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考点10 热力环流 考点练习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图中甲地经常出现浓雾迷漫的现象。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四幅图中,与山谷出现浓雾时段的环流特征相符的是


2.图中甲地山谷浓雾弥漫数日不散,主要是因为

A.太阳辐射较弱

B.气温较低

C.暖湿水汽充足

D.风力较弱


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较大湖泊与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下图示意位于洞庭湖东北部的岳阳市某日61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读图,完成34题。

3.该日,湖陆风的转变及对应的时刻是

A.陆风转湖风 830930

B.陆风转湖风 10001100

C.湖风转陆风 12001300

D.湖风转陆风 13001400


4.湖陆风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湖陆的热力差异

B.湖陆的湿度差异

C.湖陆的海拔差异

D.湖陆的面积差异


夏季绿洲、湖泊的最高气温比其毗邻的沙漠戈壁低30℃左右,水分的蒸发量要少一半,几乎和沿海湿润地区差不多。其原因是由于沙漠戈壁和绿洲、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在白昼阳光辐射下,沙漠戈壁干燥地面强烈增温,通过大气的平流作用,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团得以保持稳定,因而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这种现象就称之为冷岛效应。据此完成56题。

5冷岛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不同纬度的光照差异

B.不同下垫面的热量差异

C.不同高度的气压差异

D.不同海陆位置的水分差异


6冷效应

A.促进绿洲植物的蒸腾作用

B.抑制绿洲地面的水分蒸发

C.加快绿洲上空的热量交换

D.抑制绿洲地区农作物生长


城市热岛强度是指城市中心区平均气温与周围郊区(乡村)平均气温的差值,用来表明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下图为北京市城市热岛强度四季日变化的平均状况图。读图,完成79题。

7.图中表示北京市冬季热岛强度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8.影响北京市热岛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①大气环流

②人为热源  

③下垫面状况

④纬度位置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92017128日是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在对北京市中心区热岛强度进行观测时发现,春节所在周的城市热岛强度在冬季内最低。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寒潮突然降临

B.产业大量转移

C.市区人口减少

D.气候突然变化


南极冰盖表面的剧烈辐射冷却使得近地层空气密度增大,海拔较高处近地层空气密度比同一水平面上其他位置的空气密度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运动,形成下降风,其风力大,破坏性强。读南极大陆等高线分布图,回答1012题。

10.从形成过程分析,下降风现象和常见的大气运动现象相似的是

A.海风

B.陆风

C.山风

D.谷风


11.在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中,下降风最为典型的科考站是

A.长城站

B.昆仑站

C.泰山站

D.中山站


1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图中下降风典型地区的风向以偏东风为主

B.晴朗的白天或多云的夜晚下降风的强度较大

C.研究下降风,对于南极科考的顺利进行有积极意义

D.出现下降风时,近地面大气中会出现逆温现象


读城市中心与郊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分布图左图及城郊间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右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城郊之间正确的环流方向是

AE→F→H→G→E 

BG→E→F→H→G

CG→E→H→F→G

DG→H→F→E→G


14.关于城市与郊区大气状况的叙述,属实的是

AEF代表城市气压垂直变化规律

B.各点间的热力环流,昼夜方向相反

C.甲位于郊区高空,气流下沉

D.乙丙间气流流动方向如箭头所示

参考答案1C    2D    3B    4A    5B    6B    7D    8A    9C    10C    11D    12B    13D    14C

详解详析】

1.山谷地区,白天吹谷风,风是从谷地沿两侧山坡吹的上升气流,谷地中心是下沉气流,不会形成雾,BD错。夜晚吹山风,冷气流沿两侧山坡吹下,谷地中心是上升气流,底层受冷气流影响快速降温,形成下面冷,上面暖的逆温状态,出现浓雾天气,C对,A错。

2.浓雾天气出现条件,一是有逆温现象,一是静风天气。太阳辐射弱、气温低、暖湿水汽充足对雾形成有影响,但不是浓雾持续几天的原因,ABC错。风力弱,不能吹散雾,是持续几天的主要原因,D对。

3.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判断,若陆地气温高、湖泊气温低,则陆地为低压区、湖泊为高压区,风由湖泊吹向陆地,即湖风,此时湖泊上空湿润水汽吹向陆地,则岳阳市空气湿度变大;相反则为陆风,岳阳市空气湿度逐渐减小。图中1011时是湿度明显变化的时间段,应为陆风转为湖风时间,而湿度持续下降的时间为凌晨6点左右,所以此时应为湖风转陆风时间,故选B

4.热力差异导致气压差异,从而形成风向的转变,即根本原因是湖陆的热力差异,故选A

5.根据材料提示,由于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团得以保持稳定,因而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可知是由于沙漠戈壁和绿洲、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导致形成绿洲、湖泊空气中热量的差异。所以“冷岛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不同下垫面的热量差异。

6冷岛效应导致绿洲湖泊气温偏低,抑制绿洲植物的蒸腾作用和绿洲地面的水分蒸发,减缓绿洲上空的热量交换,水汽蒸发量减少,绿洲土壤相对湿润,有利于绿洲地区农作物生长。

7.夏季城市与郊区普遍高温,城市热岛强度的日变化不大,秋季城市热岛强度较大,冬季低温,市区供暖条件好,人为释放热造成热岛强度最强。读图可知,丁曲线所示热岛效应最强,应为冬季情况,故选D

8.城市热岛效应主要是由于市区人口密集,各类生产活动集中,大量人为热量的排放导致的,而随着城区面积的扩大,路面硬化面积大,加剧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温差,导致热岛效应增强,②③对。而大气环流会使得不同地区的热量进行交换,使得热量差异缩小,①错。城市与郊区的纬度没有差别,④错。故选A

9.春节期间,大量人口回乡过年,导致城市人口数量减少,排放的人为热减少,所在周的城市热岛强度在冬季内最低,故选C

10.由材料可知,下降风是南极冰盖表面的剧烈辐射冷却使得近地层空气密度增大,海拔较高处近地层空气密度比同一水平面上其他位置的空气密度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运动而形成的,其成因和山风相似,所以C正确。

11.由材料可知,下降风是南极冰盖表面的剧烈辐射冷却使得近地层空气密度增大,海拔较高处近地层空气密度比同一水平面上其他位置的空气密度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运动而形成的,中山站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故其下降风最为典型,所以D正确。

12.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图中下降风典型地区的风向以偏东风为主,晴朗的夜晚下降风的强度较大,研究下降风,对于南极科考的顺利进行有积极意义,出现下降风时,近地面大气中会出现逆温现象。

13.读图分析可知,近地面GE位于近地面,且EG,郊区气温较低,气压较高,E为郊区;城市气温较高,气压较低,所以G为城市,因此近地面空气从E流向G F为郊区的上空,为低压,H为城市的上空,为高压,所以高空气流从H流向F,垂直方向,城市受热,空气由GH;郊区空气下沉,空气从FE,由此判断环流的方向为GHFEG,故答案选D项。

14.由上题分析可知,城市的温度高于郊区,所以城市受热空气,近地面形成低压,E的气压较高,对应的为郊区,EF代表郊区气压垂直变化规律,错误;城市和郊区相比,无论昼夜温度都是城市大于郊区,因此热力环流的方向没有昼夜的变化,B错误;由图中甲地等压面向下弯曲,乙处等压面向上拱起,所以甲的气压小于乙地气压,郊区空气下沉,高空为低压,所以甲为郊区的高空,气流下沉,C正确;乙丙之间的气流应该由高压流向低压,不会沿等压面流动,D错误。故答案选C

如果你觉得“ 木子地理园 ”的内容不错,请推荐给你身边的朋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频考点】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 高频考点13 热力环流
湖陆风:赤壁之战可有我一半功劳!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详解及真题样例
你知道海陆风、山谷风和城市风吗?
地理视角看高考地理常考的16种风
大气热力环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