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宋湖田窑青白釉梅瓶(附大图)
      近日得一北宋青白釉梅瓶,彻夜把玩,如获至宝。
湖田窑自五代的青瓷白瓷的烧造,到宋代青白瓷,已是流传经年。
      宋代制瓷工艺承前启后,完成了陶与瓷的更迭,为以后元明清制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北宋早中期的青白瓷的生产以及中后期规模化的影青瓷生产,创造了手工业工艺品级陶瓷制品质量和产量的世界纪录。其技术之精湛,规模之宏伟,即便是号称中国制瓷史上的高峰乾隆时期也难望其项背。湖田窑的技术,对中国陶瓷业产生了深刻影响,几乎影响了宋以后的每一个窑口,比如元代时创烧了比元青花更为名贵的釉里红等。按照对业界的影响,湖田窑当之无愧应为制瓷龙头,但因种种原因,在排列大宋官座次时,被汝官哥均定挤出五名开外。
      古人尚玉,凡瓷器,类玉皆为上乘,比如官、汝。
      北宋早期,有饶玉之称的青白瓷被官府作为御用品高标准定制,促进了北宋陶瓷技术的发展。随着胎土提炼工艺的成熟,在湖田窑青白瓷的基础上,北宋中期创烧出了名闻天下的影青瓷。影青瓷除了具备青白瓷釉色淡扫蛾眉青的特点,还具有和田籽料玉的透光性,一青一透是为影青,缺一不可。
      梅瓶作为自唐代就存在的陶瓷制品,其功能认识至今难以统一。有说盛酒器,有说插花器,有说祭祀器,有说综合器。但无论如何,历代梅瓶都是所有收藏家追逐的重点。
      北宋早期多为素烧瓷器,中期多见刻花,晚期至南宋增加了印花。宋代文化是内敛的,陶瓷艺术品是宋文化组成之一,于形于色于质于纹均深含韵律,有宋代哲学之美。
      同类南北宋青白釉梅瓶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四川省博物馆和四川遂宁博物馆各藏有一件。
      闲话少叙,请掌眼这件馆藏级瑰宝:北宋湖田窑青白釉婴戏纹刻花梅瓶(尺寸:高32.5cmX肩部直径20cmX底径10.8cm)。
      1、器型
      丰肩直口收腰,底足修胎,气韵内敛,北宋典型器。北宋湖田窑采用的是石灰碱釉,釉层烧造时流淌痕迹明显。
 
 
      2、胎质
      胎质虽细,也有淘洗不净之物,底足有细孔小隙。胎体较薄,份量较同体积明清瓷器轻,如图透光效果好,已有影青之特质。
 
 

       3、釉色
      釉质晶亮,宝光莹莹,如冰似玉,真个是“玉枕纱橱,半凉初透”。轻抚梅瓶手感温润,湿手感明显。积釉处呈湖水绿,釉处呈牙白色。不规则开片,微观气泡稀疏,开片处和部分气泡内微生物痕迹存在明确,似悠悠岁月,欲说当年”。
 
 
  
      4、工艺结构
      梅瓶为分段制造,接胎明显,应分为口部、肩部接胎。肩部接胎处透光更明显,可见采用的粘接材料应为宋代常用之接胎粘结剂釉水类。内部手工盘压痕迹明显。梅瓶采用垫烧工艺,垫烧痕迹、火石红明显。
    
  
      5、纹饰
      纹饰为北宋典型婴戏纹刻花,相同纹饰青白釉梅瓶曾见馆藏及大拍。两个婴儿一个在正面一个在反面,游戏在缠枝叶间,构图精炼,繁而不乱,刀法纯熟,生机盎然。
  
 
透光性:高亮处为接胎处
 
      大宋朝的繁华早已被雨打风吹去,散落至今的诗书瓷画无不在述说着老祖宗有品味的生活。青白釉梅瓶,你曾经鲜花蔽日,还是美酒入怀?是登的王公紫金堂还是入的小姐香闺房?浸入那些细碎纹理里的,除了岁月,还有故事,还有味道,还有什么?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注:
      本文梅瓶出自美国某乡村拍卖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陶瓷鉴藏手册】 两宋陶瓷
湖田窑堪比宋代“天青色”!
【鉴别】青白瓷:看这一篇就够了!
宋元青白釉的时代特征
《中国古陶瓷窑囗简介》(续)一一开元居摘抄整理
博物馆馆藏介绍之|苏州东吴博物馆馆藏瓷器——古代陶瓷部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