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晚期癌症患者中医自救的经历和感悟!


导读:本文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揭开了恶性肿瘤及慢性疾病形成机制和治疗法则的神秘面纱,笔者希望让更多人受益,让古中医学的精华在现代发扬光大。

1 癌症晚期,正确选择,犹有生机


癌症晚期,临危不乱,正确选择,犹有生机。本人男性、今年50岁,因父母在较大的年龄生我,故自少体弱,且伴有长期便秘、时有便血。直至08年的某段时间,大便转为近一个星期一次,后续伴随潮热(特别是下午傍晚时分、阵阵发热如潮水般涌来难受非常)每逢入夜则转为怕冷,口臭、屁多且臭、腹部胀痛欲死,腰痛如折(如折断般的感受)且腰肌无力,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最令人吃惊的是,自己偶然用手压向腹部深处时、竟触及里面有一个如烟盒般大少的硬快(中心处坚硬如石且有明显的压痛)其周边组织实痛且涉及范围较大。后到医院检查,为小肠系膜至后腰肌(主要为脊骨两端)组织(厚度4-5cm)恶性广泛增生,且已累及小肠、十二指肠、胰腺体、部分胃体底部,(所涉范围约10*12cm)并已开始侵入双肾。而且仍在不断增生之中。

很明显、已属晚期,且不能手术(因涉及范围较广,更不能把连带支撑体重的腹部至腰部的腰肌组织切除呀,否则、就会变成不能坐立的废人)院方唯化疗一法。又因所涉范围较大、较硬,被告知需加大剂量及次数才可能有效。但问及可能达到何种效果及身体是否能承受时,院方说只能尽力而为。言外之意本人当然清楚,迟早一死,何须死后要妻儿负债生活。于是、决定放弃化疗及医院的一切治疗,将希望寄托于中医学的“保守疗法”。

笔者注:——瘤核坚硬、广泛扩散、身体虚弱——此种情形若做化疗必属九死一生(以其历尽痛苦而获一年半载的生存期,还不如早死早解脱)无数病例可证实,本人再三思量,最后未接受院方治疗方案。而今证实,当时的选择太正确了,否则、早就投胎去了。

2 自疗过程,历尽艰辛


自疗过程,历尽艰辛,曾经彷徨,终未放弃。本人是一个医学爱好者,业余时间喜欢潜心研究中医学,特别是病后更是博览群书,且自然专注于对肿瘤病因病理及治疗方法的探索。可惜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却难以找到对肿瘤形成机制的本质性和系统性论述。病因病理难明,自然就不可能确立正确的治疗法则、方案及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法。虽然现代某些中医学者将肿瘤按西医学的分类法(如胃癌、肝癌…..等)采用中医学的“脏腑辩证”法则进行分类论述,提出相应的攻补兼备之法。

这种方法粗看似科学,但其实仍是未抓到本因的泛泛之谈(例如:若瘤体已扩散至多处脏腑及组织该如何辩证治疗?当实施补法时,究竟补什么?阴阳气血津何者为重?当补之不入时又是何因?当实施攻法软化及消除瘤体时,就必涉及如何确认瘤体的病理产物,是凝痰?是宿食之积?是久积之瘀?是积毒?还是样样都有?)实际治疗难度极大,其结果往往只能概念用药,就是含糊地应用大家都公认的“软坚散结、健脾化痰、活血理气、通经化瘀、清热解毒、通便排毒、补益气血……或加入各种蛇、虫、蚁……等各种新、奇、特类药物治疗一一尝试治疗。

本人在初始的治疗阶段亦是大致如此,但由于本人始终严格按中医学的辩证论治及脉症体征分析结果兼顾补益正气的法则,按病情的实际情形组方治疗,故初期效果亦可——三个月后自觉疼症基本消除(但触及瘤体仍疼)潮热止、瘤体周边组织已觉开始软化,但瘤体仍硬,大小不变(即基本能控制其生长)其它症状如前。

为了追求疗效(主要是想软化及缩小瘤体)在汤剂的基础上,本人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形加减变化特制了硇砂丸(专治腹部肿瘤的古方药丸)配合汤药治疗。如此用药了半年后,虽觉瘤体周边已基本软化,但瘤核仍硬,总觉其大小还未改变,口臭、屁多、腹胀、等症状仍如前。且自觉怕冷程度及腰痛如折的症状增加(腰肌已经开始麻木)人感精神萎靡、踡卧嗜睡、倦怠乏力、体重下降了数斤,肌肉已觉萎缩,感到体内功能正在逐渐降低,生命亦将逐步走向终结。再三衡量之后,果断停止了“硇砂丸” 的治疗。但此时、人已渐迷惘,抗癌之道,究竟路在何方?

笔者注:——晚期体虚患者的肿瘤治疗,千万不能急躁,无视身体的承受力而欲加入副作用较大的消瘤药物治疗者【本人就是因心急而加入硇砂,一种带腐蚀性的工业红盐——本草记载可蚀恶肉(即消恶瘤)配制要非常严谨,但其毒副作用仍比不上化疗药物】有违古医学“虚虚之戒”的教训,最终必因消瘤不成而反送性命。好在本人整个治疗阶段都注重对身体功能的调养,并能及时纠正所犯错误,否则、必将如其它晚期患者一样走上不归之路。——及早发觉,回头是岸,又一次躲过了必然发生的“劫数”,幸运之神再次降临。

3 偶读古籍、感悟真谛、肿瘤之因、阳虚寒凝


求生是人类的本能,虽在心灰意冷之际,仍不间断对肿瘤病因病理及治法的探求。一个偶然的机会,本人在书店中搜索到一本中医古籍,里面列举了因阳气虚引起的数十条症状及所形成的病理机制。通过认真体会和深刻的思考,终于明白了“邪之所奏、其气必虚”的千古哲理,并由此理解了“阳虚寒凝”的病理机制,这也是肿瘤形成的主要原因。

腹部恶性肿瘤(包含良性肿瘤)是在人体脏器功能低下【肾脾胃阳虚】的前提条件下,再复合其它致病因素所产生的病理产物(食积、寒痰、瘀血——部分患者伴有毒积)逐渐(至少数年或以上才会生成)结聚(结聚的条件为寒凝——首先是阳虚部位的经脉和组织因内寒而慢慢结实成块,其结果必致周边的脏腑功能逐渐退化而产生各种病理产物,而且因功能退化而难于排出体外,最终被体内的寒气凝结)而成瘤体——(实为因虚致实之病)若知其理,必知其正确治法(只是因病情的深浅,瘤体的大小、部位、坚硬程度、合并症状的多寡和个体体质的好坏,及发病之时间长短……治疗有难易而已,总的来说,易者可愈、难者可控。


4 恶性肿瘤的病因病理和形成机制


1、疾病本因——体内阳气(主要是肾阳之气或肾脾胃三者之气)虚衰到一定程度。

2、其他原因——经常食生冷物、难消化物、粘滞类食物、不洁类食物、熬夜、酗酒、经常服用破坏肾脾胃功能的药物(如各种抗生素、激素类及清热解毒类中药)经常受寒、爱生气、缺少运动及各种久治不愈的慢性疾病……等。

3、形成机制——当人体的阳气低下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内寒之症(阳虚生内寒)此时的身体(特别在腹腰部)表现就是比常人怕冷,当腹腰部怕冷的症状持续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后,并在各种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就会发生经脉(气血运行的通道)因寒而凝结(寒凝经脉)的病理现象,而寒凝经脉的结果就是经脉内气血不通并产生血瘀(寒凝血瘀)当某个部分的经脉产生寒凝血瘀时,该部分及周边组织就会因缺少血气的温养而逐渐坏死(初期表现症状为麻木,若在体内深处即难以发觉)最终将被体内寒气凝结成块。这就犹如将一块猪肉放入冰箱后就会因寒气凝结变硬的原理一样,这就是腹部肿瘤最主要的病理形成过程,凡是腹腰部可触及的较实(时间长了就变硬)的组织部位其皮肤手感较冷的就是寒凝的证据。

4、肿瘤生于不同部位的原因——人体哪个部位阳气不足就会在相应部位形成【邪之所奏、其气必虚之理】

5、肾阳虚的肿瘤形成过程阐述——癌前病变的症状和最终形成腹部肿瘤的病因病理机制
  
肾阳虚之人其骨亦冷(如果你是特别怕冷之人,摸摸自己的膝部就知道)——如果脊骨亦寒,则脊骨周边的腰肌组织就会发生寒凝【中医学称之为贴骨疽——贴骨而生的腰肌硬疽,只要用手压在脊骨的两边腰肌,如果感觉有压痛和肌肉硬实及冷感或兼麻木的表现即是——此阶段为癌前病变】。此时若能及时治疗,大补肾精及肾阳之气及加入适量温散寒凝之药可标本兼治,则可避免其寒凝组织继续加重和向周边横向扩展,若扩展至肾区即成肾瘤。若渗透至机体深处造成寒凝就会波及某些脏器及组织病变。哪些脏器组织的阳气弱,该脏器组织就会因寒凝而形成结块,这些结块是形成瘤体的物质基础,也是瘤体形成的核心物质,简称瘤核。

随着时间的推移,结块就会到处形成也就是到处扩散生长——扩散过程的速度与阳气虚的程度及脾胃功能关系密切——这是因为其1:患者的脾胃功能越弱,就意味着能生成的营养物质和气血越少,身体的所有重要器官的功能和体能就越差。

其2:脾胃功能越弱、吸收消化就越差,且因此而产生食积和痰饮的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又因寒凝结块和寒凝经脉,到处阻塞(主要阻塞在胃肠道…..)及肾气功能低下而难于外排,其结果就会不断被体内寒气所凝结而生成胶结难解的食痰,最终形成能被各种方法检查发觉的瘤体—这就是中医学的“因虚致实”之理——也就是困扰了现代医学界数百年的“肿瘤形成机制之谜”——其实、此病变机制早已隐含于历代名家的零星著述之中,只是很少人将其与肿瘤之因关联。

记得2011年,本人曾经帮一病人作检查,发觉其贴骨疽已向深处渗透,并从其腹部正面深处触及有组织已变实及压痛,只是范围不大,本人建议应立即治疗,可惜其到医院作检查及CT扫描后并未发觉有什么瘤体已生成。

一般医生不明白肿瘤的病因病理及形成机制和中早期症状表现,如果未仔细触及腹部深处的组织病变,或做CT扫描时未能探及其腹部深处的组织变性,又或者所探及的组织密度并未达到医学上所界定的瘤体密度值,易被医生忽视。例如:很多关心自己身体的人,每年都到医院做各种检查,但忽有一次,被告知生肿瘤且已到中晚期,则是此理。

上面提到的那位病人家属认为本人危言耸听,后不到一年,因腹腰部疼痛,结果再到医院检查为恶性小肠系膜肿瘤,且已扩散到胃底区域,已涵括腰肌、小肠系膜、十二指肠、胰腺体,且已不能手术,始信本人所言不虚,幸运的是瘤体发觉之时,整体已经开始硬实但未到较硬程度。更加幸运的是,患者因本人对其申明利害关系而最终未选择做放化疗。患者本是体虚、化疗数次后必重伤体内功能和气血,就必致后续更加严重的扩散和增生等一系列问题,而成必死之症,通常也就是在痛苦和争扎中苟延一年半载而已。但若身体较好者,及遇上专业的中医师作系统调理也可免一死。后经本人帮其治疗近半年,结果瘤体周边组织已基本软化,只余最硬的瘤核。最后用温补肾阳及调理脾胃功能之法,调养约半年,以完全控制瘤核再生长。

5 胃癌、胰腺癌等的形成机制阐述


其病理形成机制仍是在肾阳虚的先决条件下逐渐形成的(所不同者是寒凝结块在不同部位,并产生各自不同的病理产物和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如前所述,当腰肌寒凝继续向体内深处渗透时:
  
若寒凝结块于小肠肌膜的区域就会使小肠的运动变得困难(小肠肌膜组织寒凝,必致小肠运动功能低下)这时,食物在小肠的消化吸收和运行就会变得困难,这样就必会经常产生食积和食痰之类的病理产物,其症状先是右腹经常产生胀痛及放屁较多(用手触压就会感觉里面实疼,严重的会硬疼)随着时间的推移,胀痛就会波及整个腹部且令人难忍,这是因小肠里面的食积和痰饮被寒气所结,肠道阻塞较严重之故(此时、连放屁亦变得困难,患者胀痛欲死)——这就是小肠癌的形成过程。

同样的——当寒凝组织波及到胰腺、胃体底部时,胃部的消化亦发生困难(胃底组织寒凝,必致胃体蠕动功能低下)这时,食物在胃体的消化将同样变得困难,这样、胃体亦必会经常产生食积和食痰之类的病理产物,其症状先是上腹部经常产生胀痛(用手触压就会感觉里面实疼,严重的亦会硬疼)呕呃和口臭(食积、痰饮发酵产生的有毒胃气上冲于口咽部位的结果)

当寒凝组织波及到妇女的子宫——亦即形成子宫癌,当然就会影响月经、排毒、生育与性生活…..等问题,除会产生疼痛,还有可能产生各种异常的分泌物。此病因较单纯,亦不涉及复杂的病理产物,故相对容易治疗。但会同时涉及肝经的病变,故需连带治疗。

6 病因既明、应对有策、治病求本、千古哲理


虽然瘤体形成的本因与生长扩散的机制已明了,但因本人体内的瘤体坚硬且大(涉及范围较大)加之身体虚弱,自然不能强行消瘤。(一般药物无法消除坚硬的瘤体,如强行长期用高度副作用的药物消瘤,则身体的所有器官及气血、组织特别是肝肺等娇嫩之体必会同时受到消瘤药物的严重摧残,这是事实,亦是稍有常识之人都应可明白的道理,若强行,必定付出生命的代价,无数事实已证明了这个真理)于是、本人干脆放弃了消瘤的念想,而是根据古人治病求本的法则采用大补肾阳脾胃之气为主、结合化痰散结、温寒散凝…..等方法继续软化周边瘤体组织及控制瘤体的生长和尽可能延长自己的生命。

注:机体阳气及脾胃功能恢复就不会再寒凝经脉和组织,也不会产生新的痰饮食积为寒气所凝,瘤体自然就不会再生长和扩散。同时、当体内阳气恢复到较高的水平时,瘤体的寒凝物质就会渐被温散而排出体外,这就是癌症的自愈机制,亦是古人一直强调的治病求本之理,而脾胃功能恢复就可以从饮食中源源不断地吸收营养物质以维持生命所需,自然就可让生命延续。而今证实、当初选择“带瘤生存”这种实属无奈又是唯一的方法是完全正确的。

为什么病人做手术以后还会重新生长复发?为什么做完放化疗后癌细胞会扩散及聚集成新的瘤体?为什么消瘤越快,人离死期却越短?为什么癌瘤消了,人却死了?引人深思、发人深省呀!

7 癌症治疗、须据实情、正确治疗、可愈可控


 1、对于早中期患者——如果瘤体不大(少于5cm者)未到结硬的程度(若是腹部肿瘤只要用手触压即知)且患者体质不会太弱者,无论其生在什么地方,都可用一般的消瘤药物(需要准确判断形成瘤体的病理产物——如寒痰、食积、血瘀……等选用合适的消瘤药物——病理产物的准确判断有一定难度,拍片及提取物化验均难以确定,需要专业且经验丰富的中医师经过严密的四诊合参才可大致把握。)

2、对于中晚期患者——瘤体大于5cm以上,且瘤体已较硬者。此时一般中药就基本不能将瘤体消除而只能手术切除。但须在术后将瘤体周边的经脉和通道及时疏通(这点非常重要,否则术后的残存物质将难以排出而重新积聚,日后又会形成新的瘤体——只要用中药疏通了就无须化疗,只要不做化疗就可长期生存)最后用中药及营养物质调养好身体即瘤体永不再生。如因体虚较甚不能手术者,亦可用中药以治本为主,治标为辅的方法获得较长时间的少痛苦生存。

3、对于不能手术的晚期患者
  
①若瘤体已扩散但扩散处未结硬者,仍可用中药标本兼治,使扩散处的瘤体消除或软化。最后剩余坚硬的原发处瘤体,就可通过治本之法控制其生长而获得长时间的无明显痛苦(仅表现不适,但不影响生活质量)生存(生存期长短全因个体气血状况及脏器功能而定,与残存于体内的瘤核无关。据国外医学界证实,部分老人死后的尸体经解剖发觉其体内生有瘤体,但因生前没有明显痛症而未被发觉就是最好的“与瘤共存”证据——也幸好未及时发觉,否则、必因过度治疗而提早死亡)——本人就是属于这个阶段的患者,全因选择正确并精通肿瘤控制之术而存活多年。
  
②若瘤体已广泛扩散且扩散处已结硬,并发症较多加上身体较虚弱和严重消瘦者,就只能用中药保守治疗,尽量减轻痛苦,只能如此。

4、癌症之痛,真的无药可治吗?
  
患者痛症之多,不可胜数,但只要找到了引起疼痛的原因,就一定有解除之法。如果精通古中医学的辩因论治和辩证论治之术,又何愁疼症难除。众所周知,癌痛主要表现为“阻塞型疼痛”并由“因虚致实”而起,只要找到因何而虚(阳虚、气虚、阴虚、血虚)虚在何部(四诊合参可知)实(阻塞)在何处和致实的病理物质(痰、瘀、食积、毒积、寒凝…..)是什么,即可对因和对症下药,只是治疗的难道稍大,需要化解某些较为顽固的病理物质及最终治疗其本因(各种虚症)才可以完全解除疼苦。——例如:若患者因阳气虚衰而引起的寒凝型疼痛,只要用温寒散凝、温通经脉的药物并根据其病变部位的不同而加入引经药物治疗,即有较明显的标本兼治的止疼作用。

笔者注:痛者不通,通者不痛。要治疗痛症必须要了解痛因而准确用药兼时时顾护患者的正气,切不可概念性的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类药物胡乱治疗(例如:因寒凝不通而痛者、温散寒凝即可止痛,因燥涩不通而痛者、润燥化瘀即可止痛,因血瘀热滞不通而痛者、清热化瘀即可止痛,因寒痹不通而痛者,散寒宣痹可止痛,因气滞不通而痛者、理气行血可止痛,因气虚难行而痛者、补气行血可止痛…….痛因不同、治法亦异)否则、必因损耗了患者本已不足之气血而致病情恶化。晚期患者的治疗不容有失,一旦误治或因心急而消瘤过度就没有回头路可走,这点要切记。

只可惜,时下治疗各种痛症者,多数就只会用止痛药临时止痛,而过后依然,还会产生各种副作用,治病就真会这么难吗?——不明病因,已成时弊,中医精华,荡然无存,怜我患者,病不逢时,治疗不效,费用奇高,病随一生,穷死一世,仲景医圣,怎可暝目?

5、疾病的复杂性和现状的无耐。

相比前人,现代社会的人类疾病表现得非常复杂,这是因社会整体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变迁所致。

① 饮食环境在变:为了养活庞大的人口,各种速长剂、杀虫剂、食品添加剂、转基因食品……应运而生,无时不在威胁人类的健康——食物的生长周期短必致其本身营养不足,而各种xx剂的广泛应用更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健康威胁。

② 生存环境在变:大气质量、水资源、各种异常的气候环境、异常的微生物滋生……无时不在影响人类的健康。

③ 生活态度在变:利欲熏心、生活压力、情绪压力……等比前人倍增。

④ 生活方式在变:夜生活多,睡眠不足,色欲横流,运动减少,吸毒酗酒,各种赌博……等。

⑤ 治疗方式在变:由于涉及的病因多样,病机复杂,病理产物多且顽固,致很多病症难于找到真正的源头原因(即使找到原因但病理产物多而繁杂依然难以治疗)于是能控制者就尽量控制,不能控制亦无法治疗者就只能不了了之。各种抗生素、激素、止痛药、中药的清热解毒药……等泛滥应用,致人体功能日渐低下。

8 明确病因,万病可治控


人体一切疾病之本因都在于阴阳失调

先解释几个重要的中医学概念,概念既明即病因亦明,病因既明即病理亦明,病因病理明了,则治疗法则可立,制方依据可凭。
  
阴阳概念

阴是体内的津液类物质的统称,也是构成血液的基础物质,有濡润各器官组织的作用。可分肾阴、脾阴、胃阴、肝阴、心阴、肺阴。

阴液不足【阴虚】——阴虚生内热(或内火——火比热的程度要高)、此热因阴液不足而生(水不制火)故称虚热,补阴即愈——切记虚热不能用清热法治疗(否则必越治越坏,一生难愈)必须要滋阴降火才可治疗。当症状消失后,就转为益阴养血兼少补阳气之药(即善补阴者于阳气中求阴之意)调养适当的时间,当体内之阴阳达到平衡即可彻底治愈,这样就不会向各种慢性病方向发展。

阳指蕴含人身的阳性之火(又称命门之火、简称阳气)具有温熙人体、抵抗寒邪的作用,是产生人体生命动力之火,相对阴性物质而言、阳火是一种功能,也是产生功能之气的主要来源,故习惯称之为“阳气”。可分肾阳、脾阳、胃阳、肝阴、心阳、肺阳。

阳气不足【阳虚】——阳虚生内寒,寒是因阳气不足而生,故补阳气(补阳气者亦要适当加入少量补精血之药,即善补阳者于阴中求阳之意,其加入比例视患者的实际情形而定——须经脉症分析才可准确判断)即内寒自消——注:肿瘤成因所以数百年让人困惑不解就是因没有弄清阴阳的病变机制。

气是体内的精血物质和阳性之火共同产生的功能之气(亦即阴+阳产生功能之气)它是维持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功能的动力之气,具有推动血液和津液运行和统摄血液和津液在脉管中运行而不使其溢出脉外的作用。可分肾气(下焦之气)脾胃气(中焦之气——简称中气)心肺气(上焦之气)人身处处有功能之气。此气弱即功能弱而百病生,此气衰即功能衰而人易老,此气足即功能好而病难生,此气绝即人生灭。——气有不足之分(气虚)绝无气盛之说(功能之气,身体至宝,只有不足,绝无过盛,理解错误,必生祸害)“气有余即是火”之说纯属谬论,“阴虚阳盛”之人才会生内热(火)

精血——是维持器官和人体各组织功能的物质基础。其中精藏于肾,来源于父母体受,是人体最宝贵的精华物质,人的一生都在不断损耗,但可于后天得到补充,血能生精即是。

人体的“精血津气”四者都可通过食物营养所化生,但必须依赖健全的脾胃功能才可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 故长期精血气虚衰者,单纯补精血不佳(功能不好、如何吸收,调好了脾胃肾功能即吃什么都能补)而健脾补肾(补肾脾之气,补气即能生血)就会效果显著。【注:各种慢性疾病之所以难以根治,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药物影响了患者的脾胃肾功能之气,读者可以从一代医圣张仲景的制方法则中体会——建议参阅《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详尽解释】

阴阳·五行·藏象·气血·精·津液(第一篇,共49讲)

第1讲 没有检验仪器,中医是怎么看病的?

第2讲 中医里讲的阴阳到底是什么?

第3讲 从立竿测影绘制太极图看阴阳之间的关系

第4讲 中医是如何利用阴阳学说看病的(上)

第5讲 中医是如何利用阴阳学说看病的(下)

第6讲 何为五行?

第7讲 为什么冬天和肾都属水?

第8讲 木生火,水克火,肝和心是“母子”关系?

第9讲 五行的相乘和相侮

第10讲 五行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

第11讲 藏象概述:人体上的皮影戏      

第12讲 “心”可是五脏当中的首领

第13讲 看脸色就知道心是否健康

第14讲 脑只是工具,心才是神明

第15讲 养好心才有好神采

第16讲 出汗也是门学问

第17讲 肺主宣发:不是所有的咳嗽都应该喝冰糖雪梨汤

第18讲 肺通调水道:提壶揭盖法治疗小便不利

第19讲 肺朝百脉“朝”在哪儿?

第20讲 人体湿气重不重,与脾的关系最密切      

第21讲 脾主运化:为啥有人喝凉水也长胖

第22讲 脾主升举:胃下垂的根源在这里

第23讲 脾主统血:长时间出血为啥先要补脾

第24讲 肝是大将军,性格很刚烈

第25讲 肝主疏泄:经常生气,可能是肝出了问题      

第26讲 肝促消化:口苦、黄疸是肝开小差了

第27讲 肝调水道:身体的水液代谢也离不开它

第28讲 肝调理生殖:肝不好,生殖系统会亮红灯

第29讲 肝主藏血:养好肝血就是养命

第30讲 肾的概述:人体的发动机

第31讲 肾的生理功能:我命由我也由天!

第32讲 肾藏精,怎样才能使肾精亏虚的过程来得慢一些?

第33讲 肾阳:一身阳气之本!

第34讲 肾阴虚了,小弟弟为啥特别容易勃起?

第35讲 肾气:肾气虚和肾阳虚不要傻傻分不清

第36讲 肾主水:一张人体水液精密代谢图

第37讲 肾主纳气:喘证病位在肺,其根在肾      

第38讲 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第39讲 六腑之“七冲门”——消化道的七要塞

第40讲 六腑:胆、胃、小肠和大肠都是什么“官职”

第41讲 六腑:膀胱是州都之官,三焦是孤府      

第42讲 何为奇恒之腑?

第43讲 气:“人活一口气”的气到底源自哪里
第44讲 人体的“气”究竟有哪些作用?

第45讲 人体的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必须分清楚

第46讲 血:人体的血从哪里来?

第47讲 精: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都很重要

第48讲 津液:就像润滑油,帮助脏腑和气血运动

第49讲 气、血、精、津液之间有剪不断,且必须捋清楚的关系

经络·腧穴(第二篇,共29讲)

第1讲 经络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第2讲 经络相关的基本概念

第3讲 十二经脉是怎么命名的

第4讲 十二经脉循行方向和交接的规律

第5讲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第6讲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和络属关系

第7讲 学习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就懂得十二时辰养生法

第8讲 带你系统了解穴位

第9讲 特定穴1:原穴与络穴

第10讲 特定穴2:五腧穴

第11讲 特定穴3:郄穴

第12讲 手太阴肺经

第13讲 手阳明大肠经——皮肤和肺的保护神      

第14讲 足阳明胃经——人体气血最易汇聚的地方      

第15讲 足太阴脾经,调理后天之本的经络

第16讲 手少阴心经——治疗心脏原发和情志引发的疾病

第17讲 手太阳小肠经——分别清浊、化生气血

第18讲 足太阳膀胱经——病从此入,也从此出

第19讲 足少阴肾经——激活先天之本

第20讲 手厥阴心包经——“包”治心脑血管疾病

第21讲 手少阳三焦经——人体健康总指挥

第22讲 足少阳胆经——缓解你的压力,提高决断能力

第23讲 足厥阴肝经——疏肝理气不生气      

第24讲 任脉,阴脉之海

第25讲 督脉,阳脉之海

第26讲 冲脉:调十二经脉气血;带脉:诸脉皆属于带

第27讲 十二经筋与经筋病

第28讲 皮部与梅花针

第29讲 学会按诊 诊疗合一

病因病机(第三篇,共23讲)

第1讲 不生病的秘密:正气与邪气的较量!

第2讲 风邪就是自然界的“风”吗?

第3讲 寒邪:寒邪最易伤人阳气

第4讲 暑邪:暑邪是这样入侵人体的!

第5讲 湿邪:不是想祛就能祛除的

第6讲 燥邪:温燥和凉燥需要有针对性调理

第7讲 火(热)邪:可不仅仅是引起“上火”这么简单

第8讲 疫疬邪气:非六淫之邪的致病外因

第9讲 七情内伤——中医认识的心理学

第10讲 饮食失宜——饮食方式和健康状况关系密不可分

第11讲 劳逸失度——生活太舒服也是致病因素

第12讲 病理产物1:水湿痰饮——百病皆由痰作祟

第13讲 病理产物2:瘀血——血在身体里为啥流着就不畅了呢?

第14讲 病机——人为什么会生病

第15讲 基本病机1——邪正盛衰

第16讲 基本病机2——阴阳失调

第17讲 基本病机3——气血失常

第18讲 基本病机4——津液代谢失常

第19讲 内生“五邪”病机1——风气内动

第20讲 内生“五邪”病机2——寒从中生

第21讲 内生“五邪”病机3——湿浊内生

第22讲 内生“五邪”病机4——津伤化燥

第23讲 内生“五邪”病机5——火热内生

诊法和断法(第四篇,共24讲)

第1讲 中医是怎么看病的——中医诊断课开篇

第2讲 望诊——望神、望色、望形态

第3讲 闻诊——听声音的意义

第4讲 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

第5讲 十问歌: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

第5讲 问诊最应该问什么?

第6讲 舌诊——学会看舌质和舌苔

第7讲 气虚体质的人舌象是什么样子?

第8讲 血虚体质的人舌象是什么样子?

第9讲 血瘀体质的人舌象是什么样子?

第10讲 阴虚体质的人舌象是什么样子?      

第11讲 阳虚体质的人舌象是什么样子?      

第13讲 气郁体质的人舌象是什么样子?      

第14讲 脉诊——不切脉就不算是真正的中医      

第15讲 诊脉方法      

第16讲 正常脉象与病理脉象

第17讲 八纲辨证的八纲是什么?

第18讲 八纲辨证之表里辨证

第19讲 八纲辨证之寒热辨证

第20讲 八纲辨证之虚实辨证

第21讲 八纲辨证之阴阳辨证

第22讲 外感病辨证之六经辨证      

第23讲 外感病辨证之卫气营血辨证      

第24讲 外感病辨证之三焦辨证

中药入门(第五篇,共33讲)

第1讲 中药为什么能治病?

第2讲 配伍——中药间的爱恨情仇

第3讲 解表药:彪悍的麻黄与柔和的桂枝

第4讲 解表药:生姜的传奇

第5讲 柴胡——万能的感冒药

第6讲 清热药:黄连的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解毒功效必须分清楚

第7讲 清虚热药:青蒿——因为治疗疟疾而出名

第8讲 泻下药大黄只能在便秘时用吗?

第9讲 祛风湿药:桑寄生——寄生在乔木树上的小灌木

第10讲 化湿药:苍术的芳香化湿、苦温燥湿与健脾祛湿

第11讲 利湿药:湿为水之渐,水为湿之积

第12讲 温里药:附子——回阳的第一品药

第13讲 温里药:肉桂——引火归元      

第14讲 行气药:陈皮橘核橘络橘叶橘红都是药

第15讲 消食药:鸡内金——小时候妈妈常用来给我们消食健脾      

第16讲 山楂——既可以串冰糖葫芦还能用来消食      

第17讲 驱虫药:南瓜子——产后下乳也很有用

第18讲 止血药:三七——伤科第一圣药      

第19讲 止血药:艾叶——主治下焦虚寒出血      

第20讲 活血化瘀药: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第21讲 化痰药:必须炮制的半夏和名贵的川贝

第22讲 止咳平喘药:吃杏仁,会像《甄嬛传》中安陵容那样中毒吗?

第23讲 安神药:酸枣仁——养心安神方剂中最常用的一味药

第24讲 平肝潜阳药:用做首饰的珍珠也可入药

第25讲 息风止痉药:牛黄就是牛的胆结石

第26讲 开窍药:麝香——雄性麝香囊里的分泌物      

第27讲 补虚药:虽说人参杀人无过,但也不能想补就补

第28讲 补阳药:鹿茸——“血肉有情之品”,既补肾阳,又益精血

第29讲 补血药:阿胶——就只是水煮驴皮吗?

第30讲 可作观赏植物的石斛和血肉有情之品的龟甲都是补阴药      

第31讲 收涩药:乌梅——望梅止渴的“梅”就是乌梅

第32讲 攻毒杀虫止痒药:硫磺的是与非      

第33讲 拔毒化腐生肌药:升药——中药里排脓祛腐的专药      

方剂(第六篇,共32讲)

第1讲 一张中药方子是怎么组成的?——方剂中的君臣佐使

第2讲 同为外感风寒表证,为啥有人用麻黄汤,有的人用桂枝汤

第3讲 辛凉解表剂:银翘散治疗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第4讲 败毒散扶正解表,“逆流挽舟”治疗痢疾初起有表证

第5讲 泻下剂:大承气汤治疗阳明腑实证,大便通了,相关问题都顺势解决了

第6讲 和解剂:和解少阳的小柴胡汤与调和肠胃的半夏泻心汤

第7讲 清热剂白虎汤:医圣张仲景创方、张锡纯力荐'清热第一方'

第8讲 清热剂:实热疮痈症状,用仙方活命饮,这个方子很实用!

第9讲 祛暑剂:暑天贪凉中寒邪用香薷散;暑热气津两伤了就要选择清暑益气汤

第10讲 温里剂:四逆汤——回阳救逆第一方!

第11讲 阳和汤,治疗阴疽名方;当归四逆汤,手脚冰凉救星

第12讲 补益剂:四君子汤,健脾补气第一方

第13讲 补血剂:妇科圣药四物汤!

第14讲 补阴剂:补阴圣药六味地黄丸

第15讲 补阳剂:补肾鼻祖肾气丸

第16讲 固涩剂:专治五更腹泻的四神丸

第17讲 固冲汤,张锡纯的固崩止带名方

第18讲 安神剂:甘麦大枣汤,缓解你的焦虑、失眠、还有点爱哭

第19讲 开窍剂:安宫牛黄丸 ——清热解毒,开窍醒神

第20讲 理气剂:打开郁结的越鞠丸      

第21讲 理气剂:瓜蒌薤白白酒汤——一个鲜有人知的速效救心丸!

第22讲 理血剂:血府逐瘀汤,能治疗血瘀气滞引起的好多病

第23讲 理血剂:补阳还五汤——王清任创立的益气活血法之代表方      

第24讲 治风剂:川芎茶调散疏散外风;镇肝熄风汤平息内风

第25讲 治燥剂:清燥救肺汤轻宣外燥;增液汤滋阴润燥

第26讲 祛湿剂:家庭常备的燥湿和胃良药——藿香正气散      

第27讲 清热祛湿剂:茵陈蒿汤,只有3味药的退黄疸秘方      

第28讲 利水渗湿剂:五苓散治疗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

第29讲 祛湿剂:真武汤——功效卓著的温阳利水剂

第30讲 祛痰剂:温胆汤理气化痰;半夏白术天麻汤化痰息风

第31讲 消食剂:消食和胃名方保和丸

第32讲 驱虫剂:乌梅丸功效多了,可别只记得安蛔止痛

向上滑动查看全部内容。


点击下方“阅读全文”即可购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补肾养肾
中医教你:如何区分阴虚和阳虚?
JT叔叔的中医基础讲座 第二讲(2) 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的重要性
阳虚体寒,你是吗?夏天是告别体寒的最佳时机
宫寒小议
我开了一张高血压方,因为有附子等温热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