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理解儒家思想中的仁、理?

要想真正理解儒家思想中“仁”和“理(礼)”的确切意图,就应该把法家思想摆出来,这才是有比较才有服人之理,也是辨证论治的根本则理。

一、儒家思想

以孔、孟为首这种思想从根本意图,属治国理政,与政治密切相连,对此必信无凝。

二、法家思想

以韩非子、商鞅为首这种思想乃是治国理政,与政治环环相扣,对此无可质凝。

三、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

两家思想不同,但目的相似。

儒家思想“仁”“礼”,法家思想“法”“治”。

四、“仁”“礼”与“法”“治”

仁礼,是人间人们相互往来应有的高尚品德,只要人人以仁礼为总绳,这个世界可谓无限美好。然而,实际中则不然。一般来说,越是弱势者,越是坚守仁礼,比如平民百姓;反之,越是强势者,越是口头仁礼,行动越残酷,比如保护伞和黑恶势力。

法治,是一把正义宝剑,是仁礼的保护者。然而,法治也不能走于形式或者是偏离轨道。如果执法违法,什么法治,什么仁礼,统统就是一句空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试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法治国家建设的影响
倡礼循法、礼法合治的传统治国理念及其当代启示
先秦儒家三大思想家:孔子、孟子和荀子,为什么荀子是最特别的?
读《荀子》有感
刘邦的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
中国儒家思想的价值规范——“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