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蒙古帝国君王谱】准噶尔汗国(六):达瓦齐
广告

成吉思汗: 蒙古帝国与征服战争

作者:[美],雅各布·阿伯特

京东

准噶尔汗国(六):达瓦齐

19.达瓦齐

绰罗斯·达瓦齐(生卒年不详),是大策凌敦多布之孙。噶尔丹策零去世后,他得在噶尔丹策零女婿阿睦尔撒纳的拥护和支持,自立为准噶尔部大汗。阿睦尔撒纳后来割据新疆伊犁独立,达瓦齐非常不满,发兵将其击败,阿睦尔撒纳被迫逃到清朝求庇于乾隆帝。

乾隆二十年(1755年),乾隆帝派大军,由阿睦尔撒纳指引西征准噶尔部。清军在格登山战役中歼灭了准噶尔部军队主力,不久即俘获了绰罗斯·达瓦齐,押解至北京。强盛数世纪的准噶尔汗国彻底灭亡,也标志着蒙古贵族及其后裔在天山南北地区长达五百余年的统治完全结束。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农历四月二十七日,乾隆帝册封副都统内务府总管和尔经额之女喜塔腊氏为皇子嘉亲王永琰的福晋,大赦天下,清廷释放绰罗斯·达瓦齐,授封为准噶尔亲王,后在北京去世。

1)取得汗位

乾隆十年(1745年),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策零病故。准噶尔内部为了争夺统治权,陷入争权夺利的内讧,各封建主互相倾轧,内战纷起。噶尔丹策零逝世后,其次子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勒凭借其母身份高贵而继位,但他荒淫无道,暴虐百姓,被部众废弃。乾隆十五年(1750年),部众拥戴噶尔丹策零庶长子喇嘛达尔札为首领。在位期间,他对内和清政府保持密切联系,对外坚决抵制咄咄逼人的沙俄侵略势力,成为沙俄继续南侵的障碍。

乾隆十七年(1752年),沙俄派人欲收买和硕特拉藏汗之孙,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和准噶尔部大策凌敦多布之孙达瓦齐来推翻喇嘛达尔札,妄图使他们取而代之,建立傀儡政权,阴谋未能得逞,后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叛逃至哈萨克,喇嘛达尔扎即派兵前往擒拿。同年底,阿睦尔撒纳唆使达瓦齐暗选精兵一千五百行,由达勒奇岭山路间道赴伊犁,采取买通内奸和突然袭击的手段,杀死喇嘛达尔扎,篡夺了汗位。

2)反目成仇

达瓦齐为汗后,为表彰阿睦尔撒纳所立汗马功劳,将塔尔巴哈台牧地赐给他,对清朝则采取归附态度,但达瓦齐为人荒淫无度,不理政事,相比喇嘛达尔扎的无道有过之而无不及,使得准噶尔怨声载道,故归降的纳默库济尔噶乘机起事,欲取而代之。达瓦齐在阿睦尔撒纳的帮助和策划下,粉碎了夺权活动,杀死了政敌。但阿睦尔撒纳觊觎准噶尔汗位已非一日,只是因为他不是准噶尔直系血统,得不到贵族支持,因此以拥立达瓦齐为名,积极培植个人势力,抢夺地盘,妄图取而代之。

乾隆十八年(1753年)十月,乾隆帝派人至达瓦齐处,要求管理伊犁以北直至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而让达瓦齐只管辖博罗塔拉以南地区。此举遭到达瓦齐的拒绝,他们的联盟至此宣告破裂,开始互相征伐。乾隆十九年(1754年),达瓦齐亲率兵马直至额尔齐斯河进行征伐,阿睦尔撒纳不敌,陷于绝境,被迫投向清朝。

3)众叛亲离

面对准噶尔统治集团的内讧和残暴统治,天山南北各民族人民或反叛逃亡,或投奔清朝,大批厄鲁特部众离开了准噶尔地区。乾隆十五年(1750年),准噶尔宰桑萨喇尔反对达瓦齐,率部众千余户内附。

乾隆十八年(1753年),杜尔伯特台吉车凌、车凌乌巴什、车凌蒙克不满与准噶尔的排挤欺凌与控制,认为:依附准噶尔,也不是长远之计,不如快点归顺大清。所以率部众三千七百多户,一万五千余人内附。同年八月,辉持部阿睦尔撒纳和其它宰桑、台吉,偕同和硕特台吉班珠尔等前来归降。这对于一直将多位先祖多年未完成统一西北大大业而耿耿于怀的乾隆皇帝来说,不仅削弱了准噶尔部的力量,更重要的是了解了准噶尔部的各种情况,为出兵准噶尔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条件。

4)反叛失败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当时清朝全国形势已趋统一,只有西北边疆地区还在准噶尔贵族的统治之中,时时威胁着清朝的统治和北部蒙古族地区的安宁。清朝政府为彻底解除来自西北边疆的威胁,一直为统一西北作积极准备。厄鲁特三车凌和阿睦尔撒纳的内附,使清朝完全掌握了准噶尔内讧和互相残杀以及达瓦齐众叛亲离的情况。准噶尔的内乱使乾隆下定决心乘势出兵西域,完成最后统一西北大业。阿睦尔撒纳曾向乾隆建议:塞外秋弥的时候,我们的马肥,而清廷也是马肥时节,不可贸然进军准噶尔。不如等到春天乘达瓦齐准备不足,而且也不能逃到远处,可以在这时发兵准噶尔,可以一战将达瓦齐擒拿,永无后患。而且准噶尔东部边境以额尔齐斯河与清朝交界,本来就是杜尔伯特原来驻扎的地方,和阿尔泰山接近,大清正好可以在此屯田以备粮饷,大清应该先派兵一万人占据这里的有利地形,派大军两万整装继续前进。乾隆十九年(1754年),乾隆亲自拟定了讨伐准噶尔的檄文,阐明了出兵准部的原因和目的。

乾隆二十年(1755年)二月,清军兵分两路,北路由班第为定北将军,阿睦尔撒纳为定边左副将军,由乌里雅苏台进军;西路命永常为定西将军,萨喇尔为定边右副将军,由巴里坤向伊犁地区进发。

由于厄鲁特和西域各族人民对准噶尔贵族的内江和残暴统治十分不满,希望早日实现统一和安定局面,也由于清朝政府制订和贯彻了对准噶尔比较稳妥的政策,因而清政府统一西北的行动,受到牧民和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当清军往征达瓦齐途中,准噶尔部大的封建主有的数千户,小的数百户,都拿着奶酪、羊马,络绎不绝前来迎接清军,没有一个抵抗清军的。达瓦齐没有料到清军会提前行动,部下的不战而降使其阵脚大乱,仅带亲信七十余人逃往天山以南投奔乌什,结果为乌什城阿奇木伯克霍集斯擒获送交清军。

5)幸运结局

达瓦齐被押送至北京后,在午门举行献俘仪式。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农历四月二十七日,乾隆帝以册封副都统内务府总管和尔经额之女喜塔拉氏为皇子嘉亲王的福晋为由,大赦天下,释放达瓦齐,免死加恩封为亲王,入旗籍,赐地京师,充分显示了乾隆皇帝怀柔远人的用心。

20.阿睦尔撒纳

阿睦尔撒纳(1723—1757年),清朝厄鲁特蒙古辉特部台吉,准噶尔汗策妄阿拉布坦外孙。名为辉特台吉伟征和硕齐之子,实是和硕特部拉藏汗长子丹衷的遗腹子。原游牧于塔尔巴哈台一带。乾隆二十一年三月,在清军追击下,阿睦尔撒纳逃往哈萨克。俄国遣使携信与其密谋,表示支持。同年冬,他潜回塔尔巴哈台自立为汗。乾隆二十二年七月被清军击溃之后借道哈萨克投奔沙俄。九月病死。

乾隆十七年(1752年)冬,助达瓦齐袭杀喇嘛达尔札夺取汗位,不久又与达瓦齐发生火并,被击败。

乾隆十九年秋,为借助清军之力翦除政敌,与杜尔伯特部台吉纳默库、和硕特台吉班珠尔率所部两万余人,归附清廷,封为亲王(后晋封双亲王)。

次年春,清军兵分两路进攻伊犁、征伐达瓦齐时,任定边左副将军。攻占伊犁后,他广结党羽,欲挟清廷封其为厄鲁特四部总汗。清廷以行饮至礼为名,准备召回处置。阿睦尔撒纳在前往热河途中,借口暂归治装,逃回塔尔巴哈台,唆使同伙乘机抢掠清军台站,袭击伊犁。清将班第兵败自杀,天山南北变乱复起。

乾隆二十一年三月,在清军追击下,阿睦尔撒纳逃往哈萨克。俄国遣使携信与其密谋,表示支持。同年冬,他潜回塔尔巴哈台,收集残部,自立为汗。同时,派达瓦使团向俄国求援,以永远臣服俄国为条件,要求俄国承认他为厄鲁特总汗,并在额尔齐斯河与斋桑泊之间修建要塞,以防清军进攻。

乾隆二十二年七月,被清军击溃,借道哈萨克投奔沙俄。受俄罗斯西伯利亚总督包庇,九月病死于托博尔斯克以东20俄里的库杜斯克酒厂(中天花而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了不给子孙留后患,乾隆征服准噶尔部后,将其灭族
可怕的蒙古军团(下):雍正乾隆也头疼,最后一战定乾坤
清朝用和亲与封王拢络蒙古,征服准噶尔部,乾隆用了第三种方法
UC头条:乾隆远征准噶尔部:西北边疆统一之战,失而复得即为“新疆”
揭秘:乾隆是是怎么将准噶尔汗国彻底平定的?
乾隆年间平定准格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