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说的创作是痛苦的

小说的创作是痛苦的

——读高建群先生《最后一个匈奴》有感

听说高先生的小说《最后一个匈奴》是自己在上师范学校的第一个春天,当时只记得 “陕军东征”,记得有路遥先生的《平凡世界》,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贾平凹先生的《废都》,高建群先生的《最后一个凶奴》,这些作品的横空出世,在全国文坛掀起了一阵波澜,成为当时人们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

记得当年上语文教法的李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讲解自己读《废都》的心得,分析里面的人物,讲唐婉、庄子碟的人物情节,听得让人脸红脖子粗,毕竟当时的自己还未成年,一段时间总觉得这名老师有些过分。

受那时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只是惊讶和被动的听了听,对于李老师在课堂上讲《废都》还是接受不了,好多同学在背地里都说他流氓。毕竟自己是在传统的教育下成长的,思想上还是难以接受这种话题。

舍友们则在宿舍中拿着《废都》,在午休或者下晚自习后,大声地诵读着里面的段落,高喊着,此处略去几百字,而略去的这些字,都成了自己午休睡不着和晚上失眠的原因,再到后来《废都》被列为禁书。自己一直没有读陕军东征的这些作品。当然,那时的自己注意力在学习音乐上,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拜读它们。

一晃好多年,当自己对音乐的学习不再痴迷时,陆续看了《平凡的世界》《白鹿原》《废都》,而一直没有拜读高建群先生的《最后一个匈奴》,也许是它没有获茅盾文学奖的原因吧。

在2022年春节在社区下沉抗疫的那段时间,自己有幸接触到了来自陕北的几个机关干部,他们的面孔,身板,浓重的陕北口音和做事的风格,让自己这个关中人又生了敬畏和感叹。

平时在打招呼时我都叫他们匈奴人,之所以这样称呼他们,是因为的的确确他们和关中人的做事很不一样。自己也心存疑惑,'同是陕西人,差距却如此巨大。'带着疑惑,在小说发表快三十年时,自己翻开了《最后的匈奴》想找出其中的原因,最终在小说中找到了答案,“圣人布道此处偏遗漏”。很有幸让自己多年的疑虑得到解答,也许自己可能是莫言笔下晚熟的人。

每每提到匈奴,自己就会想到卫青、霍去病,汉武帝刘彻,汉宣帝刘询,他们因抗击匈奴而让人敬仰,因抗击匈奴的历史让人热血沸腾豪情满怀。

在茂陵霍去病和卫青墓前,看着马踏匈奴的石雕,这种感觉更加的强烈,英雄的豪情和威武再次浮现眼前,自己又一次被两千年前英雄横扫匈奴的壮举而感慨着,激动着。

在大汉连年的驱逐下,在王昭君嫁给单于后,匈奴人也随着自己的生存空间被压缩而分崩瓦解,分为南北两支,北匈奴迁往欧洲,南匈奴被汉人同化。

自己也一直认为匈牙利就是由匈奴人建立的国家。至于小说中那个掉队的匈奴在与陕北的女子媾和后,将匈奴的血脉留在了陕北,我也是信以为真,不然怎么会有和我们一样都是汉族,却有着在行事上大不一样的陕北汉子。

儒家教诲我们要雅,有时候想想就是要懂得去装。而在陕北这块大地上生活的汉子,他们不装,他们说话直接了当,对人真诚,这也是他们一直留给我的印象,当然他们也好吹牛,爱耍气派。

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在陕北这块土地上结合,就像我们今天的牛羊肉泡馍,也是饮食文化的融合一样。关中人不能一次吃太多的肉食,吃惯面食的肚子吃多了肉消化不了,容易积食,为了避免积食,那只好将用面做成的饼子或锅盔和牛羊肉烩在一起,既吃了肉,享受了肉食的味觉刺激,又做到了让胃肠更容易消化。而关中的肉夹馍,臊子面也是一样。

时值癸卯年元宵,读完《最后一个匈奴》后,更对陕北这块神奇的土地加深了认识,明白了那个地方为什么会辈出李自成、刘志丹、谢子长等等这些英雄,党中央在延安13年,延安为什么被称为革命圣地的原因。

每次读完小说,自己都会细看小说的创作过程,再看小说的人物分析,只有这样才算完整地读完小说,当然也少不了简短的读后感。

在看路遥先生创作的《平凡的世界》,陈忠实先生创作的《白鹿原》,余华先生小说《活着》不同语言的序中,都让自己油然而生对这些大咖们创作精神的敬仰之情,他们的作品就像子宫里的婴儿,在母亲经历了十个月的种种磨难之后,最终呱呱落地。而诞下他们的母亲却是身心疲惫,气息奄奄。

小说的创作的确是痛苦的,而这种痛苦只有作者自己明白,就像托尔斯泰写安娜卧轨,路遥写田晓霞之死,陈忠实描写田小娥之死等等。当自己塑造的人物临死之时,作家本身是极其痛苦的,就好像面对自己的亲人要去世,因为他塑造的这个人物将不会再出现在自己的笔端,不在活在小说的其他人物之中,那时的作家是何等的悲伤和不忍啊。所以要致敬伟大的作家们!正是他们创作时付出的痛苦,才让我们读出了作品的经典,享受了内心的愉悦,启迪了灵魂的思考。

感谢高建群先生,让我对自己一直以来的疑惑有了答案,感谢《最后的匈奴》,让我知道了肤施城中发生的过往,'你知不知道有一种感觉叫荒凉'书中这样说。也从而改变了对延安一直荒凉的认识。

从而对路遥先生塑造的不屈的孙少安、孙少平兄弟,对高建群先生笔下的杨作新、杨岸乡父子、黑寿山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原来作者和作者笔下的人物体内都流淌着和自己不一样的血液。

读完小说便不由自主地向往赫连勃勃的统万城。

2023年2月5日(癸卯年元宵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陕西三大作家:路遥、陈忠实、贾平凹
陕西乡土文学《白鹿原》《平凡的世界》气质有何不同
陈忠实逝世5周年:为一部“禁书”,他用尽了一生!
陕北3位作家,谁的成就更高?
王蓬|高建群:最后一个匈奴
三个陕西人,绘就出一个省壮阔的文学地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