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杰人 | 怎样读《四书章句集注》(二)

(二)

朱子作《四书章句集注》沿袭了孔子“述而不作”的传统——不是另起炉灶,另立系统,而是对原有的系统添砖加瓦、拾遗补缺,在添、加、拾、补之中构建起自己的理论体系与学术大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书的注释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方法。《大学》《中庸》叫“章句”。所谓章句,是从汉代就形成的一种著述文体,它以分章析句的方法来解说古书,包括划分段落、分析词义、串讲文句等。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注释古书的方式。《大学》和《中庸》采用章句的方式,有一个重要原因:这两篇文献原在《礼记》中,朱子认为《礼记》中的这两篇文献有的有错简,有的经文与传文不分,所以它们的分章析句是有问题的,有必要加以重新考订梳理,从而整理出一个可靠的全新的文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大学》古本为一篇,朱子则分别经传,颠倒其旧次,补缀其阙文。《中庸》亦不从郑注分节。故均谓之‘章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35《大学章句》条)

《论语》《孟子》则曰“集注”。四库馆臣说:“《论语》《孟子》融会诸家之说,故谓之集注,犹何晏注《论语》,裒八家之说称集解也。”(同上)据台湾学者陈逢源统计,《论语集注》引用汉宋诸儒注解九百四十九条,采用当朝学者说法六百八十条;《孟子集注》引用汉宋诸儒注解一千零六十九条,采用当朝学者说法二百五十五条。(《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第195页-196页)

朱子认为,学术的发展必须兼取众家之长。所以,他在作集注时就着力于“遍求古今诸儒之说”。(《论语要义目录序》,《朱子文集》卷75)朱子在采集众家之说时,择善而从,绝无门户之见。比如,他对王安石父子的学说并不认同,但在“集注”中依然采用了王氏父子一些解说。朱子采用诸家之说,博取而不失原则,他最看重的是二程及其门人朋友的成果。尤其是在阐释义理的时候,唯二程之说为尊更是其不变的原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 卷二百九十三
宋代《四书》学研究述评(肖永明,陈峰)
《四书章句集注》
四书章句集注
名讲 | 陈来:从先秦到明清,《四书》的进化之路
【杨立华】敬、慕之间:儒家论“孝”的心性基础|儒家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