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上最没有原则的人6年里4次变节自己的部下看不下去了最终杀了他

?在中国历史上,投敌、倒戈的人有很多,但很少有人能在短短几年内,在两股敌对势力之间,多次、反复的变节,不过,有一个人做到了,他就是晚清时期的苗沛霖。对于苗沛霖这种史上最没有原则的人,小编给他一个大写的服。

苗沛霖自幼家境贫寒,世代为农。从小就心比天高,一心想改变家族的命运。在当时来说,能够快速摆脱贫穷的方法只有一个:科举。他努力读书,刻苦学习,终于在30岁的时候考中了秀才,但是并没有什么卵用,苗沛霖依然是贫困潦倒,家徒四壁。

此时,苗沛霖正赶上太平军和捻军起义,他感觉这可能是个机会,于是他投靠了捻军。太平军和捻军都是农民,他们对知识分子分外尊重,捻军首领张乐行封苗沛霖为“红笔师爷。”
不久后,
苗沛霖感觉这捻军都是农民组成的乌合之众,估计以后成不了气候,于是就选择了离去。这次的经历给苗沛霖的人生增添了精彩的一笔,于是他凭着这份“简历”投靠了清朝将领胜保,干起了团练练总(清政府民兵组织),参与了镇压捻军的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风雨飘摇,南方的太平军和北方的捻军都在大规模起义,苗沛霖感觉清政府可能走到头了,手握十多万兵马的他在1861年2月与太平军、捻军一同抗击清政府。仗打了一年多,苗沛霖感觉这清兵太难打了,自己的军队都快被清兵消灭完了。于是,苗沛霖暗中再次投靠清政府,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苗沛霖命令部队“剃发”以明反正之心,加之在清朝将领胜保的担保下,清政府接纳了苗沛霖。在苗沛霖变节之际,捻军还蒙在鼓里,最终在苗沛霖和胜保的夹击下,捻军大败,捻军首领张乐行仓皇出逃。

张乐行的逃跑引发了清政府的不满,清政府怀疑张乐行是苗沛霖故意放走的。苗沛霖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他诱捕了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将其献给了清朝钦差胜保以求自保。诱捕的过程很简单,苗沛霖写信给陈玉成,说自己虽然投靠了清政府,但是自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愿意和英王一起抗击清军,于是约英王在某地会面商讨大计。单纯的英王陈玉成竟然相信了苗沛霖,于是被捕。
随着太平军和捻军被清政府全面镇压,自感罪责难逃的苗沛霖孤注一掷,再次举办反击清政府。1863年,苗沛霖在被清军僧格林沁部击败后,被部下所杀。
(全文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百科解密APP”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苗沛霖:自命不凡的野心、见利忘义的贪婪,催生晚清最卑劣的灵魂
古事今说|苗沛霖,少为人知的晚清造反牛人:把投降做叛徒当饭吃
陈玉成被团练苗沛霖诱捕牺牲,真的是因为年轻单纯而上当受骗吗?
苗沛霖诱擒英王陈玉成始末:陈玉成一语成谶,一年后苗被杀
变法英雄谭嗣同名句竟然是抄袭自这个反复小人
欺负湘军还反水太平军、最喜欢杀老乡捻军,这个晚清军头实在太能拉仇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