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儒家和法家的交战史,揭示朝代演变的真面目,你将重新认识世界

作者:余云开

翻开中国历史,其实就是儒家法家的纠葛史,两者一直充当着社会演变的幕后推手。而道家、释家、墨家等只是在这两家的眼皮底下混日子。

一直以来,儒家与法家,始终水火不相容,相互抗争、嘲笑、讽刺、攻击。而不像与道家、释家那样,虽然各自王婆卖瓜,但也有共通共融的地方。

儒家就像一个脾气温和的人,处处与人和好,重视人与人的关系,利益是在关系之下的产物,而法家却像一个冷酷无情的人,整天扳着脸,将利益摆在台面上,一丝不苟,凡事严格按照规矩来,毫无人情味。

儒家与法家有着非常鲜明的敌对情绪,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儒家唯稳,法家图变

儒家所有的思想、言行、行动都站在“稳定当前状态”的前提下,法家则是站在“改变当前状态”的前提下。

所以,这就注定了儒家和法家,成为了两个永远不能合作的对手。

那么,儒家和法家,哪家的治理模式更强,或者说对于社会更有用?

让我们回到历史当中,秦朝原来只是一个小国,但由于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变法之后,逐渐富强起来,成为了强国,随之吞灭六国,成为一家独大。

或许,也许正是因为有这次靠法家成功的先例,所以才会有了秦始皇坑儒这种匪夷所思的举动。

也许很多人会说,看来还是法家厉害,秦朝的例子不就摆着吗。

但且慢,事实上,强大的秦朝只是存在了十五年就灭亡了。其灭亡的导火索就是一个“暴”字,社会治理太残暴了。那么残暴的根源,就离不开那些冷酷无情的法家所制定的那些为了强国而不惜损害百姓的政策法规(实质是为了皇亲国戚的利益)。

秦朝之后,在汉朝中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从此一家独大,被历代皇帝作为主流文化。前面说了,因为儒家注重的稳定状态,所以皇帝们自然需要自己的江山永远稳固,用儒家是自然的选择。

但且慢,这并不能说儒家比法家强,如果是这样的话,历史就不会有改朝换代这件事了。事实上,儒家注重稳定现有的秩序,所以缺乏创新(甚至阻碍创新),导致国家经济越来越没落,直至经济崩溃,朝代便开始了新一轮的更替轮回。

通常情况下,每一个朝代都是在初期由儒家主导,只有到了这个朝代的末期,法家才会抬头,开始寻求变法图强。因为国家面临危险了,一个是经济崩溃的危险,一个是外敌入侵的危险。但归根结底是经济崩溃的危险,因为经济没落,代表着国家没落,那么才会让外敌有机可乘。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北宋王安石变法失败,导致北宋经济下滑,直接影响了军事力量的建设,由而被金国消灭。此外,清朝时期戊戌变法失败,也导致了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也许有人会说,能不能把儒家和法家融合起来,那就超强无敌了。想象中、以及理论上似乎可以的,比如说法家制定的政策不要那么残暴(剥削百姓)就可以了,儒家不要那么保守,多搞点创新就可以了。

如果你真是这样想,那说明你根本了解社会的本质。

儒家和法家能不能融合的问题,其实是在于既得利益者能不能放弃大肆享受的问题。说白了就是放弃“饱暖思淫欲”的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先想一想,儒家和法家的使命是什么?前面说了,儒家要稳,法家则要变。

儒家求稳的核心就是维护既得利益的形成模式不变,那么法家变法的目的,其实就是打破既得利益的形成模式,从新开始新的利益形成模式,准确一点说,使之符合富国强兵的目标(这个目标背后,就是维护皇亲国戚的政权长存下去)。

那么你也许会问,那么国家之前的既得利益集团,不也是皇亲国戚占据着吗?那这些利益去哪儿了呢?很简单,挥霍了,被皇亲国戚那一帮人挥霍了,最后入不敷出,最后不得不要求所有人来买单。事实上,现代资本主义也是这样的逻辑,资本家们大肆占取,挥霍完之后,为了继续得到挥霍的成本,不断改变方式或改进技术剥削和压迫工人阶级。

简单说,掌握资源的那一小部人——资本家和贪官(古代就是皇亲国戚及地主阶级),他们大肆挥霍,醉生梦死,他们希望永远社会拥有保持这样的状态:他永远做皇帝,别人永远给他做牛做马。

但问题就在于,大部分人日以继夜的努力,依然满足不了这小部分人的挥霍。这之间,还有天灾人祸、或者资源的枯竭等等因素干扰,当出现了危机时,那么这小部分人需要改变另一种方式来名正言顺的巧取豪夺,美其名曰变法图强。

其实,无论是儒家,还是法家,无论变法不变法,都只有一个目的:维护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唯一不同的是,有时候会从这一小部分人换成另外一小部分人——这就是朝代更替。

拿现代企业来举例子:比如说员工可能天天在加班,老板却可能在嫖娼(即饱暖思淫欲)。这样长此以往,企业的竞争力就会下降,收入就会出现危机,那么就要开始大裁员,寻求变革,成功了,再来一次轮回,失败了,就灰飞烟灭。我们国内某著名网上商城不就是这样的例子吗?去年老板在国外犯强奸案,最近正在搞大裁员呢,还取消了基层员工的基本工资。

当然,朝代的演变要比企业的问题复杂得大,但道理就是一个道理。

从古到今,社会所有的问题,都是一小部分人,为着自己的私欲,压制和剥削大部分人,而这大部分人愿不愿意被剥削和压制的问题。

但事实上,正是这大部分人的“愿意”(用鲁迅的话说就是奴性),宠坏了这小部分人。毋庸置疑,或许你现在正是这样的情况:你的老板可能是富翁排行榜上的亿万富翁,而你入不敷出,但你还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当你知道了这个道理,那你就知道,如果人类不解决那小部分人总是饱暖思淫欲的问题,人类永久和谐发展就是一种空话。那么儒家和法家的纠葛永不会停息。

就像一个人想要减肥,如果他做不到自律,依然放纵饮食,那么减肥就是一种空话。但事实上,这是人性的弱点,大多数人做不到。

所以就需要好的政策和机制来管理人类。目前来看,共产主义无疑就是人类最理想的一种治理模式。但这个过程,依然需要“那一小部分资源拥有者”,能够放弃“饱暖思淫欲”的诱惑,才能够最终实现。

否则,不管什么思想、主义、理论、学说、教派等等,都只是一种概念而已。君不见,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本质上根本没有改变,只是剥削和压迫变得更隐蔽、更文明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法家“告奸”与儒家“告忠”
如何看待中国哲学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中国哲学的精神是什么
《中庸》讲记(132)
书摘:汉朝为何独尊儒术?
以史为鉴,法家亡国,儒家兴国。
儒家和法家,对人性的定义,哪种描述更合理?哪个治国更靠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