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城市文学写不过乡村文学?原因在这里!

在近现代文学阶段,中国的城市文学首先产生于上海;而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城市叙事也一直稳稳地占据乡村叙事的上风。而当代城市叙事却风光不再,在整个文学叙事的格局中,只占据很小的分量;在茅盾文学奖历届的获奖作品中,城市小说只占十分之一左右,得奖的基本上是写“村里的事”。出现这样的状况,归根结底说明了城市文学的薄弱。上海市作协副主席王纪人认为,“至少在艺术上还不足以吸引审美的眼球”。

住在城市的作家,写起城市生活因何反不如写“村里的事儿”得心应手?

在近日举行的首届上海文学周举办的“文学与城市”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各地的评论家和作家就“当代文学中的城市叙事”一题展开交流研讨,分析了当下中国城市文学书写贫困的原因,为当下文学创作探讨新的方向。会上,有观点表示,语言的贫乏、认识的缺乏、价值观的“偏见”是制约城市文学发展的三大因素。

语言:缺乏特色的全球化语言

作为思想的载体、文化的符号,语言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作协创意部的主任胡平提出,现在城市文学难写好的一个原因就是,城市中方言的“隐退”。而乡村在这一点上没有大变,“不得不承认,乡村在语言资源上有着先天的优势”;他认为,农村生活的小说之所以好看,因为它的语言中有地域的特色、历史的积淀,而城市文学在这方面明显有所欠缺。

胡平指出,目前城市语言主体变化很大,说方言的人已经不多了;尤其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来自五湖四海的人都尽量在减少说自己的方言,而改用普通话。“加上外国人,北京的语言现在全球化了,在这种背景下,用(现在)北京的语言写小说就有问题了,生动性、文化底蕴之类的东西就少了很多。”

认识:只看到城市的冰山一角

文学源于生活。而研讨会上不少学者、作家们坦承,自己对城市的了解其实非常片面,的确是写不出好的城市文学作品的一大原因。

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孙颙开门见山,“城市的丰富性,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冰山的一角……有很多地方,我都没有去过”;他认为,这也是城市生活丰富多彩、而城市叙事作品反倒不及乡村叙事作品丰富的重要原因。

孙颙的话引起了不少与会者的共鸣。知名作家王小鹰直言自己对这个城市“一点都不了解”,而且由于在传统道德体系下成长起来的,“永远拿过去的价值观来评价现在的城市……只是写我们感觉到的东西,并不是真实的东西”。

北师大教授张清华认为,城市文学的意义在于通过作家的描写,能让读者生成对这个城市文化的印象和理解,让人们对这个城市的了解不再局限于“城市一角”。而对于作家来说,如果自己都不了解这个城市,又如何能写出一个完整的“城市印象”,如何能体现城市文学的意义所在呢?

价值观:逃离城市,回归农村

文艺报主编阎晶明提出,城市叙事和乡村叙事其实在道义上就有一种高下之分;这样的“区别对待”使许多作家在写作时潜意识里就会回避“融入城市”,“城市在很大程度上必须是一个逃离之所,回归乡村才是崇高的。否则,这本小说在价值观上就大打折扣了。”他指出,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中国文学,还存在于外国文学。“我们看的美国的一些大片,往往在乡村的那个家,才是主人公回归的地方,只有对那个地方念念不忘,才是符合道德的”。

北师大教授张清华随后的发言为阎晶明的观点做了一个补充。“上世纪90年代前,中国当代文学是没有城市叙事的,而在乡村和城市的二元对立中,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肯定乡村、贬低城市”。在他看来,在美学上,城市叙事较乡村叙事的确存在劣势,而且至今仍然存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奔流文学院导师刘军倾情讲述散文写作的四个层级
莫言的创作之路
乡土写作的可能性
《他乡》:一部当代女性的精神成长史
韩春燕■窗子里的风景——中国新文学村庄叙事视角研究
法语文学翻译家谈文学与城市:现代都市是作家的镜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