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傍水而居--珠江三角洲的水屋

  农村的民居特色由当地的地理环境和风俗所定。珠江三角洲河网交错,水乡居多,风沙成了安居建房的依据。如果聚居地有山依靠,看做有龙脉,家庭会发达;而居住无山的平原地区,则把水作为龙脉,如果四周环水,看做水神旺于龙脉。珠江三角洲许多村落就建在堤围上,一来防洪,二来风水旺。

  广东水乡有一种独特的传统民居--水棚,也叫栅。它傍水而建,后接堤岸或基围,采用杉木、葵尾、蔗壳、稻草做建筑材料。木桩插入河床的泥沙中,水棚建在水面上,涨潮时,水面离栅约三十厘米,远望如船只浮在水面。水棚的空间很浅窄,不过十来平方米,有的小得犹如白鸽笼,但里面干净异常,睡、食、居同一室。

  珠江三角洲早年的茶居也是这样,用竹竂做茶居,用竹子做架,金字形屋顶上,覆盖着蓑衣或松树皮,茶居多是一半临河,一半倚着岸边,地板和河面有一个潮涨潮落的落差位,可迎八面来风,即使三伏天,在这样的茶居饮茶也有一片清凉的感觉。

  这都是过去的事了,从明末清初直到20世纪50年代,广州东堤就有大片的河艇,还有在岸边搭的水棚屋,居住在此的水上居民称为「疍民」,他们长年在艇上居住。到了60年代中期,珠江堤岸已经不见了那些水棚和河艇,广州的水上居民住上滨江路一带的楼房。但其它水乡地区,居民多有两栖住处,居住在楼房,水棚和小艇也保留着,一来方便,二来也可重温旧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塘
江苏太仓:诗画沙溪 诗意栖居
梦里水乡、静谥西塘
【西塘】苏醒的水乡
夏到西塘 绿波荡漾
请摘录一则”生物入侵者”的事例,除课本外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