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轩辕黄帝本氏后裔,至今居住在迁安这个村子

轩辕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世界华人都自称为“炎黄子孙”。传说黄帝播百谷、始制衣冠、造舟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造文字,并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共主国家——轩辕国。

《山海经·海外西经》对轩辕国有较详细的记载:“此诸天(肥沃的土地)之野,鸾鸟自歌,凤鸟自舞;凤黄卵,民食之;甘露,民饮之,所欲自从之(各取所需)。百兽相与群居。”可见,当时的轩辕国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那么,轩辕国的子民——轩辕黄帝的本氏后裔现在居住在哪里?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迁安轩坡子村,轩氏一族有250余人

2012年,迁安黄帝文化研究会顾问、《黄帝故都在迁安》的作者任重远时,谈起沙河驿镇轩坡子村居住着轩辕黄帝本氏后裔的问题,他欣然命笔写下:“迁安轩坡子(原名轩家坡)多一半村民姓轩,复姓轩辕。有乾隆46年此村轩辕尚德、轩辕尚义为他祖父轩辕孔儒立的碑为证:轩辕是黄帝的名字。黄帝的子孙以他的名字为姓。故姓轩辕就是黄帝的嫡孙(本氏后裔——记者注)。”是的,这村确实口耳相传着久远的黄帝渊源。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史诗纪录片《黄帝》,也证实了轩坡子村居住着轩辕黄帝本氏后裔的事实。为此,记者走进了相关人士进行了探究。

2009年12月26日,“天下唐人从这里走来——黄帝故都、唐人祖庭及唐山文化”专家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提出迁安是黄帝故都。中华民族姓氏经破译《山海经》得知,有62姓起源于迁安。而黄帝的本族“轩辕”姓氏就在迁安,轩辕黄帝的本氏后裔仍居住在这里。

文史业余爱好者阚东逝水:迁安市沙河驿镇轩坡子村,明、清方志称“轩家坡”。该村东傍沙河(《水经注》称缓虚水),西、北倚低山,南接平地,自古以来就是适宜人类居住之地。一千余人的村子里,轩氏(《辞源》云:“轩辕氏,亦省作轩氏)族就占二百五十余人。轩氏族中,珍藏着自清代顺治年间创修,经乾隆四年和民国二十一年续修至今的轩(辕)氏宗谱。

如任重远所说的“轩辕孔儒碑”,是1974年,在轩氏一祖坟处出土的。碑身微残,底座无存。碑文正文为“故显祖考桧枝轩辕公讳孔儒配任氏之墓”,上款为“乾隆四十六年岁次辛丑季春月壬辰乙酉穀旦立”,下款为“孝孙轩辕尚德尚義,曾孙璞珮珍玉奉祀”,此碑高1.1米,宽0.44米,厚0.18米,现保存在迁安地质博物馆内。

释读碑文可知,该碑所奉祀墓主系祖轩辕孔儒、祖妣任氏。家族分支为某前代轩辕桧一支(枝同支);树碑时间是公元(农历)一七八一年三月二十九日十七至十九点间竖立;主立人为墓主的两位孙子轩辕尚德、轩辕尚义,辅立人为墓主的四位曾孙轩辕璞、轩辕珮、轩辕珍、轩辕玉。

按“未成年不以属祀”之俗,可以推断,墓主的四位曾孙均已成年,最小者也出生在1761年前、长者可能出生在1741年前。按上下邻辈平均年差27岁推算,轩辕孔儒生年应在1670年(即清康熙末年)左右。也就是说,据此可以考订轩坡子村轩辕氏在康熙末年仍居住在此。

“轩坡子”村名来自于唐朝的一位王爷

从风水学上来讲,轩坡子村是古往今来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轩辕家族最早即扎根于这里也就不足为怪了。后来,外姓人听闻此宝地,纷至沓来,打破了这个单姓村庄的平静。明末清初,一些轩辕后裔为了生计而迁居关东,自此,轩辕支脉分散全国各地。如今,一千四百多人的村子里,轩氏(《辞源》云:“轩辕氏,亦省作轩氏。”)家族共有二百五十余人。

据说,“轩坡子”这个村名来自于唐朝的一位王爷,他也是轩辕后裔,后携家眷寻根来这里居住,将其命名“轩坡子”。但这个名字能延续至今也经历了一番波折。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在收到吴三桂拒绝归顺的消息后,亲率大军到山海关讨伐吴三桂,驻扎在轩坡子,那段时间,他总是觉得“轩坡子”这个名字不吉利,意味着走下坡路,就想给这个村子改名,恰巧村子坐落在山前台地上,地势较高,而他妻子又姓高,就将其更名为“高台子”,有高高在上之意,直到李自成大败离开后,村名才又被改回了轩坡子。

轩辕后裔为何将复姓“轩辕”改为“轩”

至于轩辕后裔将“轩辕”改为“轩”的缘由,有几种不同的说法。该村轩辕后裔中最年长者说,清朝时,轩辕氏有人在朝里当官,后来因为不得势,怕受奸贼加害,为保护轩辕家族,就将“轩辕”改成了“轩”;第二种说法:复姓“轩辕”从元朝时就已经改为“轩”,因为“轩辕”的“辕”与元朝的“元”同音,为了避讳,就去掉了“辕”。明朝开国黄帝朱元璋的名字也有一个“元”字,所以单姓轩一直延续下来,直到清朝才有所放松。

在轩秀民家中,珍藏着轩辕氏宗谱,那是一位明末清初从轩坡子搬走的轩辕氏后裔寄给他的。宗谱自大清顺治年间创修,经乾隆四年和民国二十一年续修至今,明确指出轩氏一族属轩辕黄帝的本氏后裔,并详细记录了民国十年以来,轩辕家族支脉简介、册谱及家族有关文史资料。宗谱进一步证明了迁安有轩辕黄帝的本氏后裔,而他们就生活在沙河驿镇轩坡子村。

在轩坡子村村西500米处有一座山,山上曾经有一个寺庙叫香台寺,据轩辕后裔中年长者说,寺庙当时规模很大,包括正殿和配殿,正殿内还陈列着十八罗汉,但不幸的是,20世纪50年代,为了修建当时的镇政府和学校,香台寺被拆除了,文革时期破旧立新,国家收走了珍藏于寺庙的经书,1976年大地震更是把那些仅存的物品毁于一旦。如今,虽然那些散落在沟坡上的庙上的砖瓦已经不能告诉我们这些古建的位置,但地表上仍清晰可见绳纹陶(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陶器最为常见的纹饰)、夹砂红陶和泥质灰陶。器形有罐口沿、陶鬲足(古人蒸煮饭用的支锅)、陶拍、石锤等,还有辽金时期的瓷器残片,明代寺庙建筑构建砖瓦等遗迹。这一切足以证明这里的历史是延续的,是代代相传的,在这块土地上从事着刀耕火种的生涯,轩辕家族已在这里传承了五千多年的文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迁安轩辕阁开阁文
中华第一姓氏——轩辕姓
轩辕黄帝还有一个故都你可知道?
从匈奴人是否是黄帝的后裔,看幽燕一带的民族交融
迁安各村庄命名
轩辕黄帝治病神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