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随姜德明“梦书怀人”(图)

再随姜德明“梦书怀人”(图)

宝安日报 10-09 10:14

《燕城杂记》书影。

舒瑜

今天,我坐在家里翻书,整理博客,发现前年的今日贴的是《梦回北京》读姜德明的《北京乎》,文字不多,最后一小段却让我感慨,也庆幸当初在喧闹的钢筋水泥城市中开辟了自己的这片春暖花开的自留地,不但记下了自己的心境,还打开了一扇面朝大海的窗户。

那是第二次贴姜德明先生的书,起因是范用先生走了,“令人尊敬和喜爱的老一代出版家范用,最终归去。近几天,重新翻看范用编、写的书,北京的占了很大部分,其中姜德明先生的又往往在首页或是首编。一部《北京乎》,真的足以令我们'梦回北京'。”

手边一直放着姜德明先生的几本新书,应该都是旧书新印了,一是《燕城杂记》(姜德明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一是《梦书怀人录》(姜德明著,上海远东出版社,2012年8月),和之前的《流水集》(姜德明著,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年5月)都是“远东精选”系列。

前一阵远去的是黄裳先生,他原来说过:“特别喜欢姜德明先生,特别喜欢他写的书话、他编的书话,他的《书衣百影》、《书边梦忆》,他的《梦回北京》、《北京乎》。看他的书,解一种乡愁,是一种享受。”

看姜德明先生的书,不仅是享受、解乡愁,还是一一怀念老朋友,真是梦书怀人。

翻开新版的《燕城杂记》,最先看到的是黄裳先生写于1985年3月的序,而《燕城杂记》2012年4月出版时,还能在报纸上看到他老人家斗志昂扬地和人家打笔仗。

“他(姜明德)在北京住了三十年,亲眼看到了许多变化,这从访书一事可以窥知一二。从过去的书海巡游到目前的沙滩上寻蚌壳,变化不可说不大。但他仍然兴致不衰,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呢?也许可以说是积习难忘或'不甘寂寞'吧。但我相信这并不是一种'寂寞的事业'。”

看书后姜明德写于2011年12月的跋,原来这本《燕城杂记》初版是1987年10月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新版的《燕城杂记》是精装本,大气,印得非常好,前后还有多幅姜明德收藏的老书的书影。姜先生说:“我不过是燕山脚下的一名过客,在北京已经生活了几十年。”哪座城市有他这样的过客,就是哪座城市的荣幸吧。

“在这里住得越久,越能体会到这座古城的文化气息有多么浓郁。它的蕴藏实在太深厚,太魅人了,甚至当你走进某一条胡同,只要你有兴趣的话,几乎总可以打听到昔日的一些轶闻掌故,也许还能找到残存的古迹,引起你无限的遥想。”

“我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情,也常到厂肆的旧书堆中寻找一些反映旧京生活的小册子,并写下《燕城杂记》中的若干篇章。可惜这些年拆毁的胡同已经不少,旧书店亦几近绝迹。”虽然最后姜先生也说:“有幸的是现在已经有更多人知道胡同的可贵,不再拆个不休。我感到无比欣慰和放心。”可是,现在的北京,已经容不下一间安静的旧书店了吧,姜先生笔下的那些人、那些事都已不再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燕城杂记--姜德明 (简介)
808 带着亲切感的书--也读姜德明的《燕城杂记》
我在书架上找了一些姜德明先生的书,拍个书影以作纪念
人物|爱书人姜德明先生
公众号《好书好课好分享》好书荐读415
书画篆刻艺术家逯国平先生陶书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