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同源异流:中国春联与朝鲜半岛的立春贴

作者/林硕(中国国家博物馆)原文首发《世界知识》

每逢新春,春联便成为家家户户门前的独特风景。大伙儿逛庙会、串亲戚,都免不了驻足欣赏一下街坊邻居家的春联。

春联又称“春贴”,是我国欢度春节的一种重要习俗,既要求对仗工整、又需要文字精简,同时抒发人们对新年生活的美好向往。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拒绝市场上售卖的格式化春联,而是选择自己在家中挥毫泼墨,按照《笠翁对韵》里的要诀撰写春联。

大家耳熟能详的“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雷隐隐,雾蒙蒙。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便是写春联的基本对仗规则之一。

在与我们毗邻的朝鲜半岛,也有类似习俗,那便是在“立春”当日在户门上贴上类似春联的“立春贴”,绝大多数为“立春大吉”、“建阳多庆”八个大字。

立春乃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为建之意,“春”有万物蓬勃之意,寓意春之所及,万象俱新。尽管立春贴与春联同源,可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差异。

从四字桃符到对仗春联    

我国春联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先秦之世,彼时民间即形成了贴“桃符”的习俗。由于周代以“木德”立国,故百姓采用“长六寸,宽三寸”的桃木板辟邪,于其上书写“神荼”“郁垒”两位神祇之名。

据东汉泰山太守应劭辑录《风俗通》所载:“上古有兄弟二人,曰荼、曰郁,律度朔山桃(树)下,简百鬼妄滑人者,援以苇索,执以食虎”。这则传说又见于《山海经》《汉旧仪》,足见其流传甚广,民间以此“厌胜(压胜)”。

洎汉代,悬挂桃符之风更盛,每到正月初一,千家万户“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后汉书·礼仪志》)。因此,“桃符”被公认为“春联”的雏形。这种风俗持续到五代十国时期,桃符上的文字才实现“突破”。

后蜀广政二十七年(公元964年),割据四川的蜀主孟昶感觉年复一年,桃符之上都是“神荼”“郁垒”四字,了无新意。于是请蜀国饱学之士辛寅逊自由发挥,作诗两句。辛学士遂提笔写下我国历史上第一幅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谈苑》)。孟昶观之大喜,将其高悬于寝门之上。至次年,孟昶降宋,在桃符另题辞的作法也逐渐流传开来,“天垂馀庆”“元亨利贞”等吉语亦广为流传。

大家熟知的北宋宰相王安石笔下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便是描写新春嘉节的场景,同时也反映出一个客观事实:尽管北宋时期的春联在文字上已经摆脱了流传千载的“神荼”、“郁垒”既定程式的束缚,但其载体仍然是木质。

在明代之前,您家里贴不贴春联纯属个人喜好,可到朱元璋坐上金銮殿,情况为之一变;诚如清代陈尚古在《簪云楼杂说》所述:“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这位洪武皇帝时常在佳节微服出巡,体察民情。为了彰显金陵城中的热闹景象,诏令“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遂成定制。随着造纸术的普及,红纸最终替代了桃木,成为春联的新载体。

关于春联的颜色,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看到的春联都是红色的。民间传说是与“年兽”有关。据说年兽有三怕“红色、火光、炸响”。于是,百姓们会在每年的除夕之夜,家家贴春联、放鞭炮,趋吉避祸,驱散年兽。不过,春联并非统一使用红纸。除红色外,尚有白、绿、黄等三色,代表特殊的含义。

春联在朝鲜半岛的流传    

朝鲜半岛也有春联,名称、颜色和贴法自成体系,与我国的春联可谓同源异流。

半岛春联的正式名称是“立春帖”,又被称作“立春榜”“立春书”,大约在公元十世纪,大致相当于我国五代至北宋初期,由我国传到高丽王朝。

每年立春之前,文武两班贵族都要向国王进呈“延祥诗”,供君主从中选择佳句,于立春当日在宫中张贴,这与我国在除夕之日贴春联的做法存在差异。在王室的倡导之下,高丽王朝的贵族阶层邹缨齐紫,纷纷在府邸大门上张挂立春帖。

立春帖在朝鲜半岛从王室、两班走入民间,是个渐进发展的过程,至14世纪末期趋于成熟,与当时的东亚变局息息相关。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定鼎金陵,建立明王朝,派遣徐达、常遇春北伐,与退回漠北的残元势力展开拉锯战。其间,李成桂在半岛新建朝鲜王朝,遣使明朝明确友好关系。得知端坐南京城的明帝朱元璋提倡百姓在佳节期间广贴春联,李成桂也在半岛大力推广,由此形成了“立春帖”的习俗。

中国春联在半岛的流传被注入了一些新元素,产生了某些变化。除了前文提及的张贴日期差异之外,黏贴方式也有别于中国,是贴在大门左右形成对称的“八字型”,而不像中国垂直贴在门上。

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颜色:中国的春联绝大部分为红纸黑字或金字(满族春联为白色),而朝鲜半岛的立春帖则是白纸黑字。

立春帖的特点

为什么立春帖使用白纸,而非红纸呢?

这就与朝鲜王朝以白色作为吉祥色有关。不过,对于其尚白的缘由,长期以来莫衷一是。

一种说法是,朝鲜半岛王朝实行非常严格的等级制度,只有王室和贵族可以穿彩色服装,平民百姓只能身着朴素的白衣。久而久之,在民间形成了崇尚白色的习俗,逐渐从服饰领域扩展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包括立春帖的用纸颜色。

还有一种说法是“五行五色”。商末,纣王的叔父箕子避居山林。商周易鼎之后,周武王久慕“殷商三仁”之一箕子的贤名,登门造访,求教治国之道。箕子向武王详细阐述了治理天下的九项措施(《洪范·九畴》),这便是“箕子明夷”的典故。

在古代传说中,箕子后来率领部分商朝贵族浮海东渡去了朝鲜半岛。箕子始终以殷商王室的正统后裔自居,而按“五行五色之说”,商汤建立的王朝属于“金德”,与之对应的颜色便是白色……当然,这缺乏确凿史料支撑,只能当传说看。

我国春联的内容可谓层出不穷,即使天天更换都不会重复,但朝鲜半岛的情况却有所不同,内容趋于单一。尽管立春帖在历史上也出现过很多经典对句,譬如“扫地黄金出,开门万福来”,“万福云兴,千灾雪消”,以及“立春大吉,建阳多福”等,可在平民群体中都不太流行,老百姓经常使用的对句是“立春大吉,建阳多庆”。'

读者如有机会在早春时节到韩国首都首尔旅游,可以留心观察一下,会发现无论是“北山韩屋村”这类游客打卡点,还是一些民居,绝大部分门上贴的都是“立春大吉,建阳多庆”,只不过字体有行书、草书之分。即便是“立春大吉,建阳多庆”这八个汉字,也不是谁都能够书写的。

由于朝鲜王朝的世宗大王极力推行谚文(“训民正音”),导致除了两班贵族,普通百姓能书写汉字的人越来越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韩国在1948年施行《谚文专属用途法》。1970年,时任韩国总统朴正熙发布公告,韩国的小学里不再进行汉字教育,中学、大学则辟为选修课。

所以,今天很多韩国青年除了自己的汉语名字外,几乎不认识其他汉字了,更不用说提笔挥毫书写立春帖。我们在韩国看到的立春帖大多是由上了年纪的老人或者专门的书法老师所写,免费派送给大家,藉此传递祝福。

不管怎样,春联和立春帖都是东亚文化的重要象征物,都寄托着人们在又一个春天即将到来之际对幸福生活和繁荣前景的向往,代表着亚洲人内心向善向上的积极面貌。作者/林硕(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中国致公党北京朝阳区委理论研究组组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世界知识】春联与春帖,同源异流的美妙
书有未曾经我读 联当可录是明多——《明代联话笺注》自序
所谓“敦煌春联”系 “我国最早楹联”之考辨
王家安 ‖ 楹联里的敦煌风
感受中国年
古时年味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