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郝雪廷 | 离相钟,三天三夜不落音

爱故乡  发现美  书写美  传播美

 
解读离相钟之谜
 
郝雪廷
 

平遥的城,上党的门,
武乡离相寺的老大钟。
离相寺的大钟响一声,
三天三夜不落音。

这是流传在上党地区的民谣。由此可见,武乡离相寺的“离相钟”,洪大奇特,自古就赫赫有名! 


离相寺位于何处?离相钟究竟有多大?谁人铸造?带着这许多疑问,笔者曾做了一番调查。


古老的离相寺


出武乡县城,沿浊漳河东行30公里,至型塘村跨桥而南,是一条钻山曲径,行不多远,只见一座雕梁画栋、殿宇巍峨的寺庙忽入眼帘,这就是著名的古老佛教道场——离相寺。


据康熙版《武乡县志》载,离相寺始创于东汉。中国最早的寺院洛阳白马寺,相传为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三年后,汉使同印度高僧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返回洛阳,汉明帝亲自迎接。第二年,在洛阳西雍门外建起了寺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白马寺。由此可见,离相寺与白马寺几乎同龄,是中国最早的寺庙之一了。因此在民间,自古就流传着“先有离相,后有武乡”之说,即先有离相寺,后有武乡城。


中华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出版的《武乡新志》中也有记载:离相寺,在县东上郝村(今之北上合),为武邑佛庙之最古者,创于东汉时,唐、宋、明、清屡加修葺。今则庙貌倾圯,不足以壮观瞻矣。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能使这离相寺名震遐迩的主要原因,还不仅仅是因为这座寺庙建造之久远,更重要的还是因为这里有得天独厚的人文历史,西域佛图澄的弘法,高僧法显的坐化,日本画僧雪舟的施舍,离相古钟的奇特洪大……


离相钟有多大呢?据乾隆版《武乡县志》载:“离相钟,在县东离相寺,高六尺余,周十二尺,厚约二寸,重不可测,响声洪大,闻数十里。”但据调查时北上合村人回忆,离相钟,远远不止这个规模。当地有个歌谣流传很广,说这钟内,“四人摸牌四人看,卖烧饼老汉绕着转”。离相钟高丈三,周三丈,厚六寸,钟的下口宛如倒立的城墙,周边还有云水纹饰,外部鎸刻许多鼎文,则是已经没人记得上面的文字了。


2009年新铸造的离相钟


因为这口大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为给八路军兵工厂提供生铁原料,北上合村民兵把这口大钟推下山谷摔了个粉碎,然后驴驮马鞑,肩扛人担,送到了柳沟兵工厂,全部浇铸了手榴弹壳。这件传世珍宝成为战争的牺牲品,存世1500年的离相钟,做了日本鬼子的殡葬之物。难怪人们还记忆清晰。


我们再从形状上来分析一下,圆周十二尺,直径仅仅一米有零,这样的肯定是坐不了传说中“四人摸牌四人看”的。好在离相钟仅仅消失70多年,原武乡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王照骞老师在北上合村采访,得到的也是这个结论。按照这个规模来粗略计算,该钟高约4.5米,外径约3米,厚0.2米,重约30吨。那么为什么《县志》上会有“高六尺余,周十二尺,厚约二寸”这样的记载呢?几经调查,发现一个问题,原来当时使用的度量工具并不统一,在武乡,农家常用的量土布的尺子,原来是二尺半算一尺。用“土尺子”来计量的话,高六尺约等于标准尺一丈五,周十二尺约等于标准尺三丈,厚二寸约等于标准尺五寸。这一组数据就与知情人记着的尺寸“高丈三,周三丈,厚六寸”相差不大了。


离相钟的大小之谜,应该算是解开了。再查找中国历史上有关大钟的记载,除了北京大钟寺永乐钟之外,就数得着离相钟了。如果说永乐钟是铸成了明永乐年间,那么在此之前,离相钟可以说在中国大钟行列中独领风骚上千年了。


离相钟的种种传说


这样规模的大钟,是谁主持铸成的?是什么年代铸成的?是如何铸成的?在什么地方铸成的?又是如何运送到离相寺?面对这一连串疑问,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解不开的谜。

在当地采访,听到了各种各样的传说,求同存异,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说神奇飞来。钟,是佛寺中一种重要的法器,源于印度佛寺召集大众时所敲击的犍椎。犍椎本是梵语一个泛称,指能敲打出声的各类法器。中国古代用于礼乐的重要乐器是钟,钟是敲击而响,与佛教中的犍椎不谋而合。佛教传入中国后,僧人们便把钟与鼓作为最主要的法器。特别是铸造大钟,可成为寺庙等级的标志,作为东汉最早的寺庙之一的离相寺竟然没有大钟,寺庙住持在寺庙里修下了钟楼,只是没有钟挂,每天为此愁眉不展,他在诵经之隙一直思想着如何才能铸一口大钟?老住持虔诚的心终于感动神灵,一天夜晚,老住持正在闭目打坐,忽听耳边有人喊道:“钟来了——”老住持只见西天一道金光射向寺来,其声如雷,等他定睛一看,一口大钟已经挂在钟楼之上……


二说竺佛赠予。东晋十六国时期,天竺国佛图澄为度化石勒来到东土,经洛阳辗转来到武乡,并到此讲经说法。天竺高僧佛图澄来到离相寺的时候,这里香火冷落,庙貌倾圮。佛图澄看到后很伤感,便向小沙弥打听原因。小沙弥便将情况详细介绍,原来,在德峰山后有个黑风洞,洞中住着一个修炼千年的没尾巴狼精,经常出来祸害百姓,因而寺庙里没了香火,而且残杀了不少僧人。佛图澄听到这个消息,便与狼精斗法,狼精变作一股黑烟……之后,佛图澄新建了庙宇,金装了佛像,将自己随身的念珠幻化为这口大钟,一切魑魅魍魉尽皆望风而逃,离相寺的香火从此又兴盛起来。


三说石王三钟。相传,武乡羯人石勒,在佛图澄的点化下,选择立业,封为赵王,后又被拥立为皇帝,因而石勒非常尊崇佛教,在全国大兴建庙之风,并为佛图澄曾经讲经说法的离相寺分别铸造了金、铜、铁三口大钟。其金、铜二钟消失于元朝,传说延佑年间,离相寺的住持雄辩大师要外出云游,临行时,叫来专管那撞钟的小和尚吩咐道:“老衲今出远门,一月之内,你只管使用铁钟,万万不可随意去撞那金钟和铜钟。”小和尚对大师的吩咐疑惑不解,心想:“我硬是撞它一撞,看它竟会怎样!”于是,他操起钟锤,连撞三下,只见那口金钟光芒四射,腾空而飞。金钟一走,而铜钟也破楼而飞,一边追赶一边抡起钟锤,照直朝那铜钟击去,铜应声落地,滚滚烟尘散尽之后,这口铜钟却便无影无踪了,人们便把落钟的这块地叫作“落钟坪”。据当地老人讲,他们在这里犁地时,每每能听到“铮铮”之声。神奇的金钟和铜钟,从此便在离相寺的历史上消失了。只留下了铁钟。


高僧法显塑像


四说法显铸造。法显(334年—420年),俗姓龚,东晋司州平阳武阳人,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三岁出家,二十岁受大戒,长期在长安的一座寺院里研读佛经。他常慨叹录藏传译未全,立志前往印度寻求。东晋隆安三年,65岁高龄的法显,徒步数万里,遍游印度,学习梵文,抄录经典,历经30余国,13年后只身满载而归。法显归国后,为广传佛教,辗转来到武乡离相寺,并在此谈经论道,后坐化于该寺枯木堂,其真身制为包骨泥像,在离相寺尊塑长达1500余年,直到抗战之后庙宇渐毁,上世纪50年代初由曾在寺中任跑山香火护持的武乡县长乐村善人胡存富葬于塔灵坟。相传这口离相钟就是法显在此铸造而成的。


意外的发现


关于离相钟的传说,有许多的神秘、怪异、离奇色彩,虽有流传,但终不能令人信服。唯有法显铸造比较符合实际。


法显归国后曾在离相寺生活七八年时间,主持铸造这口大钟也是及有可能的。然而,从当时的矿石、冶炼技术、运输等方面来分析,铸造如此之大的铁钟,仍然有许多难解的谜团。


在重修离相寺之际,结合武乡三晋文化研究会工作的开展,我们认真研究了武乡的各种史籍、碑刻,也曾多次采访当地老人,在与被称为“离相通”的北上合村老人梁迄迳交谈中,老人介绍道,他家祖上原在县城居住,因为家祖信奉佛教,常常到离相寺烧香求佛,果然佛赐福禄,在明朝时曾出了两代岁贡,真可谓光宗耀祖,为了还愿,后来就举家迁到距离相寺最近的北上合村。其祖上曾任济南府知经历,并留有唯一一诗。


最早建于东汉的武乡离相寺


梁迄迳老人从箱底取出祖传数代、珍藏已久的诗稿来,原来这诗抄录于一本叫《小题嘉言》的书中。《小题嘉言》是一本集录论语、中庸、大学、孟子的礼仪之书,梁迄迳祖先的诗与《小题嘉言》是无关的,只是将此诗抄录于该书的两个空白页中,位置在第五八页与七二页。这首诗的题目叫《离相寺大钟赞》。


诗的作者叫梁尧夫,翻阅康熙三十一年版《武乡县志》,终于找到了梁尧夫的名字。其父梁鼎,敦义(及当时的武乡县城)人,为明初岁贡。由于深信考取岁贡与其求佛有关,在取得岁贡之后便举家迁至离相寺附近的北上合村(当时写作上郝)。果然在迁居之后,子梁尧夫也考取岁贡,并做了济南府知经历。经历是元以后设于御史台、都察院以及外省之布政司、按察使等执掌文书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省委、省政府秘书长之职。


据诗之末注“嘉靖甲寅三十三年还离相铭赞”,诗中又有“济南府知今祝贺”之句,可以断定这首诗是梁尧夫在任济南府知经历之后,于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返乡探亲时写成,至今已有450余年。
这首诗,比较详细地记录了许多铸造大钟的过程。虽然这个过程已经经历了千余年的口碑相传,已经远非铸造大钟当时的实录,但毕竟比现在早450年,梁尧夫所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肯定会比我们现在了解的更多,更接近历史。


详细阅读这首诗,再对山形地貌、地名传说进行研究与分析,确实开拓了我们的视野,打开了我们的思路。这首诗的意外发现,为我们解开离相钟铸造之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佐证。


解读离相钟之谜

根据这首《离相寺大钟赞》,来逐步揭开离相钟之谜。首先,离相钟是由法显高僧主持铸造的。诗的开关头就写道:“传曰高僧佛绣心,执定倚法显释龚。九莲台前铭咒誓,红藕干戈冶浩钟。”高僧法显为了弘扬佛法,在九莲台前发誓,要铸造大钟。照此推断,离相钟应该铸成于法显西天取经归来之后到坐化之前,即东晋义熙至元熙年间,具体说也就是公元412—420年。


接下来诗中写道:“巡得紫气砣尔矿,上郝炉凹大筑煁。”铸造大钟,必然需要原料,法显遍找山石,根据山形地貌、石质岩层,终于在东山一带寻找到了铁矿石,这样就为铸造大钟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于是,就在上郝(今北上合村)的炉凹做起了炼铁炉。煁,是指可以移动的炉,正因为筑成可移动的炉,才能为铸造大钟发挥作用。这个炉凹,我想在东晋时还不叫这个地名,正因为在此筑炉冶铁,才留下这个地名,现在在这一带还保存着一个叫“炉后”的地名,可能也是因为炼铁炉的缘故吧。这里还有一个问题,诗中没有提到,就是技术问题,从武乡的历史典籍中一直找不到明代以前有过冶炼技术,那么冶炼技术是如何解决的呢?至西晋泰始年间从涅县分设武乡的时候,当时的武乡区域较大,包括现在的武乡涌泉以东、榆社全部、左权全部、和顺全部、昔阳南部,东部与西汉时期置县的武安接壤。


为什么要提到武安?武安有悠久的冶铁历史,据文献记载,早在商周时期,就是华夏主要的冶铁基地,到了汉代,已发展成为全国的冶铁中心。汉武帝时在全国48个地区定点产铁,专门设置“铁官”管理,武安为其一。此后历朝历代,朝廷都在这里设有专门的铁官。从离相寺到武安也就三百余里,法显高僧能从地下找到铁矿石,难道还不能在武安找回冶炼师吗?
接下来我们继续看诗中的描写,“七十二座烽扫炉,环曲峻建韩壁根。”要铸造如此大钟,需要太多的铁水,更需要一次性浇铸,如果浇铸有了间隔,就会出现接灰,为解决这一问题,唯有用72座炉同时冶炼,才能做到一次浇铸成功。可见当时的场面如此浩大,从北上合圪梁,一直通到韩壁根,连绵数里,有人捣矿石,有人筑铁炉,有人打柴火,有人挖煤,有人烧焦,有人造模型……而法显高僧穿梭于人群之中,部署工作、探讨技术、督促进度、检查质量,一个轰轰烈烈的场面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诗中还提到,“彗模掆扎炉台坪”,这是说铸模建造在叫“炉台坪”的地方,在北上合以东的山梁上。其实,当时应该不叫这名字,因为在此建造浇铸模,所以后来就取了这个地名,不过对1100多年之后的梁尧夫来说,既然就把此地称为“炉台坪”了。现在有个问题是,“炉台坪”相距离相寺还有二里之遥,既然要就地铸造,为什么不在离相寺铸造,确要跑到二里之外?要知道搬运的不是一般货物,而是重达几万斤的大铁钟呀,当时没有吊车,没有汽车,搬运一件重达五六万斤的铁钟走二里路,将是多么困难?法显不会想不到。那么这是什么原因?


我们还是在诗中寻找答案,诗中曾有这样的句子,“狉獉沟谷陡无径”,这说明当时离相寺附近的山间草林丛生,树木参天。我们可以大胆设想一下,把炉模建在对面的山梁,再把冶炼炉建到另外一道山谷中,完全是出于环保因素,试想72座炼铁炉,再加上捣铁矿石的、打柴火的、搬运的、烧焦的、冶炼的,如此浩大的工程需要数万人工,也需要两三万平方米的面积。如果在离相寺跟前踩出这样大一片空地来,是不是等完工之后会造成一片狼藉?不仅破坏了树林花草,更重要的是据风水师讲,火炉煅烧会烧坏龙脉,若在寺庙近前建起72座炼铁炉,必定会烧坏寺庙的龙脉,坏了寺庙的风水。如果这个理由成立,一切都会迎刃而解的。


古人炼铁图
 

接着就是最后一个问题——搬运。我们先来看看人们关于埃及金字塔建造争论,胡夫金字塔是成千上万块重达两千吨的巨石构成的,现代的人无法想象,这些巨石到底是如何垒起来的?对于金字塔如何建成的有千百种说法,其中最典型的说法有以下几种:

猜测一,人们将场地四周天然的沙土堆成斜面,把巨石沿着斜面拉上金字塔;

猜测二,几千年前,人类不可能有建造金字塔这样的能力,只有靠外星人帮助;

猜测三,金字塔是地球前一次高度文明社会灭亡后的遗产;

猜测四,法国人约瑟·大卫杜维斯提出金字塔上的巨石是人造的,类似混凝土的材料灌注而成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有许多历史谜团很难解释,向上斜拉两千余吨重的石头确实不易。那么,如此分析,若是从山梁上向下滚动30吨重的铁钟应该不是很费劲的。当铁钟铸成之后,僧人与百姓修成一条路,再砍伐圆木铺于路上,打开钟模,将铁钟移上圆木,向下滚动这样铁钟运送到寺庙是比较容易的。


与离相钟的相关话题


揭开离相钟的铸造之谜,对研究上党地区的佛教文化、古建文化、佛乐文化、冶炼铸造文化都是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离相钟,作为武乡乃至中国佛教界的文化遗产,尽管在抗日战争中它变成了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武器,永远在人间消失了,但曾经位居中国铁钟之最的历史还是那么辉煌。在读梁尧夫《离相寺大钟赞》中,我还发现了这样的句子,“因留渝名罕天下,日本高僧雪舟征。海漂方来睹奇迹,共命化银造桥亭。”这是说,离相钟名扬天下,引的日本高僧雪舟漂洋过海,专门来一睹雄浑的大钟风采,并且筹资在此建造了桥亭。


日本高僧雪舟等杨


雪舟何许人也?雪舟(1420—1506),全名雪舟等杨。或许有人知道他是一位画家,其实他是一位很有道行的高僧,在他11岁时,就入相国寺为僧,成为春林周藤禅师的弟子,起初,只是束身修行,闲暇时,临摹中国南宋李唐、夏珪、玉涧、牧溪、马远、梁楷等禅画大师的作品,渐渐成为禅僧中画界名流,作品广泛吸收中国宋元及唐代绘画风范。1467年随遣明船访问中国,先至杭州,同年8月,北上游历,由于仰慕离相寺之钟,专程来到离相寺,并在此长期居住,还募资修造了造桥亭,1469年回国。在中国的两年多时间里,他遍游名山,并大量写生,可惜雪舟等杨当时的写生原作,今天已经看不到了,如果能找到这些原物,我相信其中必有离相寺,还有那口大钟的形象。好在日本和美国的一些博物馆中还收藏着这些写生的一部分摹本,从中我们可以了解雪舟写生旅游的一鳞半爪。其中,收藏于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唐土胜景图卷》的一部分上,就有一些描绘中国寺院群落,是否会有离相寺?未能目睹不得而知。雪舟回到日本后,恰逢应仁大乱。为避战乱,他来到了九州东北部的大分,在背山面海的风景绝佳处建造了一座画室,取宋代诗人黄庭坚的诗句“天开图画即江山”将其命名为“天开图画楼”,在此作画,教授弟子。以后又云游各地,后定居山口,直到1506年去世。梁尧夫的写诗时间是1554年,比雪舟在离相寺的时间仅仅晚90年,可见诗中对雪舟的记述应该最具有历史性,同时,也引证了离相钟当时在海内外的巨大影响。


今天,在妙文禅师的主持下,离相寺得以重修,又恢复了往日的风采,更让人欣喜的是,仿制的离相钟也运回武乡,高悬于钟楼之上。那悠扬的钟声,又伴随着东方的缕缕晨光,在太行山麓久久地回响……
 

作 者 简 介

郝雪廷,山西武乡人。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研究部主任,主要从事军史研究和文学创作。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山西省诗词学会会员,山西省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山西大学、山西财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著有《八路军改编纪实》(浙江人民)、《追寻八路军总部》(山西人民)、《八路军的故乡》(山西人民)、《国际友人与爱国华侨在武乡》(山西人民)、《八路军》(春秋音像)、《武乡的红色驻地》(山西人民)、《武乡,抗战文化中心》(山西人民)、《游击队长魏名扬传奇》(中共党史)、《八路军序列沿革研究》(中央文献)、《抗战精华遍武乡》(山西人民)、《革命熔炉武乡》(中共党史)、《武乡抗战纪事》(中共党史)、《野战政治部在下合村》(中共党史)等专著30余部,央视20集电视专题片《抗日中坚八路军》策划之一。并有大量军史研究的学术文章在各地报刊、网络发表,多次接受央视及多家省级电视台、报刊采访,在全国八路军研究领域有很大影响。

崔   巍 | 武乡出了个红秀才

郝雪廷 | 洋油灯的记忆

郝雪廷 | 武乡十景诗

郝雪廷 | 苦的河 (上)(中)(下)

郝雪廷 | 补丁(上)(中)(下)

编辑 | 美了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离相钟”的传说
福源院、洪济院、武乡县大云寺 【山西武乡】
《中国古代高僧传》细节今日新解
法显大师与徐州宝莲寺的千年情愫
【书写经典】第326期,书写杨万里(宋)《钓雪舟倦睡》
每日背诗 | 钓雪舟倦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