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随笔】孔子的“学而不厌”与老子的“绝学无忧”

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第一个创办私学,推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开创了平民教育的先河。他倡导快乐学习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坚持学习与思考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重视学习,更强调行动:“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他身教重于言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致后学把他作为行为世范,尊崇为“万世师表”!

而主张“道法自然”的老子,在对待学习的问题上,却有些偏颇。在《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他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意思是说:“求学的人,其情欲文饰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饰则一天比一天减少”。可见他对探求学问基本上是持否定态度的。结合他在《道德经》第三章讲的圣人之治:“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意思是: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难免使人感到老子有推行“愚民政策”之嫌。在《道德经》第十九章的最后一句,老子更喊出了“绝学无忧”的口号!就是抛弃文化学问,才能免除忧患。老子的这些观点,无论从人类历史发展还是社会现实来看,都是值得商榷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1天学《道德经》之第二十天丨绝学无忧
《道德经》一部揭示了宇宙起源及规律和文字起源的伟大绝学
《道德经》思维导图
老子的《道德经》在哪儿写的?
道德经解读(3)
《道德经》第33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