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天可汗,其如何实现对大唐周边国家和少数民族的统一领导

历史D学堂
《历史大学堂》官方微刊物,一分钟读懂历史。(百度百科TA说特邀科普合作平台)
74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作者:军事帅哥   校正/编辑:莉莉丝
全 文 约 2600 字
阅 读 需 要 7 分钟



提到大唐帝国的强盛,很多历史爱好者就会想到一个词语:天可汗。那么,什么叫天可汗?天可汗如何实现对周边国家的统一领导呢?


  • 天可汗的含义


唐武宗时期的宰相李德裕创作的散文《与纥扢斯可汗书》对天可汗一词有较为详细的解释:我太宗文皇帝圣德高于百王,英材轶于千古,内定诸夏,外服百蛮,贞观四年,西北蕃君长诣阙顿颡,请上尊号为天可汗。是后降玺书西北蕃君长,皆称皇帝为天可汗,临统四夷,实自兹始。



上图_ 《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图为李世民接见和亲使者禄东赞



这句话的大致含义:我大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功绩彪炳史册。内部统一安定华夏,外部征服周边国家。贞观四年,位于唐朝北方和西方的国家和少数民族领导人来到长安。各国和少数民族领导人服从大唐的领导,给李世民上尊号为天可汗。后来,周边国家和少数民族的首领,都称唐朝皇帝为天可汗。大唐帝国统领周边国家和少数民族的政治形势,从李世民被封为天可汗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通过李德裕的散文《与纥扢斯可汗书》这部散文,我们就能看出,天可汗这个名词确实来自于贞观四年,是位于唐帝国西边和北边各个国家和少数民族领导人对李世民的尊称,其核心含义是“全天下共同的可汗。”

到了后来,天可汗从李世民本人的尊称拓展到唐朝西边、北边的国家和少数民族领导人对唐朝皇帝的尊称。



上图_ 唐朝版图



  • 天可汗是怎么来的?


那么,周边国家和少数民族的领导人为何会对李世民心服口服,尊李世民为天可汗呢?这就牵扯到唐朝和突厥汗国之间的关系。

突厥汗国是公元552年,由突厥民族在今天的蒙古和俄罗斯建立的部落联盟式帝国。在公元6世纪,突厥汗国是亚洲地区的“草原霸主”,军队拥有数十万人,控制着薛延陀、同罗、思结等民族。

为了消除突厥汗国对北方的威胁,隋文帝就曾经进攻突厥。公元583年,隋帝国大军兵分8路反击突厥,统一的突厥汗国分裂成东突厥汗国和西突厥汗国。公元599年,隋文帝册封突利可汗为“意利珍豆启民可汗”,中原王朝和东突厥汗国的关系得到了全面缓和。



上图_ 东西突厥地图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隋炀帝好大喜功,穷兵黩武,隋朝很快在农民起义的硝烟中土崩瓦解。东突厥汗国趁隋朝内乱之际再次崛起。在隋末唐初的战乱年代里,刘武周、王世充、梁师都、甚至唐王朝的开创者李渊本人,都曾向东突厥可汗称臣以求自保。

从唐朝开国到李世民登基这8年时间里,突厥大军入侵唐帝国次数达到了40多次。其范围覆盖了唐朝西部到东部的大片边境地区。李世民登基后,突厥大军又来到渭水北岸威胁长安,李世民带着高士廉等大臣来到渭水南岸,在渭河桥头结“渭水之盟”,突厥才撤兵而去。

渭水之盟对李世民而言是耻辱。公元629年十一月,唐军10万大军兵分6路向东突厥展开全线进攻,唐军名将李靖率领3000骑兵,直接拿下突厥王庭。3年前在渭水桥头大放阙词的颉利可汗被押送到长安,东突厥汗国至此覆灭。



上图_ 李靖(571年-649年)



东突厥汗国灭亡后,李世民采取了极其高明的做法安置突厥百姓:李世民在东起幽州、西到灵州一带,设置了4个都督府,让突厥自己人担任都督府的行政长官,其内部实施高度自治。而投靠唐朝的突厥首领被授予职位,5品以上的胡人武官,占据到朝中武官的一半左右。

李世民这一做法彻底收复了突厥民众的民心,其等于对周边国家和少数民族放出信号:和唐朝为敌,唐军一定会在军事上予以严厉打击。归顺唐朝统治的民族,朝廷将予以最大限度的优待,其内部甚至可以按照本民族的习惯和风俗实施高度自治。李世民的举措强化了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实现了多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良好局面。

李世民恩威并举的政策让北方、西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心服口服。公元630年,西北和北方的14个国家和少数民族的领导人来到长安,他们彻底服从唐朝的领导,共同给李世民献上了一个至今让国人无比自豪的称号——天可汗。值得一提的是,天可汗这一称号从唐太宗一直传到安史之乱后中兴大唐的一代明君唐代宗。



上图_ 唐·阎立本·职贡图 (局部),该画描绘的是唐太宗时,婆利国和罗刹国千里迢迢前来朝贡的情景


  • 天可汗如何领导周边国家和少数民族?


必须说明的是,天可汗这个名称可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号,天可汗制度是一个以唐朝为核心,覆盖周边少数民族和邻国的“唐帝国政治体系”,带有国际联盟的性质,唐朝在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实现对周边邻国和少数民族的统一领导。

政治上,唐朝皇帝通过册封、藩国入质、入觐、朝贡等方式实现对周边国家和少数民族的领导。各个国家的君主登基,必须得到天可汗(唐朝皇帝)的认可。比如,回纥汗国存在了96年,其13位可汗中就有12位可汗接受唐朝皇帝的册封,并授予唐朝的官职。

公元648年,回纥可汗,唐淮化大将军兼渤海都督吐密度被侄子乌纥杀害,乌纥想篡位自己当回纥可汗。李世民派人杀掉乌纥,让吐密度的儿子婆闰继承可汗大位,并让婆闰继承其父亲的官职淮化大将军兼渤海都督。从李世民除掉欲篡位的乌纥,让婆闰继承父亲可汗大位这件事就能看出,唐朝皇帝掌握了周边国家和少数民族领导人的废立大权。



上图_ 唐时期的 回纥汗国



那么,在盛唐时期,有多少国家和少数民族接受唐朝的“天可汗”领导呢?

根据《唐六典》的记载,唐朝不同的行政区域控制不同国家和少数民族的朝贡:唐关内道“控北蕃、突厥之朝贡”,河南道“控海东新罗之贡献”,河北道“控契丹、奚、室威之贡献”,陇西道“控西域、胡戎之贡献”,江南道“控五溪之蛮之贡献”,剑南道“控西洱海群蛮之贡献”,岭南道“控百越及林邑、扶南之贡献”。

当时的唐朝是真正的世界性帝国,是值得国人无比自豪的盛世帝国。



上图_ 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在经济和对外交流上,李世民及其之后的唐朝皇帝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唐朝和周边国家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唐朝在西域设立安西四镇,保卫唐朝和周边国家与少数民族的贸易交流线,各类货物在东西方世界往来传递。在唐朝首都长安和东都洛阳就居住了不少突厥人、波斯人、日本人等周边国家和少数民族前来学习和做生意的民众,唐朝中央政府更有数量繁多的少数民族和外国人从事官职。比如,高丽人高仙芝就是唐军的名将。



上图_ 唐朝 胡人俑



在军事上,各国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军队必须接受天可汗的统一征调领导,对破坏和平的成员国发动制裁战争,必要时要前往中原平定叛乱。

公元634年,吐谷浑大军入侵凉州,李世民以天可汗的身份,让李靖突厥、契苾的军队和唐军一起,打退了吐谷浑的进攻。安史之乱爆发后,回纥接受唐朝天可汗的征调,先后3次出兵帮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



上图_ 吐谷浑之战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就能看出,天可汗不仅是一种称号,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政治军事制度,是唐朝国力强盛,统领四海万邦的重要象征。正是唐朝的强大,乃至影响力传到世界多国,以至于今天的外国人称呼中国人为唐人,把中国人居住的地方称为唐人街。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唐六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笔记(10月9日)铁城子笔记之一
薛廷陀汗国
回纥与突厥为世仇,唐朝击败突厥后扶持建立回纥汗国
薛延陀的覆灭:临死前还被彩礼坑了一把,大唐皇帝竟然悔婚
回鹘与回纥的区别到底多大?
忠诚与叛逆交织,帝国番将:唐朝皇帝手中锋利的双刃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