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悟道者的三种生命境界·人生顶尖哲学话题五】——《庄子·内篇·齐物论》第十四次学习(2022修改版》

【前言】

知,是为了更好的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在通往对深刻的理解航程中,什么样的心灵状态(智慧状态)才是最适宜或者说最完美的待机状态?——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原文学习】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亏乎哉?

【导读】

《齐物论》上文言“喜怒为用”者,无异于狙公之猴。而圣人提出了对治之方。(从“古之人,其知有所至”到“此之谓以明”则是庄子唯恐我们不能理解,再次展开来讲此对治之方。因有读者反应2019年发布的那一版一万多字的解读。若是分开发更方便阅读,所以这版,特意分为三部分发出来并就局部作了修改

不喜怒为是、为用不是要我们做麻木不仁的木头。更不是看什么都索然无趣、无味混吃等死的行尸走肉。短暂而漫长的人生还是要有所好、有所持的。好什么,持什么,怎样持(或言人生该如何待机?

)就是《齐物论》下面要说的了。

【雅兰读经】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亏乎哉?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

庄子开始自问自答了。

至,极致,极处。

文句大意:上古时代,人心淳朴,他们的智慧高到了极点,其探索的视野直至造物的极处。

“恶乎至?”

恶乎,音wū hū,即“何所”。

文句大意:极致智慧的情状是怎样的?

庄子的回答——“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

未始,未曾。

“未始有物”就是本来无物已前,乃道之极处,宇宙万有的开始。也即老聃所言“无,名天地之始”之境。此,乃无名无相之道,天地万有皆从此中变化而出。人毛都不存在,谁去加?当然“不可以加矣”。

这是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的第一种境界

文句大意:那时,有些人认识到,什么都没有的那个时候,是道之体,是宇宙万有的开始,是生命的极处,此外,再无他物可以处此之前。

“其次以为有物矣,未始有封也。”

封,界限,疆域。

雅兰曰:此老聃“有,名万物之母”之时。也即虚无道体生出有形天地万物之时。

其次呢,万物开始有形,浑沌初分,人心淳朴,然尚未有人我他之界限。

文句大意:其次呢,有一些人,认识到万物开始有形,但是还未有人我他之界限。

这是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的第二种状态

“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

雅兰曰:此为诸子之人类理想国。也是“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之境。

再其次呢,有些人虽然产生了你我他彼此界限,但因为人口不多,人类生存环境恶劣,单个人类个体无法生存,只有群体抱团取暖才能种族延续下去,利益分配也能公平合理,所以民风相对朴素和谐,这时候,即使偶有彼此对立,但因人们多能无己从物,不竞不争,大家都不会计较彼此之是非。

说起“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忽然想起《列子·汤问》中一个叫“终北”的国家——

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涂,谬之一国.滨北海之北,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其国名曰终北,不知际畔之所齐限,无风雨霜露,不生鸟兽、虫鱼、草木之类.四方悉平,周以乔陟.当国之中有山,山名壶领,状若甔甀 dān zhu顶有口,状若员环,名曰滋穴.有水涌出,名曰神瀵fèn,臭过兰椒,味过醪醴 láolǐ一源分为四埒 liè,注于山下.经营一国,亡不悉遍.土气和,亡札厉.人性婉而从物,不竞不争.柔心而弱骨,不骄不忌;长幼侪居.不君不臣;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缘水而居,不耕不稼.土气温适,不织不衣;百年而死,不夭不病.其民孳阜亡数,有喜乐,亡衰老哀苦.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饥惓则饮神瀵,力志和平.过则醉,经旬乃醒.沐浴神瀵,肤色脂泽,香气经旬乃歇.周穆王北游过其国,三年忘归.既反周室,慕其国,恍然自失.不进酒肉,不召嫔御者,数月乃复。

故事说,终北国的人们男女杂居,相互平等,不织不衣,这里的人摒弃了私欲,无是非,无争斗。终北国环境具有两大特点,一是自然环境的优越性,二是社会环境的理想性。这是道家理想的生活状态,也许就是历代哲人所追求的“大同世界”。

后来的周穆王也在终北国玩了三年,返回后,十分思慕,不喝酒了也不吃肉了,更不近女色了,经过好几个月的时间才复原。看来“未始有是非”的世界还真是迷人啊!

文句大意:再其次呢,虽然产生了你我他彼此界限,但不曾计较彼此之是非。

到这里,庄子所言的“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的三种境界全部说完。

因为提及“是非”,就又回到了《齐物论》主题,于是——

“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

,分明。

雅兰曰:道无成亏。所谓道之成亏,皆因人之自是,人之自用而自亏于道也。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长风之鼓万物本无是非,因一人有“我”而“是”,故天下非“我”者皆“彼”。此是非彰显之源。

正因为此,古之知者总是止于是非彰显之前——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

另外,这一“爱”字,还是《大学》:”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阐释的“不正”之源。它代表了人性私心之偏好。愈是远离道的人,其心越是不正,其心越是不正,其私心愈来俞严重。只有”适得而几,已而不知其然”才是道。这里既已“是非之彰”,当然是“道之所以亏”了。于道有所偏窒,爱恶忿懥自然如影随形。如此演变发展下去而不知止,人于道就愈来愈远了。

故,庄周才为人类感叹: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

文句大意:是与非一彰显出来,于道就有所亏损。这种亏损,源于人之自是自用引起的喜怒爱恶。

“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亏乎哉?”

南华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

此处“果”字和“果有言邪?”义同。

站在大道角度,道无增減成亏;站在物的角度,物有成亏。

文句大意:真的有所谓成功与失败吗?真的没有成功与失败吗?

【参考译文】

上古时代,人心淳朴,他们的智慧高到了极点,智慧探索的视野直至造物的极处。极致智慧的情状是怎样的?那时,有些人认识到,什么都没有的那个时候,是道之体,是宇宙万有的开始,是生命的极处,此外,再无他物可以处此之前。其次呢,有一些人,认识到万物开始有形,但是还未有人我他之界限。再其次呢,虽然产生了你我他彼此界限,但不曾计较彼此之是非。是与非一彰显出来,于道就有所亏损。这种亏损,源于人之自是自用引起的喜怒爱恶。真的有所谓成功与失败吗?真的没有成功与失败吗?——译文乃婴孩字斟句酌意译,转载需说明出处

本次学习结束!

初稿:2016-04-15 9:59

第二次修改:2019-09-24 10:40

第三次修改:2022-01-22 16:40

计2779字


传承经典 传播美与安宁 尽在雅兰在世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何以解忧?“莫若以明”!
庄子:熬不下去时,就读这5句话,从容面对生活,领悟人生真谛
​庄子的精神境界
别人的齐物论分析
庄子丨你们为什么会吵架?5则故事寓意深刻
要知道人类认知的最高境界,请先搞懂‘什么是一把锤子?’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