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唐丝绸的外销 — 从中国到欧洲

宋馨(慕尼黑大学)

引言

自公元前三千年左右新石器时代起中国已开始饲养家蚕蛾(Bombyx mori)。家蚕丝纤维极爲纤细、柔软,此外韧性极高。家蚕丝最大的特点在其纤维的长度。由单独一根长达3000米的丝形成,其中一段长达8001000米的细丝可以用来作成织布纱线。这极长的丝纤维只需从茧中缫(reel)出(茧内的蛾在出茧前必须被杀死),不必经过纺(spinning)的过程。由于单根丝纤维太细,一般多用810根纤维组成一纱线,并不经过拈(twist)的过程,以用来织布。织出的布料非常细滑,其质感远超其他东亚自然纤维布料之上。考古发掘出的新石器时代的玉器与商代青铜器物表面上均存留有丝织品印纹,表示出自此时起,丝织品的使用如同玉器及青铜器一般,成爲古代中国社会地位与身份的象征。而当时世界上他地的古代文明,例如早期的印度河流域哈拉帕(Harappa)与占浒达洛(Chanhudaro)(二者均约公元前24502000年左右),均有使用野蚕丝的例证。1 欧洲古典时期的希腊与罗马也都具有利用野蚕丝做出细致纺织品的知识:当时最著名的野蚕丝来自于希腊的斯岛(Cos Island),此外也有来自波斯的野蚕丝。吐丝的野蚕蛾有多种,其品种均不同于家蚕,所吐丝多较粗、扁、易断,亦不及家蚕丝光亮。同时野蚕丝须在野外树间收集,而且多为被蚕蛾出茧后咬断的丝。所以野蚕丝必须经过纺的过程才能成爲长纺纱,如此,野蚕丝纺的纱线也较粗,多疙瘩,光泽较黯淡。自从罗马奥古斯都大帝(Gaius Julius Caesar Augustus, 公元前63公元后14)开通罗马与印度的东方贸易之后,罗马帝国开始认识了光滑细软的家蚕丝。来自汉地的家蚕丝制品成爲当时罗马上等社会人士争购的奢侈品。自公元4世纪开始,一般民衆也开始尽可能地穿着家蚕丝绸做出的衣服。因爲家蚕丝服饰被视爲经济能力的表征:不穿家蚕丝的衣饰便会有被人耻笑为苦行僧的险。2

由于蚕丝是有机物,在自然环境下保存不易,所以现有存留下来的考古纺织品不多。本文尝试仅由欧亚大陆丝绸考古资料较丰富的数个地区(塔里木盆地、罗马帝国东区、西欧)蜻蜓点水式的探讨中国汉唐之间丝绸外销的过程、方式、个别地区性加工,以及中古世纪中国丝绸在国外地位等相关问题。

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发现的丝绸

一般而言,丝绸之路始于汉武帝对西域的经略。所谓的丝绸之路是指一片连系东西市场的密集贸易网。自丝绸之路开始经营以来,数百年间,中国与西方诸国不但经由此贸易网进行物质的交流,也借国际间的联系进行思想与精神的交流。家蚕丝绸在此贸易网中虽然不是唯一的货品,但绝对是中国最主要的外销货品之一。

考古资料显示,自丝绸之路开通之后,短期之内,相当于西汉时期时,塔里木盆地绿洲的居民即开始使用中国家蚕丝所成的布料裁制衣服。塔里木盆地居民喜好使用不同顔色的绢来拼凑成极富构思与民族特色的多彩服装(图1)。3 绢为平纹组织,是最简易的纺织方法。有时他们也使用纺有暗花的绫或绮作为袖口、领口,或下摆的镶边。自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后3/4世纪,中国丝帛以或为军士薪饷、或为货物的方式被运到西域。最初的主要集散地在楼兰。4 当地居民则以粮食与谷物来换取中国丝帛。5 原色绢或彩(染色绢)为出口丝帛中最大宗。此段时期内的出口量极爲巨大。斯文赫定在楼兰发掘出的不少汉简,仅仅其中一片即已记载某一中国(官吏?)为当地居民购买4326匹彩的事6 类似的情形可能很多。东汉时期,中国的织布用的丝纱线可能还没有被运输到西域。此一考虑乃基于当地尚欠织的工艺技巧。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当地人士以丝缝线来缝制丝帛服饰。瑞典考古队的伯格曼在居延发现一卷东汉时期的缝衣丝线团。7 由于当时西域尚未饲养家蚕,所以这种缝衣丝线显然也是由中国进口。前面提及西域人士喜好用彩绢制衣,绮绫镶边。此外,不同地点如楼兰、吐鲁番、尼雅等地发掘的文书内也多提到绮,可见质量较高的绮也属于出口织品之一。

图1:伯格曼在小河发现M6A内出土的一件裙线描图,引自: Sylwan(注3), Investigation of Silk from Edsen-gol and Lop-nor,1949,图18。

至于有关输至西域的绢绮丝织品的来源问题,我们仅知来自中国内陆,较确切的输出地点仅可由出土铭文得知:斯坦因在敦煌发掘的一片绢条上书有“任城缣”字样(图2)。8 缣也属于平纹组织,经与纬均各有多重纱线,所以较厚重,但织法与绢相同,所以仍可归于绢类。任城属齐地,东汉时归兖州。另有尼雅一号墓(约公元34世纪)出土的一片绢条上提及“河内缣”。9 此外,居延汉简也提及河内出产的帛。10  河内为河南地黄河以北的地区,可见河内也曾为运输至西域绢帛的主要出产地之一。根据楼兰以及尼雅出土佉卢文献,显然内陆的绢与绮一旦销至西域后即由当地的印度或中亚商人接手。这些商人一直到三、四世纪时都在西域地区等待中国丝绸商人的定期送货,至此时代,中国商人一直为西域地区的惟一供货人。11

2斯坦因在敦煌发掘绢条上所书任城缣字样引自Chavannes(注8, Les Documents chinois, 1913, no. 539.

中国丝绸一旦抵达西域后,远程的运输与销售则多由印度人、中亚人——其中以粟特人爲主——接手。销售的地点为位于大夏故地的巴克特利亚(Bactria)、粟特国土(Sogdiana)、贵霜王朝,以及更西的目的地。许多丝绸匹轴经由陆路商队慢慢地向西运输。此外更有大宗丝绸经过印度西岸的港口由罗马商船沿阿拉伯海运至红海,进入罗马帝国的东方边境。12

有关贵霜王朝时代以及笈多王朝境内有关丝绸的资料多来自于文字记载,实物发掘极少。他们的文献中常用到以下字眼:cīnapat,t,a(来自中国的丝),或cināmśuka (在中国生産的丝、用中国丝线纺成的丝绸),或grigha (单色、具织纹的丝织品)(大概是指绮)。13 这些名词均明显有别于印度所产的野蚕丝kauśeya14 贵霜王朝的势力曾进入西域,所以在西域发现的佉卢文文书中也有cīnapat,t,a的字样。这些不论是在世俗记载或是佛教经典内出现的特指中国丝绸的文字确指出,中国的绢与绮在贵霜以及笈多王朝时代均十分的畅销。它们的用途除了做世俗服装以及家庭王朝装饰外,在佛教仪式中更有极高的消费量。

四世纪前半期中国本土的统治王朝西晋受到了刘匈奴的侵袭,不得不放弃首都洛阳,并彻底将军事力量撤出西域。此后一百多年间中国在西域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力。五世纪中叶,位于吐鲁番的高昌国开始发展自我经营当地家蚕饲养事业的能力。高昌国文书显示吐鲁番在公元600年左右当地居民已生産足够蚕丝,甚至可以出售过剩的蚕丝线及丝绵。15 现仍不清的是当地所产的丝线到底是为缫丝线(reeled),或纺丝线(sponnen)。不论如何,当地的纺织业至此时应当已相当发达。高昌出土的一份火灾损失清单上显示受害者可能是个纺织匠,他甚至可能拥有一间小型作坊,因爲清单上不但列出许多不同档次的丝与毛织品以及纱线,同时也提及损失织机一架。16 此外,考古发掘出的多种丝织品显示出它们幅度相当于中国的两倍宽,很明显的帮助当地发展出自我的丝绸纹样、织机以及纺织丝绸的技术。

中国织锦在汉晋之间仍属朝廷的外交礼品,并不进入对外贸易的网络内,由中国朝廷“赐予”西域绿洲国家,以酬谢他们与中国共同抵抗草原游牧民族的功劳。锦为最高级丝织品,具有极繁复的色彩与纹样,以当时世界顶尖纺织技织成。不但中国人重视锦,西域诸国也极珍这种来自中国的纺织品。赐赠至西域的织锦可能都被制成国王或王室近亲的礼服或装饰用品。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看来,织锦被用来做成外衫、裤子(目前爲止尚不见锦裙)、手套、袜子、软帽、梳镜袋、鸡鸣枕、被子等,甚至墓壁挂饰也有用锦制成者。17 完全用锦缝制而成的外衫目前仅发现两件,均出土于尼雅,但属于不同时代,18 其裁制方式也不同。由于此二件外衫的详细剪裁方式以及测量尺度并未公布,所以我们只能大略推测布料的用量:尼雅M3的外衫的用布量可达9米,1959年发掘的尼雅墓出土外衫约用布8米。也就是说,两件外衫均几乎用尽整匹锦(汉唐之间的织品均宽约50厘米,长9米)。这个结果也显示考古资料与文献讯息的一致性:中国对西域王国的丝绸赐赠乃以匹为单位。除去缝此昂贵礼服外,M3的墓主尚拥有不少其他的中国锦。例如一面用文字锦缝制成的锦衾,出土时覆盖在墓主与其夫人身上,剩余的同一料另外缝制成墓主的一条裤子与软帽上的一条饰带。19  总共用布料估计约在7米左右。此外M3的二位墓主更有用两匹不同锦制成的上衣与裤子。20 每一匹至少用量为5米左右。这也就表示,M3墓主仅仅爲了墓葬至少就使用了四种不同的锦料,再加上其他的小件物品,凑成相当可观的锦的消耗量。

除此二墓之外,在塔里木盆地周边绿洲内多发现用锦缝制成衣服的镶边。但锦作成镶边的现象似乎并不局限在最上层阶级的人士。20世纪早期的一些考古发现显示某些锦曾被斜剪成相当细的条带(有时仅12厘米宽)(图3),21 似乎帮助当地人士,不论上层或中层,均重视锦所代表的身份价值,所以尽量的利用锦来作衣服的装饰:多当然比少好,但是有也比没有好。三世纪或其后,甚至有用多条不同文锦来拼成一个衣领,伯格曼在小河墓地的M7a就发现有此情形。22 该衣领由五条文锦组成,但其中仅有一片是属于传统汉锦的格式,其他锦条均具有西亚的风格,似乎帮助中国以外的丝织产品也流通至西域。至于中国锦一旦抵达西域后,如何进一步地在当地继续传播——是经过再次的赠送呢?或是经过销售或从旧衣“回收”?目前我们尚仍无答案。一件在楼兰出土的锦的幅边上书有佉卢文字一行。如果此文的释读正确的话,则表示在西域地区可能有锦的买卖活动,因爲这佉卢文显示了锦的价值。23 不论如何,锦在西域的社会里是属于极高级的产品,具有崇高地位的人使用它,但是似乎人们也利用锦来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

3伯格曼罗布泊地区多人墓M34内发现被斜裁成细条的锦,引自Sylwan(注3, Investigation of Silk from Edsen-gol and Lop-nor, 1949,图版19

根据武敏教授的看法,公元6世纪左右时,某些具有特色的织锦,如丘慈[龟兹]锦或鉢[]斯锦可能均在高昌生産。24 而此时期的中原地带以鲜卑为统领阶级的人们也极喜好中亚或萨珊式样的文锦。25 显然丝绸已经开始由西方倒流入中国。

丝绸在罗马帝国

中国丝绸在罗马帝国境内已发现于多处,其中最重要的有二:度拉欧罗普斯(Dura Europos)以及帕米拉(Palmyra)。度拉欧罗普斯被毁于公元256年,帕米拉被毁于公元273年,所以此二年份为二地发现文物断代的下限。也就是说,此二地所发现的中国丝绸均属于汉或三国期间内的产品。帕米拉发现的丝绸残品的数量以及质量均高于度拉欧罗普斯。这也实证了文献记载:二者共同显示帕米拉为罗马帝国东部最重要的进口奢侈品的输散中心。

在帕米拉及其他罗马帝国境内发现的丝织品可归为以下数类。第一类为绢类平纹组织,在所有丝织品中所占数量最多。某些绢残片的双幅边仍存在,所以可以确定这些绢类的原有幅宽在50厘米左右,26 很明显的帮助这些丝织品乃在中国内陆织造,然后被运销至西方。许多绢片并未经过去胶处理(degumming)。部分绢布在输帕米拉之前即已经过染色,可是根据色分析显示,也有部分绢片的染色处理乃在帕米拉当地进行,因爲部分的色彩为叙利亚或近东当地所特有,例如利用柯米斯虫(Kermers)或孔奇尼虫(Cochenille)体液制成的暗红色。27 所以是中国汉地原产的进口绢在当地加工的一个例证。

帕米拉发现的第二类的丝织品属于当地自织的纯丝或丝毛混纺料。最明显的特征为纱线的SZ向的加拈(twist)、28 丝布料上织出有极具地中海特色的纹饰、丝布料上织入罗马时期最昂贵的紫红色(purple)的条纹,经线为丝、纬线为极细毛纤维的混合纺织等。29 至于帕米拉当地如何解决取得家蚕丝纱线的问题,理论上有以下两个办法:其一是使用进口的家蚕丝纱线,另一方法是将进口的家蚕丝布的纱丝一根一根解散开来,重纺成纱线,然后把此种纱线利用当地织机重新织成丝布。文献方面不但可见于罗马帝国的思想家(例如普林尼)的记载,30《三国志》内保留的《魏略·西戎传》也提及这种方法,并指明所织出的为“胡绫”。31 地中海一带十分流行的所谓的“绫”(twill)是一种遍地斜纹组织(图4,与中国的绮(平纹地上加斜纹花纹)不同。因此所谓的“胡绫”应指这种西方的遍地斜纹组织。这种采线方法虽然极度耗费劳工,但是纺织历史学家葛兰杰泰勒认爲古时人工并不值钱,只有物质本身才具价值,32 所以在无法得到进口丝纱线的地方可能多用此方法来取得蚕丝。他并且认爲贩卖丝纱线对当时的贸易商并不是稳当的生意,因爲丝纱线仅仅在有能力纺织这种细而滑的纤维的地方才有销路,而丝布成品则是沿着丝路各地都可卖,没有风险。所以依照他的看法,输入罗马帝国的大部分丝绸都是布匹成品。但是根据Schmidt-Colinet以及Stauffer二位教授针对帕米拉当地自织的丝布的分析,认爲这些丝布多不是用由丝布解散出的丝纱线织出的,33 也就是说,帕米拉一地的自织丝布多以进口丝纱线织成,属于进口丝纱线的特例。

4:科隆大教堂宝物室所藏一片丝织品显示西方的典型的方格“绫”,公元3/4世纪,引自:von Wilckens(注42),Die textilen Künste von der Spätantike bis um 1500, 1991, 2

可惜由于资料的局限,目前无法得知在帕米拉,甚至欧洲地区第一类(进口成品丝布)与第二类(当地自纺丝布)之间的比例。根据常理推断,第二类应该多于第一类。其考虑因素来自于东西双方对纺织品的口味的不同,其中包括色彩、图案、布匹大小、以及剪裁方式等因素。比如说:罗马男公民所穿着的肩大氅袍(toga)都是用一整块布料剪裁成,其长6米、宽2.5米。格兰杰泰勒认爲罗马人不可能穿一件用数段狭窄中国丝绸连接而成的氅袍,因爲在罗马人心理上很难接受这些氅袍上的接缝处,会认爲看起来很不顺眼。34 此外,以下会谈到,在罗马帝国本境内,以及在罗马帝国的属地部分 —— 例如在北非的埃及 —— 也确实有这种分解丝布重新纺织的考古实例,他们重新织出的新丝布就以迎合当地顾客口味与喜好爲主。而前面提到,帕米拉的本地丝织布多直接由进口丝纱线织成,并且也用进口的成品丝布来缝制衣服。这可能要从帕米拉的地理位置与习俗倾向来了解:帕米拉位近东,并长期接触多元文化,口味与习俗都较开放,不似罗马帝国中心部位一般的保守。最佳例证是Stauffer教授所指出的帕米拉当地以极细致的毛纺线仿制中国进口绮的纹样。35 而且帕米拉为进口货的最大港口,资源不乏,丝线来源充裕,心理上又可接收东方丝绸的狭幅式样,所以没有解散成品丝布的必要。

第三类是中国的锦。帕米拉的墓地中仅发现两片汉锦残片。仔细观察后可以确定它们在进入墓葬以前已被剪裁并缝制过。所以它们可能是外衫的领口或袖口镶边。也就是说,它们以成衣的方式被运到帕米拉。36 我们所不知道的是这些衣服到底是被卖到此地,或是以礼品的方式被运到此地。汉锦在二至三世纪左右仍太昂贵在东方,包括西域,锦被当作货品的可能性仍相当小。有些学者 例如格兰杰泰勒 认爲中国汉织锦在西方肯定不会像在西域一般的受人欢迎,所以不会有销路,因爲中国锦的纹饰与顔色均不合欧洲的口味。37 这也可能是汉锦在罗马帝国极少被发现的原因之一。

帕米拉发掘的丝残片同时也显示,在第三世纪左右当地(罗马属国)还很少有纯丝的服装。进口丝多被切割成条或片,主要是用来做当地服装的装饰。38 同样的现象在罗马帝国其他的属地也可见。例如在埃及尼罗河畔的阿赫敏(Achmim)墓地。39  阿赫敏是罗马帝国至拜占庭时期的一片墓地(公元26世纪),发现于19世纪:其中早期(公元23世纪)墓葬中发现的丝绸残片不多,但自公元4世纪起,墓葬中的丝绸量突增。如此就引发了下一个问题。据目前所知,直至公元6世纪左右,罗马帝国或拜占庭帝国都尚无生産家蚕丝的能力。也就是说,此一广大地区对丝绸的消耗全靠外来的供给。进口丝绸或陆路由中亚经波斯运来,或经海线从阿拉伯海至红海运至。饲养家蚕以及种植桑树的技术则以缓慢地速度从中亚向西传播。这个技术大约于公元6世纪左右抵达罗马帝国的边缘。这个技术的逐渐西传被神化为“科技走私”的故事。根据拜占庭时代的希腊历史学家波口毘欧斯(Procopius; 公元500565左右)所留下的一个传奇故事,说是在东罗马大帝尤斯庭尼安(Justinian I, 482-565)执政时期,有两位修道士从印度以东的地区(Serinda)将家蚕蛾的卵以及桑树的种子偷偷地带到了拜占庭首都康士坦丁堡。从此以后,拜占庭境内的丝绸纺织业大盛。40

在此以前,公元45世纪间,中国实际上几乎与西域断绝了正式的联系。我们只能猜测在这段时期内对西方的丝绸可能的两种供给来源。其一为私人性质的小型商队,他们的中国与西域间的商业行动完全不见于文献记载。另一可能性是西域以及中亚在这段中国对外衰弱的时间内取代中国而成爲西方丝绸市场的主要供货人。如上所述,公元45世纪时西域的绿洲地段已完全能够独立生産家蚕蚕丝,甚至织出新形式的西域锦。但是这两可能性尚需进一步的深究。可能直到公元6世纪中国再度与西域取得联系后,中国生産的蚕丝与绢绮才再度进入国际市场。

中国丝绸在罗马帝国境内与在日耳曼族地区

如上所述,罗马帝国本境对纺织品有其自身的要求,与东部帕米拉属地的口味相差很大。在罗马帝国本境所发现的一些早期丝绸残片显示这些都是重新纺织而成。极具代表性的是两件藏于梵蒂冈圣物博物馆(Museo Sacro)内发现的丝质编縧。它们的丝纤维明显的为家蚕丝,非野蚕丝,所以为中国进口丝。根据格兰杰泰勒的分析,这两条编縧可被定为公元2世纪期工艺品。两件编縧均用当时罗马帝国境内最高编纺技术制成。其中一条仅2厘米宽,经线极细,每一组仅由两根丝线构成,花式图案由纬线编出,图案包括夏季水果与花簇。编縧底色呈虹彩色晕,这种虹彩色晕属于典型地中海纺织品的特色。41

不论如何,中国丝绸一旦从叙利亚进入罗马国境内后,不论是重新纺织或是原物输入,家蚕丝很快的得到罗马城内高阶层人士的喜。根据当时罗马文献记载,自公元1世纪起,在罗马市最繁华最高级的商场上已有家蚕丝绸专卖店。罗马人用家蚕丝做成服装与家庭装饰,如垫子,窗帘,椅子靠背等。中国进口丝绸在罗马帝国属于奢华品的事实可见当时的货物价格。罗马大帝迪奥克勒其安(Diocletian;执政期公元284305年)于公元301年所订的物价标准如下:一磅素色生丝线价值一万二千罗马银币(denarii),一件纯丝白色教堂用套头带帽长袍附加纕紫红色饰带价值一百三十五万罗马银币,相比较之下,一件用最佳羊毛制成的军装大衣仅仅价值四千罗马银币。42 罗马时期的富有公民至少必须拥有相当于二百五十万银币的财富才够资格成爲罗马议会的参议员。43 如此可以看出中国进口丝绸在当时的身价

不仅如此,家蚕丝绸更从罗马进入罗马帝国以北的日耳曼区属地。目前所知阿尔卑斯山脉以北最早的家蚕丝绸出土于位于南德巴伐利亚州内奥古斯堡市附近伟宁(Wehring)镇内的一个家族墓葬地内。44 其中一个公元2世纪时期的女性火葬墓内出土了数块黄色绢残片。绢残片被发现于瓮罐内,显然是用来作爲随葬用。奥古斯堡位于罗马通日尔曼区(Germania的大道上,在罗马进入日尔曼势力范围内后,此地即属于罗马的驻军地,同时也是罗马帝国在中欧重要的商业枢纽。来自地中海的奢侈品常经此地。一来供给当地高级军士及官吏的需求,二来从此地可以很容易地进入日尔曼地区其他的罗马驻军重镇。20世纪初期,考古学家在奥古斯堡发现了一个专门贩卖紫红衣料商人(negotiator artis purpurariae)的墓碑石,根据碑铭文,该商人名叫提贝流斯·克劳迪欧斯·幼发拉底斯(Tiberius Claudius Euphrates)。他名字的最后一部分幼发拉底斯暗示此人很有可能来自叙利亚。如前所述,早期的中国进口丝常被织成饰有紫红色条带的布料。由于他专卖紫红衣料(根据头衔中的后二字),所以纺织历史学家多推测这个商人也附带售卖丝织品,也就是说,在欧洲中部发现的家蚕丝织品很有可能来自叙利亚。莱茵河下游地区也曾发现刻有“服饰进口商”(negotiator vestiarius importator)头衔的石墓碑,表示进口服饰以及布料可由地中海一直抵达西欧,而这些进口服饰中很可能也有丝织成品。45

此外,在不少西欧墓地与教堂内均发现了用家蚕丝制成的纺织品,例如法国境内的南提(Naintré3世纪),瑞士大波纳山脉附近的孔提(Conthey4世纪)以及德国特利尔的圣马克西民修道院(Trier360-380)等。46 自公元4世纪起,大部分的丝织品多用在教堂保存圣骨的仪式中。近在德国科隆圣席佛临教堂(St. Severin)重新发现的一片丝织残片(断代约公元400年)具有非常明显的“Z拈与“S拈,帮助此丝织品在中国以外的地区织成。47

结束语

西欧教堂、修道院内的丝织品大部份多属重新纺织的家蚕丝料,已非中国出口的布料成品。最明显的特征是纺线的加拈与特殊的欧洲纺织纹饰。从此时起,一般仅能断定这些宗教纺织品所用的丝线为家蚕丝,但无法得知是否确实为来自中国的家蚕丝。仅有极少数的考古出土织品很可能仍属于在中国本地纺好的成品布料。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慕尼黑南部的翁特哈新(Unterhaching新近发现了一处日尔曼族属的巴伐利族(Bavarii)的家族墓葬地(公元5/6世纪)。此一家族极爲富有,女性墓葬内耳环上发现了丝印文。此印文经过显微镜观察后可确定为类似绢的平纹组织,绢丝细而光亮,未加拈。一如前所提及奥古斯堡市墓葬出土的绢,此墓所用的绢似乎是中国原产物。这绢经过了丝绸之路、抵达了叙利亚、然后再从位于南欧的罗马帝国北越过阿尔卑斯山而抵达此地。由于耳环仅外侧有绢印文而内侧无,可以推测女墓主下葬时似乎用了这昂贵的丝料做成头巾,永远地伴随她。48

而自公元6世纪开始,波斯的萨珊王朝开始专门纺织出欧洲教廷喜好的图样,取得欧洲市场。同时,此时的欧洲口味也转向了萨珊流行的联珠团纹。自此以后的欧洲教堂内寳藏圣骨用的丝织品多来自波斯或阿拉伯国家。中国的丝绸在海外虽然仍拥有市场,但所销售的丝绸可能已经大部局限于原料的供给,盛况已不如前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丝绸”的价格为何堪比黄金,由这两个因素所决定
世界五千年史话-蚕种西传
国博 “无问西东” ——千年丝绸
帕尔米拉古城发现的中国丝绸
《中国故事》| 西域凿空·蚕种竹杖
丝绸的诞生和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