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影响中国的历史人物(26)——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年),今四川省眉山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铁冠道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一起并称为“三苏”。

苏轼进士出身,自小受道的启蒙教育,他的一生对道情有独钟。

在王安石变法期间,苏轼虽赞同政治应该改革,但反对操之过急的政策,因此招来新党排挤,后来又因反对“尽废新法”,受到司马光为首的旧党排斥。由于苏轼在新旧党争中两边都不讨好导致仕途失意。

1101年,苏轼遇赦北归时病卒,时年65岁。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宦海沉浮

1057年中进士。

1060年为福昌县主簿。

1061年正式步入仕途,年仅24岁,授凤翔府判官。

苏轼的第一份官职相当于陕西省宝鸡市的常务副市长,官场的起点是非常高的。

1065年,苏轼被朝廷召集回京,任登闻鼓院。

大致相当于国家信访局的局长。

1066年为父亲苏洵在家乡守孝3年。

1069年,苏轼结束守孝回到京城时,“王安石变法”开始。苏轼的老师欧阳修因反对变法,被迫离开京城。

1071年,苏轼因为上书朝廷,指出变法存在的弊病,遭到弹劾。因感到朝廷不是久留之地,便主动申请调离京城。被外放为杭州通判。

相当于现在的杭州纪委书记。

1074年至1079年,苏轼一直在地方任职,先后出任密州知州、徐州知州、湖州知州。

密州位于山东,徐州位于江苏,湖州位于湖北,知州相当于今天地级市的市长。

1079年,苏轼对新法实行过程中出现的弊端进行批评和讽谏,遭到新党弹劾,牵连数十人,史称“乌台诗案”。这一事件影响了苏轼一生的命运。好在苏轼在王安石等人的救援下,侥幸逃过一死,仅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团练副使是一种虚衔,没有实权,类似于现在湖北黄冈市的调研员或者巡视员。

苏轼在黄州一共居住了5年,由于无事可做,他经常到赤壁古战场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不朽之作。由此看来,“乌台诗案”是苏轼个人的不幸,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幸事。

1084年,朝廷将苏轼调到汝州上任。汝州位于河南,从黄州到汝州路程遥远,途中苏轼幼儿不幸夭折。苏轼请求暂时不到汝州上任,留在常州。得到朝廷批准后,苏轼就在常州居住了几个月。

1085年,宋神宗病逝,宋哲宗继位。由于宋哲宗年龄还小,由高太后临朝听政。高太后是一个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提拔了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旧党。苏轼迎来了仕途上的希望,被任命为登州知州,不久被召回朝廷,历任礼部郎中、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并主持进士考试。

礼部郎中相当于教育部的厅级干部;起居舍人负责记录皇帝的日常行动与国家大事,相当于国家党史研究室的领导;中书舍人和知制诰一样,负责起草诏令;翰林学士是一种清要而又显贵的官员,为皇帝提供重要的意见,类似于今天中央办公厅和政策研究室的秘书。

但好景不长,司马光成为宰相后,拼命打压新党,废除了所有变法,包括明显对国计民生有利的变法条款。为此,苏轼发出了不满的声音,又遭到旧党的诬告打击,被迫再次自请外调,任知杭州,相当于杭州市市长。

苏轼在杭州当了两年知州,疏浚了西湖。杭州人民为了纪念苏轼,将他修建的一座长堤命名为苏公堤。

1091年,苏轼曾经短暂被召回京城,随即又被派到地方上任职,历任颍州知州、扬州知州、定州知州,碾转于安徽、江苏、河北。

1093年,高太后病逝,宋哲宗掌握大权,任命新党,打击旧党,苏轼被贬到宁远、惠州、海南儋州等地,奔波于广东、海南、广西、安徽、湖南。

苏轼不属于任何派别,却在新党、旧党两派的争斗中成为牺牲品。不管是旧党上台,还是新党上台,都要拿他开刀。

1100年宋徽宗继位后,苏轼得以从海南返回,被任命为朝奉郎。朝奉郎是一种寄禄官名,没有实权。苏轼北归途中,病逝于江苏常州。

主要成就

苏轼开创了豪放文风,无论诗、词、文章都达到了令人景仰的高度。

1.词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艺术品味,从而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把词堂堂正正地引入文学殿堂,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2.诗

苏轼学博才高,对诗歌艺术技巧的掌握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纯熟境界,他的诗歌既优美动人,又饶有趣味,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能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意象自然而然地表达出诗中的哲理。

3.文章

苏轼主张文章应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他的史论和政论都表现出非凡的才华,同时其杂说、书札、序跋等议论文,也能体现苏轼的文学成就。

4.书法

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苏轼书法作品

5.绘画

苏轼擅长画墨竹,且绘画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苏轼《枯木怪石图》

苏轼一生留下大量的诗、词和文章。

主要文学作品有: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

《江城子》、

《定风波》、

《卜算子》、

《临江仙》、

《题西林壁》等。

主要画作有:

《枯木怪石图卷》、

《潇湘竹石图卷》等。

苏轼《潇湘竹石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小传
关于苏轼的故事
一首真正的西湖诗
苏轼的“乌台诗案”到底是咋回事呢?
苏轼的浮沉,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经历了多少年的仕宦生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