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步穿杨射的是树干还是树叶?古人真能150米外射中目标吗



编者按:“百步穿杨”这个成语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这句形容古人善射的成语,却有一个相当大的争议,那就是成语的主角养由基用弓箭射穿的到底的是杨树树干还是杨树叶子?因为古代两跨为一步,一步大约要1.5米。150米外,使用弓箭准确一个杨树叶子,真的可能吗?

对于百步穿杨到底是穿树干还是树叶这事,感到好奇,并且想一探究竟的不光现代人,古人也是如此。这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那个集天下段子于一身的大清乾隆皇帝。乾隆十七年(1752年),乾隆皇帝读战国策时考据癖犯了,对“百步穿杨”的说法产生怀疑,便召身边善射侍卫试验,结果无人成功射中树叶。于是他,作《穿杨说》一篇以抒己见,还做成了《穿杨说》屏风。

▲《穿杨说》屏风

其内容大致如下:“策称养由基善射,去杨叶百步而射,云百发百中。夫养由基善射者也,观其饮羽贯札,实有出众之能。”……“杨叶宽以分记,长以寸记,于众叶中指其一,必将朱墨置之,然后可。夫此众叶中之一叶,立放二十步之外,虽离娄之明不能辨也。由基无离娄之明,令其立放百步之外,尚不能辨其谁何 ,安能百发百中哉?”

乾隆皇帝所怀疑的关键点是,其实跟现代很多人一样:杨树叶那么小,放到150米外看都看不清,还能拿弓箭射中?当然,皇帝有条件,找侍卫来试验!“尝集善射之人而较之 , 三十步命中者不能五十步,五十步命中者不能百步,百步命中者不能百五十步。”……“我国家以弓矢雄中外,支左屈右之技人尽能之。然令立百步之外而穿杨,百人中不能得一,必其技果超群者始能之。而亦难保其百发百中也。”最终,乾隆皇帝从这些侍卫和自己的射箭水平出发,认为就算拔高一下,也没什么可能达到百步穿杨叶,最多也就射个树干。那么,百步穿杨真的是打中树干吗?

既然立论的核心在此,那今人就可以此和弘历较个真:乾隆自己是大清国第一射手吗?乾隆的侍卫射箭技术真的很好,好到可以揣测养由基的水平了吗?

就如冷兵器研究所《满清八旗靠骑射打败明军火器竟是政治谣言?》一文所提及的那样,和普通人的印象不同,大清国一直非常依赖火器。除了刚起兵的时候穷得只有弓箭之外,满清八旗一直视火器为命根子,骑射什么的也就当个火力补充。入关后,八旗老爷们上阵巴不得连刀子都不拔,全靠火绳枪子母炮搞定。清朝的统治稳定下来后,也就那些考武举的举子还射箭,这些举子还都喜欢把天赋点到开硬弓上。因为在皇上面前表演开硬弓,皇上开心呀。

于是到乾隆的时候,大清国皇宫大内的侍卫们,早就没了他们祖先夜里用弓箭打灯火的实力了,而且沦落到了这样一个地步:该在皇帝面前表演露脸的时候,开弓射箭,箭连靶子都射不到,在靶子前落地上了:弓力太软;开硬弓的呢,又死活射不中靶子:稳不住前臂。搞的皇上都尴尬了,说你们这帮人……赶紧给我锻炼去。憋给我大清国丢人了!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乾隆皇帝和他的侍卫们去揣测春秋时代最好弓箭手的水平?这就相当于国内男足普通参赛球员去揣测马拉多纳、梅西、贝克汉姆的水平……这差距真的太大了。

▲这就是春秋时代养由基常用的青铜箭样式。来自网友古灵金秀

这样长鋌而且沉重的箭头别说大清,大明朝都没有。类似的箭头辽金时代是有很多。而且箭头不是尖锐型,是扁平类似凿子形。更硬,穿甲能力更强,飞行也更稳定。明清根本不见类似的箭头出土出水。

而且乾隆偏见很重。明明从大明朝到大清朝这么长时间,没有任何一个武将有过把箭扎扎实实钉进石头里的记录,明清两代也没有哪个将军真的厉害到一箭射穿七层皮甲。乾隆却毫不怀疑这个记录的真实性。养由基可是史书中第一个把箭射进石头里的将军,射穿七层皮甲的故事也不是他一个人,是他和潘党两个人比射箭,两个人都射穿了七层皮甲,还把皮甲拿给楚王看炫耀自己的本事,等着楚王说“你办事我放心”。这本事乾隆皇上做到了吗?没有。

▲影视剧中的养由基剧照

大清国《皇朝礼器图式》成文的时候,连穿甲的箭头都没有了。梅针箭最多只能打个锁甲,其他的各种鈚箭齐鈚箭更是轻薄锋利、箭头宽阔只能打无甲单位。明明自己绝对做不到,皇上却丝毫不怀疑古书中穿甲射石的故事,反而用来当做养由基确实善射的依据。这个背后恐怕有宣传上的考量也不一定。毕竟《穿杨说》是给他的臣民看的。

▲这是春秋时代晋国的箭头。只有鋌长且粗的箭头才有射石头的可能,而这根本不算长 来自网友诚实守信

▲春秋时楚国人就特别喜爱这样长的鋌  来自网友古灵金秀

若说这样的箭头能打穿七层皮甲,行不行很难说,但穿甲能力肯定比大清国的梅针箭穿甲能力强多了。这样的箭头乾隆皇帝不一定射过。至于养由基百发百中的故事,出自《战国策·西周》。故事的背景是秦国派出白起攻打魏国。白起收了一圈人头后说:

魏国都城大梁瑟瑟发抖不敢吭气。魏国药丸,周天子急了。魏国灭了秦国就强了,秦国强了我该吃药丸了。不行。赶紧让说客苏历出马。苏历面见白起,说看在大周的份上……听我讲个故事。故事是这样的:楚国的养由基射箭厉害,和人比射箭时,百步之外射柳叶百发百中。这时候,旁边有个老头说:水平凑合,我可以教你射箭了。养由基说:啥?老头说:射箭,我不行,呼吸调整,你不行。你现在百发百中,等会你力气不大气不顺了,怎么办?你只要射偏一箭,你“百发百中”的名声就完了。白起将军,现在你已经天下无敌,但是只要败一次,你无敌的名头就没了。你说何必呢?白起听了苏历的话,称病。大梁保住了。

这故事里最怪的就是那个老头。没名没姓,竟然还能围观春秋时楚国两位大将的箭术比试,竟然还敢出言不逊大话连篇?这种给养由基抹黑的事情苏历是怎么知道的?养由基可是春秋时候的人,苏历是战国时候的人了。

综上所述,百步穿杨很有可能是个套在寓言故事里的寓言故事。相当于马丁在冰火中《卡斯特梅尔的雨季》的写法。但乾隆皇帝的论证更加不可取。因为他是用普通人的视角去揣测人群中顶级高手的水平。

那么,人类真的能百步穿杨树叶吗?其实,根据2017年韩国女选手张慧珍在墨西哥城,70米外三箭连中10X的水平判断,(一般认为,男队的水平是高于女队的)对于弓箭运动的世界顶级选手,150米外命中标红的杨树叶是可以做到的,但命中率百发百中不可能。另外,现代韩国还有弓箭145米射远的项目。而对于射箭这种讲究稳定和一致性的运动来说,今人能做到,古人也是可以的。

历史上,养由基不是没比过箭,也非常喜欢出风头。一箭射进石头里“没羽”和一箭射穿七层皮甲的故事都是养由基和人比试射箭时发生的。而这些比试发生时。可没有不开眼的老头敢在旁边废话“教你射箭”。再说,养由基是个强力的武将。武将讲究贯革之射,在战场上射的准和打得穿护甲同等重要。除了苏历的百步穿杨故事,围绕养由基的传说都是力气大。“养一箭”这名号的由来也只是两军阵前一箭射死敌将。“百步穿杨”这种花活儿明显和养由基的人设不同。

参考资料

清《高宗实录》卷18 乾隆十四年五月下 已巳

清《高宗实录》卷1507乾隆四十三年五月下 戊寅

清《高宗实录》卷168乾隆七年六月上 已丑

清《高宗实录》卷221乾隆九年七月下 已亥

《左传·成公十六年》癸巳,潘尫之党与养由基蹲甲而射之,彻七札焉。以示王,曰:“君有二臣如此,何忧于战?”

《左传·成公十六年》:楚师薄于险,叔山冉谓养由基曰:“虽君有命,为国故,子必射!”乃射。再发,尽殪。

《吕氏春秋·季秋纪第九·精通》养由基射兕,中石,矢乃饮羽,诚乎兕也。

本文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主编原廓、作者灵吸怪,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想当击剑高手先要数学好?

兵器收藏玩家入门指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步穿杨”是真的假的?有一个皇帝还为此“杠”上了!
北京故宫隆宗门匾额上插的那一支箭,到底是何方高人所留?
这位皇帝发明了一种箭头,专门用来射人,后宫美女都盼着被它射中
古代那些曾经驰骋疆场的箭头
清朝大内侍卫,腰刀超常规反向佩戴,不怕遇到危险来不及拔刀吗?
侍卫救了乾隆,乾隆问他要啥赏赐?侍卫:就赏我我一个胖宫女吧作为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