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迁西夜话〗我县安装的第一台电视机

来 源:迁西县文史资料第9辑《往事回眸》(孙法仲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7出版)

撰 稿:赵振山

撰稿时间:2008.07

网络图片

1970年8月18日,县革命委员会机关安装了一台天津产的“北京牌”14寸黑白电视机。这是我县安装的第一台电视接收机。

这年是大办农村有线广播网的一年,有线广播很快普及,但随之而来的是收看电视也成了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当年夏,县五金交电公司购进了两台“北京牌”14寸黑白电视机,但接上电源一看,一点声音和图像也没有,所以电视机总是在那儿摆着卖不出去。县里从唐山请来技术人员论证,结果是我县地处山区,距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远,电视信号很弱,不采用高天线根本接收不到信号,而高天线又不能超过35米,因为太高了信号又会衰减,不起作用。

30多米高的天线,弄铁塔造价太高,弄水泥杆又没有那么高的,木杆造价虽低但一般木料又不行。这时有人说,景忠山有死松树,有的10多米高,可弄几根接在一起。于是,经与景忠山林场联系,砍了3棵死松树,用胶轮大车拉到县革委会,经过加工,接在了一起。为防止腐烂,又将埋在土里的部分接了一根水泥帮桩。天线杆接好了,但怎么竖起来又是个难题。我们决定用绞磨将它慢慢拉起来。经过充分准备,8月15日这天,我们将广播站和县革委会在机关的40多名同志都发动起来,有的转绞磨,有的拽拉线,有的拽保护绳。但是,当杆子立到30度角时,绞磨的钢丝绳拴头突然开了,杆子摔倒在地,折了一截,还险些把人砸伤。有了这次教训,又经过两天准备,8月18日上午,我们重新组织人员,仍按原办法立杆。这次比较顺利,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杆子终于立起来了。为了安全,随后又给天线杆安了避雷线,打了三蓬拉线。

这天天很热。为了减少作业难度,我们于当天下午4点后开始作业。两名外线工爬到杆顶,先把天线〔用铜管制作的,只能接收河北兴隆转播台的信号〕拽上去用铁丝简单固定,再把信号馈线拽上去与天线接牢。下面的电视机要想接收到最佳信号,杆子上的天线必须找到最佳角度。就这样,一边接收一边调整,一直到找到最佳角度后才把天线固定死。作业人员下杆时己是晚上7点多钟了。

温馨提示:尊重原创 远离抄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兴柏:看电视往事
让我的眼睛告诉你|“我与新中国”征文
电视机室外天线的初始鼻祖
批发采购机顶盒、网络机顶盒
电视机清晰度下降怎么办?怎样排除车辆对电视机的干扰
帮助指南 | 数字广播的接收效果或画质不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