依靠提高教学质量从困难中崛起,1946年学生1016人,1949年学生1172人,学校得到社会的极大赞誉。1952年与私立鸾台小学合并。同年12月,由人民政府接管,改校名为“青岛上海路小学”。


上海路8号,院子里居然有一段短短的波螺油子。



上海路南侧的楼房大多都已列入棚改项目的征收范围内,居民们早已搬离,人去楼空,“征收区域”的牌子随处可见。除了上学放学的时间,这里的道路格外冷清。


上海路东侧直至八十年代末都是二层楼。民国时期到六七十年代还是条小商业街。自德平路以西至陵县路,两侧的楼下布满小商店;上支拐角处是一家棺材铺,它旁边依次是小商店、酒馆;甘肃路拐角处是一家铁匠铺;陵县路口是菜店;对面吴松路拐角处是一家照相馆、理发馆;上支南路口对面门里是相对的两家小疹所,再是一小酒馆、小商店、猪肉铺;靠裕德里是卖开水的茶妒小商店。中段的上海路与陵县路聊城路组成了这个区域的商业区,当年挺繁荣的,给这方的民众和这里的学子们提供了很大的方便。(雨点老师的回忆)


(此图系“手工记忆主题展览馆”拍摄)

由上海路、陵县路和吴淞路三条马路围合而成的这片里院是著名的“裕德里”,总占地面积大约为8000平方米,沿街的建筑基本上为两到三层,总共围合出18个大小不一的院落。建筑空间层次丰富,错落有致。

里院是中西结合的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是一定历史背景之下城市文化在民居上的反映。它非常巧妙地将西方的建筑风格“主动拿来”,并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和符号,形成了独特的青岛本土里院建筑形式。里院大多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从建筑形式上来看,属于院内天井式居住院落,单体建筑多为两层,也有三层或四层的。由于青岛地势起伏较大,里院顺地势而建,高低大小不一,院落形式和造型上也各不相同。里院多为临街而建。受西方商住式住宅风格影响,里院临街立面多采用传统的三段式设计,一层窗台以下的墙基多采用青岛出产的花岗岩斧剁石砌成,窗台以上以黄色墙面为主,并装饰有精美多样的山花和线脚。屋顶采用红筒瓦铺成的坡屋顶,屋顶外檐会设置排雨槽,与粗瓷质排雨管相连接。屋顶局部建有山墙,并开有天窗,达到了很好的采光效果。街道与内庭院以门洞相接。

里院建筑多为临街而建。受西方商住式住宅风格影响,里院临街立面多采用传统的三段式设计,一层窗台以下的墙基多采用青岛出产的花岗岩斧剁石砌成,窗台以上以黄色墙面为主,并装饰有精美多样的山花和线脚。屋顶采用红筒瓦铺成的坡屋顶,屋顶外檐会设置排雨槽,与粗瓷质排雨管相连接。屋顶局部建有山墙,并开有天窗,达到了很好的采光效果。街道与内庭院以门洞相接。

里院,如同大社会中的小社会一般,如同传统的北京四合院一样,形成了传统的居住方式和市井文化。人们在居住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亲切、和睦、富有人情味的市井生活,形成了青岛独特的“里院文化”。同时,里院建筑内向性的空间布局也为丰富多彩的“里院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从外部空间到内庭院,再通过内廊进入居室,这种由开敞空间到半开敞空间,再到私密空间的渐进空间序列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交流途径,形成了邻里间家庭式的友好关系。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数量激增,青岛的老里院也陷入了住房供不应求,人口密度增大的困境。在许多大院,一间十多平方米的房间中居住着老少三代,由于房间阴暗狭小,许多居民按照自己的需求 随意开门开窗,在里院院井内部进行无规划的扩建、插建、乱建,造成了许多安全隐患。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开始重视生活的私密性与舒性,有近百年历史的里院建筑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生活的要求。里院居住环境恶劣,内部居住空间狭小,缺乏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下水系统年久失修,公共卫生间、公用水龙头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现今许多里院都“饱经风霜”,建 筑各部分老化现象严重,大部分建筑都出现了墙皮脱落,院内木走廊、楼梯塌陷和腐烂的现象。有的建筑甚至结构外漏,梁柱松动,留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里院居住人口逐渐趋于老龄化,复杂化。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青岛的经济重心由西部老城区转向了东部新城区,各种配套完善的现代化小区拔地而起,许多市民也从里院迁出,剩余的居民大多以中老年人为主。作为社会特殊群体的老年人在年龄、身体状况、文化水平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导致社区公共配套设施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保护里院已经列入市北区规划。 “青岛有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特点,这其中的红瓦其实说的就是里院的红瓦。”市北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鲁汉先生曾说过,广兴里、裕德里、富润里等老里院基本都集中在市北区,随着棚户区改造的推进,这些老里院的居民相继腾房搬迁,老里院面临命运变迁。2015年,鲁汉先生起草了《保护里院建议案》,并向市北区人大与政协提交,政府已将保护里院列入了市北区“十三五”规划,由他提出的“保护里院商住民俗”首次被列入里院保护范畴。

里院历经了近百年的历史,是青岛独有的民居形式,是值得青岛人骄傲的物质与非物质双重文化遗产!凭借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和对市井文化的真实写照,里院给后人 在建筑、艺术历史、文化等领域留下了重要的研究价值。里院建筑是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建筑与环境和谐统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青岛城市建筑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应该在保护的前提下,通过合理有效的改造与利用,使百年老院重获新生,延续文脉。

一位网友回忆裕德里时说到:裕德里大楼里面的三层大杂院,是一个有名气的特殊的大院,过去提起裕德里,一般人就指 的是那个大院。前后两个门。结构独特,大院楼梯在中央, 住户在四周。居住人家多,人员复杂。当年对周边孩子是个比较神秘好玩的捉迷藏的好去处。

这座三层楼的拐弯大楼,解放前是有名的裕得利酱菜园,这是以腌制的各色酱菜而闻名岛城。在1922年建成的酱菜园大楼里面竟也有刘子山的房产,酱菜园在轻藻町(今甘肃路)上还有腌制酱菜的大排作坊。酱菜园一直维持经营到上世纪90年代才彻底消失,随后成为一家保健品商店。

铃木医院旧址,始建于1922年。铃木医院的建筑属于三层日式并略带西洋风格的建筑,该建筑建成之后,便以铃木医院的面目出现在岛城市民眼中。其实由于建筑面积受限,充其量可视为私人大型诊所而已。医院营业历史很短,仅有5年!1928年日本人回国并将铃木医院的房产转让给当时富甲岛城的刘子山。



上海路58号,一家乳制品企业的驻地。

 上海支路  

始建于20世纪初的上海支路,是开发自一座独立的坡势平缓的小山,由东西南北四条不长的路从坡下顺坡势向上延伸,在坡顶形成十字路口——也就是这片区域的制高点,四周相接的道路分别是上海路、武定路、甘肃路、宁波路。这方形的街区,自民国时期就已上海支路总冠名。这样独特的冠名在岛城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漫步上海支路,给人强烈的印象是:用上好石材建起来的高高的围墙、步步登高的台阶、幽深的门洞,实在是奢侈!

据雨点老师介绍:上海支路是唯一公布全部保留并改造为别墅区的一方区域。可能改造后的上海支路就不存在了,只是上海路的一个独特别墅区。上支与武定路、宁波路相连的独体院楼都是德占时期的德国建筑,每个院楼设计都不相同。历经德、日占领,民国和建国后的百年风雨沧桑,内骨仍然坚实如初。民国时期,在这片区域还建了一个封闭试的平民区,安排了几百户的平民安身居住。直到上世纪的六八年,才改造为“幸福楼”居民区。

上支北面的平民区解放后一度住户拥挤热闹,宛若一个独立的小社会。


上海支路小学建于1966年9月,原地址是一家小民营汽车行和一家铁工厂。解放后停业,汽车行大院成了寄到居委会的办公大院周边居民的活动场所。特别是解放初那几年,这里可红火了,居委会开大会,组织文体活动,派出所开会传达政府文件精神,抗美援朝动员捐献“飞机大炮”,工作队扫盲办识字班,教新歌,节假日扎台子开庆祝大会,演文艺节目,周末和晚上工作队员组织青少年扭大秧歌,跳集体舞——这里是街道居民最爱去的场所。派出所民警和工作队的同志和百姓亲如一家,小孩子们见了他们就上头虎脸,搂腿抱腰......铁工厂后来被上支小学扩大进去了。还办了一家小烟斗厂。(雨点老师的回忆)

特别感谢雨点(网名)老师,她不但为本期提供了大量的史实资料,而且自《老街》系列第一篇开始,她就一直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和鼓励,亦师亦友。我唯有努力做好本系列,以回报雨点老师和每一位关注和鼓励支持我的读者。

(部分文字资料整理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锦州路的最后掠影,那些消失的城市记忆
百年老建筑即将露真容!曾经青岛“首富”的别墅群月底完成修缮|青岛市|别墅|上海市
老街 · 老院 · 老情怀(七)福山路、福山支路
青岛钢笔风景及回上海动车上的速写
老城区五个大台阶个个有故事
【时空穿越系列第9集】黄台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