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业观点:第三方物流如何迎合服装物流与供应链变革(上篇)】

一提到服装供应链,不难想到最近比较流行的定制化、次标准化、服装租赁等多种创新模式,联想到Zara、优衣库等一系列快时尚类的服装品牌,以及面临巨大挑战的快速响应的服装物流和供应链体系。而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下第三方物流是如何迎合服装物流与供应链变革的。

第一步:做迎合未来趋势的行业细分


(一)宏观的行业认知


我国拥有近14亿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国,服务于一个亿万级的行业,可谓一片蓝海。2016年,我国服装产能达460亿件,累计原材料供应端、生产制造端、消费零售端、综合流通端总产值达1.3亿万元。同比国内GDP生产总值67.8万亿,服装行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9%。


从1999年服装开始涉入电商至2012年都以百倍、千倍的速率惊人增长,2012年服装行业电商总值达7130亿元,从此进入一个高水平的稳定发展阶段,每年保持40%以上的增长率。近几年的双十一,服装的销量也是全网的翘楚,百亿/日的数据刷新着我们对于电商的认知和期待。

 

(二)细分的角色定位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服装行业逐渐形成十几个大的产业集群,中国服装企业百强分布也非常明显,今天我们就透过五大省的数据来分析服装物流。2012年以来,广东、江苏、福建、浙江、山东五省的服装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一直保持72%至75%的高比重,2016年五省的服装物流总产值达202.75亿,同比增长2.17%。


按照服装物流占据服装总产值的2%—6%计算,服装物流是一个千亿的市场。截止目前,近18%的服装企业通过自建物流来服务自身发展,一些大企业甚至砸百亿建立现代化CDC。除此之外,零担公司、快递公司、专线公司在服装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满足了不同的需求,也占据了相当的比重。经调查有近一半的中小企业选择第三方物流进行操作。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第三方物流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解放了企业一对多的问题,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基础上有效的降低了成本。

(三)迎合趋势的自我塑造


做迎合未来趋势的行业细分是一个序曲,市场需要一家实际专业的、了解行业的、迎合变化的、尊重需求的服装物流服务商。不妨大胆把未来的服装物流主体分成四类:供应链公司、行业垂直公司、资源平台、行业客户。上游的行业客户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商品运营及销售上,物流部分全部外包。


物流部分:第一类是可以参与和贯穿商品链条的供应链管理公司,他们将接触服装企业全方位的主体,像血管一样通过流畅、有序的全渠道让企业的身体更健康更有活力,他们可以实时给予企业科学的咨询服务。


第二类是行业垂直公司,在服装供应链的某一或某些环节做到极致,通过积累和运用业务发生的实际数据,更精准的预测分析自己的作业。像企业自身的一个部门一样的存在,快速响应和实现供应链的需求。


最后一类是资源平台,他们拥有开放型的服务、业务、管理系统平台,完美的统筹行业客户的上下游任意需要的资源。覆盖企业原材料、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将所需要的服务主体网络到一起,共同为一家公司服务。


未来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和服装企业的服务关系是从采集数据上响应服务,分析数据中感知变化,回传数据后携手升级。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来进行预测分析,响应服装企业解决生产与销售平衡的问题,解决生产到销售整个供应链过程的信息一致性问题以及产品包装、存储、配送过程的一致性问题。


以下为有效调研后反馈出来的服装品牌的战略及运营目标。

第二部曲:做迎合消费转型的网络升级


大规模制造生产的深库存企业的供应链模式和物流体系相对容易的控制成本,然而品牌的关店潮给我们释放出来一个信号,工业4.0下信息技术升级、生产制造转型,销售升级后的需求变革、商业模式创新,在不断解构传统的服装产业格局。


我们需要关注并重视重组阶段涌现的新力量,为了迎合这种消费升级,我们要为品牌O2O、微商、设计师品牌、服装定制企业和个体、工厂这种分散的、小批量的、个性化的、定制化的需求额外设计服务网络模型。


而针对新需求,现实与虚拟的网络升级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始:


(一)着眼工厂的网络升级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小批量定制化会是一个制造工厂转型升级的机遇,不管定制产品是否会因规模效应达到扩张和普及的效果。通过对三百家提货工厂的实地调研,分散落后的小型OEM还在赶制着品牌的分散订单,合理但是艰难,而如果用这个产能去匹配定制化的小批量,也许可行。


当然迎合新的模式,还需要有精益生产的匹配工厂出现,我认为有两点是工厂必需要突破的关卡,第一是通过数字化设计和数控制造技术发展的柔性生产本能。第二是满足对接需求的信息系统。三方物流需要打通服装供应链生产制造端的信息流,深入和品牌工厂的合作,在物流环节规划和信息系统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


(二)着眼商圈的网络升级


物流+快递模式的初级阶段在于满足C端消费者快递到家的简单需求以及商圈散件调拨的多频次需求。


第二阶段的网络升级是着眼解决品牌门店店仓痛点的方案,需要为多品牌建立最后一公里的集散及存储区。同时要解决门店店员耗费在物流操作上的时间,让他们更多的时间在做销售。店仓陈列和取货的解决方案将是今年在需求客户实际推行的一个重点。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众多品牌期待利用现有商圈门店设计改造新的体验店、制作店。产品的消费场景发生转变就意味着新的实物流模型。所以现在需要思考的是线下体验、线上引流的模式和现场制作的模式扩大之后的配套服务。

 

(三)着眼顾客的网络升级


全新的消费模式下,需要关注的客户是


1、计划性服装私人定制者


现在品牌服装会提前将概念产品在线上展示并接受定制,而定制SKU的数量也会随着市场受倾发生差异化的改变。020使这种定制规模不断扩大,而物流也将对消费者的体验负责,定制化供应链的响应时间大大缩短,因此需要在最短的时间把商品交到客户的手中。


2、城市下沉的定制者


当服务对象越来越分散的时候,当终端消费者越来越下沉的时候,做到以消费者为核心,传统的第三方物流需要注入快递的血液。


实物流方面:除了自身一二线城市的仓库网络,需将深层次利用快递企业三线网点资源,不断扩大辐射范围,提升现有辐射范围的时效。


信息流方面:利用现代化信息系统实时反馈货品状态。

未完待续


作者:小鱼儿,90后学院派物流新人,从事企业市场推广和产品体系搭建的工作。微信号lujiankai82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智能家居的物流智能了吗?
案例展示 |青岛红领——大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大规模定制模式
1688提效「定制批发」
衣得体:打造“互联网 ”服装行业新生态圈
犀牛智造保密3年,C2M探索8年,阿里“新制造”要走一条什么路|工厂革命
中国版“工业4.0”汹涌来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